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读后感摘抄
《先知》是一本由纪伯伦著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2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先知》精选点评:
●On love, on children, on eating and drinking.
●看不懂的经典
●so called ancient wisdom
●07/3/22 很美的散文诗 有些句子颇有意味。
●初中读过未能全然理解,只知道是智慧的源泉,需渴求拜读,今日再读。2014-12-17起读
●不觉得好看。看看英文版没怎么看译文,觉得兴趣不大但是算是坚持读完的。觉得是我读过的现代诗集里面最大众化的一本。或许我真的不适合读大众读物。感觉找不到经历痛苦后的超然的宁静,也找不到里尔克似的哲理……只是插图不错,不愧跟过罗丹。
●人还是要读些宗教性质的书的,这会让人更加释然。有些道理的确不错。
●12年夏天看了一部泰国电影叫《永恒》 里面美女主角看这本书
●这是一本可以读很久的书
●好美~
《先知》读后感(一):the prophet
先知,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主要是因为有些内容是古英文不好理解,虽然看得不多,但是还是能沉淀自己的心灵,放开自己的心怀。最喜欢的是,love gices naught but itself and takes naught but from itself, lovepossesses not nor would it be possessed, for love is sufficient unto love
《先知》读后感(二):纪伯伦把自己放在一个类似于神的角色
英文很美,中文很美。
英文程度不够所以不敢评判,但是冰心的文有着那个时代的深重、清澈、真挚的透明感。很多美好的词现在已经不怎么用了,但是这里还能看到,算是怀旧。
内容而言,纪伯伦把自己放在一个类似于神的角色来思考人生的意义。通篇最喜欢与赞同的是on children。
最后的解决,在某种程度上帮你摆脱了狭隘的“人”的定义,然后更好的实现你作为“人”的意义。
通篇智慧。
《先知》读后感(三):关于生与死中间的一切
十分偶然的在图书馆的书架上看到了它
最初吸引我的只是它的书名和书页的色泽纹路
还有对纪伯伦这个颇为耳熟的名字的好奇
初看时,并不怎么欣赏
然而看的越多越是喜欢
每一章节里都有许多经典之句
读时便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 难以言说
似是这文字直直的触到了你的灵魂
如杰克的豆树般
只那一刻 便在灵魂深处破土而出
Love possesses not nor would it be possessed;
For love is sufficient unto love.
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
因为爱在爱中满足了。
ay not, "I have found the path of the soul."Say rather,"I have met the soul walking upon my path."
For the soul walks upon all paths.
The soul unfolds itself, like a lotus of countless petals.
不要说,我找到了灵魂的道路,只要说,我遇见了灵魂在我的道路上行走。
因为灵魂在一切的道路上行走。
灵魂像一朵千瓣的莲花,自己开放着。
《先知》读后感(四):宁静心灵的读物
好大的题目
因为我看的时候就觉得一定是要那种能安静下来的人才比较适合看。
最近在烦恼的问题很多,包括预言者问的第一个问题Love,感觉自己在钻牛角尖,看到里面的解释,感觉舒坦多了。夸张一点说就是
还摘了一句 Much have we loved you. But speechless was our love, and with veils has it been veiled. 因为最近很在意家人,特别是爸妈,因为感觉自己成长的同时也能体会他和她的辛苦。特别感觉自己陪伴他和她的时间其实很少的,所以想趁还被她和他说像孩子一样的时候多多腻在妈妈的身上。
智者说房子的舒适会会让人失去了闯荡的野心,可我还是贪恋房子的温柔,房子是我一直以来对家的依恋。外面的世界我没有特别强烈的探知欲,我只喜欢活在自己的房子里。
扯远了。。。不过我确实想了很多东西。。
言归正状
个人觉得可能是因为自己的语文功底太差,冰心那个时代的文字表达方式已经不是我在片刻只能可以理解的了,所以整个过程我只看了英文版而没有特别去注意中文翻译,完全和当初想看翻译的想法背道。
一直觉得诗是最难翻译的东西,觉得翻译的功夫怕是两倍的中文诗歌已经可以写出来了。而且即使翻译出来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诗里特别多,所以原来诗的味道我经常觉得没了。(虽然我经常看不懂诗)
好了。。就这么多了。。。看完再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