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英博物馆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大英博物馆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0-16 12:4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英博物馆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英博物馆》是一本由[英] 詹姆斯·汉密尔顿著作,未读·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全彩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英博物馆》读后感(一):这个副标题有点神奇

  今天朋友论文发表,他跟我说研究博物馆史的同行太少了。嗯,我还是非常开心看到这本书的中译本的。我向来同情译者,著名的争议译者姜志辉老师的《知觉现象学》的错误不少,但中文版是2001年出版的, 比英文版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出版还要早一年,在没有英文版参考的情况下,其实翻译成那样也很不容易了,毕竟法语的句法很难,书本身也非常复杂难懂。扯远了,不过这本书,看到中文名《 大英博物馆:第一座公众博物馆的诞生》极其激动,我正在写关于第一座公众博物馆的论文呢。不过第一座公共博物馆怎么也轮不到大英博物馆呀,觉得很好奇。好吧,原书名The British Museum: Storehouse of Civilizations《大英博物馆:文明的宝库》。这就很尴尬了,没必要这么改书名吧。

  本书的内容还是非常不错的,为了支持豆瓣,我买了在线阅读。豆瓣在线阅读非常用心,所有的引用都用小花花标注了。具体内容,等看完再继续这篇书评吧。

  《大英博物馆》读后感(二):取悦所有人当然是不可能的

  文图 / 左叔 没去过大英博物馆,所以读这本《大英博物馆:第一座公众博物馆的诞生》,我是期待从这本书中找到“憧憬感”,万一这辈子有机会花数万元的旅费换得一张“免费”的参观门票,站在“44根廊柱”前,或者立于“阅览室”的玻璃穹顶之下,内心里万一能升腾起“终于抵达”的感慨呢。 读完这本书,对大英博物馆有了一个相对“宏观”的认知。作为世界上“第一座公众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是英式创造性思维的独特产物”。对公众开放,没有特别“严苛的条件筛选”,是它有别于其他博物馆的重要标志。有“创举思维”的这位先驱是汉斯·斯隆爵士,他的个人藏品成为大英博物馆的“原点”。 在这个“原点”之上,大英博物馆的“肆意生长”。随着馆藏展品的不断丰富,大英博物馆经历了改扩建等一系列的“扩张”,“勾画出大英博物馆矩形格局的这批建筑群最早完工于19世纪40年代,博物馆一层层的扩容就像一株生长年轮的大树一样:数十年的时间里这个有机体经历了转换和变迁,它本身保护、储藏和展览的功能却始终如一地更新再造。” 读完大英博物馆“二百五十多年”的历程,更加觉得它在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经历诸多思潮变革之后,还能一如既往地坚守着当年出发的“原点”,坚持向公众开放,以“平等之心对待过去和未来”,特别得不容易。运维一个体量庞大的博物馆,不仅仅需要实力雄厚的资金,同样也需要能够立身于世的理念。这是我对大英博物馆最为直观的理解。 除此之外,读这本书还有一些“鸡零狗碎”的感受。比如总觉得汉字表述的“容量”是要优于其他语言的,很多作品翻译过来,洋洋洒洒上中下的,译成中文可能就缩水成了“一本”,原先颇为厚实的“专著”译成中文,体量就变得有点像“专题报告”或者“毕业论文”一般。这本书的中译本体量比我想像之中的要轻薄不少。 当然,在阅读的过程之中,我对博物馆也有一点点“动物园式的残酷”的认识。动物园将那些原本在天地间自在呼吸的动物圈养在一方“牢笼”里面,虽然方便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方便对动物进行繁殖研究,但对于动物本身而言是失去“自由”残酷的。 大英博物馆的展品不断丰富的过程之中,战争、殖民、掠夺等阴暗面其实也是它不断发展壮大的一条“伏线”。那些原本与其环境相贴合的展品,被剥离了“原始环境”放置在玻璃柜之中,失掉了它的最初状态,这与动物被圈养应该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尤其是对于被掠夺的他人民众来说,属于自己的珍宝一直流落在海外,是一种文化之殇。 当然,就像书中所言,“取悦所有人当然是不可能的”,存在有的它的合理性,但每个人都保留“反对”它的权利,这才是更为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如果单单从让公众能够以“更为节约”“更为经济”的方式,逛一个地方了解诸多有价值的人类文明印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引领博物馆领域面向公众来看,大英博物馆还是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的。

  《大英博物馆》读后感(三):面向“公众”的博物馆

  

博物馆原意“缪斯的殿堂”,历史悠久,可上溯至古埃及托勒密时代,不过,现代博物馆是17、18世纪伴随“公众”概念的普及才出现的。在当时,公众指的是作为文学艺术的接收者、消费者和批评者,与现代概念的“公众”是有区别的,说明这个概念本身是演化的。《大英博物馆》这部作品突出了这一点。

该书副标题名为“第一座公众博物馆的诞生”。大英博物馆是怎样诞生的?为什么它被称为“公众博物馆”呢?英国艺术史家詹姆斯·汉密尔顿以精简清晰的语言讲述了大英博物馆的馆史,汉密尔顿曾先后担任谢菲尔德、利兹、伯明翰等地艺术馆的馆长,自2013年起一直担任巴伯艺术学院资深会员,具有深厚的专业领域的素养。

收藏原是私人风雅之事,从17世纪开始,由于平等主义思潮引起的风尚,许多皇室、贵族和教堂逐渐对外开放藏品。大英博物馆最初的藏品来自于汉斯·斯隆的捐献,斯隆曾经担任安妮女王的御医,他的切尔西庄园收藏了大量的博物资料、历史文物、手抄本和古银币等,到了晚年,斯隆开始思考:若将藏品建作公共设施遗之后世,它将何等地助益于学问?

大英博物馆自1753年筹措,至1759年正式开馆,经过六年时间的准备。作者强调,要注意“大英博物馆”名字背后的革命性含义。不叫“斯隆博物馆”,是因为博物馆从开始就怀着“扩容”的远大前景,并不打算只满足于斯隆的藏品;不叫“皇家博物馆”之类,是打算摆脱御用或贵族阶层的趣味,“以为公共用途和公共利益之用”。博物馆免收门票,在外观、社交和行政管理上,力求贴近启蒙运动的理念,对从英王到平民的整个国家敞开大门。

不过,从旅行者的记载和博物馆的档案可以看出,直到19世纪能进馆参观的常常只限于学者、艺术家和特权阶层。所有理念的推广和履践,都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奠定近代市民社会知性基础的因素之一,是传播知识与信息的图书、期刊的繁荣。大英博物馆就像它的先祖亚历山大图书馆那样,具有作为研究机构的功能,把图书收藏和对外开放作为核心业务。

社会公众一直是大英博物馆发展不容置疑的理由。全书呈现的诸般工作,归根结底服务于此。250多年以来,博物馆一直致力于收集全球文物,这些物品有些是稀世之珍,有些只是日常生活必需品,所有藏品都是为了证明往昔的人类经验。博物馆经过历次改建,比如,拆除蒙太古府的穹顶壁画和古典神祇造像,把面向大街的墙面换成便于行人眺望的铸铁栅栏,就是为了把华贵的气象转化成更亲近的意象。博物馆的馆务:订购、归类、展览、研究藏品;借助科技保存藏品;为观众提供便利,扩大公众参与,等等,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尽管难以避免人事干预和政治纷扰,总体而言,博物馆与公众的联系不断趋于加强。

大型、公共、综合性和发挥教育功能,这是大英博物馆所开启的现代博物馆的重要成果。建设面向“大众”的博物馆还涉及许多复杂的问题,比如弱势群体的文化多元主义等,在结构转型的现代社会里,博物馆依然是一个国家文化成就的象征与精神追求的高度体现。

里程碑第一辑

  《大英博物馆》读后感(四):从不列颠博物馆到普世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本身其实是一个习焉不察的误译,正确译名其实应该是“不列颠博物馆”(British Museum)。但在19世纪末日不落帝国统治世界的时候,一切与之相关的中文译名也都顺理成章地关上了“大”姓,犹如我们习惯已久的“大明”、“大清”。

不过,不列颠博物馆从他诞生的那天起就已经绝不仅限于“不列颠”了,它是真正意义上的“普世博物馆”,或者,正如本书副标题揭橥的那样,“公众博物馆”。

这“普世”(universal)的含义绝不仅限于藏品的包罗万象,更是藏品来源的网罗天下。大英博物馆绝不仅仅收藏英伦三岛的宝贝,而是打下了深深的帝国痕迹。从这个角度而言,谓之为“大”也毫不夸张。曾有好事者统计指出,世界上没有被英格兰侵略过的国家只有二十多个。可以想见,兵锋遍及世界一百八十多个国家的英国皇家海军,自然也会为大英博物馆带来遍布全球的珍奇宝玩。

大英博物馆中庭

这是一个兼具科学探索、殖民侵略与艺术典藏几大要素的产物,也是人类自古希腊罗马以降“自然志”(natural history)的具象化,甚至本身就是近代化(modernize)的产物。

博物馆的奠基性人物汉斯·斯隆医生就以一人身兼这几大元素。首先他攻读过医学学位,做过皇家学会会长,是个科学精神的实践者和阐扬者;其次他以随军医生的身份远涉重洋,在加勒比地区开拓了自己的事业,发明过奎宁药物和牛奶巧克力,靠着专利技术赚取过巨额财富,成为坐拥奴隶种植园的大殖民者;最后,他在海外搜罗了数十万件藏品和自然标本,又在英国老家收集了海量的藏书,这一切都让他成为那个时代的人生赢家。他的成功,就是英国国运的成功,也是世界进入现代化的注脚。

汉斯·斯隆医生

一如书中所言,十八世纪中叶的世界还没有一家属于公众的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开创了两大传统:一是不限身份地位地域阶级,一视同仁向所有人开放;二是从始至终遵循免费原则,不收取访客任何费用(除了1970年代极短时间内的例外情况)。这两大原则是人类历史的空前,也为后世博物馆立下了标杆。诚如创始人斯隆医生在遗嘱里的谆谆告诫:

我要在这里宣布……我所说的这座博物馆或收藏室……或将不时欢迎一切具备相同参观和浏览渴望的人到访参观……这种渴望可以是“尽可能有用”,或是努力满足好奇求知之欲,或是增进所有人的学识和新知。

从成立那天开始,大英博物馆的精华其实并不是珍奇宝玩,而是藏书——大英图书馆直至20世纪下半叶才剥离出去另觅佳处。只要你热爱求知,只要你遵循馆内规定,你都可以申请到一张借书卡,在阅览室里好学求知。圆顶阅览室对读者的服务堪称无微不至,每名读者都有专属的桌子和工作区。马克思、柯南道尔、奥威尔、弗吉尼亚·伍尔夫都对阅览室情有独钟。1850年,马克思在这里拿到了他的第一张读者卡,此后的三十年里他几乎每天都泡在阅览室,撰写在此后一百多年里引发世界范围之内惊涛骇浪的旷世名著。1980年代戈尔巴乔夫访英时就半开玩笑地说,“共产主义的兴起,大英博物馆肯定脱不了干系”。科学探索,始终是大英博物馆立馆之道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诚如斯隆医生的箴言:

人越探索就越懂得欣赏。

至今,有几种建筑始终会有节节攀升的台阶和透亮高耸的穹顶,彰显着自身的神圣地位——教堂,博物馆,图书馆,法院——大英博物馆的圆顶阅览室,无疑也开创了某种现代建筑传统。

马克思借书读书写书的大英博物馆圆顶阅览室

当然了,大英博物馆的历史和藏品,也同时见证着日不落帝国攻略全球的那段殖民历史。从在希腊掠取的大理石,到埃及收获的罗塞塔石碑,还有中国的《女史箴图》和敦煌卷子,大英博物馆可谓是收罗天下精华以为己用。当然,誉满天下的同时,也是恶名满世界。希腊政府不止一次正式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他们的大理石浮雕(官司也已缠讼多年),中国网民也一再提出声索要求。

我相信,如果某个时候中国政府正式提出索回馆藏中国文物的要求,馆方一定会做出类似希腊声索“额尔金大理石”(Elgin Marbles)时(没错,就是这个家族,先抢希腊,后烧圆明园)的那种声明,读了之后只能感叹,什么叫diplomatic language,什么叫equivocal:

大英博物馆讲述世界范围内人文成就的故事,从两百多万年前人类历史的拂晓以迄今日。帕特农雕塑乃是这个故事里的关键一环。大英博物馆在这个世界堪称是别具一格的资源:其藏品的精深博雅也让全球公众得以检视各自文化认同,探索人类文化互联互通的复杂网络……帕特农雕塑正是这个互联互通的世界藏品大家庭里的关键成分。它们都是世界共享遗产的一份子,超出了政治的此疆彼界。额尔金抢来的帕特农石雕

如果给埃及、希腊、中国、印度这些文明古国claim古物找到一个先驱者的话,精神希腊人拜伦爵士一定是最合适的人选:

麻木不仁的是那些不掉泪的眼睛,看着英国人的手破坏你的城墙,搬走你残破的深谈;英国人本来应当保护你的古迹——永难恢复,一旦残破;应诅咒他们离开岛国来到这地方,又一次刺痛了你忧郁苦闷的心窝,硬把你那些衰老神明送到不相称的北方岛国!

可以想见,从拜伦时代到今天,有关藏品所有权的争执二百年来仍未结束,未来也不会消停。但就艺术角度而言,大英博物馆本身与它收藏的800万件藏品一样,也是伦敦城里难得的艺术品。本来差一点搬进白金汉宫的大英博物馆,不但映照着英国本身的立国之道,也是一部世界近现代史和近代化的写照。

今天,自空中——在夜间,如果你正在伦敦眼上游玩,或者身处一架盘桓在伦敦上空、即将着陆希斯罗机场的飞机上——那么环绕中庭的大英博物馆穹顶就像是伦敦屋顶群像中一块闪烁明亮的天空之环。而在白天,圆顶阅览室旧址的穹顶则是一片纯净的蓝色海洋,犹如潟湖里的一叶慵懒浮标。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站在室内仰望的人目之所及并非飞机,而是群群栖息在玻璃三角网格结构上的鸽子。鸟儿不时振翅起飞,奋翮翔空,留下一抹轻快的亮色。翻修之后的大英博物馆焕然一新,宏伟的伊丽莎白二世中庭与经久不息的喧哗、数百人的旋绕人流桴鼓相应,带给访客的震撼一切如初,一切如昨。人们就像雪莱诗中“古代沃土的旅行者”一样纷纷而至,撰写“人类彼此交缠的一篇篇故事”。

伊丽莎白二世中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