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版面设计》经典读后感有感
《简明版面设计》是一本由内田广由纪著作,中国建筑书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14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简明版面设计》精选点评:
●很好的一本书
●版式设计利器
●这不是我想要的书
●2014.4.4-2014.4.6
●只看不练等于白看
●很好
●很好很实用!
●真是简单明了~
●通俗易懂 入门必备
●多看几遍
《简明版面设计》读后感(一):介绍很全面的一本书
不等不佩服日本人做事的态度,这本书名为简明版面设计,涉及的版面设计内容却很广泛,现在看来书中部分内容可能已经过时,但仍旧是本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佳作。对从事广告设计,版式设计的读者都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简明版面设计》读后感(二):值得赞赏的版面通俗解说
首先要说的是,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幼稚。简明版面设计,怎么都让人觉得不够专业。在权威、专业充斥的今天,买上这么一本看上去既不够严肃也不够严谨的书,心理上或许有那么点落差。
但在我仔细翻阅完整本书后,恍然大悟,原来之前靠灵感,找感觉的版面设计是这么的有迹可循,可以解释的如此有条有理。日本人认真做事的态度在本书得到完整的体现。
岔开一下话题,现在有设计专业的学校,学生不断被灌输大师的理念,一天看上成百上千的大师作品。眼光也许是提高了,由此一来忽略了学习阶段的基础。拙劣往往是通往精巧的必经之路。那些点子突出,设计考究的作品,靠走捷径往往是无法抵达的。
现在中国的高等美术学校里不乏一些个人艺术成就突出者,追逐着各种各样的奖项荣誉,整个环境显得急功近利。但这样象牙塔的递进,除了成就少数人的荣耀感,却只会让整个设计的大环境显得生涩、枯燥,让人看不懂。
而事实情况是设计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如果让专业脱节社会,那无疑是进入了歧途。
这本书要向所有人推荐。通俗易通的语言,简洁明了的做法,专业非专业人士看了都能受益匪浅。我想这才是真正的专业。
《简明版面设计》读后感(三):一些摘录
~~~~~~~~~~~~~~~~~~~~~~~~~~~~~
看了 Kimberly Elam 的grid system失望之后(由于高期望),想去图书馆再淘一下,跑到那个TS区的那个角落,再次拿起这本书,看看吧。
说实话,作者的设计风格也有点C,以致我认为也是玩花哨的作者。
不过,终于我在图书馆的书桌上打开了这本书。
结果是 相当不错,大吃一惊!
~~~~~~~~~~~~~~~~~~~~~~~~~~~~~
1.好的版面...是由3tastes格调×5elements要素创造的能引起同感的版面。
(写在封面的话)
2.
3tastes格调:实用性 随和性 精神性spiritual 格调
5elements要素:版面样式 信息量 静动性(内容/外形) 图文率 跳跃率
3.U格调:想报纸所代表的那样,讲究以诚实、功效性、实用性为主的格调。
C格调:开放的、轻松的气氛
4.版面样式:
U格调——————————
硬网格型:将文字和图片填充到网格内,是外形完整、版面没有浪费的形象
软网格型:具有部分的硬网格形象
均等型:整齐、同尺度、同样大小,形态匀称整齐
C格调————————(这三者的区别:方形、羽化、椭圆)
方版市场型 自由市场型 软市场型
格调————————
流水型 破对称型 对称型 卫星型
全照片型 白底大照片型 偏侧型 对照型
5.静动性
内容:水平性显得平静,倾斜显得活力,垂直显得正直
外形:方版(静) 抠底版(退底) 羽化版 出血版
6.跳跃率:大标题与版面主题的正文大笑对比
小跳跃率是雅率的、清淡的;大跳跃率是商业的。
7.背景色与出血版有着同样的效果(背景色支配整体)
8.全身相与特写的有效利用,你知道吗?C
《简明版面设计》读后感(四):这样的一本书不就正是我想要的这么一本书吗
这本书是我在地铁里捡到的。准确的说,是陈毛毛捡来的。我们经过坐椅,看到,啊,那里有个塑料袋子,里面有书!当我们经过它坐到旁边的坐椅,我看看陈毛毛,他就勇敢地走过去把书拿了过来。在书附近坐着的那个女子一直用闪烁的眼神盯着这个袋子,想拿又拉不下脸,就这样眼睁睁看我们把书拿走了。
袋子里有两本书。确切的说是我们发现的时候有两本书。一本是这个,另一本是关于印刷的简明介绍。塑料袋上印着“季风书园”绿色的字样,从袋子里掉出一张收银条,上面只有一样商品,¥19.50的迈阿密饮食瘦身法。付款的时间是半小时之前。用的一百元整钱。
我猜想在我们之前已经有人打过这个袋子的主意了,这个多半是女性的ta只对价值19.5的迈阿密饮食瘦身法感兴趣,留下了分别价值68和35的另外两本书。
不知道另外一起购买的其他两本书好看与否,一本还躺在书柜,一本已经不知流浪到哪里的栖息地。在陈毛毛“值了值了,但不看就浪费了”的意见下,这本回家后当即开始看并且在两天内看完的书还真是非常好看呐!
老实说,这样的一本书不就正是我想要的这么一本书吗。
作者内田是日本视觉设计研究所所长。这本书是2004年4月于日本出版,当即成为热门的畅销书。我国是05年引进,手里的这本清晰显示05年9月第一版。现在看来,信息仍很鲜活,并不觉到过时。
设计性质的书,日本干净的风格,简洁明了。封页上充斥了过多信息略微显得凌乱,却也表明了其作为简单介绍所具有的实用性。版面设计被分为U(USEFUL TASTE)、C(CASUAL TASTE)、S(SPIRITUAL TASTE)3种格调,用5种要素加以限制诠释,比较不同和各自适用之地。选择的例子大多是受到好评的广告或者广受欢迎具特有鲜明特色的杂志报纸内页,将之作为正面例证或将变形后的与其相比较,得出“为什么要这样?这样好在哪里?”的结论,自然而然,一点也不牵强。
对于本来就钟意漂亮图画,对好创意好设计的广告赞美喜爱的我,看完整本书就如同行云流水在山间阅美景识花听鸟声一样,高高兴兴,在“呀~”“啊~”“噢~”的会心中恋恋不舍结束旅程。
编后记里这样写。
上下班电车十分拥挤,乘车率达到200%,连取出袖珍读物的空隙都没有,正好用来对车中悬挂的广告招贴做版面分析。
这张是大信息量的,那张是出血版的,一张一张看过来,这条线路上的广告几乎大部分是U格调的。看着车门上张贴的线路图的站名,沿途主要是新兴商业街和祖孙三代房型的住宅街,广告版面的格调正好与街道的格调相吻合。
想着想着,25分钟一下就过去了,到站了。——池上熏
我正是这样。区别只在于乘车时间是他的四倍以上。
再看过去,无趣的广告和宣传页也多了很多饶有兴味的看点。许多垃圾是无法避免的,从中能找到享受生活的有趣,是一件多么快活的事。
http://www.blogcn.com/User13/anita_inforest/blog/45192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