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气鬼》观后感精选
《小气鬼》是一部由弗雷德·卡瓦耶执导,丹尼·伯恩 / 洛朗斯·阿尔内 / 诺埃米·施米特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吝啬是让我觉得非常心酸的性格,男主超高的演技撑起了一部想想谁演都会尬的电影,极度夸张的表达,细致入微的面部表情和心理活动,让观众从惊讶到理解,从鄙夷到莞尔一笑。剧情又是姑娘拯救大叔,不一样的是这片子的大叔要两个姑娘才勉强拯救 浪漫夸张是几部法国电影给我的共同感觉,在尴尬那条线附近左右横跳,疯狂试探,最后结果都还不错,甚至有更强的代入感
《小气鬼》观后感(二):我想要的生活
回顾工作几年来,一直一贫如洗,原来是没有get到省钱的精髓,总是在不该花钱的地方花钱,在该花的地方省钱,我以后要像主人公一样,吃打折食品,不开灯,蓄水冲厕所,不买衣服,同时看7场电影,用过期安全套,拖欠物业费。如果按照以上的做法我岂不是一个月攒2500,一年30000,十年300000,一百年3000000,哈哈哈哈,那时候我要搞一所小别墅,弄个小菜园
剧中的主人公,我真的实在太喜欢了,各种一毛不拔的样子,实在深得我心。特别是他在电话里听到邻居到了他家,还有小孩子,于是各种着急,不希望别人开他的灯,用他的水等等,但因为怕付出缺席出演的费用,而将12分钟的音乐生生演奏成了4分钟的,结果却意外的好,收获了观众的极大的喜爱,故事的最后,他是一个如此节俭的人,但最后他却能给予其它很需要帮助的人,如此,我心里真的觉得他在给这张钞票的时候,心里一定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吧!
《小气鬼》观后感(四):省钱小贴士
尽量走路,连公交车都不要,但是可以蹭别人的车,然后乘机顺走别人车上的零食
吃过期食物
严格控制电话使用,尽量使用免费通话分钟数,使用完了就用邻居电话,然后乘机顺走电话或者卫生纸
用过期的安全套
要淋浴,洗澡不要超过两分钟
不要用手扶着栏杆,会蹭掉漆
取钱尽量少取
找熟人家蹭饭
片中有个小细节,就是男主和瓦莱丽在餐厅用餐看到餐厅侍者拿账单时臆想出拿斧头劈门想要夺门而逃那一段是在致敬《闪灵》吧。
我来开个荒,各位,班门弄斧了。
先说优点:
1.“小气一毛不拔”往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个主题是来源于生活,电影是将其浓缩,并设计制造巧合和矛盾推动故事发展。
2.瓦莱丽的演员真得很美,特别是俯首拉琴又偷偷望着你时嘴角的那一抹笑,仿佛每个音符都被渲染成了玫瑰色。
3.弗朗索瓦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一点贯彻始终,没有改变。也许是在某个瞬间他感受到很多,但是人性深处很快就彻底过滤掉了。或者说很快就计算出最佳损益表。
4.餐厅那段故事我以为描写得很是生动。特别是等待账单降临那一刻。说实话,将心比心,不是很富裕的我们,在稍微高档的地方消费的时候,真的不能做到完完全全心平气和,即使是为了所爱的人。毕竟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但是,在一些特定的日子,谁他么青春又没有过疯狂(消费换取预期价值)的时候呢。
不足之处:
1.弗朗索瓦生活中小气的细节捧腹的时候,其实,bug也就出现了。当然,最大的bug就是学小提琴的花费好贵的。
2.电影中把人际关系逼到死角,笑点有了,但人物不是神,当以人的形式存在于社会,就必须符合社会关系,尤其是小提琴首席的身份。所以,逼到死角的男主角就不再真实了,除非他是憨豆先生。
3.瓦莱丽的人设过于简单,傻白甜,外加中二。仔细想,哪个女孩不是“火眼金睛”。可电影里就是莫名其妙地不知道被什么蒙蔽了眼睛和智商。
4.女儿的故事完全就是为了推动故事发展,但作为企图改变人的本性的桥段(手段)实在是乏味,毫无新意。
综合结论:瓦莱丽真美,但弗朗索瓦不配
《小气鬼》观后感(六):奉爱姑娘与吝啬巴比
朋友推荐的一部剧,看到这些标签就觉得应该蛮合自己的口味,今天正好蜗居在家,就用来好好欣赏一番。
先说整部剧的基调:轻松搞笑又以一个温情托底,之前喜欢的《天使爱美丽》和《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大抵也是如此的结构。
电影开场从男主的父母讲起,正是因为父亲的挥霍无度引发母亲的不满,所以在怀胎十月便教育自己的儿子不能像父亲一般,这也是对男主性格作了简单的交代,那么童年成长部分原生家庭的影响就略去不提,大家大体也能推测的出来。
正是这种教育导致了男主日后的生活方式: 吃过期食品,省去所有的不必要的开支,对于水电,交通都有严格的控制,而对于人情世故对他来说更是天方夜谭,习惯了别人无法理解的情况自然也就越来越觉得自己是局外人。
而改变这一切的契机是两个女人的出现,一位是交响乐乐团的新同事,羡于男主的才华,另外因为自身极其自卑,所以男主那种局外人的自信反而愈发的吸引她,虽然约会不太顺利,目睹了男主把别人送自己的礼物转送其他人,但是竟然没有对男主心生嫌弃,反而能够不断发现男主的优秀,爱情大抵就是你不是完美的,但是对我而已你就是最好的。其实有一个镜头我还挺感动: 在同事退休的仪式上,男主提前悄悄已经吃上了免费的食物,而这位同事竟然愿意陪他一起。我一直觉得幸福不是做大众标准的事情,而是做特别的事情却有人仍然愿意陪伴在你身边。
另一个便是早年因为劣质避孕套而出现的女儿,这里剧情是给予了反转,刚刚开始我真的以为只是女儿想父亲,出于好奇而来接近,后来发现是因为生病了,但是在知道真相后我反而更加喜欢这个女儿。因为开始我以为她还活在父亲是一个慈善家的虚幻中,好害怕她知道真相后会怎么样,然而女儿知道父亲其实就是个吝啬鬼的真相,但是还愿意以付房租的方式来和父亲相处,愿意慢慢的揭下父亲所写的字条,愿意在邻居面前维护自己的父亲,我觉得是非常不容易的,而大多数人都会以世俗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可能内心会以有这种父亲为耻。女儿不只用爱接纳自己的父亲,也不断用言语来告诉父亲什么时候改变都不晚,所以在慈善晚会上面当男主决定不用自己的伪慈善家身份而是真的以自己的身份迈出捐款的那一刻时我还是挺感动的,虽然最开始说的是30欧,虽然最后把支票撕了,但是这都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开始。我向来评价别人的标准都是态度,我觉得唯有真诚是最难得的。
一旦有了开始,生活各个方面自然会有改变,最后真的成为了慈善家,虽然给出支票还是如此艰难,但是还是会去做慈善,这就更加凸显出来男主的可爱。
在我看来这部片子是一个自我改变和救赎的故事,每个人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多多少少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困难的不是改变而是先去正视自己,愿我们身边都有用爱来包容,用耐心去陪伴我们不断成长的那些人!
《小气鬼》观后感(七):用心理学解析《小气鬼》:摆脱“木马程序”重新审视金钱的意义
作者 | 双儿读书屋
来源 | 双 双 说(ID:shuangshuangshuo)
每个人都知道节俭是一种美德,但是如果这个人只知道攒钱、省钱呢?弗朗索瓦是一名小提琴家,他非常的节俭,可是却没人欣赏他的节俭,甚至让身边的人感到非常气愤和无语。
原来弗朗索瓦一毛不拔,为了不花电费他的家里总是黑漆漆的;为了省3分钱,在超市里和收银员把购买的物品重新算了2次,不顾其他人排队等候;为了省钱,每天寻找打折券,吃过期食品,这种生活态度的弗朗索瓦早已陷入“金钱木马程序”中。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和弗朗索瓦一样,长期为了省一块钱和小贩讨价还价的家庭主妇,或者为了攒钱舍不得吃一份20块钱外卖的中年人。他们对待金钱的态度就是中了“金钱木马程序”的表现。因“金钱木马程序”而产生的自私、恐惧和焦虑,是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
幸运的是,弗朗索瓦遇到了仰慕他的女人瓦莱尔,明知道他小气到令人发指却依然爱他的女儿卡罗尔,这两个女人的爱和接纳让他慢慢走出了“金钱木马程序”的陷阱,最终,弗朗索瓦学会了给予,收获了爱情,并成为了女儿口中让她引以为自豪的父亲。
那么“金钱木马程序”到底是什么呢?它的特征有哪些?我将以电影《小气鬼》中的弗朗索瓦为例,在文章的第一部分详细讲述;在第二部分我会通过金钱木马程序让生活出现的各种危机,来带你理解这种心理产生的影响;在文章的最后,我将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如何避免陷入“金钱木马程序”的方法。
01
“金钱木马程序” 到底是什么?当我们中了这种程序,我们会把金钱当做人生中的一切,对生活中的人和事都漠不关心
《人类木马程序》指出:“木马”这个词源自希腊神话“特洛伊木马屠城记”:攻城的希腊联军假装撤退后留下一匹木马,特洛伊人视它为战利品带进城中,当他们在庆祝胜利时,躲在木马肚子里的希腊士兵悄然出来开启了城门,援军进入,深夜突袭,成功夺下了特洛伊城。 人类木马程序也有相同的特点:隐蔽性和非授权性。人们会在毫无觉察的情况下被篡改潜意识、控制自主性与行为,在相同的情绪情境中一再受困,不断制造出无意识的“鬼打墙”,在不快乐与挣扎中轮回,而这些木马程序即是人生的框架。木马程序分很多种,其中金钱木马程序就是指一个人在金钱上不断地挣扎,不快乐、恐惧,拼命地花钱或拼命地省钱,不能以平和心态对待金钱,被金钱所控制。换句话说,中了金钱木马程序的人,就会唯金钱至上,把生活过的一塌糊涂。
例如,生病了也舍不得花钱去住院治疗的人,他就是对失去金钱产生恐惧,在他的意识中把金钱留存下来不容易,花钱就很痛苦。
事实上,陷入这种想法的人们,并不是花钱很痛苦,而是中了“金钱木马程序”。出现“金钱木马程序”的人们身上会有这些特征:无论多么努力赚钱,钱总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流失掉,最后只一味省钱,放弃所有机会。
因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身边那些曾经很努力赚钱的人,会突然特别节俭,这是因为他们深中“金钱木马程序”,这会让人们觉得自己没有能力留住金钱,感到力不从心,最终只能牢牢抓住自己手中仅有的金钱。
那么在《小气鬼》中,弗朗索瓦的“金钱木马程序”是如何体现的呢?
· 家里每天都是黑漆漆的,为了省电费不开灯,女儿想开灯照明,把灯泡全部摘掉;为了省水费不准女儿淋浴,用过的水要放在桶里;在超市购物时不顾后面排队等候的人,为了省3分钱,坚持要收银员重算一遍。 · 遇到自己非常喜欢的女人-瓦莱尔,约会请她吃饭,看到菜的价格就心痛不已,冷汗不断,为了能够不请客,弄坏了饭店的消防设施,两人都被淋成落汤鸡,也舍不得打车送瓦莱尔回家,自己吹着冷风走回家。 · 女儿卡罗尔来找他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女儿平白无故出现,是有别的动机,打他钱的主意。
在长期深陷“金钱木马程序”中,弗朗索瓦越来越孤僻,他不仅不关心别人,对待自己更苛刻,他担心别人惦记自己的金钱。这样的弗朗索瓦不仅可笑,更让人觉得可怜。
深陷“金钱木马程序”的人们,不仅舍不得给别人花钱,同时也舍不得给自己花钱。即使弗朗索瓦意识到自己总是在花钱这件事上情绪非常不稳定,但是他没有能力改变自己,以致于他在“金钱木马程序”中越陷越深。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处理金钱方面都曾陷入到“金钱木马程序”中,在金钱问题上总在不断重复恐惧、焦虑的情绪,陷入“鬼打墙”的模式,消磨掉自己的信心。因此“金钱木马程序”对人的生活、情感影响很大,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02
中了金钱木马程序会让我们生活产生危机,在与外界联系、自身成长、心理健康等各个方面受到影响
1、对外害怕失去金钱,刻意与人切断联系
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露易丝·海提出“金钱恐惧症”观点。在《人生木马程序》中,作者也提出了“霍金斯意识能量层级表:频率标度值200,是一个人正负能量的分界点。
意思是说,在每个人的身上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发现的一些问题,都可以在“霍金斯意识能量层级表”中找到对应的频率,当频率落在勇气肯定/200的频率之上时,你会感觉到自己是充满力量且愉悦平和的。
当你的频率落在勇气肯定/200的频率之下时,你的生活、工作各方面都会觉得失控。你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就是一出悲剧,就像《小气鬼》中,弗朗索瓦他每天都生活的水深火热,害怕别人打他钱的主意,害怕跟人交往花钱,只要与钱沾上边儿,他就会失控,会做出任何极端的事情。
他的女儿卡罗尔·德尔迈尔来找他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女儿平白无故出现,是有别的动机,打他的钱的主意。
弗朗索瓦的频率落在恐惧能量层级,他害怕失去金钱,害怕女儿的靠近,所以就把女儿想像成想骗他钱的坏人。还没进行了解先在心里把卡罗尔划成了别有用心的人。
金钱恐惧症,把人的本能都给掩盖了,父爱应该是天性,但陷在“金钱木马程序”不自知的人却连最本真的亲情都能视而不见。
2、对内陷入不自信模组,不相信自己能得到
弗朗索瓦遇到他非常喜欢的瓦莱尔,但是他认为自己非常糟糕,不敢去争取。这就是中了“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木马程序
《人类木马程序》提出,人际、感情、金钱等各方面就会开始自行动作出痛苦的生命剧情。因为他怕人靠近,人家进他就退,人家退他就进,不相信自己值得爱,会无意识地不信任别人,有意识地推掉爱。”《小气鬼》中,弗朗索瓦想要得到瓦莱尔的爱,但是他又怕像以前的经历一样,把事情办糟了,结果越怕什么越来什么,第一次和瓦莱尔约会,看到菜单上的价格开始就不淡定了,为了不花钱,他把饭店的消防设施破坏了,饭没吃成,两个人都被淋成了落汤鸡。
瓦莱尔是个敢爱敢做的人,她欣赏弗朗索瓦就大胆追求,知道弗朗索瓦的小气也还是愿意和他交往,通过自己的智慧把弗朗索瓦从“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木马中解救了出来。让他感觉到爱,并且愿意尝试着去爱。
人不会穷得不能给予,当你能够发觉自己的木马程序,并且愿意去改变的时候,你就已经成功地扫清了木马程序。
3、心理层面上极度匮乏,从而只知道存钱,害怕花钱
弗朗索瓦的家里每天都是黑漆漆的,为了省电费不开灯,把灯泡全部摘掉;为了省水费不准女儿淋浴,用过的水要放在桶里;在超市购物时不顾后面排队等候的人,为了省3分钱,坚持要收银员重算一遍。
在他的意识中,时间是不值钱的,他的时间全都用在寻找各种省钱的优惠券、折扣产品上了,这其实是一种心理匮乏的表现。
造成他这种心理匮乏的根源在于,他小的时候就已经养成了这种习惯,他的妈妈要求他别像爸爸一样只会花钱,但是他忘记了还有一种折中的消费方式,必要的就去买、不必要的钱不乱花。
节省或吝啬无法让人致富,也没有人因为缺乏资金而无法致富,相信自己有能力创造出一切想创造的东西,就能让人摆脱心理匮乏的魔咒。
03
如何从“金钱木马程序”中摆脱出来,重新看待金钱的意义?结合电影,我们来谈谈3个思维方式的转变
《失落的致富经典》曾提出: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思维和心态,最终改变自己的财富与生活。富有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由于我们的生活、家庭影响、个人经历等让我们误以为富有是少数人的特权,当你明白人人都应该富有的道理后,自动察觉阻碍你变富的各种因素,让自己拥有富足的生活。
1、工具思维:你要明白爱比钱贵,金钱只是一种工具,合理利用金钱爱人、爱自己
《失落的致富经典》对爱的定义:爱不仅包括对爱的表达还包括爱人的能力,它是一种只有心智健全、心态平和的人才能拥有并施加于人的能力。在“霍金斯意识能量层级表”心态平和的能量落在“安详极乐/600”上,是身心愉悦正能量的频率,《小气鬼》中女儿卡罗尔就是懂得爱的代表人物,她能坦然的给予,包括金钱和精神上的,她明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多么小气的人,但亲情的天性让她依然爱着自己的父亲。
中了“金钱木马程序”的人,看不到别人的爱,也没有能力爱人。比如,热恋中的女人收到一份恋人亲手做的爱心晚餐,她不但不开心,相反还指责恋人不浪漫,没给她买玫瑰请她吃星级饭店,就觉得恋人不爱她,两人不欢而散。
可见,中“金钱木马程序”时,仔细辨别”爱“真的很重要。在心里不要把钱看的太重要,我们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体会爱。金钱只是一种工具,除了它我们的生命中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金钱很重要,却不是我们生活的主宰。
2、成长思维:时间比钱贵,从成长的角度去衡量
《清醒思考的艺术》中写道:大部分人都会纠缠于沉没成本,一部电影看了30分钟觉得不好看,但因为花钱买了票,坚持要把它看完;你写一篇文章,用了三、四天,调查发现选题不好,但是因为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还是把它发布出去了事。我们学习沉没成本,就是为了“学会放弃”。《小气鬼》的男主角弗朗索瓦如果“学会放弃”,把他用在各种省钱上所用的时间,用来精进小提琴琴艺,多收几个学生,多开几场演奏会,相信他的金钱会呈指数级增长。
怕女儿开灯,正在开灯泡
就好比去电商平台买东西,你用一个上午的时间比价,如果把这段时间用来读书,相信你会得到的比省下的钱有价值的多。
刻意花时间去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把提升自己的技能、影响力放在战略级地位,你的成长速度和赚钱速度将与时间成正比,这才是得到更多金钱的顶级做法。
3、主人思维:人比钱贵,做金钱的主人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提出:在人生这场董事会中,只有你自己才是最大的股东。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生活的更好、更自由,有更多的选择。一切以人为主,做金钱的主人,支配金钱,不要让金钱支配我们。
比如,你想买一件东西的时候,我们不能觉得价钱贵就放弃了,而要去看它的价值,如果它对你来说非常值得,那么即使价钱贵一些,你也应该毫不犹豫的买下它。现在就把你喜欢的事,从金钱或数字中脱钩,让自己决定什么能买,什么不能买。
没有金钱木马程序的人, 做不做什么,买不买什么,只从自身出发,依据价值来做决定,不会根据价钱的高低来做决定,相信自己你就是自己无上限的自动提款机。
04
总结
没有金钱木马程序的人即不会怕花钱,也不会花不必要的钱。金钱的意义在于,我们赋予了金钱为我们服务的权利,让我们生活处在一种身心健康、心灵愉悦的状态。
不被金钱控制捆绑,学会合理分配使用,才是我们追求的正确的金钱观。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动动小手关注+转发让我看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