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9-12(大结局珍藏版)》读后感摘抄
《新宋·9-12(大结局珍藏版)》是一本由阿越著作,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胶订图书,本书定价:180元,页数:14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宋·9-12(大结局珍藏版)》精选点评:
●新宋终于完结了,读了一天看完结局,对我来说13年了。这么长的时间里,阿越的想法(说的大一点儿,世界观人生观)都应该会有不小的变化,我想了好多次这个故事会怎么结局,终究还是放弃了。据说阿越自己也是几易其稿,可我看完之后还是感觉怅然若失,宛若黄粱一梦。随后三章结尾还是仓促了点儿啊
●08奥运到东京奥运
●新宋的主角,是诸夏众生。花开花落,自有其时。看完最后四本,石越试图在这个时代中仅仅作为一个观察者,于是给了一个开放的结局。陌上花开,可缓缓归。钱俶献国,为一富家翁。宋朝能容钱俶,自然能容下石越,这真是一个温柔的时代。
●算是圆了自己的一个心愿,但已经基本上看不下去了
●十五年的阅读,终于迎来终点。不仅是石越在新宋世界里也有无能为力之处,就单看最后四本只能用一个ISBN号,就知道,现实世界也已经是斗转星移。能看到开放的、不致于全无希望的结局,我已很满意,疫区读完,比爽文结局深意太多。然而,作者的白话文还是要炼句,又不是公文论文应用文,何必一句句让人读来喘不过气。
●当年连载时读到封建南海的段落,心中有和李丁文(嗯,旧版的潘照临)一样的疑问:石越终究只是要做一个大宋忠臣吗?不免总是期待着一个石破天惊的反转。惜乎多年后终于一窥全本,看到作者给了石越一个韦小宝、范蠡式结局,却轻描淡写借酒狂之口送出如此一个并不愉快的终结时,不禁哑然。虽然作为读者对结局不甚满意,但对于作者的史学素养和历史观,已有了较全面的认识,终究要道一声感谢,感谢多年来《新宋》的陪伴。
《新宋·9-12(大结局珍藏版)》读后感(一):我心中的第一穿越小说
在《新宋》完本前,在我心中历史穿越文排名第一的是《晚明》。而现在已经妥妥的是《新宋》了。《新宋》写的既有节操又有野心。有节操,是因为它在努力打破穿越文的常规套路。主角没有永远正确,也会犯错,也会吃瘪,也会软弱;主角没有乱开金手指大搞发明创造;主角没有肆意发动革命,自己当开国皇帝或架空皇帝的权臣。这不是一部常规意义上的YY爽文。甚至会觉得主角很窝囊。其次,《新宋》很有野心。作者在努力给我们呈现中国历史上读书人最向往的时代,以及这个时代读书人的气质和风骨;作者努力让主角尽可能不要以一个穿越者的身份,而是一个融入时代的士大夫读书人的身份,对时代逐渐施以影响;无论是封建南海还是三分燕云,都是令人脑洞大开而又拍案叫绝的创意。尤其小说结尾处,通过苏轼之口喊出的“真名士也”,除了把读者的情绪瞬间点燃,还把传统文人对“事了拂衣去”的那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复杂心态刻画到了极致。太佩服了!我心中的神书!
《新宋·9-12(大结局珍藏版)》读后感(二):新宋已阅
大学开始追这本书,没记错的话作者是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后来考的川大的博士,这本书是因为他研究生毕业论文产生的灵感。对于我来说这不是一本简单的穿越爽文小说,书中除了故事情节不是真实的,其他的诸如相扑蹴鞠赛马甚至曹婆婆肉饼都是很好的把北宋熙宁年间的社会风俗展现了出来。毕竟是历史专业的作者,所以写出的穿越小说显得格外的务实,不会出现一些玄幻小说里十万铁骑横扫大陆的故事情节。主角用二十几年的时间把大宋带进了另一种可能,满足了我意淫中国在那个时代可能走的路。但是,拖得实在太长了,十几年,总于迎来一个烂尾结局,从去年4月就传出风声大结局在路上了,一直到今年1月才在阿越微博看到[啤酒][菜刀][便便][胜利]出版完成,而我更是因为疫情原因网上购买的实体书现在仍未寄到,终于在这里看到了大结局也算是提前过了个瘾,也是被骗了三次的人了,次次都说大结局,这次这里看到的结局和网上搜索的仍然不一样,不知道实体书会如何。整体还是要谢谢作者展现了这样一个故事,今生能看到新宋的结局其实已经算是完成了一项终身成就了[捂脸]
《新宋·9-12(大结局珍藏版)》读后感(三):写书当少年
《新宋》看过两次,十几年前在网络上看过一回,看得心潮澎湃,欲罢不能的时候,太监了。
十几年后的这回实体书之旅,从2020年6月21日到2021年的1月28日,跨度了八个月时间,却是越看越失望。看来写书这种事情,还是要一气呵成的好。
阿越自称从2004年写到了2019年,中间肯定有极长时间的停顿,后面再重拾起来,已经再没有当初的锐气了,甚至很多伏笔在后面根本没有响应,很多本来颇有个性的人俨然成为了一个工具人。
当然也可能是年纪大了,顾虑的东西多了,再也无法回复到当年下笔封建南海时那般气魄了。有很多年轻时敢言敢想敢写的东西,无法面世了。
我现在颇感兴趣的其实是原来的故事大纲走向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全书最后一篇的那个狂言者的狂言颇有深意,大胆想来,或许真的是有可能兴废立,挟七子,收高丽,征扶辇,驭辽金,统华夏于一属。
可惜了,现在全是臆想了。
《新宋·9-12(大结局珍藏版)》读后感(四):不错
#读书.07月.05-16.066-077#2020年7月30日,用微信读书花了130小时6分钟读完了的《新宋》。正式出版物共12册,3962页,484万字。这书从2004年开始连载,2008年出纸质书,然后就烂坑,10多年过去,作者终成全书。一个历史系的大学生,穿越到宋朝去,利用自己知道的现代知识与思想,努力改变北宋灭亡的历史,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建立强大自由的世界。作者不希望写成爽文,所以在一开始主人公利用现代知识与价值体系建立了自己的学术地位,抄袭了宋后诗人的诗词佳作在文坛树立典范后,便让主人公变得平凡纠结起来,因为不能无限制的爽嘛。虚构的人物与历史上真实的人物司马光、王安石等等一起,建立了一个新的宋朝的世界,作者的学识渊博让人叹服。但是主人公石越却不讨喜。作者希望全方位多视角的展示那个时候从朝廷到草民的世界,人物之多故事之复杂,的确超过了寻常意义上的网文,比之所谓严肃文学不差,但由于人物多带来的视觉多,让主角不是真正的主角,故事结构也显得松散了,甚至有的人物花了大力气,后面却用不上了。三部书,第一部一气贯通,第二部让人厌弃主角,第三部简直厌烦主角。我以为,如果不填坑反而是好事,契丹与大宋一战写得实在太差,主角的表现太让人失望。让人最感动的是第二部西夏与宋的战斗中狄咏为了一城百姓献了自己的人头,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高遵裕弄权不出兵救援,为了这事,石越几欲弄死高,但到了契宋之战,深州之围,石却如高不作为。又,石明明现改变社会与历史,但又不希望自己变政客,怎么可能。又,通过学术地位当上官员,这个本书的前提,也很不稳当,比如王阳明、程朱也都没因学而进入中枢。总体来说算好书,很长知识,也是享受,就是人物不讨喜。
《新宋·9-12(大结局珍藏版)》读后感(五):水阔山高人不见,陌上花开又一春
关于本书
网络小说读的不多,但对《新宋》却很是喜欢。第一次读可能是十年前了,而六七年前突然断更,让韩宝在滹沱河畔白白挥舞了许多年的狼牙棒......
我在这个世界已然混迹了这多时日,许多年轻时的喜好都已不再,本想作者阿越即已入宫雌伏,则万万没有再度雄飞之理,因此也不报完本的奢望。但今朝竟然能读到这本书的结局,也算是了了一桩曾经的心愿。
关于石越
在石越改变世界的同时,世界也改变着石越。
就如同任何一位“穿越者”,最初的白水潭山长石越是带着理想主义的布道者,他的内心高高在上,他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施舍与拯救。经过二十年宦海沉浮,右丞相石越已经是宠辱不惊的权臣,他那现代人的叛逆已化作宋朝士大夫的倔强,他以一种既非宋代、又全非现代的文明史观去看待宋、辽乃至天下万国的关系。
石越政治理想也早已从“攻灭灵夏”和"收复燕云"变成了建设一个广泛的“诸夏”文明圈,这种理想萌生于纵党项西归,兴盛于南海封建,而最后一块拼图则是以辽为诸夏文明藩篱。这种重文明、轻国家的观念,不仅不容于宋代朝堂,甚至也难被民族主义兴盛的当代接受。然而,这种对历史的重新思考和推演,也正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
洋洋十二卷,从穿越小说逐渐写成了历史小说,又从历史小说写成了历史观的大讨论。石越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在逐渐发酵,但石越本人却登场的越来越少。当他拨动了历史的第一个齿轮后,这个复杂的机括向着设计者也未曾预想的方向奔驰,是为“新宋”。
关于结局
悲哉!潘潜光!
壮哉!司马纯父!
有人将自己的命作为棋子,让石越去做桓温;有人将自己的命作为谏言,让石越去做谢安。
面对旧友们的淋漓鲜血,石越无限怅然的自语:我终归只是个书生。
陌上花开,可以缓缓归矣。最终,他离开了权力的中心,纵舟五湖。对于这个世界,他来的突然,去的也悄然。
为潘照临、为司马梦求、为作者(凶手),各上香三柱,聊表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