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需要和大家讲一些重要的事情丨关于高冷冷
共2433字,阅读约需5分钟;
如果进度条太长,是因为留言。
从2018年4月份开始,我就已经在想这个事情了:学习、心理、个人成长等等这些主题,能写多久?
01
读者会长大,我自己也会逐渐从校园思维向社会过渡,更复杂,更丰富,很快就会脱离这一固定的场域。
那会儿我才刚刚写公众号7个月,各方面的发展都顺风顺水,有点居安思危的意思。也正是因为不想做得太局限,于是会写很多更具有普适性的东西,比如个人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内心的冲突等等。
这些才是更为核心的东西,是铸就“高冷冷”的温柔和力量的重要部分。学习方法、考研等等,大概只占内容的三分之一。
学霸养成、心理、思维、方法论,就这样写了三年。方方面面的主题,几乎都写过了。
即使是那些未曾涉及过的,我粗看几眼,也难以找到新意,总会在我过往的文章之中,找到相似甚至相同的点。
02
这是因为,我的领域非常垂直,所谓的底层逻辑和思维,就那么几条。打颗栗子,在学习方面,“和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主动输出重于输入”“精细加工”“检索式练习”等等,几乎可以解释所有的学习方法。
在性格方面,就是“接纳自己”“尊重自己的感受”“捍卫和表达自己的需求”这几点。
写到最后,你会发现都是相通的。你难以再写出完全崭新的,令自己和老读者都眼前一亮的东西。
相通并不是坏的事情,如果我写的东西,读起来很散,各篇文章完全相互独立,那才有问题,说明我的思考不系统不完善。
总体来说,学习、心理、方法论等等,基本的框架我已经搭完了,现在所做的,是在枝枝叶叶的层面,在细分的角度,做更丰富的完善。
大家读了冷冷很多文章之后,再去看新的,能够很快理解并get到点,是好事,说明之前讲的根本的东西,已经消化了、理解了。
03
之前觉得没灵感的时候,会怀疑自己江郎才尽,责怪自己最近没有认真读书、生活、经历和思考。
直到今年6月份,突然想通了,这不是我的问题,而是领域过分垂直,而停留于抽象的层面,就会很容易被框住,因为逻辑、规律、主题是有限的。
但其实也并没有写尽,“学习”“个人成长”和“变好”,绝对是终生的事情。无论长到何种年纪,总归还是会犯错,还是会遇到问题,还是有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空间。
只不过,在写“高冷冷”的前两年里,我是在对自己过去十三年(强行卖萌对不起orz)的生活、学习和成长经历,进行思考、整合与输出。
这是我多年的积累,被稳定地逐步消耗。要想保证自己可以持续输出,最重要的是要不断输入。不单单是读书,更重要的是我自己对真实生活的探索,以及历练。
所以,只要不停止输入,主动去探索,是能够持续生产不错的内容的。我并不是只能长成今天的样子了,一定还有可以迭代和更新的地方。
在大体上,我对自己在方法论层面的可持续性,有足够的信心。
但的确会有一些变化,一些调整。
04
胖友们知道的,我今年降低了更新频率,以前是2天更新一次,现在是3天、4天甚至5天一更新。
倒也不是写不出东西。
我可以今天推荐两本书,明天推荐几部电影,后天讲几个心理学概念和经济学原理,也并不是不行。
但那不是我想要的。
积累的速度是缓慢的,我没聪明到每天都能想出很棒的点子。
想写能保证一定质量的文章,想做有价值的东西,可能没法特别有价值,高度和深度大概都达不到。我太年轻了(当然年轻不是理由),又有很多局限性。尽我所能吧,2000字,4分钟,能够或多或少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就也还不错。
而且,对我来说,公众号的更新频率和阅读量,不是最重要的。频率高了,直观的好处就是可以接更多广告,有更多收入。
钱,我也喜欢的啦,不过那一向不是放在首位的东西。借助“必须输出”的外部约束,我可以被推动着去做新的东西,经历新的体验,读不同领域的书,思考不同方面的事情。
如我所说,在琢磨自己和琢磨文章的过程中,我变好了。具象也好,抽象也罢,各种意义上都变好了,这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
阅读量、品牌、关注量、影响力、金钱,都是副产品。并不是说没有追求它们,它们是更为具体的,能够作为衡量标准的事物,可以拆解,落实到行动上,去“输入”,去“成长”。
一个人先是正确的自己,才能帮助他人、给予他人、爱他人,并且正确地生活。
而且高频强力输出所谓干货,并不利于读者的成长。只会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其实没有那么多需要学的方法和思维,最重要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实践,花很多时间去认真实践。
是的,更新频率低是我刻意为之,如此才能维持“高冷冷”的调性和温度,以及实现我个人在各种层面的追求。
05
再说说另一点变化。
以前我在公众号的形象,如果用几个标签或者关键词来概括的话,是“学霸”“不食人间烟火”“方法论”等等。
从6月份以来,我离大家近了很多。
我把自己鲜活的状态和细节,逐步展现了出来,比如自由职业,比如声音,比如出游,比如对公众号的想法。
这就是我在“高冷冷”所要做的新的探索了。
我一直在讲道理,真要成为“冷冷老师”了。我想讲述具体的东西,比如说我这个月看的书和电影,做了什么有趣的有意义的事情,去了什么地方,有什么新的人生体验。
这会成为内容的一部分,这部分不会是流水账,调性会和以往保持一致,但会多一些具象化的东西,我想呈现的,是我在以身作则,这样的一种更为真实的力量。
而这些探索,是无穷无尽的,我们永远会有新的远方可以抵达,冷冷可以一直是令大家有新鲜感的冷冷。
抽象的方法论更为高效,但具体的细节和故事,更为动人和有力量。
06
我一直是一个人做这些事情,并且没有团队化和做大做强的想法。
因为对我来说,它不单单是“工作”,它是我这个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构筑的精神世界,是彼得潘的梦幻岛(Neverland),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我亲手铸造,所以格外小心翼翼,想保持那一份个人化的真诚。
“高冷冷”还是会一直写下去,学习与个人成长,是永恒的话题,无论何时,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但的确,“高冷冷”盛不下我的想法了。我不想一直写工具类的内容,我非常极其特别认可它的价值,但对我来说已经不够了。
人生是很广阔的,有那么多可以做的事情,那么多可以探索的领域,那么多可以思考的事物。
真好。
会开始新的东西。有一些想法,稍微成熟了再告诉你们。
就说到这里。以后,继续前行,永远勇敢。
//End
100万假币买来的冷冷AI,推荐你看近期文章:
1、三周年
2、【考研】一定要看好嘛!现阶段最重要的两个建议
3、想快速学会冷冷的学霸养成攻略?看这篇!
4、超想让你看这篇!进来丨当我谈独处时,我谈些什么
喜欢冷冷,不喜欢不行(也行)。下次更新:9月7日(周一)14:00。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或启发,可以点下右下角的赞/在看/WOW(不点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