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岁月的针脚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岁月的针脚读后感锦集

2021-01-04 00:30: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岁月的针脚读后感锦集

  《岁月的针脚》是一本由(日) 小川糸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岁月的针脚》读后感(一):对世界的一点点温柔之心

  终于断断续续读完了这本书。 可能因为非常喜欢作者文字里透露出的那种勇敢与乐观,我总觉得不能太快得读完,那可能有点敷衍。 所以我用了好几个夜晚,当孩子们都去睡,我一个人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时,我才慢慢地读着作者心中这些岁月的针脚。 有时候会觉得世界上一定有另一个我吧,有相似的心态,有相似的体验,有相似的喜好。 直到有一天读到了小川的『山茶文具店』,啊,觉得好像遇到了呢。 当然,作者的笔触比我内心的自己更细腻更平静更温柔更知性。 在生活美好的时候,我会自然而然微笑着。但这本书让我觉得,也许在身处痛苦的时候,更应该给自己和别人绽放一个微笑。 我知道,有的伤害在所难免,有的逝去无能为力,有的感情无疾而终,有的人也会随风而去。 可是生活总要继续,人们总得振作。 愿我在人生艰难时依然保持的笑容,能够不经意得感染振奋其他与我相似或者比我更甚的人们。 那就是我对这个世界的一点点温柔之心了。

  2020年12月16日于法国尼斯家中。

  《岁月的针脚》读后感(二):岁月的针脚笔记?

  岁月的针脚

  小川糸

  5个笔记

  ◆ 自己的规矩

  gt;> 德国正在举国往这个方向发展。他们做出的行动,就是禁止工作日六点以后和周末的工作邮件。我一直认为将来会走进需要这些举措的时代,没想到德国竟把它写进了法律里,真是令人敬佩。

  ◆ 平日的奖赏

  每周的每一天 都可以更新奇有趣,关键是知道如何是让自己“更好”和自己相处,取悦健康却不放纵

  gt;> 平日的奖赏由于每周星期一到星期五都要去语言学校,这样的日子过得飞快,一天、一周、一个月转眼就过去了。此前我竟然会听着喜欢的音乐慢悠悠地做饭,如今想来简直像做梦一样。现在别说听音乐了,就连自己做饭的闲暇都没有,整天忙着预习、复习,完全抽不出时间来。假如有时间洗碗,我更愿意多背几个单词。不过,身处这样的生活,我发现日子实在太单调了。于是我决定,按照不同的星期数给自己一些奖赏。首先是星期一。星期一是一周之始,接下来是连续五天的语言学校课程,所以我要用甜品给自己补充能量。于是,星期一就是蛋糕日。以前我把蛋糕日放在星期日,但是星期日还有其他乐趣,所以就移到了星期一。每逢星期一,我都会在放学后到喜欢的店里吃喜欢的蛋糕,然后才回家。星期二是温泉日。但我并不是真的去泡温泉,而是在自家浴缸里放好热水,化开一块温泉泥享受那种感觉。一个住在柏林的日本朋友给我推荐了很不错的温泉泥,可以做成跟日本温泉一样的效果。在国外待上一段时间,就会特别想念日本的温泉,只要有了这个,就能在柏林轻松享受泡温泉的心情。由于平时连泡澡的闲暇都没有,所以我决定每周至少有一天悠闲地泡在热水里缓解身体的疲劳。我管这叫柏林温泉。

  ◆ 连衣裙

  gt;> “妈妈,你这一生幸福吗?”母亲微微笑着点了点头。我想,母亲真厉害。她经历了这么多艰难困苦,还是能断言自己的幸福。每次看到美丽的黄昏,我一定会想起母亲出殡时的妆容。已经许久没有穿过外出服的母亲最后穿上了崭新的衣服,化了美丽的妆容,被包裹在她最喜欢的鲜花里。我几乎没有见过面容如此安详的母亲。陷入永眠的母亲,是那么温柔而美丽。

  ◆ 宝贝

  gt;> 我不会哀叹已经失去的东西,而要珍惜尚未失去的事物

  ◆ 铁壶

  gt;> 我意识到生命的逝去并不意味着存在的消失,母亲在我心中的存在感反倒更为浓厚,与其说天人永隔,倒更像始终融为一体了。

  《岁月的针脚》读后感(三):【2020/12/10】『非工作日,请勿联系,我要休息』

  

【2020/12/10】

#做手不离卷的阅读者#

[日]小川糸 岁月的针脚

『非工作日,请勿联系,我要休息』

——所以我最喜欢在周日至周五开飞行模式

2020年阅读之394

三星半,作家小川糸的异国随笔录。

我是很喜欢看随笔那一类人,因为这一类书籍看起来往往没有压力,心情没有负担。短短的文字中汇聚了作家对于生活所思所感的作品,其实比所谓正统的哲学书籍更加蕴含生活的哲理。

喜欢德国的小川糸四十岁开始学德语,把家搬到了柏林,一年中的绝大多数日子都在一起这个异国进行。中间在新地方开始生活的不适应在她的身上完全没有发生,本来就对德国好感的作家在这里体会到了不一样的一种生活方式。星期七一定绝大部分的店铺都关门、No wifi on weekends的咖啡馆、不要影响路人所以狗狗们不要在街上打招呼去专门的公园、没有顾客就是上帝所有的一切全部都平等、充分会参与育儿的父亲……因为不一样的生活理念,所以诞生了新的生活哲学。

整体下来没有村上春树的随笔更对我的胃口,不过第一章“休息日的宁静”倒是非常喜欢,我非常能get到并且完全同意这样的生活方式。work hard,party hard!工作的时候认认真真,该休息的时候绝对贯彻自己休息的权利,不去想着加班也不去计较着上一份工作是否做完,休息日的存在就是为了让自己可以调节自己的步调,不让自己那么快地被工作淹灭了自己。

我要打开手机的飞行模式了。

  《岁月的针脚》读后感(四):何不归来,把时间留给更值得的作家?

  【声明:我并不喜欢本书,甚至因而粉转黑处理掉了原先收藏的《山茶文具店》和《闪闪发光的人生》这两本纸书。所以,在这里是绝对听不到对作者的褒奖,非喜勿进哈~】 要说一开始有多期待呢,倒也没有。因为作者最好的一部《山茶文具店》在我看来也并非胜在流畅的文笔或者精巧的情节之类的,而是描绘了镰仓的温情生活日常,所以被称为“治愈性”作品吧。当然,《闪闪发光的人生》就显得狗尾续貂、颇显矫情了。 所以,我在翻开本书时,只是想着平淡生活日常是否会有些不一样的小“激情”和小“趣事”,仅此而已。 强逼着自己参加了2次共读才把这本书看完,前一两章实在太无趣,接着对于母亲的描写让我恶感油生,支持我看完的动力是为了看看有没有更恶劣的描述以及不看完就不能客观吐槽的信念。 一、槽点1:说理不够客观、缺乏成熟见解,过于没心没肺、以自我为中心。 与其说是“说理”不如说是“表达观点”甚至“调侃”,但显然并不深刻、也不客观,充斥着想当然和轻飘飘。 比如,第一章“星期日的宁静”,卡的点是德国用法律强制周日休息这件事儿。 这也太理想化了吧! 首先,德国的星期日法案是罗马天主教企图成为欧洲各国国教的尝试,虽说打着“休息和灵性成长”的旗帜,也抹杀不掉其深刻的宗教目的。 其次,并不是哪个国家都“配”这么休息的,尤其是人多工作少、全民福利尚有很大提升空间的第三世界国家,还没富,就想着懒,是拿国家财政部、劳动部开玩笑吗? 最后,很有些矫枉过正了,休息也好灵性成长也罢,都是私人的东西,强制去做很法西斯,只有给了选择的空间而任由其自主选择放松自己的,才是民主的、真正让人满心欢喜的休息。 所以,作者自己作为一个自由度较高的作家,大叹朝九晚五好累、周日还有人不休息好可怜,艳羡人家德国法律好,真有些“何不食肉糜”之感,或者说无病呻吟、饱汉不知饿汉饥——多少人是指着周末打工养活家人的,多少人是身居要紧岗位根本不能休息的。作者就跟个小朋友似的,只看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美好幻觉,却对冻饿交加视若无睹。 又如,感慨柏林的宠物待遇好,希望有一天在日本也无须把狗装进笼子里就可以直接带上电车。 人不能活得这么自私,你不怕狗,不代表别人不怕。更何况不少人还动物皮毛过敏!这会给公共秩序、卫生管理带来多大负担? 这么天真烂漫、没心没肺地活着,对自己来说似乎挺不错(就算被认为肤浅、幼稚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只是作为公众人物发表这样的言论来影响读者就很是不妥了。 好在我比较清醒,自觉根本“不配”拥有这样任性的生活,也做不到那么自我为中心,相信绝大多数的公民也有这样或许无奈、被束缚但无疑更安全、正常的观念。 还有对“欧洲一体化”现状的无端乐观、“佛教并非宗教”的定性等等,都叫人侧目。 二、槽点2:抒情缺乏张力,过于清淡、狭隘而无法引起共鸣,或者不够正面、充满恶意而带来了不舒适感。 抒情集中在对柏林旅居生活的赞美、与母亲之间紧张关系的描写。 作者对于异乡柏林居然没有任何不满意之处,尽是褒奖赞美,很是神奇——看来,崇洋媚外一词,放之四海而皆准。这么戴着滤镜去生活,对自己是挺好的,但对于读者而言,这样既没有亮点(虽然都是好话,但根本不drama、根本没特色)也没有槽点的描述,显然没什么意思。或许,重读一遍村上老师的《远方的鼓声》更有价值。 相对对柏林如此温柔的回忆,却将其母塑造成了暴躁专制、动不动就拳脚相向并且极度拜金的形象。 其中,有两段话叫我震惊!一句是“我真的很讨厌母亲。如果我有了孩子,还被孩子这样讨厌,我肯定没法活下去。”另一句是“我和母亲的关系到最后都没有好转。如果这件事能给他人带来帮助,那么母亲应该会非常高兴。母亲自身在晚年给许多人添了麻烦,我希望她去世后能够帮助到一些人,以减轻她的罪恶感。” 作者她到底是抱着怎样森然的恶意,以及自封圣女旨在救赎他人的幻想,才能在出版物中都不放过已逝的母亲?!活着是恬不知耻,死了也难赎其罪,也就在帮助作者完善所谓治愈系作家的自强、宽和、善良形象上有那么些用?! 我情愿相信这是如同作者自曝从小擅长的日记“创作”一类的东西,而非她的真实告白——要知道,这并非别人写的名人传记、纪实文学,就算不至于维持“亲亲得相首匿”的旧俗恶习,曝光亲长也有违亚洲民族的传统观念。 更何况,作为读者,我顶多愿意感受世事变迁、生活不易,但并不愿意了解别人家的“破事儿”。 我甚至会恶意地想,作者终于释放了——活着时不敢直面让自己惧怕的母亲,等她死后,不但可以大吐心中不快,让世人知道自己在她的压迫下没长歪还事业有成是多了不得,还能缅怀一下、表示原谅她来让自己宽和善良的治愈系形象更加完美。 三、槽点3:叙事没有亮点和特色,缺乏张弛感、有如流水账。 这倒是跟她那本《闪闪发亮的人生》相似,都是平淡到没有起伏的生活日常。 或许有读者会欣赏这种岁月静好,但我感觉她的生活事件并不能吸引我——似乎在柏林也好、东京也好,跟在上海没什么不同;又似乎可以发生在她身上、他身上或者我自己身上…… 我的意思是,我看随笔,是想见识不一样的人生、体会不一样的情感、接触不一样的思想,而不是这种换个名字就可以交给语文老师的小学生暑期日记。 四、衷心建议:不如归来,把时间留给更值得的作家——比如说,李娟。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虽然这样做,对于一位有着正常二战伦理观的日本作家有些不好意思,但本书的文笔、选材、编排,已经让我无法看在政治正确上就此放过了。在这里必须推出一位以随笔出名的当代天朝女作家——李娟,就拿她的《遥远的向日葵地》来说两句吧。 首先,“说理”方面基本是没有的,她的定位应该是在抒情/叙事散文方面的,所以很是知道如何把握住自己擅长的东西。如果并不自信有着大局观的视野、丰富的经历、敏锐的判断力,还是避重就轻、只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田为好,而不是没心没肺地发表一些“应该这样,怎么不那样”的感想和意见。 其次,“抒情”方面非常有张力、感染力十足,极易引发共鸣。她写对家乡(阿勒泰)的感怀、对亲人(尤其是外婆和妈妈)的思念、对往事(童年、过往)的追忆,都是发自真情。与我喜欢的史铁生异曲同工之处是,惆怅的字里行间感叹着“生之不易”,却也一直透漏着一股叫人心折的倔强和勇气。我将作者的妈妈视作她创作灵魂中的“勇气之源”,可以算得上命运多舛却如此坚韧不屈的妈妈,真是太可爱了(关于在向日葵地里……嗯,上空着装一事,我都笑喷了)。我常常将这位妈妈的形象与我妈妈重叠起来,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却让我感受到一样的名为“母亲”的伟大品质。而在看到其中关于外婆的片段——外婆在家等待作者下班归家、为了迎接她而走丢、心心念念要回家以及最终葬礼……我数度泪流满面。 最后,“叙事”也很出彩。事件本身之于我这样没去过阿勒泰的人就很有新鲜感,加上她的描写总带着一种“淡淡的乡愁”,有张有弛,适当的留白,让读者浮想联翩。这里的一个个故事,似乎讲完了,其实生活还在进行。就仿佛在看贾樟柯导演的《山河故人》,女主角涛面带笑容在汾阳的雪中孤独起舞——这是结局,也不是结局。 五、结语:或许文字并无好坏,至少对作者本人而言是这样。 我是第一次碰上一本让我瞬间粉转黑的书,之前顶多粉转路。 或许,文字并无好坏,至少对作者本人而言是这样。这恐怕真的就是本日记选集,如果能把责任归于出版社的编辑,我倒是会欣然接受。 森见登美彦在随笔《太阳与少女》中提到:某个文人曾说过,草草写就(诸如日记)的必为拙文,而那些出版的日记之所以经得住阅读的考验,大致只有两种原因,①写日记之初就是为了给他人阅读,②日记在出版之际被重新编辑过。在我看来,本书就属于后者。 作者在写日记之初是快乐随意的,无论好恶都是真实的,作为私密的东西,百无禁忌。而经过编辑、修饰后,不但丧失日记最为珍贵的本质而成为一个作品,更是挑战亚洲人的基本伦理道德观念。 本书的选材上不独负面性这一个硬伤,还时有重复主题。比如德国人的省钱、物尽其用、选择,比如德国人的自助售票、结账系统等。要么是不够用心,否则完全可以在碎碎念的同类日记中择其一,而不是如现在般反复谈论,更显琐碎、空洞。若非不够用心,就是存着注水撑版面捞钱之心。然而,没有王小波那样丰富的杂文“作品库”支撑的,不如跟弗雷德里克·巴克曼以幽默取胜的《不要和你妈争辩》一样另辟蹊径——就算为了插画,我也舍得砸钱! 当然,本书还是有一些亮点的(毕竟,要做到毫无亮点也是极其难的),比如一些生活理念、处世态度(40岁开始学德语、旅行时精简行装并且给行程留出空白、不需要的东西转赠他人、不花钱也可以享受快乐等),呃,还有政治正确。 当然,区区几个亮点不足以让本书成为值得花费时间的读物,从无可指摘的自娱自乐级别被生生拉上供人评头论足的舞台,确实过于勉强。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说本书是家里的一碗早餐白粥(自娱自乐的私密日记),充满生活气息、平淡而满足,那么,李娟的作品就如厨艺大赛上一盅精心烹制的佛跳墙(为了与人分享而创作的随笔),两者本身就不是一个层面的,就算给白粥加了腌黄瓜、腐乳做配菜,也是上不得满汉全席的。 其实,在读那两本小说时,总觉得美好、平淡的氛围下缺了些什么,现在想想,就是波波把所有感情向着丈夫、继女以及邻里热烈释放,对自己的父母甚至祖母等亲人却表现得很是变扭和寡淡。这种反差也是作者自身缺乏经历所致。若是不懂得观察他人,要么在其他作品中会始终缺乏这类的情感表达,要么就是显得“很假”,无论哪种都不美。 通过读本书,倒是让我发现自己也存在的一个行文方面的问题——“我”字开头的句型用得太多,“我想”、“我觉得”、“我**”……可能确实容易在日记啊、书评里头出现吧,但若非特别有感染力的文字,会有一种假仙感。嗯嗯,以后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跑题了似乎,我还是拉回思绪,归来吧归来吧,把时间留给值得的作家,不如和我一起,继续读李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