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旗袍的女人里,她是我见过最美的!
记忆中的旗袍美人
说到影视剧中的旗袍美人,你会想到谁?
我想,《金陵十三钗》中的倪妮绝对榜上有名。
她饰演的演玉墨,是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有着江南女子的柔,又有旧时金陵的美艳。
出场便是一套裹身的墨绿色、暗花纹的旗袍,曲线玲珑,外披墨色豹纹领大衣,时髦而不失辛辣睿智。
配上一头复古的大波浪,细长的眉毛,灵动而迷人的双眼,大红唇,举手投足间妩媚生姿,好不迷人。
能把旗袍穿的这么妩媚生姿,不容易,但倪妮似乎天生就是为旗袍而生的。
尤其是在教堂中避难时,那一袭朱色旗袍,肩上、胸腰、下摆处成片地绣着大片的墨色花朵,领口张开,从脖子一直到胸前,露出雪白的肌肤,也露出女子的万般风情。
真可谓是"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如果说《金陵十三钗》中玉墨是极致的媚,那么《伪装者》里宋轶饰演的于曼丽,则是在清纯与妩媚之间来回切换,一颦一笑都动人心肠。
传统印象中的旗袍典雅、古朴,穿着之人必是极具风韵,有足够的阅历。
而宋轶却不同,年轻貌美,一身骨相消瘦柔美,鹅蛋脸,皓齿红唇。
她的旗袍,或素净淡雅、或雍容华丽,但只要得体的穿在她身上,都会显得婷婷玉立、 丰腴柔美。
绿色的蕾丝旗袍,搭配荷叶袖,举手之间甜美又温柔。
清新明亮的黄色真丝旗袍,晕染上中国风的手绘荷花,透着芬芳的质感,也衬着宋轶清丽的风韵。
她仿佛就是那个旧上海中不谙世事,却温婉动人的大家小姐。
这些美人,不仅将旗袍穿出美感,也能用旗袍穿出态度。
就像有人说,真正的美,有边界,有限制,有约束,亦有余留。这其中蕴藏的,是一个女人对待生活的姿态。
旗袍,不只是一件衣服,它更是一种美的言语。
张曼玉的《花样年华》至今令人难忘,她饰演的苏丽珍,把旗袍当成自己的言语,不同的旗袍穿在身上呈现出的效果完全不一样,让人惊叹一个女人的风情万种,每一套旗袍都是她的欲语还休。
苏丽珍一贯穿的是黑白色、蓝白色或者深色搭配的旗袍,素净淡雅,她不跟邻居一起吃饭,丈夫不在家,她就拿着保温壶,穿过街巷,踩着青石板路去楼下不远处的面摊买一碗面。
没有刻意扭捏,当她盈盈走近,只一眼,旁人就明白了她的孤独和内心的寂寞。
当她确定丈夫婚外恋,决定去宾馆见周慕云时,她拥有了新的爱情,所以她穿上一身红色的旗袍,不是她一向喜欢的颜色,却更加明艳动人。
旗袍,就是她的言语,是无声的诉说。
与苏丽珍的内敛不同,张爱玲在穿着上表达的更热烈。
曾经给她做过旗袍的师傅回忆,张爱玲对自己的旗袍总是有各种新奇的想法,她的衣服都是自己设计,自选布料,而师傅只需“按图制衣”即可。
她喜欢把刺目鲜艳的“花朵”穿上身,紧身丝质旗袍,窄长袖,把两侧开衩至膝部,勾勒出清瘦修长的身形,再套上一件海虎绒大衣。
或者是,桃红色的软缎旗袍,缎子绣花鞋,长发披肩,外面却非要穿一件古青铜背心。
不似民国女子一贯的含蓄,她将自己的心事外放,极致张扬,正如她小说里的主人公,敢爱敢恨。
每套旗袍背后
都承载了一段寂寞的时光
如果说一套旗袍成就了一个女子的惊艳绝伦,那么成就一套旗袍的风华绝代的,必然是一位旗袍师傅。
做旗袍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有人说:“是把旗袍做成女人的另一层肌肤,多一份则肥,少一分则窄,要让旗袍在一个女人身上活起来。”
旗袍从来都不只是一件衣服,而是充满女性柔美、灵气与韵味的艺术品。
一套旗袍的工序大体上可分为量体、制版、裁剪、盘扣4个步骤。
量体最是考验人,一件旗袍要量取三十六个点,每个点的测量都必须做到精准,还要根据穿着者行走坐卧的习惯调整版式,使旗袍穿起来更加圆润可身。
经验老到的旗袍师傅不用量皮尺就能精准地说出客人的三围,而初出茅庐的年轻学徒没个三五年是无法练就这样的本领的,只能老老实实地仔细比对。
为了不让旗袍像机器踩出来的衣服那样硬邦邦的,旗袍师傅们将中国传统服饰的制作工艺裁剪融入手工裁剪,倾尽心血,用最细的针,凭着一双巧手,灵活穿插于各种布料之间。
小小的一个盘扣,一做就是三个钟头。裙摆滚边,重重叠叠,要滚上三四道。
中国文化里所有代表祥瑞美好的事物,都拿来作为盘扣设计的灵感来源,再根据衣服的面料、滚条、衣服的色样、人的胖瘦、什么花型决定配什么纽子。
一套定制旗袍,从开始设计,到制作完成,至少需要几个周的时间。
而这许多工序,最终都成了女子身上流动着的气韵,成了含蓄与情感之间,微妙而隐秘的平衡。
只有真正静得下心来,愿意花时间,怀着虔诚的心用双手打磨制作一件绝美的艺术品的旗袍工匠,才能完成这一壮举。
这样做出来的旗袍,是有感情,有温度,有灵魂的,这样的旗袍,与女子的柔美完全融合,真正“活”了起来。
从前车马慢,定制一件旗袍虽然需要时间,但是美好的事物总值得等待。
时光荏苒,旗袍却永远不会过时
近百年的时光淬炼使旗袍的美,有了特有的东方韵味,柔软了女子的身段,也惊艳了时光。
长街小巷,在民国时代斑驳的光影中,穿旗袍的女人举手投足间总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让人分不清,到底是沉醉在女人的柔美风情里,还是旗袍的清雅韵致里。
有人说,如今的旗袍,走过了民国的黄金时代,更多成了橱窗里和照片里的衣裳,已经过时了。
但其实,经过现代多年的修正与改良,旗袍已成为世上最美、最能体现东方女性特质的服饰,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
那些让人难以忘怀的美丽女性,无不是身穿旗袍,彰显着华丽端庄,优雅迷人的气质。
到今天,仍有许多女性,不分年龄,有相熟的裁缝,得了好的真丝布料,仍会去结伴定制旗袍。
管它高矮胖瘦,年方几何,一套可身的旗袍总能让每个女人为之心驰神往。
正应了那句:任时光荏苒,她自芳华犹存。
作者:三金,幸福芬空间特邀作者,文章首发于幸福芬空间()中国新女性成长平台,养身、养心、养颜,提升万千女性的幸福感,转载需联系平台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