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复活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复活读后感摘抄

2020-12-06 00:32:5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复活读后感摘抄

  《复活》是一本由托尔斯泰(Толстой)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3,页数:386 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复活》精选点评:

  ●要变得洁净而高贵,必得先犯下罪孽吗?聂赫留朵夫如是,海丝特亦如是。我曾经反感于张承志对苦难的狂热崇拜,却不得不承认倘不放弃固有的一切,委身于卑微的生活,是不能获得切身的体验和对话的资格的。即使达到了那个地步,也不应抛弃了反省的心吧。

  ●还是签名本

  ●有一种说法是托尔斯泰到了晚年越来越把小说当议论文写了,感觉复活的情节确实不是特别细致。但是故事是说得挺好的,不管是聂赫留朵夫还是希斯克利夫,心里还是或多或少残存着善良的,从而又生发出无数复杂的情感。不知道这是人性的伟大还是悲哀。应该还是算伟大吧。

  ●当年就是老托这本书把我读外国小说的心给扼杀了。

  ●仍然是一部上好的作品,但确实很多地方沦为托翁的传声筒。

  ●为草婴的翻译点赞!

  ●这是我最爱的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更恢弘,更精彩,但是没办法,我最爱的是这本《复活》,每一个字都爱。

  ●在灵魂最深处与自己的上帝相遇

  ●这就是托尔斯泰晚年痛苦的最佳写照 高尚救赎道德正义公平都是充满问号的 什么是复活呢 复活就是“世上没有一个无罪的人,可以惩罚或者纠正别人”

  ●已藏

  《复活》读后感(一):不愧为世界名著。

  看完了《复活》,我感觉很揪心,心里一直在回想着故事情节,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是腐朽得怎样的一个社会啊?!

  结局我不喜欢,我也有点难过,我希望(卡秋莎)能和(聂赫留朵夫)在一起,也许有遗憾的结局,才会让人回味无穷,倍感心痛。

  《复活》读后感(二):托尔斯泰的一部最为经典的作品

  托尔斯泰最为得意的作品!故事讲的是一个男人为了拯救初恋情人,那个曾经被他抛弃的后来沦为妓女的姑娘。那姑娘被冤枉而入狱,他不惜一切代价去救她,再付出无数次努力之后,仍然无济于事。当他决定与姑娘一起流放并结婚之时,姑娘善意的拒绝了他......爱情更多的是付出,而不是得到。这部作品是托尔斯泰写得最为细腻、通俗易懂的作品,听说他写了花了十年时间,到实地去采访律师、法官、囚犯......可谓是呕心沥血。

  《复活》读后感(三):童年的名著

  初中二年级时候用三天的时间读完了,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成就。撇开托尔斯泰那藏得要多深有多深的隐喻不谈,光是在上课时候躲开语文老师的盯梢就是一个技术活儿。现在想想觉得挺好笑,在语文课上读名著,还要偷偷摸摸。

  至今还记得男主人公的名字,叫聂赫留朵夫。。。其他啥名字都不记得了,俄国人名字太长,读的时候出了男女主人公,其他全部都已ABCD来代替。最后的解决还是挺感人的,至少让我在接下来的数学课中沉浸了好一会儿。。。

  《复活》读后感(四):《复活》札记

  1,每个人同时都具有精神的人与兽性的人,前者追求的是对人对己的统一的幸福,后者则一味追求个人幸福;托尔斯泰取名《复活》的意思似乎暗示的是前者的重新显现(并占优势地位),这是高尚的拯救之路。不过我想,后者也是不可能被彻底消除的(否则就不是人而是神了),所以这两者的冲突恐怕也是永恒的~

  挣扎是永恒,克制是永恒,祈祷是永恒。

  2,灵魂的拯救(道德的完善)不能只想想而已,需要付诸行动(可分为消极/积极)。

  对于聂赫留朵夫,消极行动是跟原来的一些社交圈子保持距离;积极行动包括反省自身的灵魂,对农场实践地产制度改革,为不平冤狱奔走请求,等等。

  对于马丝洛娃,消极行动是忌烟忌酒,避免不正当的两性关系;积极行动包括重新恢复对生活的热爱,最终选择了西蒙松作为自己的感情归宿(尽管作者暗示她对男主人公仍然怀有深情)

  3,除了两个主人公之外,费尼霞、西蒙松以及那个自由不羁的怪老头都是很有意思的人物!

  据说这是托翁的最后一部小说,当中对法庭、教会、宴会的讽刺也是毫不客气,与此同时,以福音书里的教诲结束全书又给人温暖的启迪——这种笔法,算得上霹雳手段、菩萨心肠罢!^_^

  《复活》读后感(五):觉醒

  这本买了25年的书,今天终于开始看了,并且打算把它看完,买的时候才4块8。根据折痕判断,N年以前,应该是上高中时,曾经读过,但没有读完,也确实没太看懂,只知道是世界名著。但是,作为一名小镇青年,知识的摄入太有限,关于沙俄的旧制度以及人性方面的了解,几乎是零,只是作为故事来看,也只是读过去而已,并没有理解精彩之处。

  如今,年过40,阅历渐丰,基本上能看懂了。而且认为男主处在当时的环境,他的做法必然失败。目前看到他遇到卡秋莎以后,回到已过世的姑妈家准备把土地分给农民,后面还没看。但是看到他给他母亲留给他的田产上的佃户改制度的时候,就觉得这事儿够呛,因为我了解人性,基本上,在任何时候,贪婪绝对是人类的第一要务。不贪婪的人,是经过思考之后的行动,或者他的心灵富足,不需要贪婪,比如颜回。普通人就是,你给了他们,他们从不感恩,却还想要更多。

  对于佃农(几乎是农奴)来讲,聂当时的思想太激进了,以至于佃农们不相信他是真心为他们考虑,世上没有这么好的事儿。这样的老爷在当时简直是闻所未闻,他们本能地觉得老爷又在用新花样坑他们。聂应当基于当时的制度和习惯,给佃农逐步减压,比如降低各项费用,让他们真真切切地看到好处,但是要恩威并施。在不具备民主思想的社会中实行民主,真的不是什么好事。

  继续读,拭目以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复活读后感摘抄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