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伊能静diss梅艳芳“很惨”,可梅艳芳真的可怜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伊能静diss梅艳芳“很惨”,可梅艳芳真的可怜吗?

2020-07-06 14:15:12 作者:晏凌羊2018 来源:羊看 阅读:载入中…

伊能静diss梅艳芳“很惨”,可梅艳芳真的可怜吗?

  一起做一个学习,愿成长的人

  梅艳芳真的可怜吗?

  文/羊羊

  前段时间伊能静因为diss梅艳芳“很惨”,被网友口诛笔伐

  伊能静在表达这种观点时,非常矛盾

  一方面,她觉得女人不该被定义,哪种生活状态都ok;另一方面,她又在潜意识里觉得梅艳芳只顾着追求事业,后来没能遇到世俗幸福比较惨”。

  整体而言,我觉得她对梅艳芳其实是没啥恶意的。早些年上小S的节目,她也说过梅艳芳待她很好,她也很感恩

  只是在表达观点的时候,她拿梅艳芳做例子,惹怒了梅艳芳的粉丝

  

  我不觉得一个人偶尔说错一句话算是什么大过错,而且我觉得人是可以分开的,优点你可以推崇缺点你可以忽略、批评。一件事,也可以分开看,一码归一码。

  我不想diss伊能静,也不想diss梅艳芳的粉丝,只是也想就此事发表一下自己看法

  梅艳芳在人生最后的告别演唱会上,穿着婚纱说了一席话,唱了一首歌,随后离去

  也正是因为梅艳芳发表这一番感人泪下的言论,很多人觉得她“可怜”。

  不过,这种“可怜”也分两种:一种是觉得她没找到她爱、也爱她的人组成婚姻很可怜;另一种是觉得她事业已经那么成功,居然还有这种想法,很可怜。

  伊能静属于第一种,还有很多人属于第二种。

  可我觉得,这两种想法,都不大对。

  梅艳芳不是没人要,而她看不上。而她看得上的人,又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敢娶她。这一切不是因为她不好,而是整个社会对事业上取得一点成就的“女强人”不大友好(要么要求她回相夫教子,要么担心别人说自己吃软饭)。

  真要论可怜,只能说是命运不愿意在姻缘寿命方面垂青她。

  梅艳芳有“遗憾自己这辈子没能结婚生子”的想法,也谈不上可怜,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

  或许是人们被“不婚不育也属于人生幸福的一种”的“政治正确”裹挟了太久,现在很多人连渴望婚姻家庭这种“人之常情”也接受不了了。

  梅艳芳没有结过婚、生过孩子,因此,她对婚姻家庭生活充满渴望,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就拿我和一个未婚闺蜜来说,我们现在的择偶标准完全不一样:我离过婚,现在不排斥谈恋爱,但我只想谈恋爱,谁要想跟我结婚生子,我立马逃跑;闺蜜则谈过一个男朋友,但她男朋友暂时不想结婚生子,她就跟人家分手了。

  尽管如此,我也完全能理解我的闺蜜,因为我们身处的人生阶段不同境也不同。

  就像我们去爬华山,到过山顶的人可以对着正在爬山的人说:咳,山顶也就那样,没啥意思。可问题是,你是爬到了山顶之后,才“觉得没意思”的。而人家还在攀爬过程中,人家对山顶的渴望是浓烈的、真实的。

  说回梅艳芳。

  梅艳芳坚强、独立了那么久,临走前脱下伪装和盔甲,在喜爱她的歌迷面前露出软肋和脆弱,说出自己内心深处对婚姻家庭的渴望怎么了?这不是人之常情么?男人也可能会这样的啊!

  生而为人,我们各有各的脆弱和痛楚。有很多事情是人之常情,是人性使然,是人类普遍拥有的正常情绪,它无关阶层,无关性别。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个女性若是公然表示自己渴望婚姻和家庭,就可能会被斥为“过不好单身生活”甚至“不独立”。

  不管是单身的明星还是普通人,若是被问到这个问题,人们认可的最政治正确的答案是:“我享受单身生活,一个人也过得很好。如果有另外一个人跟我在一起开启更丰富的人生,我也很期待。”

  得不到爱情眷顾的人们,慢慢地,在孤单脆弱时都也学会了掩饰。TA们害怕别人窥见自己的脆弱,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有时候也需要一个可以倚靠的肩膀,因为这个社会只鼓吹独立、坚强,嘲笑脆弱和依赖心。

  一部分人开始按“我根本不需要男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压抑自己的情感,用独立坚强的外壳拒人于千里之外。

  事实上,我觉得袒露内心深处的脆弱和真情实感,是与他人建立内心深处链接的绝佳机会。很多亲密关系,正是在你向对方展示软肋时建立起来的。

  我们渴望坚强,渴望独立,渴望活得漂亮,但其实真的没必要装得像超人一样。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被教化要坚强、要独立、不要依赖人,却少有人教我们应该如何表达悲伤、孤单和脆弱。可不得不承认的是,生活不易,我们不是神,只是普通人,不需要一直强迫自己坚强,我们也有脆弱以及袒露软弱的权利。

  梅艳芳说过:与其说我漂亮,不如说我真实。

  她在演唱会上以这种方式出场,并说出那番催人泪下的话,充满了真情实感和浓浓悔意。这种后悔,或许是刻骨铭心的,所以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很多歌迷在台下听到这段话,像是被戳中心事,哭得泣不成声。

  人们哭她,也哭自己。

  忘记了是谁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帝的玩偶。

  梅艳芳也不例外。

  她幼年丧父,六岁就随母卖唱,养家糊口,饱受人间冷暖,十四岁参加选拔赛,一鸣惊人,星途坦荡,却情路坎坷,心里所爱的人并没娶她。而即便身死十年之后,老母还是为了争夺遗产,与遗嘱执行人对簿公堂。

  她的一生,千言万语难道尽。命运给了她一切,唯独不给她最渴望的婚姻、家庭与孩子,临了,又轻轻松松将她的生命都拿走。你不服气么?没用!

  最后一次演唱会,梅艳芳已经瘦得形销骨立。她头戴花冠,身着婚纱,把这个世界唱哭了。

  看她最后的独白,我不会想到什么男权思想,不会想到她想代表全天下女孩,而只是感动于她的真实,看到了她的硬骨和软肠,并感慨命运的无常。

  生命的短长,属于上天,或许早已注定。谁都不要盲目地相信自己一定就是命运的宠儿,即便现在是,也许下一秒就不再是了。

  生命的过程属于自己,无论多么艰难困苦,都应该“怜取眼前人”。

  而我们,真不该再批驳人家梅艳芳不够女权,而更应该记住她真正想表达的意思: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因为,也许一转眼我们便一无所有。

  有遗憾的人,更懂珍惜。

  而表达遗憾,根本不该被diss的啊。

  (全文完,欢迎转发和分享)

  一点碎碎念念

  说一个人某句话不对,不等于这个人整个人、整段人生都不对。肯定某个人说的某句话,也不等于是在否定那个人、那段人生。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是可以多元化的,而不是二极化的。

  17岁上大学后,我就把自己从“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严重不及格的人群”中脱离了出来,就像金蝉脱壳一样,那个脱下来的壳我再没回望过,直到上了2008年以后的网络………

  我觉得2008年是个分水岭。之前,上网门槛高,低学历者很少上网。之后,上网门槛越来越低,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奇差的人也越来也多。

  只是,我还是感到疑惑:我女儿小学二年级,阅读理解能力也不至于差到那种程度,而我们明明普及义务教育很久了啊。上网的人,不至于连小学学历都没有吧?他们是上小学时没有认真听语文课吗?

  ps:小号更多是和大家唠唠嗑儿,写得比较短,请见谅。谢谢你的时间,我们相约下次见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作者简介:拿了八千元高考状元奖励金才有路费上大学的贫家女,离婚后蜕变成励志单亲妈妈的畅销书作者,多篇网络爆文作者,《羊城晚报》报道的“最懂女人心的暖心作家”,跳出体制的传媒公司创始人。在这个公众号中,她写了许多有趣、有料、有态度、有温度的文章,欢迎扫描下方关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