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1000字

2020-12-20 00:06: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1000字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是一本由【美】奥赞·瓦罗尔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2020-10图书,本书定价:65,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一):关于回音室和日常证伪

  这是本年度看的最有价值的书。里面有一个我特别有感触的点,关于证伪和回音室效应。大学的时候听过“信息茧房”这个概念,数字化时代,大数据运算,会不停的推给你“感兴趣”的人和事。于是渐渐被这些信息裹住了,陷入了一个大的回音室,你相信你以为的都是正确的,因为有很多同好也是这么认为。然后你还会不断找寻辅助的信息去证明这个观点是对的。但是,万一从源头上就是错的呢?常人只知道证明,而科学家习惯征伪。他们工作性质的严谨和一旦失败所面临的巨大代价,要求他们具备这种自我驳斥、杀死自己喜欢的假设的思维方式。我自己在写东西或者文章的时候,因为期望说服别人,所以会搜罗一大堆“证明”的信息。但对一一个真正要做出好内容,好产品,实现创新的人而言,放弃证明,学会证伪是必要的。毕竟,如果你自己不证明自己是错的,之后别人就会替我们证明。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二):破而后立

  

为什么有人说“我知道很多大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大部分原因是他们没有真正突破自己,把大道理落在实处。

这本书我初看书名,以为是一本普通商业书籍,等翻完第一章后才发现这是一本比较有份量的批判性思维书,尽管也是教人以“大道理”,但这些大道理切切实实地落在了火箭科学、太空探索、产品设计和公司管理等实处,这让“大道理”们熠熠生辉,也让人印象深刻且想要把它们付诸于实践。

作者博学,除了诸多实际案例之外,还旁征博引了许多科学家和作家的观点,这让内容更有说服力。另外,在书里还能了解到马斯克Space X的项目信息,这是除了刷新思维模式之外的另一个收获。

在此想引用第八章《失败是最大的成功》里的一段作家T. H. White的话:

“对付不开心的最好办法,就是学习一些东西。这是唯一屡试不爽的方法。你会变老,身体颤抖;你可能晚上睡不着,听着静脉紊乱的声音;你可能会怀念自己的挚爱;你可能会看到周围的世界被邪恶的疯子摧毁,或者知道你的荣誉被卑劣的人践踏。这时候,你只有一件事可以做,那就是学习,了解世事为何及如何变迁。”

用科学思维理解世界,用成长思维拥抱人生,相信我,只要乐于学习,勇于突破自身,你的视野会更加广阔,生命会更有活力。

笔记:

第1章 与不确定性共舞

在现代世界,我们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在混乱中搜索秩序,在歧义中寻找正确回答,在错综复杂中寻找坚定。“我们花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尝试控制这个世界,而不是尝试着去理解它。”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丧失了与未知事物共处的能力。

现代世界的问题在于“愚蠢的人过于自信,而聪明人却充满怀疑”。

“完全自知的无知,是知识获得真正进步的前奏。”

“人们希望安定,但只有当他们不安定的时候,心中才会抱有希望。”

冗余不是多余,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冗余”

是指创建备份,以避免因某个故障点而危及整个任务的情况出现。冗余装置要正常工作,就必须独立运行。

在看到一条清晰的道路之前,你就要开始行走。迈开你的步伐吧,尽管前方会遭遇卡住的轮子,坏了的钻头,以及爆炸的氧气罐。

第2章 第一性原理

现状就像是一块磁力超强的磁铁。人们反对事物存在其他可能性,却安于现状。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总是老调重弹,做同样的工作,跟同样的人交谈,保持相同的产品线。我们的人生本应不同,却总是有着相同的结局。惯性越大,越难摆脱,既定的做事方法掩盖了其他可能性。

2011年,一项对100多家美国和欧洲公司的调查显示,在过去15年里,企业所需的流程的数量、垂直层数量、界面结构数量、协调机构数量和决策审批数量,从50%增加到350%。

第一性原理:系统性地怀疑你可能怀疑的一切事物,直到你获得无可置疑的真相。

为自己的局限性辩解,就永远摆脱不了局限性。

削减是为了保持整体,减少是为了增加,约束是为了释放。

第3章 发挥你的想象力

看看历史上那些被自身臃肿结构压垮的巨型企业或官僚机构,它们其实都缺乏好奇心。

重拾孩子般的好奇心可以提高创造力。

如果我们不花时间去思考,不停顿下来去理解和深思,就无法找到智慧或形成新的想法。

“散步有非常好的效果,因为你处于这种放松的状态,与此同时你也允许自己的潜意识工作。”

要让苹果和橘子建立起关联,你必须先收集它们。你收集的东西越多样化,输出的信息就越有趣。

第4章 探月思维

我们需要发散思维的理想主义,也需要收敛思维的实用主义。“创意过程并不只有一种状态,它要在不同的精神状态之间移动。”

容易做的事情往往不重要,重要的事情往往不容易做。我们要把猴子放在首位,也就是先解决“探月”过程中最难的那部分工作。

“理性的人让自己适应世界,非理性的人坚持让世界适应自己。因此,所有进步都依赖于非理性的人。”

第5章 重构问题

当定势效应成为阻碍,让我们看不清下一步动作时,我们可以通过质疑问题来改变我们对问题的定义。

战略是实现某个目标的计划;相比之下,战术是为实施战略而采取的行动。我们往往忽略了战略,专注于战术和工具,并且很依赖它们。

倒过来想,一定要倒过来想。

第6章 反转的力量

人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扭曲事实来适应理论,而不是用理论来适应事实。

事实是顽固东西,但我们的思想却更加顽固。

当你的信仰与身份融为一体时,改变想法就意味着改变身份。

多制造几个假设。如果你的大脑能够容纳相互矛盾的想法,让它们一起跳舞,它们会带出新的音符。

“大智慧者的一个标志,就是愿意改变想法。”

科学的进步,更多归功于思想的冲突,而非事实的稳定积累。

第7章 实践与测试

做测试,测试有助于把未知事物变成已知事物。

一个人的观点也许只能提供一个模糊的视角,只有借助独立的验证和多个测试源,你的视野才会更加清晰。

无论是发射火箭,还是为体育赛事训练、在最高法院辩论或设计望远镜,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即飞即测”就是把自己置于与实际飞行相同的环境中,这样你很快就可以翱翔天际。

第8章 失败是最大的成功

快速失败不是目的,快速学习才是目的。我们应该庆祝自己从失败中获得了教训,而不是庆祝失败本身。

失败是通往发现、创新和长久成功的门户。

第9章 成功是最大的失败

科学一旦自认为解答了所有问题,就会开始变得危险。

成功是披着羊皮的狼,破坏了表象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这世上没有秘笈,没有独家秘方。力量就在那儿,任凭我们攫取。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三):用蹦床把宇航员送上空间站,为什么不呢?

  

让我们来假设这么一个情况——你的老板要让你把产品卖给A公司,但你对A公司的实际需求情况一无所知,A公司也打算给你提供任何信息便利,请问,你该怎么办?

可别以为这是一个纯粹的脑洞题,类似的事情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1964年,我国刊物报道铁人王进喜,在照片中,王进喜带着狗皮帽子,穿着厚厚的棉袄,拿着工具眺望远方,他的身后是星星点点的高大井架。这张看似普通的照片,却被当时对大庆一无所知的日本人琢磨透彻,促成了一笔买卖。

首先,根据王进喜的穿衣打扮,日本人判断出,他应该是在北纬46度到48度之间,而且还是身处于冬天。后来他们又通过杂志社的报道,推断出了油田的大概位置。在那张照片中,日本人还发现塔架的直径大约有5米左右,根据这个直径来判断的话,大庆油田当时的年加工原油量,应该是100万吨左右。

然而日本人做了详细的计算,认为到1971年的时候,中国的大庆油田石油产量,能够增加到1200万吨,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会在未来的几年中面临提炼设备的严重匮乏,借此机会,于是他们提前开始进行准备,专门针对中国的需求,制定了一些器械。过了一段时间,中国果然开始向世界各国招标,结果日本人因为有了提前准备,不仅提供了一大批现货,其价格还相对比较低,双方合作达成。

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不是吗?奥赞·瓦罗尔的《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就是一本教人如何通过思考,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新书。

在本书中,瓦罗尔重点探讨了火箭科学的九大原则,我们能从火箭科学获得的巨大成就和经历过的磨难中获益匪浅,另一方面,由于本书作者是前火箭科学家,同时也是法学教授,并经常向包括法律、零售、制药和金融服务等许多行业的专业人士发表演讲,他的多元思维模型,同样在本书中显露无疑,这同样是我们的宝藏,这里试举三个例子:

【1】探月思维

1962年9月,时任美国肯尼迪在演讲中当众承诺:美国要在1970年之前将人类送上月球,并确保其安全返回地球。这是一个充满雄心壮志的承诺,也是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承诺。NASA飞行主任吉恩·克兰兹当时被肯尼迪的大胆承诺吓了一跳,要知道,即使只是制造火箭所需的金属,当时也还没被发明出来,就更别提克兰兹和他的同事们“曾经目睹火箭失去平衡而倾斜,失去控制或爆炸”了。

类似的事情,在21世纪的美国再度上演。SpaceX的创始人马斯克拜访火箭科学家汤姆·穆勒,问他能否为SpaceX打造一款便宜可靠的火箭发动机:“你觉得我们能把发动机的成本降低多少?”穆勒回答说:“哦,可能降低到原来成本的三分之一。”马斯克回答说:“我们要降低到十分之一。”穆勒认为这简直是白日做梦。

今天的我们当然知道,这两件事后来都成功了,可是,凭的是什么呢?在《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这本书的作者瓦罗尔看来,这与其说是技术的胜利,倒不如说,是思维的胜利。

所谓探月思维,就是找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大目标,公开宣布,然后集中力量把这个目标做出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公开宣布要登月,NASA才能招揽到第一流的人才,然后逼着所有人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去解决问题。SpaceX的疯狂计划也一样,如果目标仅仅是将卫星送入地球轨道,那么依靠1960年代的技术就行了,没理由把火箭发射成本降低到十分之一。可SpaceX有开拓火星的雄心壮志,这迫使他们采用第一性原理思维方式去改变现状。

你能解决多大的问题,首先取决于你敢提出多大的问题。这个大问题靠谱的关键,在于它能不被思维定势所束缚,问题的思考者,可以随时跳出来换个角度考虑。

【2】冗余思维

凡事只有梦想,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为此做好充足的准备,比如,具备冗余思维。

举个例子,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配备了9个引擎(一般火箭可没这么多引擎),它们彼此独立,即使某个引擎发生故障,航天器也能完成任务。另一个例子来自航天飞机。一架航天飞机配备4台计算机,如果其中一台计算机发生故障,开始乱输出数据,其他3台计算机就会投票将其排除在外,这还不算完,为了防止这运行着相同软件的4台计算机同时出现故障,航天飞机还配备了第5个不同软件的备用飞行系统,以便于航天飞机安全返航。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充足的准备,意味着充足的成功概率,哪怕,这份准备显得有些冗余。

当然,冗余思维是要遵循收益递减定律的,并非多多益善。当冗余到达一定程度,就会无谓地增加设备的复杂性、重量和成本。就拿波音747飞机来说吧,每增加一台引擎,就增加了额外的故障点,费用也随之增加。之所以波音747只有4台引擎而不是24台,就是出于这个考虑。你说现在的波音不安全,我墙裂要求他们必须增加引擎保障我的生命,好吧,1万美元,从洛杉矶到旧金山,狭窄经济舱座位,请便。

在运用冗余思维时候,我们必须充分思考——哪些是必要的冗余?哪些成本是在我们可承受范围内的?是不是即便某个组成部分失效,整个系统也能够继续运行?

【3】事前验尸思维

投资家查理·芒格有一句名言:“我想知道我将死在哪里,然后我永远不到那个地方去。”这种方法叫作“事前验尸法”。

NASA在这方面显然是吃过亏的。“挑战者”号的悲剧众所周知,然而,在这出悲剧发生的6个月前,罗杰·布瓦乔利就写了一份具有先见之明的备忘录,预言一场灾难即将来临,NASA不但没听,反而受到同事和管理层的责罚:“如果你搞垮了这家公司,我就把我家孩子放在你家门口”以前的一位朋友告诉他。

在这以后,悲剧再次上演,只不过主角换成了“哥伦比亚”号,同样的,悲剧发生之前,NASA的工程师罗德尼·罗查曾一再要求局里提供更多画面,研究泡沫撞击给“哥伦比亚”号带来的损害,结果被管理层拒绝了。

事前验尸思维有多重要?看看这两起悲剧就知道。马斯克的SpaceX显然充分吸取了这个教训,他们的“事前验尸”报告通常会放在网站上,任何人都可以往网站上传一些他们担心将来会出错的东西,雇员也可以针对某个具体项目或整个公司提出他们担忧的问题。

事前验尸思维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给了那些敢于表达真实批评意见和向上传递信息的人提供了心理安全,利用这种思维,人民可以建立对机构的认知,避免产生沉没成本偏见。

有一次,有个美国宇航员回来之后,别人问他此次任务是否和计划一样。他回答说,没有一次任务和计划是一模一样的,但是都在我们准备的范围之内。事前验尸思维,就是在为这个“准备的范围”做准备。

和其它书籍一样,奥赞·瓦罗尔的《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不会是真理的全部,但它对于我们提出正确的问题,并使用正确的工具来做决策,极具启发意义,它探讨的火箭科学九大原则&数不胜数的思维模型,更是值得我们反复观摩。

可以肯定的是,看完这本书,我们依旧不会成为火箭科学家,但,我们将会知道,如何像火箭科学家那样思考。卡尔·萨根说得好:“科学“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现在,这种思维方式,我们已经在学着掌握了。

2014年,美国借克里米亚事件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时任俄罗斯副总理,并负责俄罗斯太空计划的迪米特里·罗戈津扬言报复,建议“美国用蹦床把他们的宇航员送上空间站”。现在想来,如果思维&方法足够靠谱,用蹦床把宇航员送上空间站,为什么不呢?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四):用造火箭的思路指导普通人生,做达人所未见的生活智者

  

我没想到,有天我竟然会打开一本题目为《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的书。

高考之后,我已经与科学知识再无缘分。

但随着自己逐渐希望走出阅读舒适区,构建更完整更全面的底层思维逻辑时,我有意识加强了关于社科,历史等晦涩专业的领域的阅读,才逐渐发现:

其实各个学科之间,基础入门的理解壁垒并没有想象中的高不可及,反而真的可以借助学者和专家的优质解读,触类旁通,利用好基础逻辑思维能力,起到快速的一通百通。

科学虽然是抽象的、理性的,人文艺术类文化是感性的,但万事万物,其根本在于追求“理”。

“万物之灵者也,顾合于画,造乎理者,能画物之妙。昧于理者,则失物之真”。

事事求理,靠的是深度思考,归纳和演绎。

这本《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抛开刻板印象中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而是选择用火箭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发掘我们改变生活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01 越不确定,越能激发潜力

我们习惯的应试教育,造成了一种错误的刻板印象:倾向于确定,唯一,准确。

只要学习某一门课程,掌握一种学习科学的正确方法及一条正确的公式,就能在标准化考试中正确回答问题。

在科学家眼中,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未知,往往更有魅力——更多的可能性,潜能。

也不仅仅适用于研究工作。当我们在一个领域中从事一项工作时,基本上常规做法是仅仅把该领域当中的概念联系起来,形成沿特定方向演化进展的想法,我们称这种方式为“单向思维”。

我们置身于一个复杂且不确定的时代: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科技创新频率越来越快,不同的思想潮流和观念彼此撞击翻涌,全球各地“黑天鹅”频频起飞:澳洲森林大火、南亚大陆蝗虫、新型冠状病毒……这些我们以为的小概率事件,不可抗力事件,一旦出现,我们所受到的影响,都超乎预期和想象。

未来,我们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

所以我们有时候应该更加包容,平静地拥抱所有的不确定性,因为即使极度厌恶,这也是必然趋势。

02 死磕到底的第一性原理

法国哲学家和科学家勒内·笛卡尔将第一性原理描述为:

“系统性地怀疑你可能怀疑的一切事物,直到你获得无可置疑的真相”,

大多数人,都很难有坚持到最后,破釜沉舟的意志力,面对一些客观难以突破的障碍壁垒,就会战略性放弃。

不是质疑这种选择正确与否,但注定了只有少数人,才能无所顾忌,敢于大刀阔斧地改变一切不能突破的问题,只为达到目标。

马斯克在发明特斯拉的过程中,从无到有多次革新。

他就是借助第一性原理这个思维工具,把问题分解成几个最基本的事实,然后检查每个事实部分。

比如电池的容量和体积已经缩小到不能逾越的极限时,马斯克无视现有困难,以一个小白的角度,重新学习关于电池的组成元素,重复“创造”了一次电池,解决了问题。

即使问题已经解决,我们还是要从问题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入手,重新审视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03 允许冗余存在的无聊时刻,注意“颠簸”

现代社会,追求短平快的效率人生,所以我们逐渐被裹挟前进,大部分人失去了无聊感——

每天我们不允许自己有注意力的空余和时间的浪费,切换着各种社交媒体,查看电子邮件,获取最新新闻,周而复始,马不停蹄地处理一个又一个问题,然后应对由此产生的更多事项。

我们更像是流水线上完美的机器人。

在计算机算法的规则中,我们同样可以归纳出,对自己有启发的点:

1.解决 “多余冗杂”

日常办公中,我们定期总需要清理电脑缓存,提高处理速度。

缓存这个步骤,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的存在本身,是为了提高效率,快速启动常用程序,另一方面,不常用的缓存反而拖慢速度,降低效率。

比如在情绪处理上,我们需要必要的宣泄和激励;但同样的,也要学会一键清除不良负面情绪和压力。

2.注意“颠簸”状态。

电脑会停止运行一些基本功能,加快效率,但同时导致计算机的反应能力低于正常水平。

所以,当你觉得你已经忙到没有时间休息的时候,恰恰是你最应该休息的时候,因为已经没有能力在进行正常的思考和工作了。

以上这些,并不是在鼓吹要学会降低效率,慢下来,虚度人生,而是学会接受适度的慢节奏,放空,试错,失败,在科学领域,就是不必妖魔化这些看似无用的冗余。

看看人类文明的进步历史中,多少研究发现都是在漫无目的的坚持探索中的偶然意外所得,无聊的尝试,也有意义。

这种不切实际的空想,也是想象力的一种,才是求而不得的宝藏。

哲学家亚瑟·叔本华有言:“能者达人所不达,智者达人所未见。”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也许大家都可以从无数例子中,延伸出对自己更有积极意义的点:

突破固有思维的局限,另辟蹊径,激发创意;

对创意进行提炼和重构,并敲打测试它的可行性,以降低失败的风险;

客观看待失败与成功,从成败的经验中激发更大的潜能。

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就会从中看到些什么。

作者:小冒,读书账号“芸淡风爱读书”,影视剧评账号“芸淡风”。

年读110+本书,两大视频网站入驻作者。

用刻意练习写出多平台10w+,用爱发电。立志通过写作改变人生,坚持工作、娱乐、阅读、写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误。

愿意写深度思考剧评+书评的娱乐生活杂博。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读后感(五):不是教你造火箭,而是为你的人生火箭蓄满能量

初看到这本书,就被它的书名吸引,但在翻阅之前又有点犹豫——不会是科普类学术报告吧?

读了,发现自己错得离谱,被书名诱骗了——

这本书不是教你怎么造火箭,而是让你借鉴火箭科学家的思维方式。

换句话说,这本书意图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赋予你改变世界的能力。

今年4月14号新鲜出炉,卖得很火,

大概是上月中旬中文版上线,豆瓣上架没多久,虽然评价人数不多,却已经是9分高质的存在:

作者奥赞·瓦罗尔(Ozan Varol)是个八零后,出生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自小聪明,高中就自学了编程和天文学,2003年,17岁的瓦罗尔被美国康奈尔大学录取,major是天体物理学。

瓦罗尔到康奈尔时正好赶上NASA 要发射机遇号和勇气号两个火星探测器,康奈尔大学的一个教授参加了这个项目。瓦罗尔就找到教授毛遂自荐,想要当助理,教授一看他编程水平不错就收了,于是,2003年,瓦罗尔加入了“火星探测漫游者”号计划的运营小组,并参与了人类迄今为止发射规模最大、复杂程度最高的行星探测器任务——卡西尼-惠更斯任务(Cassini-Huygens mission) ,这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欧洲航天局(ESA)和意大利航天局(ASI)的合作项目。

简历很唬人,瓦罗尔也真的在其中做出了贡献,他做了一些编程工作,甚至还参与了选择着陆地点……不过也就是这些。

但不管怎么说,瓦罗尔等于是刚上大学就成了“火箭科学家”。

相比较而言,我觉得他的另一个头衔更吸睛:美国俄勒冈州路易斯克拉克法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身为一名法学教授,瓦罗尔的研究兴趣还不是一般的法学,而是政治:他出的第一本书的主题是专制国家能不能通过军事政变变成民主国家。

瓦罗尔的文章曾刊登在《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新闻周刊》(Newsweek)、英国广播公司(BBC)、《时代》(Time)、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g Post)、《石板》杂志(Slate)和《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等多家主流媒体上。

可以说,瓦罗尔是一个通才。这本书也是旁征博引,讲了很多科学和商业的例子;另外,尽管如上所述,瓦罗尔实际上没做过多少航天的事儿,但是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他采访了很多一线的航天人,提供了内部的视角。

更好的是这本书并不是专讲 NASA 那些老一代航天故事,它提供了最新的案例,特别是像埃隆·马斯克的 SpaceX 的故事。

正如罗胖罗振宇所说,

平凡人之所以平凡,大抵在于喜爱规则,痴迷确定,但奥赞的这本书或许能让人打破平凡,像火箭科学家一样,在复杂和陌生事物面前,在紧急情况之下,也能大胆构想,并有序推进。或许不能人人都成为火箭科学家,但人人都能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

5分钟商学院的创始人刘润老师认为,人生就是一场冒险,我们无法正确预知未来会发生什么,而火箭科学家承担着几乎世界上风险和试错成本最高的工作。这本书中介绍了不少来自火箭科学家的高级策略,学习并领会这些策略, 并将其运用在人生这场大冒险中,也许我们就能遇事不慌,突破平凡。

1.与不确定性共舞

这是本书第1章的标题。

开篇就谈“不确定性”,也许不少人会觉得突兀,毕竟平时听到火箭发射失败甚至出现空中解体的新闻并不算多的,尤其是一提起中国航天,我们想到的第一个词是“万无一失”。

这不,2天前(11月6日) 11时19分,我国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实施发射,成功将1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实现了一箭十三星!

我们似乎总爱说航天要精准要精心要确保成功。你看航天发射的现场直播,指挥室都是“火箭飞行正常”、“长江三号跟踪正常”、“一级火箭分离正常”,反正都正常。

这引导了一种错觉: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指挥室里每个人都自信满满,好像已经演习过很多遍。特别是天宫2号空间实验室对接成功之后,航天员还要在里面打个太极拳,真是闲庭信步。

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真实的航天,是个探险的事业。

用作者瓦罗尔的话说,这些人并没有尽在掌握。他们缺乏控制感到了什么程度呢?已经到了迷信的程度。

有些人穿着上次发射成功时候穿过的“幸运服装”,有的还带着护身符,特别是其中一定有人在吃花生。为啥呢?1960年代发射月球探测器,连续六次都失败了,第七次终于成功,而当时正好有人吃花生……从此之后发射时候在指挥中心吃花生就成了美国航天界的光荣传统。

为什么如此没有控制感呢?因为一旦把火箭发射出去,你能做的就很有限了。

用火星到地球的距离除以光速,一个信号要走12分钟才能从火星传输到地球。就算你接到信号马上就发出指令,往返也得24分钟。可是探测器从进入火星大气层边缘到着陆,总共才 6 分钟。这也就是说不管在着陆过程中发生什么问题,你都没有办法干预。能编程的已经事先编程了,剩下的就是听天由命。

用火箭科学家的话来说就是:“启动火箭引擎时,可能会发生上千件事情,而其中只有一件是好事。”

而火箭科学家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就是和这种不确定性共舞。

第一步,就是要承认不确定性的存在。我们往往都恐惧未知,破除这种恐惧最好的方式,就是明确地写下已知和未知的不确定因素。

记得当初中央电视台曾经采访过中国航天员翟志刚,说你估计失败的可能性有多大?翟志刚回答说可能性为 0,因为他完全知道每一步是怎么回事。

瓦罗尔说,美国最早的一次载人航天任务,对宇航员没有太多别的要求,只有一点最特别,那就是每隔 20 分钟要检查一遍视力。为什么呢?因为那次任务中人们对所有事情几乎都已经一清二楚,唯独不知道人的眼球在失重状态下会不会有什么不良反应……结果那次航天任务就好像是去看眼科一样。

如果你不知道哪些可控哪些不可控,你会以为什么东西都危险;找到已知和未知的分界线,你就不是胡乱冒险。

那么对于仍然不确定的东西,应该怎么办呢?航天科学家主要有两个办法。

一是设计冗余,也就是多带几个备胎。比如,需要8台发动机就能完成飞行任务时,一定要带上9台;再比如,航天飞机上会有4台计算机同时运行着同样的软件。这样,才能做到“有故障而不失效”。

二是巴菲特喜欢的概念,叫“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

简单来说,就是你做什么事情不要可丁可卯,得留点富余量。理论上需要的材料强度最大值是多少,你实际使用的材料强度要再大一些,这样哪怕出现超常规的意外你也可能坚持下来。

比如,宇宙飞船的隔热层厚度都是超过标准要求的。这两个规则,可以大大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当然,不确定性也有它自身的价值:追求控制感是人的本能,但只要是探索,就一定是充满不确定性的。

世界上最值得你做的事情是那些别人都没做过而你能做的事情。这个产品已经有了,你再仿制一个,这没有多大意思。你的价值取决于你克服了多大的不确定性。

这让我想到了伟大的史蒂夫·乔布斯,一个“生来只是为了改变世界”的人,一生都在引领变革和突破,真正地践行了火箭科学思维。他没有发明手机(phone),但他重新定义了手机。他只是在phone前面加了个小小的i,而iPhone改变了世界。

在iPhone之前,手机仅仅是一种通话工具,而在iPhone诞生后,它成了一个“外挂的人类器官”。从此,世界上只有两类手机,一类是苹果手机,一类是其他手机。

乔布斯运用火箭思维,一次次的推陈出新,一次次的大胆探索,一次次的产品迭代,不仅改变了手机的使用功能和场景,继而重新想象了它的商业模式。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乔布斯,移动互联网的呈现形态不会是今天的模样,也可能不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冲击力和渗透力。

2.登月思维

“登月思维”,简单来说,就是要想点大事。

找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大目标,公开宣布,然后集中力量把这个目标做出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这本书的作者就认为,美国登月不是技术的胜利,而是思想的胜利。

1962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当众承诺:美国要在1970年之前实现登月。

但你可能难以想象,当时的美国宇航员不知道怎么在宇宙飞船外工作,也没有登月相关的技术标准,甚至制造火箭所需的金属都还没被发明出来。

但是,在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就真的在月球上迈出了人类的那一小步。

“登月思维”能迫使你改变现状,要“高就”,不要“低就”,就算失败了,你也能得到一大堆至少是中等水平的副产品。

它还有一个额外好处,高目标的竞争反而不激烈。因为绝大多数人的思维习惯是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当你做的事足够大,其实没什么人和你竞争。

3.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需要你想办法破解现有的假设,直至找出基本组成部分。

这本书的第2章,提到了“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

很难想象,这位Tesla的创始人同时还是划时代的支付工具PayPal (27岁时创办,世界上最大的网络支付平台,比马云的支付宝早了整整6年)、太阳能城Solarcity、火星计划与龙飞船SpaceX……这么多领域的成就者。 或许,最能配得上他的莫过于“天马行空”四个字。

现实版“钢铁侠”,第二代乔布斯

前面说到,“想要让一个航天任务具备科学价值,你就得去到别人没去过的地方”;对应地,想要具备经济价值,你就得像埃隆·马斯克的 SpaceX 那样弄一套比 NASA 便宜得多的发射方式,你就得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

而埃隆·马斯克就是运用第一性原理,让SpaceX的成本远远低于NASA制造的火箭。

他算了一下,火箭身上并没有什么神奇的零部件,造火箭的材料无非是航天级别的铝合金、金属钛、铜、碳纤维等等,这些材料的市场报价也就相当于 NASA 火箭报价的2%。

马斯克造SpaceX时,做了很多“不按套路出牌”的事。

比如,尽量不外包,80%的零部件都由自己生产;原材料采购的方式更加灵活,甚至会到 eBay (相当于中国淘宝)去买材料,到废品厂去买二手零部件;不用定制,而是用民用产品的产业链做火箭。

这些方式不但大大降低了成本,还重新定义了火箭,把航天从神话事业变成了民间市场。

你不太可能对 SpaceX 再来一遍第一性原理,但是你也许能在其他积重难返、市场竞争不充分的地方,找到类似的机会。

看见没?这个牛逼哄哄的家伙,脑袋里也有一个“火箭发射基地”。

不单是他,马斯克背后的女人——他母亲梅耶·马斯克,也是如此。

今年6月,豆瓣上上架了一本书《人生由我》,就是这位伟大女性的自传,一个和她儿子一样有着传奇经历和火箭思维的人。

15岁次登台,22岁结婚,31岁成为破产的单身母亲,随后辗转于3个国家的多个城市开展自己的事业,独立培养出3个出色的子女,同时获得了两个硕士学位。

60多岁的她重返模特舞台,全裸出镜,在头发变白的时候走红, 为《时代周刊》健康版拍摄封面。

69岁时,她的形象在美国时代广场独占4个广告牌。她是72岁的“网红”,是众多女性眼中的励志偶像,但她更是自己人生的女王。

这本自传里边有一点特别打动我,梅耶有一个人生信条,叫「冒险而审慎」,这个很厉害,因为大多数人,是要么冒险,要么审慎,大多数人的人生,是在各种应激反应中度过的,凭自己一时的感觉去做事。很少有人像梅耶一样,是有计划地迎接挑战。每一个阶段都在做计划,并按照这种做计划的方式过了一辈子,用 「冒险而审慎」的态度,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变自己。

梅耶一直坚信,自己的人生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今年已经七十二岁的梅耶不仅是模特营养师,还在全球给杂志拍封面,从三十一岁离婚单身带大三个孩子到四十一岁人生重启,到七十二岁达到人生新高度,一次次走出舒适区,一次次人生归零,一次次创造奇迹。

4.重构问题

除了要面对未知和不确定性,要敢于想大事,敢于质疑,火箭科学家面对真实的问题,也有自己的解题思路。

作者曾经参与过向火星发射探测器的项目,着陆是个大难题。当时的设计是使用反推火箭来实现着陆,但计划失败了。

常规的思路是研究怎么改进反推火箭,但是有科学家提出了两个不同的思路:一是像汽车一样使用安全气囊,二是带上两台探测器,而不是一台。

两个问题重构了这个项目遇到的所有难题,最终催生了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星际飞行任务之一。

当有一个真实的困难摆在你面前,你从不同视角看是不一样的。解决困难得先选择视角,学着像火箭科学家一样,从多个角度去重构问题,困难可能就没那么难。

就像本书的第5章提及的斯蒂芬·斯皮尔伯格那样,从1987年《太阳帝国》中的视觉化呈现,到1993年《辛德勒名单》中对澳大利亚国宝级作家托马斯·基尼利的力作《辛德勒方舟》的历史书写与重构,再到2018年大热的《头号玩家》里重建1980年代的电子游戏世界,斯蒂芬玩了一辈子电影,也搞了一辈子重构。

5.“即飞即测”原则

我们平时作报告、参加面试、参加比赛,都会事先做一点练习。

但是一般的练习都是追求熟练,而航天事业中的练习,除了熟练,更重要的是要测试面对各种偶然突发情况的应急反应。

所以航天事业中有个“即飞即测”原则,要求地球上的实验必须尽可能模仿火箭的飞行环境,要以航天器飞行时的状态来对它进行测试。

在太空中出现紧急情况,宇航员基本没有长时间思考的余地。所以在准备过程中,要模拟大约6800个故障场景,比如电脑死机、发动机故障和爆炸等。

为了让宇航员适应失重状态,为6个小时的太空行走,需要在室内水池中训练250个小时。所有测试的环境,都会比真实环境更严苛。

如果现实生活中,你也能把这种强准备的精神运用起来,失败的几率自然会减小很多。

书评的最后,回到“航天”,说一个趣闻:

2008 年神舟七号航天员第一次完成太空行走。其中最打动我的不是出舱之后的动作,而是两个小意外。

出舱之前,翟志刚按照预定动作要打开舱门,结果一开始他发现打不开!他说“有一股向外吸的力量!”不过好在翟志刚力气大最后还是打开了。

翟志刚和刘伯明出舱出到了一半的时候,留守返回舱的景海鹏发现“仪表显示,轨道舱火灾”!两人已经箭在弦上,刘伯明来了一句说不管了!翟志刚说“真空哪来的火”。事后证明只是传感器的误报。

谁都不希望有这样的意外,但是这两个小意外让神舟七号的出舱过程无比生动,这次任务中的表现够翟志刚吹一辈子。我认为这两个小意外带给我们的启发、对我们思想的刺激,超过了那些千锤百炼的规定动作。

所以说真实的航天任务往往充满了意外。有时你会为错误而懊恼,但也有时候你会感到惊喜。这才叫探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