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就是我》经典观后感有感
《娜就是我》是一部由李娜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娜就是我》精选点评:
●娜姐永远是最棒的,看你这么幸福好开心呀,永远的偶像,我会像你学习的!
●期待下电影
●娜姐永远是我们的榜样,钠离子永远爱你!
●尽管我接触过李娜几次,也亲眼见她接受不同的采访,但我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第一感受是:“哇,她怎么如此愿意,说出这些话。”这部片子的厉害之处,在于它让李娜卸下了盔甲,打开心扉,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她。
●抢个沙发?胡歌演的姜山?
●娜姐是传奇,却也是普通人,她始终是她。不为旁人所动,娜就是她,无与伦比的李娜。
●李娜的教育观太棒
●98年16岁的小女孩,在镜头前说: 我希望自己能打进职业前十, 我知道这条路很艰辛,我会努力的。 19年,小女孩成为网球名人堂成员, 她说,我不是什么英雄,也不是什么楷模,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网球运动员, 一直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这就体育,这就是热泪盈眶的原因。
●娜姐的纪录片,讲述了自己的传奇的网球生涯,还有退役之后的生活!展现了真实的娜姐的生活,婚后儿女双全
●一个真真实实的李娜,一个踏踏实实打球的运动员,一个开开心心带孩子的母亲
《娜就是我》观后感(一):从娜李到李娜
她16岁告诉媒体,她就是想打到职业前10,知道这很难,但是自己会努力的。于是她努力到了世界第二,两个大满贯,如果说第一个是幸运,惊喜。第二个更像是告诉世界自己的实力。
体育最大的魅力就是能够激发在内心的潜能。体育竞技只有输赢,没有人想输球。
刚开始的团队就是她和老公,这样出国自己去打比赛,和专业团队对抗,比赛。
《娜就是我》观后感(二):娜姐的生活记录
看过上集,超级真实看完更期待电影的上映,Sapa和Alisa超可爱啊!娜姐退役后也越来越美,网球的生涯取得了全国乃至亚洲的第一个大满贯,也是第一个打到世界排名第二的人,那就总之这么优秀,说话也总是充满着娜氏幽默,有娜姐的地方就不会冷场和尴尬,娜姐直来直往,性格洒脱,也是成为我女神的重要原因啊!讲述了自己心里最脆弱的一面就是爸爸的去世,娜姐是国人永远的骄傲!希望娜姐以后生活更加美好。
《娜就是我》观后感(三):娜就是不一样的
退役5年,李娜告别了聚光灯5年。她有了Alisa和Sapa,人生的下半场早已开启。
如果让你挑几个对自己有特别意义的地方会是?
武汉、北京、墨尔本,还有德国。
对于武汉妹子李娜来说,北京和武汉的双城记,每年都会上演,往返于华北最大的城市,和长江上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女儿Alisa说:武汉跟北京,是近的。很近,是火车就能开过去。
李娜说:每次回武汉,都想告诉孩子们说,这是爸爸妈妈小时候生长过的地方。
如果生活是一幅画,武汉就是李娜的素描。这里勾勒了李娜轮廓,而往后的经历,是在对这幅素描不断的丰富上色。
中山公园是武汉市中心的一座老公园,这里是李娜网球启蒙的地方。在李娜小时候的那个年代,很少有网球场在公园里。
少年们就在所有公园游客们的眼中练球。
距离网球场很近,就是公园的游乐场和大大的摩天轮。只有在进行跑步训练的时候,能够绕着摩天轮,靠近这个“大怪物”。
如果有一天可以不用训练,可以坐上摩天轮,是少年们的梦想。可以不用训练,不用跑步,只是坐上去看风景。
风景最好的地方,往往都在高处。而登上高处的过程,注定艰辛。
中国有一百多万个叫“李娜”的,最著名的李娜,仅此一个。
拍电影《李娜》的香港导演陈可辛说:在中国,太多的名人、明星都跟主流的价值观很像。而李娜的个性不是那么圆滑,她出来做自己,那是一个很特别的东西。
李娜参与了自己同名电影的拍摄。头一天拍到很晚,第二天依然要赶一个大早。
陈可辛说,她挥拍到第一下,那个力量是完全不一样的。尽管身型已经不是当运动员时候的身形了。接不到也都还是要在打。
保持身型,做自己,心里无可替代的那个父亲留下的深深的印记。
每天四点,李娜的父亲会叫她起床,然后开始晨跑,每天10公里,一跑就跑到现在。从为人女到为人母,身教,永远是最有力量的说服方式。
父亲似乎从未告别。
怕年幼的李娜无法承受,家里人一度隐瞒了父亲的病情和去世,李娜和父亲的最后一面,就在从北京到深圳的途中,经停武汉。那一眼竟成永诀。
不敢再回去的老房子,不敢再推开的门,不再那么亲的母亲。
需要独自承担的未来,需要独立肩负家庭的债务,需要,勇敢。
心中含有对生活愤怒的,李娜不是唯一一个,失去父亲的,李娜不是唯一一个,历尽艰辛的,李娜不是唯一一个。最后在网球场上成功的,李娜是唯一一个。
《李娜》电影的导演陈可辛说:没有剧本的片子最难拍,而即使拍完了,可能也没有答案。
找不出的那个答案,就是这个李娜之于一百多万个李娜,不一样的地方。
期待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