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雪·传杯·秣陵冬读后感1000字
《杯雪·传杯·秣陵冬》是一本由小椴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0,页数:2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杯雪·传杯·秣陵冬》精选点评:
●三部看完,说点想法:此书之好,很多人说了很多,我但说说不足之处。首先是作者气魄很大,但格局偏小,情节推进明显属于舞台化而非影视化;再来是作者胸中有侠气,但自恋过重,难免娇柔做作;最后是关于诗词歌赋的运用,有些偏多偏滥,这些内容在一般读者属于拗口难明,直接跳过,在内行看来又容易贻笑大方,得不偿失。
●很好。
●还是有一股豪气的。
●昨晚睡前看案头的书都读尽了,只好看这。看到了高二时未看完的石头城 伏击段落,只是后面太烂了,小段的武侠 也就这副德行了
●乱世英雄终云散,高歌一曲谢骆寒。
●小椴笔下的主人公侧面描写比正面刻画更有神韵,这里的侧面描写指的是凸显行为,淡化心理,从而人物身上带有更多的神秘和传奇色彩。
●这里的人物我就是对萧如一点感觉也没有,反倒是我很喜欢那个卖唱丫头,对她的描写亦是最打动我!书中有两场戏让我很难忘,一个是雨中驿站小姑娘初见骆寒,二是朱妍和易敛的相遇。唉,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他的言语没差,但是风格我不喜欢。还有蛋疼的大段大段说话。
●<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一个写手的抱负与情怀总是在字里行间和人物风骨上流露出来的。椴公手伤一年,已是沉寂许久,真希望能再读到如此清俊超逸的故事。
●忧愤广深。
《杯雪·传杯·秣陵冬》读后感(一):不错
荡气回肠的故事情节,激动人心,智慧哲理相伴,这是我读过真的很美的小说,比起步非烟的武林客栈,真的好太多。温瑞安对于小段的推崇一点也不为过,我笨喜欢古龙小说的,对于金庸的,实在感觉语言呆板,但是这不小说,真的,没啊
《杯雪·传杯·秣陵冬》读后感(二):记录
酒罢已倾颓,秋水长天折翼飞。莫道风波栖未稳,停杯、云起江湖一雁咴。
停杯:易敛托小英子传唱一曲停杯,要联系上骆寒,钱纲想截下小英子,却被周飞索拼死阻拦,最后小英子落在华胄手中。萧如欲于顺风古渡和袁老大成婚,袁老大没来。
秣陵冬:袁老大布下几波埋伏,想杀骆寒,文府也趁机展开灭袁行动,最后萧如死了,骆寒假装与袁老大决斗,却是易敛和袁老大已经结盟,共同对抗文府,最后骆寒杀文翰林。
《杯雪·传杯·秣陵冬》读后感(三):纯真的武侠
杯雪不是我看的第一篇小椴的武侠,但却是最喜欢的一篇。路寒千里送药,三年远居塞外,搅入混沌江湖只为兄弟情。
萧如并没有朱妍那么幸运,最终却没有等到袁老大。她有自己的想法,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自己该做的,这样的聪慧,袁老大是何其幸运,能够与之相识,相知。
评价一个人实在很难用好坏区分,比如袁老大,只是做事的方式不同,其实也是为国为民,乱世之中谁又能独善其身。
乱世中的英雄们,有无奈,更有豪情。
《杯雪·传杯·秣陵冬》读后感(四):秣陵
看了这本书,顿时觉得自己的家乡南京一下子变得深邃起来了,过去读什么金陵王气黯然收、金陵帝王州,乌衣巷口夕阳斜,六朝如梦鸟空啼都不会有这么强烈的感受,可是了小椴的杯雪,看了秣陵冬,坐着公交车经过紫金山,就会想,啊,袁老大和小骆骆在这里打过架,经过玄武湖,就会想,啊,文翰林和萧如在这里说过话。
当然这些都是不可能的啦,毕竟他们都没有真正的存在过,他们只存在于那本叫杯雪的书里,存在于那个冬天的江南传奇里,存在于那么多读者的心里,存在在我们无法实现的梦想里。
顺便,你们不觉得这本书无比的腐么,骆寒和易敛,石燃和林致,文翰林和毕结,袁氏兄弟,还有暗暗葱白小骆骆的赵小旭,多少大好的CP啊!
《杯雪·传杯·秣陵冬》读后感(五):琴淡箫浓
椴公是文字派,从看《杯雪》的第一次起,便有这种强烈的感觉。故事是浮于文字之上,骨头里的全是浓浓淡淡的文字。
第一篇的《共倒金荷家万里》,风骨峻拔,确实让人倾倒。
但转头来看,停云,传杯,却是让人最缠绵于心肺的两篇。
大概,因为我更中意易敛的缘故吧!
骆寒的风采,宛如寒剑,仿佛一曲呜咽长箫,让人惊艳追思神往。
易敛的眉梢眼底,却是另一种低回宛转的姿态,月下白衣,小调停云。很模糊的面貌,却有种清晰的神采。
我是一贯中意明丽佳人的,却也觉得在易敛面前,朱妍的媚然也变成了浅和淡。
椴公的书,其实很简单,回归到了真正传统的武侠时代。
也写乱世,却没有纵横沙场的那种大气魄,只是写江湖,一个简简单单的江湖。
人,却不简单。
不是那种单纯的面貌,权利的纷争,人性的诡测,用淡淡的笔勾勒出来,仿佛一幅画,白描之中愈见皴丽,一如八大山人的山水。
儿女情长,英雄志气,椴公解读的英雄,仿佛是人人皆可触及的简单,却又如彼岸狼星般的明亮遥远。
没有老温的那种烈艳,却分明更加优雅和浪漫。尚能看到热汩汩的血,鲜艳夺目的流淌着沸腾着。
少年的义气,人生的轮回,所谓三载相会,只为一杯。大概这样的理想主义,只能存于古,而难以存于今。
便是,秣陵冬阳,残雪夕照,瑶琴低回而箫声渐起的时候,留待后人追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