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平小品文选入《语文素养核心读本》,亲子阅读,篇篇精彩!
自己飞与别人帮着飞
文/黄小平
“为什么没风就不能放呢?”孩子问。
“因为没有风,风筝就无法飞到天上,只有等有风的时候去放,才能把风筝放飞到天上。”父亲说,“所以,做什么事,都要抓住机会,只有抓住了机会,才能把事情做成功。”
“没有风,为什么鸟照样可以飞到天上呢?”孩子问。
“因为鸟是自己在飞,而风筝是靠风在飞。”父亲说,“孩子,自己飞,什么时候都是机遇,什么时候都能飞到天上;而靠别人帮着飞,机遇都是暂时的,即使一时靠机遇飞到了天上,最后也会因自己不能飞而掉落到地上。”(摘自《伴阅读•语文素养核心读本(一年级下学期)》)
文/黄小平
一块陨石,想起自己过去做流星时,那耀眼的光芒,曾引起多少人仰望和惊叹!而如今,却成了一块没有一点光彩的石头。想到这里,陨石不由黯然神伤。
“过去我是多么辉煌啊!” 陨石感叹道,“唉,看看现在,却是这样黯淡无光!”。
“你整天卧着不动,生命又怎么可能发光呢?”泥土说,“陨石呀,你知道吗,你过去的辉煌,你做流星时耀眼的光芒,来自你无畏的前行和进取啊!”(摘自《伴阅读•语文素养核心读本(一年级下学期)》)
文/黄小平
我一直很爱鸟。记得小时候,我捉住了一只可爱的小鸟,怕它飞了,便剪去了它翅膀上的羽毛,然后把它关进笼子里。几天后,鸟在笼里气绝身亡。
父亲知道这件事后,把我带到一个小山坡,指着圆形的天穹问我:“你看,这天像不像一只笼子?如果你以天为笼,还担心鸟会飞走吗?”
父亲告诉我,爱的真谛,不是去捆住你所爱的翅膀,而是去扩充你爱的心胸。当你以天为笼,那天下所有的鸟都是你的;当你以地为圃,那地上所有的花都是你的。
失去爱的最快方法,是把爱紧紧地抓住;而保住爱最好的办法,是给爱自由、空气和翅膀。
父亲教给我的这些爱鸟的道理,也让我懂得了如何去爱人。(摘自《伴阅读•语文素养核心读本(一年级上学期)》)
文/黄小平
“美吗?”
“美!”
“宝贝,你知道吗?彩虹其实就是阳光。”
“阳光?我们平时见到的阳光,为啥没有这么美呢?”
“因为在雨后,空中留存的雨雾把阳光折射了,从而产生了七彩的光芒。这阳光的折射,就像人生的挫折,折射使阳光美丽起来,挫折也会使人生美丽起来。”
“妈妈,我知道了,彩虹就是受了挫折的阳光。”
“宝贝,你比喻得好极了!”
雨后清新的阳光,照在那位妈妈的身上,照在那个孩子的身上,也照在孩子身下的那张轮椅上。(摘自《伴阅读•语文素养核心读本(一年级下学期)》)
乌鸦妈妈助人
文/黄小平
乌鸦妈妈带着小乌鸦散步,途中,它们看到一只老乌鸦昏倒在路边。乌鸦妈妈赶忙上去扶起老乌鸦,取水给它喝,并把它一直护送到家里。
“妈妈,你为什么要帮助老乌鸦呢?”小乌鸦问。
“孩子,妈妈也有老的时候,也有病倒在路上的一天,到时,妈妈也需要别人的帮助。”乌鸦妈妈说。
“妈妈,你帮助别人是出于自私吗?”小乌鸦疑惑地问。
“孩子,到哪一天妈妈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妈妈会因帮助过别人,而心安地去接受别人的帮助,否则,一颗忏悔的心会终生不得安宁。”乌鸦妈妈回答道。(摘自《伴阅读•语文素养核心读本(一年级下学期)》)
一片“菜园”
文/黄小平
小时候,我家有一片菜园靠在路边。一次,天下大雨,路上满是泥泞。行人为了避开路上的泥泞,都绕道到我家的菜园里踩过。我阻止不了他们,便哭着回家去告诉父亲。
父亲听了我的哭诉后,并不生气,而是挑上了一担炉渣。我问父亲挑炉渣干什么,父亲说,到时就知道了。
我跟在父亲的身后,来到我家的菜园。父亲把那担炉渣铺在路上的泥泞处。我对父亲的做法很不理解,埋怨说:“行人坏着心眼踩我们家的菜园,你可好,却好心为他们铺路。” “孩子,行人也不是有意踩我们家的菜园,只是路上满是泥泞,不方便走。只要我们把路铺好,给行人方便,行人也会方便我们的,他们也就不会再踩我们家的菜园了。”父亲开导我说。
我对父亲的话半信半疑,便一直守在路边“验证”起来。果然,再也没有行人从菜园里踩过了。
其实,人生也是一片“菜园”。平时一些人总爱抱怨自己的“菜园”遭人践踏和伤害,是不是也跟自己不肯包容别人、不肯方便别人有关呢?(摘自《伴阅读•语文素养核心读本(二年级下学期)》)
空气中的鸟
文/黄小平
一只小鸟学飞,向鸟妈妈埋怨说:“如果不是空气阻碍了我,我将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如果没有空气,我们都将飞不起来。”鸟妈妈对小鸟说。
“为什么呢?”小鸟眨着眼睛问。
“因为是空气载起了我们的飞行,是空气给了我们飞行的动力。”鸟妈妈说。
“但不管怎么说,空气还是阻碍了我们的飞行。”小鸟撅着嘴说。
“孩子,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去化危为安,去兴利除弊。”鸟妈妈说,“再说,好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世上一些看似阻碍我们的东西,比如空气,比如飞行中的困难、坎坷和挫折,只要我们把握得好,利用得好,就可以激发我们进取的勇气,增添我们进取的力量。”
小鸟听了鸟妈妈的话,似乎明白了什么,它奋力地扑打着翅膀,直向高空飞去。(摘自《伴阅读•语文素养核心读本(一年级上学期)》)
岸上的青蛙
文/黄小平
岸上有5只青蛙,它们面对的池塘很美、很诱人,绿绿的荷叶,粉红的荷花,飘香的莲子。这时,其中有4只青蛙准备跳进池塘美美地畅游一番。请问,岸上还有几只青蛙?
这是我读小学时,老师给学生出的一道题。“1只。”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真的是一只吗?”老师问。“1只!”我们再次肯定地回答。“可大家的答案是错的,”老师说,“岸上仍有5只青蛙。”还有5只青蛙?我们不解。
老师说,那4只青蛙只是准备跳进池塘,那只是它们的一个美丽的想法,并没有真正付诸行动。没有行动,再美的想法也等于零。
这堂课我一直记在心里,它让我懂得了一个人生的道理:没有行动的理想永远是空想,永远等于零,永远只能是岸上的青蛙,在坐等观望中白白消耗生命的时光。(摘自《伴阅读•语文素养核心读本(二年级下学期)》)
买来的灾难
文/黄小平
曾听过一个故事。一位富翁掉进了湖里,高喊救命。一位年轻人划船去救,富翁挣扎着喊:“如果你把我救上来,我给你1万元!”一会儿后,富翁呛了一口水,更是恐慌:“快点、再快点,你只要把我救上来,我给你5万元!”年轻人一听,反而把船划得更慢了。而在水中拼命挣扎的富翁,不断开出更高的价位:10万!15万!20万……年轻人慢悠悠地划着船,心想,越延迟点时间救起富翁,自己就能得到更多的金钱。就在年轻人打着如意算盘的时候,一个浪头把富翁打入水里,再也没有浮出水面。
富翁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用金钱买来的却是一场灭顶之灾,他不断加高的金钱筹码,换来的却是年轻人的贪婪。
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社会,如果只知道用金钱去收买人心,而忽视甚至不屑用正义、良知和仁爱去激励一个人,去鼓舞一个人,去唤醒一个人,那么,金钱买来的只能是人心的自私和贪婪。(摘自《伴阅读•语文素养核心读本(二年级上学期)》)
寻找童心
文/黄小平
那里,发生了一场战争。有一位记者,希望在战争的土地上也能找到童心。
夜晚,他指着满天的星星问孩子:“它像什么呢?”
“弹孔。”
早晨,他指着晶莹的露珠问孩子:“它像什么呢?”
“泪水。”
黄昏,他指着彤红的晚霞问孩子:“它像什么呢?”
“鲜血。”
记者不敢再问了,他知道,战争是个恶魔,童心都被它吞噬了。(摘自《伴阅读•语文素养核心读本(一年级上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