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之墓》读后感锦集
《萤火虫之墓》是一本由[日] 野坂昭如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4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几个短篇把战时日本民众的悲惨生活展现的充分,但是没有感动我。日本民众也必需为政府的侵略行径付出代价。几个短篇里最喜欢《美国洋栖菜》,把日本人战后对美国的向往与恐惧,对美国人的那种谄媚与低声下气表现的淋漓尽致..............
●电影下面差评很多,没看过电影不发表意见,但是原著可以说没有一点毛病。我觉得作者没有刻意想要洗白的念头,他只是讲述了一个那个年代的故事,那个时候是没有对错的。使用的苍凉悲戚的语言让我想不到是那个写出《美国羊栖菜》的人。战争带来的苦果都是共享的,不是说非要同情日本,有些人太偏激了。
●原本很是反感这种所谓“以小见大”好像用无所谓口吻讲述战争的书。但是这本真的是上乘之作。
●封面让人误以为是关于儿童的美好故事,但事实上书里的几个故事都让人心情沉重,甚至会突然感觉到恶心呕吐
●太苦了。。。
●看了之後很想吃些乾乾淨淨的白米飯
●我害怕了
●有评论说给日本人洗白啊什么的 看了之后觉得是很深刻的反战题材 尤其作者根据自身经历写了很多作品 很多战争中主人公的悲惨经历 看了之后谁也不会说还想经历
●战争没有赢家。
看这本书时我也不过小学四五年级。感觉自己就像是被骗了一样,封面明明是那么可爱的小女孩,明明还说是宫崎骏推荐!所以我以为会是《窗边的小豆豆》那样治愈的故事。可是……
我已经不记得当时落泪了多少次,字里行间不断的饥饿感恶心感无助感一直冲击着我幼小的心灵。我没看过电影版,至今也没有,因为实在不敢再看一遍。说实话也许电影动画会让人更舒适一些。因为文字给予人们想象的留白的空间,会使得画面感更具冲击力。至今最后哥哥横死街头的脑补画面还能让我产生不适。
《萤火虫之墓》读后感(二):其实育死婴才触到我那未开发的灵魂深处。
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看的《萤火虫之墓》的电影,那时看一次哭一次,就想如果自己有个妹妹,一定要拼尽全力护她周全,当我在30岁的时候在书店看到这本书,便毫不犹豫买了下来,这个故事还是让我无比难过,可我知道了,在那样一个环境是多么的无助,马上32了,才将这本书看完,昨晚看到了《育死婴》,我不知道我为何那么难过,久久不能平静,直到今天早晨想起这个故事我依然很难过,却依旧找不到原因。这几年,我不断去接触战争的惨烈,越发的热爱这美好的和平时代,也许正是因为那些丑恶残忍之事,才对美好善良格外珍惜。也怨这世界永远没有战争。
《萤火虫之墓》读后感(三):战争的一个真实侧面
战争有多可怕,读一读这本书就会知道,而且仅是从一个十三岁少年的眼中所观察到的一个侧面。生于和平时代的人,估计很难有这种对于战争的切肤之痛。
至亲离世、流离失所、饥饿难耐、绝望无助,你很难想象到,这些都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在很短时间内发生了。这本书所带来的精神冲击是很大的,刷新了我对于战争的认识,以及战争期间普通人不可避免的遭遇。战争期间,炮弹和饥饿不会怜悯任何人,它无情的撅住每一个遇到的人,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聪明还是愚蠢。
《萤火虫之墓》读后感(四):真实的残酷
看到第一个故事的时候,心里难过的不行,为了被活活饿死的节子,也为了那个男孩子。整本书是几个小故事,互不相联系,但都是在同样的背景之下的,日本二战之后,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国家的历史的时候,心里面特别痛恨日本这个国家,连带着这个国家所有的一切,他的人民,他的国土,其实,每个地方的民众都没有错,战争来临时,吃苦的永远都是百姓,二战之后的日本,满目疮痍,
我无法说出来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有些东西因为真实所以显得格外的残酷,而人性往往就在这些残酷的真实里面显现出本身的状态,
战争这个东西,最好还是不要发生了,因为上位者的贪婪往往落得无数人的惨痛
《萤火虫之墓》读后感(五):像熟悉宫崎骏那样去了解野坂昭如
宫崎骏的动画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
萤火虫 糖果盒 还有哥哥
这是我们太过熟悉 太过辛酸的故事
只是在多年之后 我们不知道的
还有这个原创故事的作者——野坂昭如
或许这本书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
像熟悉宫崎骏一样去熟悉并了解野坂昭如
他的文字 他的描述 他的人物 和他的生活态度
我们一定会像多年以前最初看到萤火虫时那样
忍不住哭出来
大概这是自己对这本书爱不释手的缘故
萤火虫之墓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