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多林的陷落读后感1000字
《刚多林的陷落》是一本由[英] J. R. R. 托尔金 / [英] 克里斯托弗·托尔金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3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刚多林的陷落》精选点评:
●三大传说系列最后一本 系统的描绘了托老写图奥故事的流程 整体看下来图林和图奥的故事并没有大改 不像贝伦与露西恩差不多重写了一遍 感谢小托给我们呈现了这个世界
●给你讲故事的那个胆小鬼老爷爷已经烧死在床上了/或,他成了恶人的小丑。
●可惜的是只有一个完整的版本。重新叙述刚多林覆灭的完整过程,会耗费相当大的勇气和毁灭意图,怀着激情、热情与愤怒的威风驰骋感去创作。和《贝伦与露西恩》《胡林的子女》这种爱情神话和传世悲剧,随时间转变愈加沉淀灵气不同,刚多林的故事对作家来说是破坏性的,前期写得越美丽辉煌,绝妙出众,最终需要赋予自己毁灭其构架的决心和勇气越大。没写完再正常不过了。【此外,米尔冦(寇)是个棒槌。】
●就内容而言,《刚多林的陷落》才是名副其实的“未完成的传说”,最终版本到图奥进入刚多林之前戛然而止,后面发生的事只能靠最初版本去管中窥豹,何其遗憾!就气质而言,本书比另外两大传说《贝伦和露西安》《胡林的儿女》更具有史诗气质,而且直接承接埃雅仁迪尔的故事——后者才是未写出、却登峰造极的中洲第一传说!老托作古多年,小托今亦仙逝,掩卷读罢,不由叹息。9.0。
●从2019年等到了4月,然后又等到了现在……
●原著已经读完了,不介意翻译了在读一遍
●小托尔金爷爷还是今年年初的时候去世的,当时私心并不想转这个消息。直到终于看完三大传说最后一部。刚多林这一部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放最后看完更清晰明了,此时此刻,中洲还不曾听说过霍比特人。
●最动人的爱情故事,最哀痛的家族悲剧,最宏大的王国覆灭,三大传说至此完结。现在托尔金父子应该在埃尔达玛树下散步吧,或在雅凡娜的花园里沉思,或在曼威的宫殿里听精灵讲过去的传说,致敬二位,中土永不落幕。最后的三个疑问:精装魔戒何时出?中洲历史可翻译?详注霍比特人嘛时候?
●早期版本真的好赞,还看到了双梅 哭死我了,真的太虐了。托尔金,永远滴神!
●最大感触:不“俊美”的精灵没有好下场……
《刚多林的陷落》读后感(一):故事的变迁与世界的诞生
Aiya Earendil Elenion Ancalima!
我对刚多林的陷落的兴趣其实来自于那首埃雅仁迪尔之歌。
书比我想象中要有趣很多,本来以为会是枯燥的文稿,但读完好像经历了一次传说的诞生,窥见了一次故事的创作过程。或者说,一个世界的逐渐诞生与成长。
托老自己在不同时期所写的不同版本,和与精灵宝钻魔戒这些其他作品的联系与细微差别都很有意思。但让我觉得欣喜和感概之处,不在于细究不同版本的刚多林或其与其他文本的差异之处,而是不同之处在某些地方得以某种形式的对应。一个人物的故事和命运或许在不同的文本中各有不同,但我好像感到有一种更宏大的力量,将这些冲突之处与所有故事合为一脉。就像迷失在垂柳之地的是图奥抑或是沃隆威,而遥远的千年之后魔戒中树须吟唱垂柳之地的春日。
可能这种力量来自托老的所有文稿的丰富性,给予这个世界足够的逻辑、细节、感情、语言等等,所以故事的出现也就显得自然而然,仿佛它们本身就存在于彼处,也自然地随着世界而奇妙地改变着。当然也来自小托对这些纷繁文稿的不懈整理,使得我们读者有幸能够得见托老所创造的世界的一丝脉络。
如果我算是托迷的话也只是一个半吊子,对记忆人名地名故事等等一直非常混乱。但至此我也忍不住想象,小托在整理其父的文字时,是否有挖掘古代传说般的兴奋感。或比如看到最后版本中图奥经过刚多林的七道大门、面对埃克塞里昂,故事戛然而止时,是否和我一样期望能看到图奥继续向前步入刚多林,迎接乌欧牟的使命?也及其后的埃雅仁迪尔的远航、费诺诸子的末途等等。或许如序言中所说,托尔金本人听到树林中的一声呼喊,所以图林和图奥在树林中擦肩而过。伟大的故事们以如此细微、神秘的方式交织,因此由故事变为对其可以赋予期待和想象的、充满生命力的活物,于文本之外延伸。
何等幸运,作为读者我得以于这个伟大造物有数面之缘,使它得以延伸到我自己的想象中:去想象图林携黑剑于林中匆忙穿过的身影、图奥及其子听到大海召唤的渴望、刚多林的环绕群山和美丽高塔。
感谢托尔金和小托给予我的一切。
《刚多林的陷落》读后感(二):补评
因为从2020年年初就有意识地不在豆瓣发太多评论,所以以下评论首先写在goodreads上的,现在补上这条。
这书刚预售的时候就订了,只是送到家里的时候自己又去了学校,六月底回到家里就一气看完了。
完整的稿子只有最初的那一份,最后的一份止于刚多林的门前,真的太遗憾了。看得出来最后那一份是托老文笔成熟后才能写出来的作品,也是叙述最详细的一份,整篇文章(应该说是半篇)拥有一种写完《魔戒》之后才会有的稳定文风。
总体上叙述刚多林事件的稿子有20年代左右一份、30年代一份、50年代一份,其中可以看到托老写作风格甚至一些哲学思想上的变迁。这种变迁在卡彭特的传记里面看不出来,从托老的书里倒有明确的表现。早期稿子里面趣味虽说也想往史诗作品上靠拢,但是总体上还是那种文人造作出来的民间故事感,既没有民间故事那种真正的野味儿,文人创作的感觉也不够,最后那份稿子就全不如此了,有一种正真的严肃史诗感,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氛围,当读到图奥在奈芙拉斯特逗留,沃隆威在垂柳之地耽搁的时候才会感受到这两个人可爱的地方。初期稿子里面常常出现的“魔法”这个词,看来起码一开始托老对这个词并没有太多的想法,甚至在37年《霍比特人》出版时,他可能都没有认真反思自己所创造世界里的“魔法”到底意味着什么,但是到了40年代到50年代写《魔戒》的时候,很明显他开始严肃对待自己创造的世界里很多基础构件的哲学意义了,这在洛丝罗瑞恩和加拉德瑞尔相关的章节里表现尤其突出。作品思想的变迁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托老个人思想上的变迁,这个就是专业托学家们的事情了。
除了这种纵向的对照,横向比较其他两部史诗也很有意思,贝露那个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是托老表白他老婆的,主题可能可以和中世纪的一些骑士冒险故事类比,但是不太一致,不那么贴合。但是剩下两部非常值得多探讨一下了。《胡林的子女》这样的故事情节放进古希腊悲剧里面一点都不违和,和命运抗争的英雄,彻底悲剧的结局;《刚多林的陷落》则全然不同,跟随维拉的引导,预言的救赎,经历苦难后仍存留的希望,最后大希望之星升起,简直就是另一个基督式的神话,而且埃雅仁迪尔故事的灵感最初还真来源于一首题为《基督》的古英语诗。不知道这是不是托老刻意安排的了。
最后还很遗憾的是埃雅仁迪尔的故事分明是这个世界最初设想的,到最后也没有个完整的稿子,最初的设想里还有埃雅仁迪尔航海砍大蜘蛛的故事,真的太遗憾了。
《刚多林的陷落》读后感(三):对《刚多林的陷落》中一些译名的解释
《刚多林的陷落》中文版终于出版,很多读者阅读后,可能会有疑惑:为什么有些译名与《魔戒》和《精灵宝钻》中的不一样了?
这是因为,这些名称的原文就是不一样的。
《刚多林的陷落》这个传说故事,它最完整详尽的文稿出自《失落的传说》。我们知道,托尔金一生都在不断修改完善他的作品,他身为语言学家,又对名称极为重视,经常对它们加以改动,这种改动有时甚至是系统性的。《失落的传说》写于神话创作之初,其中的名称难免不同于根据后期文稿编辑而来的《精灵宝钻》。
克里斯托弗·托尔金在编辑《刚多林》一书时是这样做的:“名称或名称拼法的变化,处理起来当然是十分棘手的……我的目的不在于让整本书达成一致,也就是说,我既不曾在全书中统一名称,也不曾处处沿袭手稿中的形式, 而是视情况而定, 允许名称的变体存在。”既然他在编辑原文时保留了名称的变体,我们译者也应当采用不同的译名,而不是一味追求统一,掩盖这些差异。
另外,不只是《刚多林的陷落》,我们在《贝伦与露西恩》中也作了同样的处理。
下面列出一些最常见的变体:
《精灵宝钻》中的原名 <----------------------> 早期文稿中的原名
米尔寇(Melkor) <----------------------> 米尔冦(Melko)
迈格林(Maeglin) <----------------------> 米格林(Meglin)
埃雅仁迪尔(Eärendil) <----------------------> 埃雅仁德尔(Eärendel )
(以上三条在《刚多林》书后的名词列表中也有注明)
迈兹洛斯(Maedhros) <----------------------> 迈德洛斯(Maidros)
卡兰希尔(Caranthir) <----------------------> 克兰希尔(Cranthir)
卡哈洛斯(Carcharoth)<----------------------> 卡卡拉斯(Karkaras)
(以上三条在《贝露》一书的名词列表中也有注明)
希望能解答读者们的疑惑。
《刚多林的陷落》读后感(四):托尔金:我的中洲幻想世界第一个真正的传说
不久前,“哔哩哔哩无限矿产公司”上线了《指环王》《霍比特人》六部曲, 充一个大会员就可以梦回中洲,小破站诚不我欺!
熟悉《指环王》《霍比特人》原著的读者都知道,《魔戒》和《霍比特人》的故事都发生在中洲第三纪元,而在比尔博的冒险开始很久很久之前,中洲就存在了。
■电影《魔戒》中的景色
中洲的历史有多久远呢?看看《魔戒》里,精灵领主埃尔隆德和弗罗多的对话——
说到这里,埃尔隆德沉默片刻,叹了口气:“他们那灿烂鲜明的旗帜,我记忆犹新。如此众多的伟大王侯与将领齐聚,让我回想起远古时代的荣光与贝烈瑞安德的大军;然而纵是那样的人数与容姿,仍比不上桑戈洛锥姆崩毁之际——那时精灵以为邪恶已永远终结,但事实并非如此。”
“你记得?”弗罗多震惊之下,将心中所想脱口而出。埃尔隆德向他转过身来,他不由得结巴了:“可我以为……我以为吉尔–加拉德的陨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那确乎不假。”埃尔隆德神色凝重,“但我的记忆甚至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我父亲乃是埃雅仁迪尔,他出生在刚多林城陷落之前;我母亲则是迪奥的女儿埃尔汶,而迪奥是多瑞亚斯的露西恩之子。我已经见证了西部世界三个纪元的兴衰,目睹了诸多败绩,以及诸多徒劳无功的胜利。
■埃尔隆德会议的剧照
埃尔隆德的回忆将在场的精灵、矮人、迈雅、人类和霍比特人拉回了遥远的第一纪元,而他提到的刚多林的陷落在中洲历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件。随着刚多林的陷落,中洲第一纪元的主要精灵城市全部覆灭。
故事还要从远古时代说起。
精灵三族凡雅、诺多和泰勒瑞受诸神(维拉)邀请前往维林诺生活。诺多族至高王芬威的长子费艾诺琢造了三颗精灵宝钻,在宝石中嵌入了融合双圣树之光的鲜活光焰。黑暗魔君米尔寇(又名魔苟斯,《魔戒》里魔君索伦的boss)因垂涎宝钻、意图复仇而毁坏照亮维林诺的双圣树、杀死芬威,窃取了精灵宝钻,由此引发诺多族反抗众维拉、出逃维林诺。在出逃的过程中,诺多族为抢夺过海船只残杀了自己的亲族泰勒瑞精灵,此举惹动了诸神的怒气。
掌管亡灵的维拉曼督斯因亲族残杀而诅咒了费艾诺家族,他们将永远为亲族之间的背叛所苦,他们的誓言将背叛他们,他们将经受一定的必死命运,会被武器、折磨或悲伤轻易杀死,最终在那支年轻种族(人类)的面前衰微。曼督斯还对即将发生的事做了很多不祥的预言,警告诺多族,维拉将关闭维林诺,不容他们归返。但费艾诺铁了心肠,继续前行。费艾诺的弟弟芬国昐的子民也因感到亲族的羁绊,害怕众神的判决而迟疑地跟着出逃,前往中洲、与夺走精灵宝钻的米尔寇决一死战。高等精灵与远古人类对抗第一代黑暗魔君米尔寇的漫长历史也由此拉开帷幕。
在中洲,精灵们建立了三大城市——辛达族至高王辛葛和王后美丽安的多瑞亚斯、诺多族菲纳芬之子芬罗德建造的纳国斯隆德和诺多族芬国盼之子图尔巩建造的隐匿之城刚多林。
泪雨之战中,精灵、人类与矮人组成的迈兹洛斯联盟前往铁地狱安格班挑战米尔寇,遭遇惨败。大批诺多族精灵惨遭杀害和俘虏,受尽魔苟斯的虐待。
而图尔巩在英勇的人类胡林和胡奥的掩护下带领自己的子民逃离战场,从此隐居刚多林。刚多林的人民渐渐变得强大起来,他们的军械库里堆满了武器。但是图尔巩没有出兵援助纳国斯隆德或多瑞亚斯,在多瑞亚斯之王,即辛葛之孙迪奥被杀后,他与费艾诺众子也断绝了往来。最后,他封闭了山谷,不容任何逃亡者进入,并禁止刚多林的居民离开山谷。刚多林变成了精灵仅存的要塞。
魔苟斯没有忘记图尔巩,但他的搜索徒劳无果。纳国斯隆德被毁,多瑞亚斯覆灭,胡林的子女身亡,除了在锻造坊和矿场劳作的大批奴工,只剩下分散亡命的精灵、诺多族和伊尔科林。魔苟斯几乎大获全胜了。
但热爱精灵的维拉、众水的主宰乌欧牟一直不曾忘记精灵各族在米尔寇淫威之下的悲惨遭遇,他派人类之子图林前往刚多林说服图尔巩反抗邪恶势力——“勿念该受诅咒的乌多的背信弃义,但要牢记胡林;因为没有必死的凡人,精灵就无法战胜炎魔和奥克。”乌欧牟预言了一场恐怖而致命的争斗,但只要图尔巩敢于参战,胜利就会到来,粉碎魔苟斯的势力,弥合仇怨,最伟大的善将通过人类和精灵之间的友谊降临,而魔苟斯的仆从将再也不能为害世间。但如果图尔巩不肯出兵参加这场战争,那么他就应该放弃刚多林,带领他的人民前往西瑞安河口,在那里建立舰队,寻找返回维林诺的路,恳求众神的宽恕。
乌欧牟履行这一使命是出于他对精灵的爱,也是因为他知道,如果刚多林的人民继续躲在屏障背后,它的末日很快就将到来,如此一来,世上任何欢乐或美好的事物都不能免于魔苟斯的恶意。
长期隐匿在刚多林的图尔巩和自己的子民对刚多林的隐秘和坚不可摧的力量充满信心,因此不希望被外界打扰,他们不在乎人类,也不再渴望维林诺。图尔巩对乌欧牟借图林说的话不以为然。
最终,在第一纪元510年的夏日之门(刚多林民的重大节日)这天,刚多林的精灵们迎来了由魔苟斯麾下的奥克、炎魔和龙组成的毁灭大军。在诺多族至高王图尔巩的统治下屹立近四百年的“隐匿之城”刚多林就在这一天陷落了——
七名之城刚多林曾经繁荣昌盛,它的毁灭是大地上所有的城破浩劫当中最可怕的。无论是巴比隆、尼恩微、特鲁伊的高塔,还是多次易手的人类最伟大之城罗姆,都不曾见过如同那日降临到阿蒙格瓦瑞斯以及诺姆族(诺多族)身上的恐怖;人们认为,这是米尔寇在世间所做的恶事当中最坏的一桩。
■左 克里斯托弗·托尔金,右J.R.R.托尔金
《刚多林的陷落》作为J.R.R.托尔金的小儿子、托尔金文学遗产执行人克里斯托弗·托尔金编辑出版的最后一部作品,述及了人类图奥在刚多林的旅居、他与伊缀尔•凯勒布琳达尔的结合、埃雅仁迪尔的出生、迈格林的背叛、城邦的陷落和幸存者的逃离的故事。该故事在托尔金对第一纪元的想象中处于核心地位。
读者可以通过本书收录的各版文稿中分支众多的复杂叙述,了解中洲是如何步向第一纪元终结的。在《刚多林的陷落》里,读者也可以看到J.R.R.托尔金对他所构思的这段历史的观念如何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水落石出。
《刚多林的陷落》
[英] J.R.R. 托尔金 著
[英] 克里斯托弗·托尔金 编
[英] 艾伦·李 图
邓嘉宛 石中歌 杜蕴慈 译
《霍比特人》《魔戒》前传
中洲远古三大传说完结篇,整个中洲世界的基石
奥斯卡奖得主、奇幻插画大师
艾伦·李倾情创作8幅彩色插图、15幅黑白插图
克里斯托弗·托尔金最后一次整理其父作品
为中洲远古三大传说的合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了解更多中洲远古历史
《精灵宝钻》《贝伦与露西恩》《胡林的子女》《刚多林的陷落》读后感(五):中洲随时报之刚多林十二家族指南
“中洲随时报”又来了。带来了完整的刚多林十二家族指南。 随着小托生前最后编辑作品《刚多林的陷落》的出版,远古三大传说合璧,而中洲世界精灵戏最多的第一纪元又一次以充满想象力的文字重回粉丝或非粉丝的读者视野。
作为托尔金“幻想世界第一个真正的传说”,《刚多林》有很多引人入胜之处。托老写了命运的牵引、神谕的庄重,以及一座繁盛之城的必然毁灭和一种希望的必然出现。 而在惨烈的城破之战中最“燃”的描写,要数刚多林十二精灵家族的群像与个体刻画。集结于广场的十二家族,军容之盛如天将下凡,满足读者对托老笔下这个美丽种族的华丽幻想。
作为托尔金爱好者,早在尚未接触《失落的传说》时就已听闻“十二家族”。刚多林的十二精灵家族是哪十二个?他们各自的领主是谁,有怎样的家徽,使用怎样的武器,家族风格与技艺特长是什么? 于是我们请托尔金资深读者南辰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刚多林十二家族的介绍,既罗列了托老的设定,也整理了他们的结局。除《刚多林的陷落》书中所写,针对个别家族与领主的设定与故事还补充了《中洲历史》中提及的内容。
▍南辰/文
关于刚多林十二家族的介绍大部分来自《失落的传说》中的《刚多林的陷落》这个版本(也就是最早的版本)。就如克里斯托弗·托尔金所言,刚多林的陷落,“这个在家父对第一纪元的想象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故事,家父平生写出的完整版本却仅有一个,便是那部创作于青年时代的文稿,这样的事实可谓极不寻常”。这个版本中的许多名字和设定与后续的版本有很大不同,尤其是炎魔的阵亡数量令人震惊,同时也存在 “诺多族(Noldoli)”和 “诺姆族(Gnomes)”混用的情况。为了方便阅读,在以下的叙述中,统一用“诺多族”来指代这一精灵族群,大部分命名方式也使用《失落的传说》中的版本。
王室近卫队House of the King
王室近卫队是保护刚多林之王图尔巩的卫队,服饰有白、金、红三色。在刚多林陷落的战争中,他们趁敌军统帅炎魔勾斯魔格阵亡所引发的军心涣散之际,在王之广场对敌军发起猛攻,国王也亲自下场和他们一同砍杀,最终诛杀炎魔四十有余,甚至将一条火龙逼入王之喷泉的深水里,令它葬身其中。图尔巩不愿离开他精心打造的城池,而他的许多卫队战士也誓死追随他,鏖战于王宫和白塔前,以己为饵,吸引敌军的注意力,使图奥得以带着刚多林残存的子民们逃离险境。最终图尔巩随白塔的倒塌殒命。
白翼家族 The Wing
领主▌图奥Tuor
他们的头盔上都装饰着一对像天鹅或海鸥的翅膀,盾牌上嵌有白翼的纹章。首领是人类图奥,刚多林国王的女婿,《魔戒》里半精灵埃尔隆德的祖父。他原受维拉之一乌欧牟的指引来到刚多林劝诫国王放弃城池,后留在城中结婚生子。他对知识和工艺都有透彻的了解,深受刚多林子民的爱戴,身边慢慢聚集了许多追随者。他所使用的兵器是一把名叫“德拉姆博烈格”的斧头,挥动起来力大无比,锋刃能劈开任何盔甲,响声就像鹰翼破空。在刚多林之战中,甚至有五个炎魔倒在了斧下。最后也是图奥带领着刚多林残余的部众逃离灾难。
刚多林陷落后,流亡者在西瑞安河口安顿下来。待其子成人,图奥受内心深处对大海的向往召唤,携妻出海,不知所终。然而在精灵和人类的传统认知里,他被认为是唯一一位跻身精灵族的凡人,最终加入了他热爱的诺多族,从此与人类的命运分离。
黑鼹家族The Mole
涌泉家族The Fountain
领主▌埃克塞里安Ecthelion
他们喜爱白银和钻石,手中长剑明如霜雪,总是和着长笛的旋律冲锋陷阵。他们守护着刚多林第七门,领主是埃克塞理安。他全身银甲,闪亮的头盔顶上设有一根钢刺,其尖端镶着一颗钻石。他的盾牌上镶嵌着成千颗水晶饰钉,微光闪烁,仿佛沾了无数雨滴。他是最棒的吹笛手,同时拥有刚多林子民中最曼妙的声音。
涌泉家族在刚多林陷落的战争中杀掉的奥克数量比过去埃尔达精灵在所有战斗中杀掉的还要多。在刚多林之战中,埃克塞理安一气连杀两个奥克首领,又一剑劈开敌人的头号勇士奥寇巴尔的脑袋,甚至还用他雪亮的宝剑斩断炎魔的铁甲,一举击杀了三个炎魔。图奥从火龙的围剿中救下了他,一路背着他逃离危险。最后他又反过来救了图奥,和炎魔的首领勾斯魔格同归于尽,双双跌入王之喷泉那深不见底的水潭里。
飞燕家族The Swallow
领主▌杜伊林Duilin
这个家族拥有最多也最优秀的弓箭手,头盔上装饰着排成扇形的羽毛,服饰是白色配深蓝色和紫色配黑色,盾牌上的徽记是一个箭头。领主是杜伊林,跑得最快、跳得最高、射箭也最准。他在刚多林陷落的战争中被跳上阿蒙格瓦斯山基的炎魔投来的火矢击中,摔下城垛后阵亡。
天虹家族Heavenly Arch
领主▌埃加尔莫斯Egalmoth
同样拥有最多也最优秀的弓箭手,以及无数的财富。他们衣着五彩斑斓,武器铠甲上都镶着宝石。盾牌颜色蓝如青天,盾钮是七块宝石镶就的珠宝,分别是:红宝石、紫水晶、蓝宝石、绿玛瑙、翡翠、黄玉和琥珀;头盔上都嵌着一块硕大的蛋白石。领主是埃加尔莫斯,他身穿蓝披风,上面绣满了繁星一般的水晶,配有一把诺多族仅有的弧形剑,箭射得比手下任何人都远。在刚多林之战中,原本负责城墙上守城机械的他对战局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带领天虹家族和飞燕家族的战士们在街道上阻击四处窜出的小股敌军,救下了众多被俘虏的小队,并将逃难的妇孺们聚集在一起,为后续图奥带领刚多林流亡者们撤离打下了基础。刚多林陷落后,他随其他的流亡者们一同居住在西瑞安河口,最后殒命于费艾诺的儿子们为抢夺精灵宝钻所发动的亲族残杀中。
巨柱家族The Pillar、雪塔家族The Tower of Snow
领主▌朋洛德Penlod
两个家族都由诺多族中最高大的朋洛德统领,最后他和许多巨柱以及雪塔家族的战士们一起战死在一条小巷里。
绿树家族The Tree
领主▌加尔多Galdor
他们人数众多,身穿绿衣,用铁钉狼牙棒或投石索作战。领主加尔多是除了刚多林之王图尔巩之外,所有刚多林的子民中最勇敢的一位。在战争中他救了图奥和埃克塞理安。绿树家族的“绿叶”莱戈拉斯对刚多林城外的平原了若指掌,同时他视力极好,可在黑暗中视物,他带领从城中密道逃脱出来的刚多林残存民众快速穿过了被敌人监视的危险山谷。在此补充一句,《魔戒》护戒小队中的莱戈拉斯并非刚多林绿树家族的这位,他们只是享有相同的名字。不仅如此,在埃尔隆德的会议上出现了一位从灰港来的名叫加尔多的精灵,同样也只是名字相同罢了。
金花家族The Golden Flower
领主▌格罗芬德尔Glorfindel
他们的盾牌上绘着光芒四射的太阳,领主格罗芬德尔拥有一头美丽的金发,身穿一件披风,上面以金线绣出无数毛茛花。武器上装饰着黄金镶就的精致花纹。刚多林之战中,他们在城东的大集市处经历了恶战,苦战许久,最后只有少数人成功突围。格罗芬德尔和所剩无几的金花家族的战士们在图奥带领刚多林子民撤离之际,毅然担起断后之责。最后,流亡者们在克瑞斯梭恩“群鹰裂隙”(后更名为“奇立斯-梭隆那斯”)附近遭遇了伏击。格罗芬德尔为保护妇女和病人,与一只炎魔殊死搏斗,最后双双坠入深渊。
格罗芬德尔对抗炎魔由于他的功勋卓越,在维林诺重生后,维拉赋予他几乎等同于五位后来来到中洲的迈雅巫师的力量,后又被派遣回中洲来帮助这里的自由人民。他在第三纪元参与到了对抗安格玛巫王的战争中,并在魔戒大战前夕救助弗罗多前往幽谷。他回到中洲的时间在《中洲历史》第十二卷《中洲子民》中所收录的一些文稿里,但存在一定争议。
第一种说法是他在维林诺时便已跟随甘道夫,后于第三纪元1000年随同甘道夫来到中洲。第二种说法是他最早可能在第二纪元1200年后到达中洲,那时恰逢索隆来到林顿想欺骗诺多族在中洲最后的至高王吉尔-加拉德。还有一种说法是在第二纪元1600年,他和两位蓝袍巫师一同前来,但他的使命与两位巫师不同。那时至尊魔戒已铸,战争一触即发,他被维拉派来协助吉尔-加拉德和半精灵埃尔隆德的可能性更大。
竖琴家族The Harp
领主▌萨尔甘特Salgant
这个家族勇士众多,衣袍上装饰着金色和银色的流苏,纹章是黑底上闪耀的银竖琴。他们都是优秀的音乐家,领主萨尔甘特却是个奉承讨好米格林的懦夫。不同于他的部下,他用的是金竖琴。他又矮又胖,在所有刚多林的子民中,唯独他一人骑马上阵。尽管他胆小怯懦,却给图奥的儿子埃雅仁德尔带去过许多欢笑。他经常去图奥家做客,享受好酒和美食的招待,不时会给埃雅仁德尔讲离奇有趣的故事,跟他玩小把戏开玩笑。
竖琴家族的勇士们在刚多林陷落的战争中,被胆小怕事的领主拖累,却英勇地帮助了金花家族的格罗芬德尔突围。由于无人指挥,导致许多战士被火龙的烈焰吞噬。萨尔甘特最终下落不明,有的人认为他在床上被大火烧成了焦炭,也有些人觉得他可能被虏到米尔冦的厅堂里,成为供他取乐的小丑。
怒锤家族The Hammer of Wrath
领主▌洛格Rog
这个家族拥有许多最出色的铁匠和工匠,因此在所有维拉中,他们最尊崇工艺之神奥力。他们用铁锤一样的大钉头锤作战,同时,臂力过人的他们拿的盾牌也沉重异常。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过去从米尔冦的矿井里逃出来的诺多族。他们的领主是洛格,是诺多族中最强壮的一位,英勇程度几乎与绿树家族的领主加尔多不相上下。这个家族喜爱赤金与黑铁,徽记是锻打用的铁砧,盾牌上有一把击出四溅火星的铁锤。他们人数极多,却无怯懦之辈。
在刚多林陷落的那场战争中,他们赢得的荣耀首屈一指,却没有一个人从战场上生还,带着诸多精湛的手艺和技能一同归为尘土。领主洛格甚至跳到盘卷的铁蛇上,狠狠地击打炎魔。怒锤家族的战士们将炎魔猛砸到死,或夺过他们的火鞭反过来鞭打他们,消灭了数量极多的炎魔,将米尔冦的部队打得节节败退,直到最后被人数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大军和一条杀伤力极大的火龙围困,拼杀到生命的尽头,全员战死。但他们每位战士牺牲前,都让敌人付出了七条性命的代价。 这便是令后人时时称道的刚多林十二家族。哀哉刚多林!十二家族中的许多精灵的荣耀与威名随着她的陷落一同湮没。然而,希望依旧在刚多林的流亡者中延续。即便到了第三纪元,重见天日的几柄刚多林名剑仍能让米尔冦的爪牙们闻风丧胆。正如刚多林之王死前所言:“我心中对我这座绝美的城已不抱希望,但诺多族的儿女,必不至永远落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