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漫话日本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漫话日本读后感精选

2021-01-24 04:12: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漫话日本读后感精选

  《漫话日本》是一本由李元馥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漫话日本》精选点评:

  ●要是我买的这本没有部分内页倒错就好了

  ●前半部分对日本人性格以及日本文化的总结非常精辟 - 和,岛国,森严的等级制,宅,注重秩序,怕麻烦别人,对外谦和对内极端等等。后半部分就有些重复了。总的来说比较推荐。

  ●对日本文化讲解的很透彻,而且很易懂,如果所有知识都能这么传授就好了。

  ●有趣易懂

  ●确实帮助了我不少

  ●很好,简单,客观,现代口语

  ●刚上大一的时候很喜欢这个系列

  ●小時候買來看的= =

  ●一个韩国人用格子漫画的方式解读日本。语言幽默,方式轻松,又不流于浮泛,很有意思的一本书。

  ●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漫话日本》读后感(一):薇讀書——《漫话日本》

  用漫画的形式讲述日本的民俗,历史,意识形态,经济发展。作者是个韩国人。撇开传统而严肃的历史研究方式,将课题做深入浅出的表达,提高读者的兴趣,应该是本书最大的成就。虽然还只是停留在比较浅显的范围内,但内容涉猎的范围颇多,足以吸引读者眼球。

  《漫话日本》读后感(二):关于这本书,中信出版社是否是挂羊头卖狗肉?

  这本书对日本二战后经济增长与衰退的原因都结合历史和地理作出了比较令人信服的解释。但是书中的内容与中信出版社在封底的简介颇为不一致。如果真的是对其在封底上简介中的问题有兴趣,恐怕这本书会令人失望了,不过这些问题的答案基本上都可以在孔祥旭的《樱花与武士》中找到。

  《漫话日本》读后感(三):知己知彼

  这是一个韩国学者写的关于日本的书,也许往往会比日本人自己写自己更会客观一点,能够感受得到作者也是尽量的想要做到客观.

  他出了一系列这样的书,比如<漫画韩国>,<漫画英国>,<漫画荷兰>等.(好像真的还没有一本<漫画中国>呢),最可贵的是能够用比较通俗易懂,幽默的漫画方式讲述一个本来比较严肃的话题,如果你想了解一个国家,而又像我一样没有那么多精力来仔细研读大块头的书,读这一系列的书是一个捷径.

  其实当时买这本<漫画日本>的时候,正是中日两过为日本入常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我买不是代表我哈日,而是我真的很想了解日本人是个怎样的民族,为什么他们会有一些这样的举动,还是那句老话:知己知道彼,++++

  这本书我现在读了差不多有一半了,对日本有了一个入门的了解,他们的漫画,音乐,电视,为什么能够在全世界都有影响,是有他的原因的,而这些原因,有一些也的确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的.很想和朋友们一起探讨一下,仅仅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是好的啊!

  《漫话日本》读后感(四):韩国人眼中的日本

  我想对这本书感兴趣的人肯定都和我一样,在努力想认真看完《菊与刀》未果之后,终于屈服于自己薄弱的意志,弃文从图的选择了这本书。(虽然已经成年很久,但从小落下了看图说话的毛病,只要见了图就雀跃,看了字就想睡)

  身边很多人其实对邻邦的日本韩国又爱又恨,这两个曾是岁岁称臣的弹丸小国现如今早已摆脱过去身份成了发展速度和程度远超过我们的经济强国了。这是个事实,但总让有过辉煌历史的大汉民族子孙们有种发自内心的郁闷,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好奇,急于了解对方是如何飞越的?

  于是胸中跳动的爱国之心总被那久久不灭的好奇之火撩动,那就放开了了解吧,如果看中国人写的,再客观也总觉得带了点儿民族仇恨的味道,客观的有点儿过了,过于冷眼了;看西方人写的吧,角度太洋,还挺难接受,就像当初看了梁文道的开卷八分钟,冲动之下买了《菊与刀》,虽然很薄,但没看到一半就不行了,为老美写的战争研究的东东实在的看不下去;看日本人自己写的吧,又担心翻译的水平……所以还是看图吧,绘本这个东西就是好啊,老少皆宜,完全不用担心翻译的问题,要说的都在图里了呵。

  选择韩国人画的绘本,还是有目的的,韩国人在对待日本人的态度上其实和中国人很像的,过去都有过不共戴天时期,不会太哈日,作者李元馥又在国外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思想比较与时俱进。

  废了太多话,说正经的。

  从介绍来看以为是一本全面介绍日本文化、历史、经济的书,没想到这本书对于历史谈得很少,日本社会或者说日本风格的形成提了一些,谈得更多的还是经济。这个从目录就能看出来:

  1、日本,日本人——与我们天差地别的国家。在这篇对比了英国、日本两个岛国,引申出以和为贵的社会文化和处世风格,特别向没有天皇的韩国人讲解了天皇和日本王的区别;以及凡事都要体谅的背景;

  2、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成功的七大秘诀

  1)全世界最优质的产品(追求完美)

  2)勤俭、节约的国民

  3)精英官员(让我们来领导日本)

  4)批量生产优质产品(以价格优势征服国际市场)

  5)三人同心(政、经、官的密切关系)

  6)以公司为家(特有的雇佣制度:终身雇佣制和论资排辈制)

  7)取长补短(只要是好的,就都效仿)

  3、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人的七大烦恼

  1)全世界最优质的产品(但是,成本太高)

  2)喜欢储蓄的国民(但是,资金周转困难)

  3)精英官员领导日本(但是,官僚主义老扯企业的后腿)

  4)大批量生产规格化产品(但是,现在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时代)

  5)政、经、官关系密切(但是,这成了腐败的根源)

  6)以公司为家(但是,劳动关系太僵化了)

  7)取长补短(但是,缺乏创意)

  4、日本该往何处去(面临第二次创业的日本)

  虽然与我想速食的了解日本的历史文化的目标还有些差距,但从经济角度写的本书,还是向我们展示了日本不同于别国的特点~~

  算是本不错的绘本。

  《漫话日本》读后感(五):我要做胸怀世界的“世界人”

  李元馥的《漫话世界》系列丛书是以漫画的形式介绍了多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民族特质与思维方式。我一共买了七本(好像大陆暂时只出版了这七本):英国、瑞士、法国、意大利、荷兰、日本、韩国。目前已经读完了英国、日本、韩国,很喜欢!

  漫画的形式,使阅读变得轻松有趣。当某个现象有生动的漫画配图加以通俗有趣的语言说明时,形象而易于理解。

  虽然漫画也有局限性,对于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来说,难以介绍得很全面深入,但这套丛书是很好的入门书,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轻松地了解最宏观以及最具特点的内容,下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再找更多的书来看时,也就有了一些知识基础了。

  从我已看的三本来说,《漫话英国》是以英国历史为主线,详略得当地绍了英国两千多年来的社会发展历程,很是不易。《漫话日本》只讲了一小部分历史,以分析日本及日本人的主要特征为主线,追述历史渊源为主。《漫话韩国》也是如此,可能是因为原本是写给韩国人看的,他们对自身以及邻国的历史了解较多,所以侧重以解释社会与文化现象为主。而英国这样的欧洲国家,需要系统的介绍历史历程。

  因为曾经留学英国的缘故,一直对英国历史很感兴趣,但长篇大论按时间写的历史正史往往比较枯燥,因为有很多陌生的名字要记,比看只有几个主要角色的小说累多了,所以一直都没有把一本英国历史的书完整看完,《漫话英国》总算让我很短的时间对整个英国历史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和印象,再去看那些书就容易多了。

  日本和韩国是中国的邻国,自然也感兴趣,《漫话日本》让我知道了日本和韩国原来有那么多的不同,虽然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对于日本有了更多的了解,包括有关天皇的背景知识,为什么日本制作的产品精益求精等等。最让我吃惊的是,《漫话日本》和《漫画韩国》里说“和”是日本人最珍贵的价值和理念,意思包括“和平、调和、和好、和气、和睦”(估计“和谐” 应该也包括)。可是绝大数中国人从小受到的教育使我们对日本人留下好战者的印象,所以让我很吃惊。

  由于四面环海,除了二战以外,日本一直没有侵略别国也没有被侵略过,作者说,在岛国上最大的危险不是外敌,而是到国内部的战争,一旦发生战争,人们无处可逃,因此必会两败俱伤。所以日本在6世纪时就把“和”作为国家的最高理念,写入了宪法第一条:“惜和而勿战”。作者继续从“怎么才能在岛国内互不打斗、和平相处呢?”的问题出发,介绍了天皇产生和存在的原因,以及日本人尽量避开冲突因素的基本思维,这是了解和理解日本人习性的钥匙。具体我就不再多说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书。

  值得一提的是李元馥写的《中文版序》。首先吹捧了一下中国的历史悠久以及近年的经济腾飞,指出中华民族的自信及包容精神是关键所在。然后提出19世纪来西方文化的主导对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挑战。随后的这一段话让我最为欣赏:

  “为了创造更加灿烂美好的未来,在世界民族之林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中国需要以更加客观和冷静的眼光看待世界。中国应该努力采取全新的视角,从“世界人”的角度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审视中国以外的国家——不管是亚洲的还是欧洲的。我相信,中国的这种努力会给亚洲乃至全世界带来新的秩序,带来健康、可靠、和平的未来。”

  “这套书里介绍的几个欧洲国家,如果仅以其领土论,可能加起来都不及中国领土的1/10,但是,我相信,他们都是经历了各种挑战才创造了今天的繁荣。。。如果这套书能够给中国的年轻一代提供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以新的眼光看待今天的世界,使他们能够对中国和亚洲的未来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最大的自豪。”

  中国人对于“中国人”的身份有根深蒂固的认同,那么什么是以“世界人”的角度?现代中国人是否普遍缺乏“世界人”的眼界和视角?是否需要这样的眼界和视角?没有这样视角的中国人可能会犯什么错误?这些可能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问题。但我想从了解异国的历史文化、民族特质与思维方式开始,在世界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肯定能有助于我们中国人站得更高,胸怀世界。这套《漫话世界》丛书无疑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2007年3月3日 于上海浦东互欣 8楼

  http://www.freeyu.com/blogview.asp?logID=450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