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之书》读后感100字
《秘密之书》是一本由(美)三位隐士著作,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个人觉得是故作神秘,每当要深入某一点原则关键分析的时候,书就转移话题,而且还反复强调认识了书里的某些原则就立马明白宇宙,邪说你也得邪的有水平好吧,逻辑上都不完整。总之读来无趣。
●类似于印度瑜伽冥想格言类书籍,解读过程又多依赖现代科技,作者也似是而非的古埃及神秘人士,先是口耳相传,后人整理,语言玄幻奇妙,模棱两可,不太读得懂。
●全书就是围绕七个原则攒的废话,本来看在出版社的份上以为能写点有质量的关于赫尔墨斯主义的东西,结果全尼马是滚圆球的擦边经。。。次蒌,果然符合了所谓的支流什么样源头就什么样的自己扇巴掌的话——破书配个破封面。
●费了一些周折在某宝淘到的书。 这本书阐述的是另一种世界观。唯物主义者可能会觉得三观崩塌。如果不认为宇宙是精神性的,会觉得整本书不知所云。 对神秘奥义之类感兴趣的可以读一读。
●条条大路通罗马~
神秘主义(occultism),也有较模糊的称为密契主义(mysticism),包涵人类与神明或某种超自然力量结合为一的各种形式、经验、体验,并且强调这是一切宗教共有的现象。神秘主义者的基本信条是世界上存在超自然的力量或隐藏的自然力量,这种力量可以通过特殊教育或者宗教仪式获得。神秘主义的两大特征:
《秘密之书》读后感(二):希望下一遍读可以有更多收获的一本书
如果这些理论真的来源于远古的智慧生物,那么确实值得佩服。本书出版于1912年,有很多赫尔墨斯定理在1912年前就已经被提出,所以本书究竟是前人口耳相传流传至1912才被编辑成册,还是1912在科学数学心理学发展到一定地步,基于这些才成书的,我们无从得知。随便举两个例子:
“阴阳理论”中,原子层级的阴阳离子,在1887年就被阿伦尼乌斯正式提出,更不用说在他之前的科研工作者们已经为离子的概念研究甚久。
“节律理论”大概在讲数学当中的概率与回归。“回归”最早起源于“最小二乘法”,1805年勒让德提出,1809年高斯完善;而“概率”,意大利文艺复兴百科全书式学者卡尔达诺在16世纪就已经开始着手推算了。
所以这本书真的值得这么多人膜拜吗?在大多数理论已经有了严谨的科学论证支持之后,已经深入到各个中小学课本和生活方方面面之后,它是否真的值得我们奉为圭臬?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秘密之书》读后感(三):不神秘啊
图书馆里捡来的书,看皮原本以为是本冒险小说,其实是本哲学论文。书中融合了《金刚经》《道德经》里面的各种思想,什么相由心生,阴阳万物,月满盈亏,因果循环等等。貌似很枯燥的书,其实读起来很容易,一下午就能翻完,感觉上是以一种论文的格式写成的,此书写于1908年,作者很神秘,曰三位隐士,里面的思想也被介绍的很神秘,叫什么赫尔墨斯神秘主义,其实熟悉道德经、金刚经、原子物理学的人对里面的各种理论都不会陌生,对于“自我”的解释有点像佛教里面的“第八识”,总之,是一本不错的哲学读物,和宗教无关(其实很多佛经阐述的都是哲学观点)。书中经常引述Kybalion,而kybalion又是这本书的名,个人以为这本书应该叫做凯巴莱恩注,凯巴莱恩则是另外一本神秘读物。书中提到要应用各种原理实现心理转化,但并没有很好的解释怎样实现转换,读之不爽。“With the Father-Mother Mind, mortal children are at home.——The Kybalion”很像天人说的话吧。
《秘密之书》读后感(四):值得关注的赫尔墨斯神秘主义哲学
很早以前,我就对所谓赫尔墨斯神秘主义的相关学派有所耳闻。此番阅读著名的『凯巴莱恩』,倒是第一次正经了解其中的诸般奥妙。
首先,我并不确信这套精妙的哲学是否真的是赫尔墨斯本人所创作——历史往往会给各种事物蒙上扑朔迷离的面纱——但是本着实用主义的目的,我更愿意将注意力转向这套哲学的内容本身,并试图发掘其现世的意义和价值。
赫尔墨斯主义者认为,宇宙是精神性的。这个看似唯心的说法,本质上其实与量子力学遥相呼应。在这个精神的宇宙中,一切的物质与能量都只不过是不同频率的『振动』的表现形式,而『振动』本身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维度,即四维时空。在这个基于『振动』的世界观之下,诸如『一致性』、『极性』、『节律』、『性别』等基本原理都得以一一呈现。此处的玄机,倒是跟『易经』里的描述有惊人的一致性。
所以说,赫尔墨斯神秘主义实际上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朴素哲学,而更多是掺杂着其对宇宙、对万物的原理性的深刻理解。这样的视角,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的诸般事物,也更有助于我们思考一些终极命题,比如这个世界的流转,比如这个宇宙的意义。
赫尔墨斯主义者还认为,只有对眼前的一切保持中性的看法,才不会被现实世界高低起伏的节律所侵扰、动摇,才可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俯瞰全局,从而达到权力的顶峰。在这里,类似佛家『中观』的哲学得以呈现,可见二者之间必有某种不为人知的关联。
阅读『凯巴莱恩』之前,最好能有一定的相关主题的阅读基础,才可以更有效、更透彻地理解书中的原义。
值得推荐。
-------------------------------------------------------
http://www.leeforce.com
《秘密之书》读后感(五):一部值得反复咀嚼领会其深意的书
初次见到这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和它的封面并没有想读的欲望。并且以为它也像很多新时代书籍一样讲述如何利用转换频率的方法心想事成。然后看了简介有所改观,就买来看看。不知道为什么在中译本前加上了秘密之书四字,难道是为了博取人的眼球?原版只是名为《Kybalion》。原本以为它与其他的阐述灵性与物质的影响的书别无二致,但是没想到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不时有类似“learning moments” 的经验出现。它不与任何我所接受的体系冲突,并且时常让我将一些事情联系起来。原本没有明白的东西很多都清晰了起来。凯巴莱恩确实可以称为神秘主义的源头并影响了之后一系列的思想与理论。凯巴莱恩的起源,传说是埃及神透特和希腊神赫尔墨斯的结合,三倍伟大的赫尔墨斯。
本书依托于世界是精神的这个基本观点,阐述了七个宇宙法则。第一个是心理原理,阐述宇宙是精神性的,第二个是在很多书籍中都被反复提及的As above,so below;as below,so above.有译为如其在上如其在下的,有译为如内似外的,本书译为"源头怎样,直流就怎样;直流怎样,源头就怎样。"更喜欢这种直观的阐述一致原理"天上如何,地下就如何"的表达方式。以及振动原理,极性原理,节律原理,因果原理,性别原理。它们相互影响补充,不能分割相看。
读完感受颇深,一系列的言语希望用文字写下却搁置许久。而感受最深的是节律原理,它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在流动,有出有进。一切事物都有它的潮汐。一切事物都升起又回落。万物都有生长,毁坏,与死亡。钟摆现象发生在每一事物中,右摆的幅度等于左摆的幅度,节律互相补偿。
喜悦与悲伤不可能恒久。所以悲伤之时,只需等待节律的另一端。喜悦之时,对悲伤有所准备。精神层面的律动原理,用婆罗门教徒的话说,是“梵天的呼气与吸气”。
人们可以通过提升自我意识以超越无意识层心理活动律动,可以不受其影响,但节律本身无休无止,永不停息。
一本值得反复咀嚼领会其深意的书。不过需要了解一些灵性成长以及神秘学方面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