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古兰经故事》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古兰经故事》读后感精选

2021-01-15 03:32: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古兰经故事》读后感精选

  《古兰经故事》是一本由[叙利亚] 艾哈迈德.雅西尔.法鲁克著作,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兰经故事》精选点评:

  ●不敢不给五星

  ●通俗易懂

  ● 《古兰经》里的故事有不少和《圣经》十分相似,比如创世和诺亚方舟那部分。全书看下来仿佛讲了不少故事,但是这些故事只是“不信真主者将会受到真主的惩罚”的展开。

  ●居然翻译成阿丹和哈娃。哈哈哈。

  ●古兰经故事简而言之就是“真主安拉是唯一的真神”,“异教徒都得死” 所以穆斯林去世俗化……真心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阿拉伯语启蒙的时候读过。。。

  ●内容乏味无趣

  ●小学时候看,便觉得‘哦,又是先知‘这个套路。

  ●和圣经是同一个故事啊,只是因为发音影响人名地名而已

  ●没有回答我对伊斯兰教的诸多疑问啊!古兰经前半部分果然和圣经有许多类似的地方,比如亚当夏娃,诺亚方舟。前半部分讲的都是异教徒会集体被真主毁灭。但是后面的传教却困难重重。。。

  《古兰经故事》读后感(一):穆薩,爾薩,穆罕默德

  這三個名字代表了三個時代(三個種族,三個宗教)。我尋來本書是為了看穆斯林對於爾薩的描寫。因為前天看『基督抹煞論』之後讓我對基督其人的身份很是迷茫。

  古蘭經 婦女 157-158:「我們的確已殺死了麥爾彥的兒子麥西哈-爾薩,安拉的使者。」其實他們沒有殺死他,也沒有把他釘死在十字架上,而是他們不明白這件事的真相。為爾薩而爭論的人,對於他的被殺害,確實是在迷惑之中。他們對於這件事,毫無認識,祇是根據猜想罷了。他們沒能確實地殺死他,不然,安拉已把他擢昇到自己那裡。安拉是萬能的,是至睿的。

  古蘭經的說法是羅馬兵士前去捉拿爾薩的關頭安拉把爾薩直接救到了天上,然後又派下一個長相神似以至於「認識爾薩的人見了莫不稱他便是爾薩的」替死鬼,代替爾薩上了十字架。這個解釋的精明之處是避開新約裡面耶穌死後三天復活的場景。我現在尚未通讀古蘭經,不曉得是否有如此相關的記述。但是假使有,也定為爾薩的重臨人世。爾薩不曾真正死過,何來死後復活一說?穆罕默德巧妙地避開復活這個敏感點,於是也就一筆帶過爾薩究竟是何位格這一叫人尷尬不已的問題了。

  《古兰经故事》读后感(二):古兰经的故事

  第一次看宗教类的书籍,书翻译的真的很好,里面的故事都是在我童年时候零零碎碎老人讲给我听的,一直对这些故事很感兴趣,今天有幸能再次重温故事,很有启发意义。只是现在这样的书太受限制了,曾经几年一阵盲目的风气破坏了我们的生活信仰,这一代出生的孩子却都不知道,小时候听过的故事大人们却再也闭口不提,家里一件象征性的物品都不敢摆设,17-18那年真的是看起来像是黑暗的一年,人与人之间时刻保持着距离,不敢交谈不敢谈论。但书中充满着智慧和力量,书中宣扬了很多可贵的精神让人受益匪浅,如:敬老爱幼、趋善远恶、赈困济贫、怜孤恤寡等等,这些对我们的现实社会有很大教育意义,对于规范人们的道德品行、纯洁心灵、优化品质有着良好的启迪。有幸还能看见这本书,感谢作者!感谢译者袁松月!感谢!发表此次阅读感受并非有任何私心与对现状的不满,这本书在我眼里和《资治通鉴》《一千零一夜》《道德经》是一样的,只是重温小时候的故事多了几分亲切感,书中的故事很别致,内容丰富,情节离奇,引人入胜,真的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尽管他在豆瓣评分都很低,但是对我来说真的就是一本好书。 #我们读书吧#

  《古兰经故事》读后感(三):木刺

  意识形态就像是一堆木头,只要有心人拿着火种就能点燃它,但有些木头是潮湿的不容易点燃,有些木头从骨子里就浸透了火油一点就着,燃起的火焰甚至能把土地【烧红】。 有的木头很柔软,可以为人所用,构建起雕梁画栋;有的木头很硬,慢慢地就成为了一枚扎进文明土壤里的木钉。 ——————————————————————————————————————— 如果自由和公平是人类一直追寻的终极,那么从历史中可以看到至少在一段时间内社会并不是一定向着我们所期许的终极发展的,历史是会开倒车的,我们完全有可能从相对自由里倒退到相对的不自由里,比如今天的土耳其。 ——————————————————————————————————————— 《古兰经》里的故事有不少和《圣经》十分相似,比如创世和诺亚方舟那部分。全书看下来仿佛讲了不少故事,但是这些故事只是“不信真主者将会受到真主的惩罚”的展开。最有意思的莫过于真主让穆斯林们不得偶像崇拜不得崇拜祖先,但却得对真主言听计从,这个逻辑是不是说神不是偶像。假如将这一句话撕开宗教的外衣来看,又觉得十分高明,打碎了家庭关系和部分社会关系,打碎了除去真主之外的几乎一切心灵束缚,将穆斯林直接与真主相关联,加强了穆斯林的真主之间的联系和宗教的控制。 ——————————————————————————————————————— 我十分认同马克思所倡导的历史地看待问题。对于《古兰经》我倾向于认为其历史价值更甚于宗教价值,一件事物的产生可能是响应了当时的时代召唤,但是不是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响应做出改变呢......毕竟没有什么是不朽的,手持着不朽盾的Roshan大魔王也会随着dota2比赛的结束而消失【手动滑稽】 ——————————————————————————————————————— 可能我用无神论的思维方式去评判一个宗教有失偏颇,但作为一个颇具【实用主义】倾向的人,还是比较认同人类合理运用【奥卡姆剃刀】 剃去莫名其妙的暴力,剃去动不动你吃猪肉你傻逼,剃去不信真主下地狱,其它的就随意吧。 ——————————————————————————————————————— 事物都有其内在的倾向,思想也一样。 ——————————————————————————————————————— 有机会我会去读读《古兰经》,《古兰经故事》读着文风有点像我小时候的《格林童话》。 ——————————————————————————————————————— 希望所有木头都能为构建人类所追求的自由公平殿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古兰经故事》读后感(四):《古兰经》与《圣经》人所不知的神奇渊源

  《古兰经》与《圣经》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它们之间有着神奇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古兰经》与《圣经》都认为是神创造了宇宙万物。《古兰经》尊称《圣经》为天经,均是真主(或者说上帝,the God,或Allah)分别降示给穆萨和尔撒的。人们通读《古兰经》后,并与《圣经》相比较,发现语、义相同之处甚多。《古兰经》里也尊重《圣经》里从摩西到耶稣等人物,并尊他们为先知。基督教的耶稣就是穆斯林所共同承认的先知尔撒圣人﹐在许多西方文字翻译的《古兰经》中﹐就直接用《圣经》文字所习惯的名称“耶稣”。圣经里的亚伯拉罕,在古兰经中即易布拉欣,耶稣--尔撒,摩西--穆萨。在《古兰经》中尔撒的事迹提到过四十多次﹐从他的出生﹑承领真主的启示和传播正道﹐以及他的言行“圣谕”。《古兰经》对尔撒(耶稣)历史的记载是能被基督教徒接受的事实﹐从来没有见到过基督教信徒对《古兰经》中关于他们圣人耶稣描述的任何异议。但对同样的人和事,圣经中的记载更为详细和完备。在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古兰经》中有着大量的传说与《圣经》中基本相同。由于在两书的汉译中、音译出的人名地名汉字有所不同,一般不知道是同一个人,同一件事。

  《古兰经》和《圣经》中的人类始祖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认为亚当(在《古兰经》中译称阿丹)和夏娃是人类的始祖,地球上的第一对夫妇。阿丹--古兰经里是阿丹(ADAM),圣经里是ADAM,拼写是一样的。《古兰经》和《圣经》关于人类始祖的描述有共同之处。   

  《古兰经》中记述的偷吃禁果的故事与《旧约•创世记》的记载轮廓和内容大同小异,但也确有不尽相同的地方:比如引诱他俩去偷吃禁果的不再是蛇而是恶魔;也没有突出女人——夏娃是首先受引诱去偷吃禁果的第一人,而且根本没有出现夏娃的名字。

  《古兰经》与《圣经》中的Amen(阿门)

  穆斯林在诵经完毕后,必须念一声 “阿门”。这种祈求词在基督教和犹太教中也存在,据说这可以追溯到古闪族的原始宗教,是它的残迹的再现。所谓闪族指的是闪米特族(Shemite),其中就有古阿拉伯人和古犹太人。阿们也是基督徒在信经宣告、唱诗赞美和祷告中最常用的词。在《启示录》有“基督是阿们”。"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从亘古直到永远。愿众民都说:阿们!"(诗篇106:48)。在以赛亚书65:16中神两次被描写成阿们的神("真实的神")。 “阿门”是全世界基督徒都听得懂的两个语词之一。(另一个是哈利路亚)。因为全世界任何语文的圣经中,都把这两个语词的译音保留下来。并在所有教会的祷告赞美中,很自然地直接应用。

  《古兰经》与《旧约•创世记》中的洪水传说

  《古兰经》与《旧约•创世记》中的洪水传说有异曲同工。在古印度的经典中也有人类远古时期之前大洪水的记录。《圣经》中的诺亚在《古兰经》中译称努哈。《古兰经》和《旧约》中的洪水传说,它们的主人公是同一个名字,只是有阿拉伯语与希伯来语之间的语音差别。

  《圣经》和《古兰经》中都有亚伯拉罕的记载

  实际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自称是亚伯拉罕即易不拉欣的后裔,亚伯拉罕(ABRAHAM)是犹太教徒和穆斯林共同的父亲,其在基督教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被称为“信心之父”。《圣经》中的亚伯拉罕,就是《古兰经》中的易卜拉欣(IBRAHIM),他们是同一个人。亚伯拉罕(易卜拉欣)被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认为是自己的祖先。阿拉伯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是易卜拉欣(亚伯拉罕)及其长子易斯玛仪(以实玛利)的直系后代,而犹太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是亚伯拉罕(易卜拉欣)及其次子以撒(易斯哈格)的直系后裔。《圣经》和《古兰经》中都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神(真主)要亚伯拉罕(易卜拉欣)杀掉自己的独生子,作为献祭给上帝,以考验他的忠心。亚伯拉罕(易卜拉欣)答应了神(真主),正要杀掉自己的儿子给上帝,而在这个时候上帝阻止了他,以一头羊作为代替。这一天被伊斯兰教作为最盛大的节日以纪念,被定在伊斯兰教历太阴年十二月十日,也就是古尔邦节(‘īd al-Qurbān),说汉语的回民称之为宰牲节。

  《古兰经》中多次提及耶酥与圣母玛利亚

  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耶稣以及圣母玛利亚的名字在《古兰经》多次提到,在《古兰经》中耶稣译译称尔撒(YISA),圣母玛利亚被译为麦尔嫣。

  两本经书的比较可看出,相同之处有:1、承认并相信宇宙间有一位独一的真神(真主),祂创造了宇宙万物,创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阿丹)。2、同样有摩西(穆萨)引导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记载。3、同样有魔鬼(恶魔)引诱亚当犯罪的记载。4、同样有挪亚(努哈)被拯救脱离洪水的记载。5、同样信圣经(天经)。6、同样有上帝(真主)与以色列民立约的记载。7、同样有亚伯拉罕(易卜拉欣),以撒(易司哈格),雅各(叶尔孤白),以实玛利(易司马仪)生平事迹的记载。8、同样承认马利亚(麦尔彦)的儿子耶稣(尔撒)为弥赛亚(麦西哈)。9、同样有下列教训:当孝敬父母,不可奸淫,当爱人如己(亲爱近邻远邻),怜恤孤儿,救济贫民,款待客旅。10、同样有大卫(达乌德),所罗门(素莱曼),约瑟(优素福),约伯(安优卜),约拿(优努司)的记载。

  《古兰经》与《圣经》部分人名对照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是闪族人,语言很接近。圣经里的写法是按照英文圣经里的名字写法,所以这些人名的原始发音几乎一样。在《古兰经》中有关圣经的人物一共提及24人。除上述的以外,还有:《古兰经》与《圣经》:易斯哈格——以撒;鲁特——罗得;优素福——约瑟;达伍德——大卫;素来曼——所罗门;优努斯——约拿;所罗门--古兰经里是苏来曼(SULEIMAN),圣经里是SOLOMAN。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