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东方学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东方学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5-14 12:17: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东方学经典读后感有感

  《东方学》是一本由(美)萨义德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页数:5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方学》精选点评:

  ●即使过去了那么多年这本书仍然具有启发性和批判精神,还真是一件可悲的事。“西方”之外,全部都是“东方”。而这些被研究、被打量的一切,又正迅速地变成了他们所描述的那个样子。不,这简直就是被征服者的被征服,真是太让人悲伤了。

  ●很有批判性。虽然此现象容易被注意到,但像作者这样以系统地理论化的语言写出来却不是容易的事

  ●: K107.8/4242

  ●在揭示古老敌意的同时无意又挑起了新的敌意。

  ●关于身份认同与争夺话语权,《我爱比尔》中的阿三其实就是第三世界的代表——焦虑、矛盾、试图脱离本土文化继而失败。曾经我们丧失了从根本上去挑战和拒绝西方权势话语、殖民话语的勇气。我认为根本上还是来源于民族文化的不自信。这种不自信又来源于“被想象的东方”的建构与接受。最近几年似乎不太一样。前两天杜嘉班纳事件,其实就是开始争夺话语权、也是保持、坚持自己文化上的主体性、加强中国人自身文化认同的表现。但是,有多少主观情绪,恰恰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我们是不是依然拿不出一套完全摆脱西方权势话语的论述方式?是不是在审视自我时,不够清晰,也不够清醒?

  ●无知加装逼

  ●Orientalism = 西方国家用西方对东方特有的印象去想象东方,这个想象跟真正的东方往往有出入。

  ●社科的道理都是相通的,东方想象的被异化也可以用别的社会学理论解释。。。

  ●原来萨义德讨论过有没有西方学的问题。费半天力气看完,讨论课却去不成了。#人间惨剧#

  ●【我们做朋友好不好?】

  《东方学》读后感(一):萨义德先生的伟大之处

  对一种言论的评价关键不是作者的思考是否无误,而在于其思考是否出于尽可能夺回独立人格的追求。不要以为你张口说话就是表现个性,其实绝大部分人发言只不过是在丧失自我的同时获得自我仍然存在的幻觉。而这,才真正突出萨义德先生的伟大之处。

  《东方学》读后感(二):上传了本书的纪录片在土豆网

  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东方学》读后感(三):翻译这本书的王宇根是俄勒冈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教授

  如果有人觉得这本书的翻译有些困惑的话就请原谅吧,这并不影响阅读质量

  有兴趣的可以和王教授探讨一下,附上他的网页介绍:

  《东方学》读后感(四):自己定义下的论证

  从一开始,萨义德就定义了他要研究的东方学是什么。

  然后他把那些他认为符合这个定义的关于东方的研究罗列出来。

  然后他发现了这些研究的的相似和规则。

  然后进行批判。

  所以他有理由排除了那些不符合他定义的东方研究。

  比如福楼拜作品的某些方面。

  圈起一些该批判的来进行批判,这个方法论倒是很安全。

  说他的研究不是去比较文本的东方与真正的东方之差别,字里行间却处处透着对这种差别的在意。

  东方和西方已经在观念上存在,否定它们无助于我们的认识。改头换面后还需同样的批判。

  《东方学》读后感(五):Edward.W.Said的世界

  萨义德是阿拉伯世界的骄傲。刚开始知道他是来自Hansun的介绍:如此让人激动的历史学家和文艺评论者!无论是《东方学》还是《文化与帝国主义》,他的文字总是第一让人陶醉的东西。但稍微理性的人都知道,陶醉之下的基础是厚重的情感和敏锐的洞察力。

  从2001年开始,大师们在非常密集的时间里收到了天堂的召唤,急急匆匆地离去:从2001年的R.Merton,到后来的Bourdieu,新近的Said,Derrida,陈省身……留下难耐的智慧真空和无休无止的平庸。上帝甚至都不经常发笑了,因为人类实在缺乏思考。我们只是在争吵和低水平重复,聊以度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