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天人五衰》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天人五衰》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1-30 04:55: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天人五衰》经典读后感有感

  《天人五衰》是一本由三岛由纪夫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20元,页数:25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人五衰》精选点评:

  ●不知道为啥我很喜欢最后虚渺的那一点

  ●终于读完丰饶之海了。正如天人五衰这名字,书我仍旧处在朦胧状态。超出我的30倍望远镜的三岛的世界哟。四本书四个译者再加之林少华明显不同的行文风格,有种难以言喻的违和感。太多不明白。

  ●对于转世的判断本多第一次失败了并且没有第二次机会来成功。这或许都无所谓,但是……真正的崩溃大概是“松枝清显不存在”吧,60年的经历换来的信念就在一瞬间灰飞烟灭。“自己是来到了既无记忆又无他物的地方。”

  ●这次与文洁若版对读,两版都好美,不过有些地方似乎还是更喜欢文洁若的。这次重读,聪子和月修寺就如本多心目中的金阁寺,本多和庆子闲聊似乎又提到类似镜子之家的故事,而大海则是三岛的偏爱。怎么还是想说一下这版封面太丑了。绢江的丑/阿透的美,本多和庆子的丑/聪子的美;三岛笔下的老年人丑恶到了极点,仿佛人若不变丑变坏便无法变老,年轻之美也只能早早死去才是上策。唯独聪子,宛如金阁,她的美是幻象,而当亲眼看见这样的幻象便怀疑自己过往的种种遭遇全部都是幻象来。聪子的高明在于仅仅忘记了清显而明白记得本多,林少华版“这位松枝清显是什么人?” 文洁若版“这位松枝清显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个结局无论读多少遍还是唏嘘。

  ●这个版本的翻译挺让人想死的,太难啃了

  ●不懂事的时候看的,如今故事还清晰留在脑海里,真乃奇迹

  ●十分具有价值的书

  ●要不是这样牛逼闪闪的结局,我险些以为是丫不过是腋下多出三颗痣的狂躁怪戾版太宰治。但我不太明白作者既然可以通透至此,于自己的现实中又何故非要追寻“闪电般年轻的蓝光”。整个故事的结构如同推理小说那样呈现倒三角型,当人物和读者在作者的掌控之下逼近最后那一点的时候又巧妙地避开了。唯一令我不满的是:他一直都高高在上,但当男二号成长为一位智商158纤细邪魅的腹黑公子的时候作者又忍不住借其自我陶醉了一把。。

  ●终于看完了这个系列,觉得结尾之时又回到了原点,恍如一场大梦,春雪,奔马,晓寺之后,天人五衰却给人以绝望的感觉,似乎一切到了尽头,雨雪纷纷,皆是路人……

  ●在飞机上、酒店里,断断续续地把它读完了。巧的是,一半是去年五一期间在北京住青旅时读的;后面的一半则是上星期,还是在北京,住七天读的。总之看完后很嗟叹吧。三岛由纪夫的书读过不少(也包括别人为他写的传记),慢慢能想象他的内心世界。但最是这本让我理解了他最终的选择。阅后的感慨和我自己人在旅途有点关系。另外谢谢你,虽然你不喜欢读书,但送我这本书的是你。能买到它很不容易吧。你为我做了那么多,我其实是明白的……

  《天人五衰》读后感(一):天人五衰

  看完之后想,清显到底是存在还是只存在于本多繁邦的脑海中呢?这部虽然借由佛教的天人五衰为标题,倒是颇有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影子,又或者说有“庄生晓梦迷蝴蝶”的韵味。清显是不是本多的外化显像呢?所以在本多人生即将终了之际,清显的转世也“停止”了,阿透是否是清显转世书中显然没有直接表明,虽然阿透想通过主动自杀来完成这一“美妙”的圆满,但失败了,成为了一个未知的圆,而聪子之“失忆”也暗示着什么?很暖昧,很微妙。   此书中本多开始主动,他收养了阿透做为养子,可是如果阿透是转世人,那在二十一岁前就会死去,这真是个充满了奇妙的意义,而阿透在得知真实后主动自杀去迎合意义又另有意味。很令人意外但又非常日本化的故事,我似乎突然明白日剧中不太喜欢大圆满结局了。终于本多与清显的缘分结束了。人将逝去,梦将醒来。

  《天人五衰》读后感(二):《天人五衰》选段

  古希腊人曾经这样赞美过:12岁的男孩惹人喜爱;但是他长到13岁就变得更美了;14岁时少年的爱之花更加芬芳馥郁;15岁更增添不少魅力;16岁则是尽善尽美的年纪。现在,17岁的阿念就象一朵湿糜之花,盛开在本多的臂弯之下。这鲜活的肉体,却勾起本多截然不同的联想,他想起了在公园里遇到的老青年。原来男色爱好者的地狱和女人在同一处地方,那就是“老”啊。本多仿佛看见了一个人人都要堕落下去的,布满枯骨的深井,井底浮现的就是老青年那浓妆的脸。想到这里,本多打了个寒战,紧拥着少年,沉沉睡去。

  当本多再次见到清显时,他从阿念那里得到的小小的平和,立刻被清显的美打的粉碎。几日不见的清显已经换上了夏季的单衣,白色的绢布上描绘着墨绿的竹子。他束手站在庭院树荫下,对着本多露出了愉快的笑容。仿佛无形的力量从本多身上碾过去,使他全身颤栗不已。这一刻,他愿付出一切来留住这种美。

  《天人五衰》读后感(三):虚幻与现实共生

  最开始读的时候因为是林少华翻译的版本觉得可能挺繁杂,因为林少华译文个人特色太突出了。以前读村上就因为翻译问题专门去买台版书。结果这次发现可能是三岛本身文风和翻译风格挺合所以意外地读起来挺顺畅,但是他本身语言繁复的问题还是一样,一些地方总觉得翻译得过于冗杂。三岛的丰饶之海前几本的翻译我读的是文洁若的版本,在对三岛想在文章里传达的问题上的翻译更加明确,当然这也是各人见智。

  三岛人物刻画的能力太强了,娟江的刻画其实根本就只是从阿透的角度来描写,但是完全能通过他的语言感受到一个完整的形象。特别是娟江作为阿透人生的亲历者与旁观者参与了他的一生,在阿透人生三个阶段表现也始终如一,她大概真的是个美人吧。阿透的悲剧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但是在最后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不是神的宠儿,只不过是个玩具的时候彻底崩塌,服毒自杀失败是最终实验的终幕。腋下的三颗痣不过是神的玩笑。 百子与阿透关系的失败其实不算悲剧,她即使最终与阿透结成夫妻关系也不过是阿透的玩物,只不过可悲的是一直说着“父母皆是顶好的人”的她最终被阿透以贪财的形象破坏。见证并亲手破坏一个纯洁的玩具的过程的愉悦是无法言说的。

  现实与虚幻共存,本多六十年的纠结与实验到底是沉溺于虚幻的记忆还是现实的重回在最后都已经毫无意义了,人生一世虚幻梦境,最终都只是神的戏剧罢了。谁是猫谁是鼠最后都已经没有意义了。

  阿透不过就是那只可悲的老鼠罢了。

  《天人五衰》读后感(四):关于结局

  当年文洁若老师协同张龙妹老师来我们学校作讲座,虽然我的专业完全不沾边,但还是没有放过这个天时地利,过去听了。当时主讲的是张老师关于源氏物语翻译版本的研究,结束之后有提问时间,文老师也参与解答。于是当时我就问了文老师关于《天人五衰》结局和《源氏物语》结局的相似之处的问题。可惜文老师对《天人五衰》感情太深,一下触动了她以至于听到了许多别的精彩的关于三岛的意见,而原本期待的问题答案却没有了。

  说实话《天人五衰》的结局我看得不是太懂。逻辑上讲聪子应该不会说谎话,毕竟是佛门中人。那么很有可能是松枝清显并不存在。但这也不可能。没有松枝,就不会有聪子和洞院宫治典王的订婚,更不会有她后来的出家。所以很迷惑。

  但这结局倒真的很有味道。整部天人五衰充斥着一股无机的清冷感,和丰饶之海其他三部的厚重华丽完全不同,真的令人吃惊。倒是和《源氏物语》真的很像。比起前四十四帖纪录片似的笔调,宇治十帖就好像拉了一个近镜头,聚焦在了风雨飘摇的宇治及生活在那里的三姐妹。也难怪有后十帖作者并非紫式部的说法。虽然比起薰君我更喜欢忠于自己的光源氏,但不得不说,大君、中君、浮舟这三位女性形象的塑造,绝对是空前的饱满感人。最后的结局也是浮舟为情所苦,在两人中摇摆不定,投水自杀却被救起。一年后出家为尼,然后薰大将闻讯来访,浮舟的答复却是“这里没有这样一个人”。聪子和浮舟某种程度上很相似,都是看似柔弱却极为有主见,也都是看似纯情却时有淫乱之举。命运也相似,真心相爱的男士完全不可靠,只是一时的情热;可以依靠之人由于种种反倒依靠不得。浮舟出家的结局一般被解释为平安时代女性对男性的唯一反抗和独立。那么,三岛是想用聪子最后的否定清显,来否定男权体现女权?或者否定现世?

  但看到作为三岛君fans的日本著名女作家小池真理子对《丰饶之海》的致敬作《欲望》,又觉得可能并非如此。最后女主角倾心的美男子投海自杀(和新潮文库《天人五衰》精装版的封面湛蓝的大海相吻合),她若干年后来到一个孤寂的庭院,为行将就木的老人朗读《天人五衰》的最后一段。小池的意思大概是象征美的阿须佐和秋叶去世之后,剩下的世界无非是空无一物,丑陋的无机空间罢了。于是需要靠着对美的追忆活下去。然而那个疯狂的三岛迷,阿须佐的丈夫也并没有否定妻子的存在。感觉倒是鬼头桢子和本多繁邦最后走到了一起,在空无一人沐浴着夏日阳光的庭院。

  不理解啊。无奈这是最后的手稿,三岛本人的想法恐怕当时也只有川端知道了。(日本文坛真的很暧昧,又是三岛太宰,又是太宰川端,又是川端三岛的)然而川端也没来的及说什么就去世了。

  我还是很想知道,作为译者的文老师如何看待这个结局。

  《天人五衰》读后感(五):无常

  蠢笨如我,几乎无法领略“丰饶之海”中关于轮回和存在的含义。

  ”人的美,无论肉体还是精神的,大凡属于美的,只能来自无知与蒙昧。知而犹美这样的现象是不允许存在的。如果同样无知与蒙昧,完全无形可隐的精神同光彩焕然的肉体之间是不可能决一雌雄的。对人来说,真正的美只存在于肉体。“

  “至于苦恼属于精神方面还是肉体方面,本多开始觉得其中已不存在赖以区别的界线。精神屈辱同撮护线胀大之间有何区别呢?某种撕心裂肺的悲哀同肺炎导致的胸痛之间又区别何在呢?衰老完全是精神与肉体两方面的病症。但如果说衰老本身为不治之症,则等于说人存在本身即乃绝症。而且根本不是什么存在论方面哲学方面的疾患。我们的肉体本身就是病,就是潜在的死。

  如果衰老是病,那么作为衰老根本原因的肉体才恰恰是病。肉体的本质在于消亡。肉体之所以被置于时间之中,无非是为了证明衰亡,证明毁灭。”

  透不是转世吗?透是转世吧。尽管本多的朋友言辞尖利的斥责透是赝品,而透为了证明自己,选择服药在生日那天自尽,以同样的死亡时间说明自己和他们的联系。透的幸免不能说明他是赝品,而恰恰说明他是转世吧。天人五衰的结局并非天人如流星迅疾的灭亡,如同清显的猝然离世,阿勋的切腹,月光公主的迷狂而死,而是慢慢的衰老,衣服垢秽,头上华萎,腋下流汗,身体臭秽,不乐本座。中毒的透没有死去,而是迅速的衰疲,呈现出灰败的样子,这才是真正的结束真正的天人五衰,无法从过去再度重现。

  所以本多知道了清显的无法回返。本多纠结的并非透是否赝品,本多所无法认同或者说无法接受的是清显有朝一日也会衰败,那永恒凝结于二十岁的从不凋零的美也会以无法接受的漫长的过程残酷的将每一个细节呈现于自己面前。

  他不愿承认但深知透会变成美的废墟,但这是不能接受的。所以本多离弃透,去见聪子,这个和他一起唯一见证过本尊存在的人。

  所以本多是唯一孜孜于寻求永恒的美的人,无视其他,冰冷决绝,在追寻的路上,从未偏离。

  “尽管如此,本多还是害怕,怕见美的废墟,怕简历里残留于废墟的美。当然,聪子老来的悟达早已使其超越红尘,高踞于本多无可企及的峰巅,这点毋庸置疑。因此,纵使本多以老年丑相出现,聪子那顿证菩提的莲池也不至于泛起一丝涟漪。他很清楚,任何回忆都不可能打动聪子。聪子早已披挂好深蓝色的盔甲,任何回忆的利箭都奈何她不得。每念及此,再以已逝清显的眼光思之,似乎又增加了绝望的因素。”

  美是虚妄的吗?也许聪子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她完全忘记了清显。不,忘记,还能说明清显到底存在过,只是我不记得了。在聪子这里,清显根本从未存在过。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有时候会想起窄门,通往彼岸的门是窄的,甚至无法通过两个人。我不知道聪子是不是想走过那一道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