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你走》的观后感大全
《陪着你走》是一部由彼德·切尔瑟姆执导,吉莲·安德森 / 莎朗·斯通 / 基南·卡尔金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陪着你走》精选点评:
●过去与未来之王
●虽然电影剧情非常简单,但是无论配乐,镜头运用,演技,声线,都非常出色,每一部分都看得出来做得很认真,也确实值得2项golden globe.不过感觉电影还是在情节过渡和转折上出了一些问题,部分情绪转变、情节衔接做得不够好看着有点不流畅。82/100
●看了七八遍的电影,相当感人。
●感觉是动画片会更好。
●一生能有如此一个朋友,该有多幸
●很棒的片子,大学时代,记得当时反复看了好几遍,每一次都会流泪。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的一句话:nothing is a drug.
●开心难过。
●没看
●给有障碍的孩子更多一些幸福的结局好吗? #和D先生的第七部电影
《陪着你走》观后感(一):真正的心灵鸡汤
这部电影当之无愧的是一部很棒的鸡汤。
以麦斯回忆和凯文在一起经历的故事为起始开始讲故事。麦斯用第一人称讲述他们这段宝贵的情感。
《陪着你走》观后感(二):他能看清一切,过去,甚至未来。
挺好的电影竟然没有影评,我来补个空~
虽然电影的主角是两个渴望成为骑士的小男孩,虽然片名很温馨,但是,背景却实在沉重。
如果单纯刻画两个有缺陷的孩子互相扶持,或许表达会略显单薄。所以,编剧为不爱说话以致被人唤做哑巴、有阅读障碍的、身材高大到过于奇怪的男孩安排了一个杀害自己母亲的父亲,而且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知道小男孩之所以“哑巴”,是因为亲眼目睹了父亲谋杀母亲,受到了惊吓而宁愿把一切都藏在心底,久而久之,话越来越少,甚至连阅读都有了障碍。而残疾的矮个子男孩虽然聪慧异常,勇敢非凡,却因为身患重病注定死亡。而弱势的群体更容易受到歧视和欺负,同学、老师、路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故事更能触动观众心底最柔弱的部分。
他是他的腿,而他是他的脑袋,两名骑士从对无赖同学的对抗开始,层层闯关,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大个子获得了勇气,开始试着阅读,鼓起勇气去正视父亲谋杀母亲的现实,把真相大声呐喊出来。矮个子也在大个子的肩膀上看到了以前从来看不到的风景。
然而,编剧是不会让幸福停留太久的。死亡来的合理而又残酷。大个子雪地奔跑的场面应该虐哭了不少观众,他不能接受他的离去,他还要带着他去看最好的风景,他还要他教他阅读,讲亚瑟王的故事,他们还要一起做骑士!
而更让人动容的,是大个子终于收拾起悲伤,带着小个子的勇气,去勇敢地生活。他开始主动回答问题,甚至开始写作。在他心里,矮个子跟亚瑟王一样,永远活着,他能看清一切,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
《陪着你走》观后感(三):瞎聊
✦ 鸡汤
如果把这电影当作鸡汤来看,也无非就是赚了我几张擦满眼泪和鼻涕的手纸。
但搜了一下谷歌意外发现,真的有一个名为“The Mighty”的网站,一个罕见病患者的互助网站。
看来这碗鸡汤并不只是泡影。
这个世界上,100%健康的人其实算是少数,年过五十,可以说大多数人或许都在带病生存。但对于那些不幸在五十岁之前,甚至是二十岁之前生了病的人们,世界就突然不同了。
所幸他们找到了彼此,互相帮助。
✦ Max&Dylan
如果给Max身上贴上标签,那么无非是“父亲杀死了母亲的可怜孩子”,“住在外公外婆地下室的怪物”,“一言不发的大块头”,“怎么欺负都不会还手”,而Dylan则是“天生缺陷所以只能住在自己的世界里”,“吃饭太快就会被呛到”,“拄着拐杖还不能好好走路的侏儒”。
两个人因为心理和生理的因素在现实世界都是几乎要丧失了战斗力的存在,但组合起来便成了所向披靡的圆桌骑士CP,想想还有点小羡慕。
✦ 喜欢的镜头
由于小说和影片本来就属于青少年向,所以故事并没有什么大的起伏,在日常的小冲突里慢慢铺垫,一步步走向最终结局的紧张与悲伤。
我最喜欢发生在Dylan参加了篮球队后的两个镜头。
一是Dylan妈向学校求情,在办公室里几乎要流下眼泪。除了办公室门却撇下一句狠话:玩你的吧,出了事儿我可不管。Life is dangerous, so adults must be strong.
二是那个严格的教练看着Dylan投入一球后,脸上变幻莫测的表情。
教育之所以为教育,体育之所以为体育,莫过如此。
✦ Dylan
Dylan这小孩实在太过聪明,除了能造出机械鸟,用意大利面逗得小姑娘傻笑,还能把一间洗衣工厂硬生生编成了生物研究中心,更是让一开始的Muteboy写出了一本书。
Dylan这小孩又太过残忍,明明只是五块钱的交易,却变成了一辈子的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