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个人废掉的三种迹象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一个人废掉的三种迹象

2020-09-09 19:16:08 作者:读书君 来源:樊登读书 阅读:载入中…

一个人废掉的三种迹象

  作者 | 樊登读书 · 火火

  一个人怎样才算废掉?

  我们无法定义成功,但却可以吾日三省吾身警惕自己掉入以下思维陷阱中,以免在日常生活中消耗热情迷失方向

  1)物化自己

  

  物化自己,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把自己物品一样对待,给自己的长相行为生活处境方式明码标价

  大家不要诧异,真的会有这样的思维存在吗?

  比如相亲市场里,很大一部分男方会把女性物化成:胸大腿脸蛋好,甚至连工作属性也被分为受相亲市场欢迎和比不欢迎。

  调查显示,相亲男性普遍喜欢女方从事教师艺术行业护士等工作。

  这些符号意义时候人本身的意义还要大,这就是典型的物化思维。

  在我们的社会里,某些成就常常被认为是梦寐以求的、至关重要的。

  与物质财富相关的成就,例如拥有报酬的工作、拥有成功的事业或者拥有贵重的物品,对很多人来说是身份象征

  比如,名校毕业通常被作“精英”的标志

  追求这些目标并没有错。

  可是,当我们把取得的成就当做评判身价值的根据,就会出问题

  Matthew McKay与Patrick Fanning在他们的著作自尊》当中描述了一种人:

  有的人把自己看作空的壳子,认为自己本身没有什么价值;只有取得某种成就之后,他们才有价值

  这就是“空壳综合症”。

  确实,985大学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个人过去的努力,但这一不代表一个人的全部,也不代表这个人的所有未来

  物化自己,以某些社会成就论价值,短期内可能激励我们更快地获得某种成功。但,这样的衡量会使得我们变得想当脆弱

  顺利的时候,你可能感觉很好;不顺利的时候,你会觉得被全世界放弃了。

  如果陷入物化自己的思维误区里,我们很容易进入“过度关注物质->焦虑感加剧->不幸福->认为自己物质不够->过度关注物质”的思维内卷中。

  不过分追求附和社会评价体系,关注自我价值,尊重自我,内才会更坚韧力量

  2)简化人生

  唯意志哲学始祖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认为,整个世界本身就是一种意志的存在。

  他在经典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直指: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与倦怠之间摆动。

  虽然叔本华代表的是典型悲观主义视角下的世界,但却也直指,我们的一生运动着、变化着的。

  所以,不要默许生活本应该一帆风顺,事业本应该一马平川状态本应该节节攀升。

  正如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本质其实是给我们创造一个允许失败空间

  在这里,不再有人把顺遂的人生看做一种理所当然,而是把每一个目标看做是可习得的进步。

  通过和同频的人不断讨论、复盘失败,获得再次出发的从容。

  希望人生事事顺遂的期盼,看似非常正能量,但实则也是一种懒惰。

  不愿意去做好面对挫折的准备,只愿意一心等待好运降临。

  但,正如老话所说,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才值得被认真对待。

  朋友曾经分享他最大的人生收获,便是作为农民的父母教会给他的:

  我们种地,有些植物,得五年以后才有收成。

  做人做事,不要只看眼前,不要想当然。

  磨难才是生活的底色,勇气是我们通往幸福和成长的必修课。

  3)停止思考

  知乎上关于“人是怎么废掉的?”这个问题,有一个高赞回答:

  沉溺于[轻易获得高成就感]的事情比如游戏,在虚拟世界中我们可以低代价地获得成功;

  比如网络小说,在文字间我们可以轻易地征服世界、人心;

  比如刷短视频,在画面刺激下我们不用思考,便能获得快乐。

  停止思考,才是真正地放弃希望。

  日本著名斜杠青年(其实现在是中年)松浦弥太郎,不仅是日本最受欢迎杂志《生活手帖》总编辑,同时也是作、经营自己的书店。

  他的一生丰富多彩,富含人文气息。

  松浦弥太郎在其多部作品中都表达了思考的重要性,更是在采访中直言:

  不管是谁,不作任何思考、随波逐流地过日子,都会变得很寂寞。

  但关于思考,杨绛先生在回复晚辈的一封信中却也直言道: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所以,开始思考,首先就需要明白,善于思考和想太多的区别。

  思考是分析,想太多是揣测。

  思考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有目的;

  2、客观事实为主;

  3、理性判断;

  4、关注事实和本质;

  5、能找到工具、方法解决问题。

  而想太多,通常是在情绪的基础上,漫无目的地主观臆断。

  这也是为什么,杨绛先生告诫年轻人,如果不知道自己要思考什么,不如先从阅读开始。

  阅读可以帮助累积客观事实、累积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在你需要思考分析时,成为你的工具库,让你可以从容调度素材,进行判断。

  另一方面,思考,也不仅仅是一个输入过程,同样要重视输出。

  比如,在你进行阅读的时候,你可以尝试自己整理读书笔记,或者是尝试留言,写下你的想法。

  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思考方法之一。

  当你从思考开始时,你会发现,思考多了,才知道是实践少了。

  实践多了,才发现忽略思考了。

  而当你思考结合实践时,你才会猛然发现,原来已经出发这么远了,原来目标离你这么近了。

  写在最后

  都说成年人的崩溃,是从懂得世事开始。

  我们自认为越来越明白,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其实努力和不努力的区别不大,或者结果根本完全相反。

  但正如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Romain Rolland所说:

  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你怎么度过今天,基本上就会怎么度过每一天。

  如果今天不开始做,那你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做。

  如果你感到辛苦的时候,不如想一想这一群可爱的“985废物”,他们寒窗苦读18载,终于考入名校,以为要迎来辉煌人生的时候,却遭遇失学失业各种挫败。

  可是,他们却选择拒绝脱离实际的幻想,同意现实社会的苦难,也承认平凡如我的事实;选择保留去爱、去勇、去追求的信念。

  即便自冠“废物”之名,却也要含着泪,昂首挺胸地向前奔跑。

  这就是生活:一面笑着哭,一面咬着牙努力,不是吗?

  长按下方,关注樊登读书。每晚7点,陪你用读书点亮生活。

  喜欢,就分享、点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