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华园到未名湖》读后感摘抄
《从清华园到未名湖》是一本由任彦申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清华园到未名湖》精选点评:
●一个优秀高校管理者,钦佩。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两句话:有声有色的工作,有滋有味的生活,有情有义的交往;一个人当干部是不能有奋斗目标的,因为这是由组织决定、人民选择的。
●1.看得出来是作者经历工作历练后,用心思考写出来的,语言平实; 2.但再怎么样,这本官员写的书,还是摆脱不了“官样”; 3.道理讲得很好,能够做到的人甚少。
●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对比清华北大,一部分讲述对于学生运动和大学管理的一些看法,不是教育界的人,感触不是很深
●亲和力是最重要的影响力。写得太拖沓!
●在下尽力了
●人生十年,在中国最知名学府的管理体验,沉郁顿挫、淡远悠长中体悟做事的逻辑和做人的艺术,非亲身经历不能体验,给后人以启迪和借鉴。诚如斯言:一个受人拥戴的领导者,应当有声有色的工作,有滋有味的生活,有情有义的交往。
●总体评价:中规中矩 一句话是亮点:一个受人拥戴的领导者,应当有声有色的工作,有滋有味的生活,有情有义的交往。
●看完了 功德圆满
●烂书,对行距的把握颇有古龙风格……
《从清华园到未名湖》读后感(一):这本书值得知识密集型企事业单位管理者阅读
这本书对在知识分子、优秀人才扎堆的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管理型事业等单位从事领导工作的管理者还是有很大借鉴价值的。有些观点虽然高度抽象、概况,但是能够看出来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悟,有许多真知灼见,作者也不便展开。
至于有些人对其评价不高,可能不在其位,不解其中味。
《从清华园到未名湖》读后感(二):从事高校管理工作的建议读一读
这本书的亮点是给我们这些刚刚从事高校工作或者从未在高校工作的人以了解高校管理的机会。
这本书讲了作者对高校管理的、大学的、处理学潮等等看法和体悟,特别是把高校领导处在升级跟学生教师之间的地位关系认识地很有趣。
《从清华园到未名湖》读后感(三):大学管理者值得学习的参考书
尽管北大与其他高校有着差异和不同,有些东西在书中还只是点到为止,但相信大学的管理者读来会有身临其境的感同与思考。
“ 解决问题的同时一定也在产生问题,积德的同时一定也在积怨。”这是可以视为现实给予的一种无奈,更可视为过来人诚恳的告诫。
在历史上,凡是改革者大抵都没有好下场。让希望有所作为的管理者不免更加理性地去思考和设计。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从清华园到未名湖》读后感(四):事实上跟清华北大没啥关系
室友小强是北大本科,硕士跟我一起在清华念的。
那天偶见其桌上的这本书——从清华园到未名湖
标题有点俗套,乍一看以为又是一本写T大和P大的恩怨情仇之书。
我说哥们可以啊,把标题倒着写,就是你自传了……
扯淡归扯淡,终归还是抵挡不住“清华”二字的诱惑,拿过来翻了几页,带着不屑和批判,偶倒是很想看看又是何方高人大作,又来扯清华和北大的大旗说事儿。
之后,才发现是原北京大学的党委书记……位高权重,敬仰一下-_-|||。估计领导的角度应该跟我等小兵们大有不同吧。又看了看目录,发现实际上论述两校之异同并非本书重点。任老师仅是在开头的章节谈了谈其对于两校的印象,大抵和之前众人评价类似。有句评价有点意思:“北大的哲学是:要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而清华人则认为:最重要的是建设一个新世界。”
之后的章节,探讨了很多关于人才理念的解读,大学领导之艺术,如何管理大学,如何理解和处理学潮等主题。任书记以其多年大学领导工作的经历,总结提炼了很多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主题虽然不新鲜,但是字里行间的一些话语却反映了作者对大学领导工作的深刻理解,对于原来在学生时代也曾“双肩挑”的我,很多话读来颇有共鸣,回味不已。
任书记的这本《从清华园到未名湖》确实是务实而有深度的好书。值得一提的是,对一些诸如学潮等敏感问题本书并未回避,而是直面问题,写得有痛有痒,读起来有点意思。我想对于一些正在担任社会工作,从事学生工作的朋友,这是一本很好的指导手册。
正如任彦申书记书中所说,“一个受人拥戴的领导者,应当有声有色的工作,有滋有味的生活,有情有义的交往。”
我觉得,这话对于任何人,任何工作大抵都是适用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