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杀死玛丽苏》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杀死玛丽苏》的读后感大全

2021-02-21 01:18: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杀死玛丽苏》的读后感大全

  《杀死玛丽苏》是一本由[日]乙一 等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杀死玛丽苏》读后感(一):马甲狂魔乙一

  

乙一和另外五位作者的短篇小说集。

一开始我是这么认为的,毕竟全书的最后还认真的把每位作者出道的时间以及主要作品都列出来了。结果……这五个人都是乙一的马甲!

我的天,如果不告诉我,纯粹从文风上来看根本就没有相似性好吗!而且之前只知道乙一分为黑乙一和白乙一,谁知道他的人格不是一分两半的,而是四分五裂的啊……

乙一的作品之前我只读过《夏天,烟火,我的尸体》,是属于那种看着仿佛没那么恐怖但是细思极恐、多思更恐的类型。这本短片合集里面的风格就很多了,有读起来非常温暖的那种,也有毛骨悚然的那种,大家凭喜好选择啦~

  《杀死玛丽苏》读后感(二):《杀死玛丽苏》读后感

  

我要拉起评分来!好看,我没有察觉到不同笔名的写作风格不同。乙一写的故事还是给我带来那种“想看又不敢看”的感受。强推。不是每一篇都恐怖,但是每一篇都温情。每篇都不错,有几篇尤其推荐。但是和《动物园》相比,是有些不足,没有那种直接描述恐怖的寒颤感。

可爱的猿猴日记。因为一个小小的墨水瓶而引发的人生的变化。故事很简单,但作者很会写。 山羊座的友人。“罪恶山羊”、风口窗台、未来的报纸,还有一场帮助“朋友”的旅行。 【推】宗像君与钢笔事件。十日元的信任是沉甸甸的,即使我也很害怕,但是还要帮你。很温暖的故事。 杀死玛丽苏。我明白了玛丽苏是什么,杀死她变得更好以后,我又将她重新拥抱。 【推】无线对讲机。我最喜欢这篇。描述小孩的话语绝了。 【推】某件印刷品的下落。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最终会被印刷出来吗?魔幻的世界上,还有多少令我胆颤的实验呢? 【推】夏娃•玛丽•克罗斯。没看到最后不明白为何要用人名作为标题,还是一个全名。这篇我看了两遍,挺恐怖的,人性的恶意扑面而来。

  《杀死玛丽苏》读后感(三):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悬疑推理作家

  可爱的猿猴日记——当你有了房子,就不由自主的想把空旷的房间充实。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在这篇短篇中看到的是人是由欲望驱使的动物。而欲望并不是可耻的事物,健康的欲望如给孩子更好的生存环境等等是有正面积极意义的,无欲无求的人生是难以想象的。 山羊座的友人——超现实与霸凌题材碰撞出的奇异火花。霸凌者被杀死了,而“我”早就通过阳台那飘来的未来报纸得知了这一讯息。也许是出于往日对于霸凌行为无动于衷的愧疚心理,“我”决定帮助凶手逃亡,可是越来越多的细节表明,真凶另有其人……而未来已经注定,无法改变。 宗像君与钢笔事件——霸凌的高级方式,谣言。 杀死玛丽苏——现实的不如意让我们在虚拟世界中逃避,杀死玛丽苏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自己变成玛丽苏。 无线对讲机——人的死亡经历三个阶段,一是肉体的死亡,二是记忆的死亡,三是历史的死亡。即使能在醉酒的情况下通过对讲机与死去的儿子交流,但日子要过下去,总有一天人生要迎来翻篇,可以坦然面对把对讲机放下。 某件印刷品的下落——科技没有伦理道德,但是科学家要有。 夏娃·玛丽·克罗斯——美国恐怖故事,人体乐器之谜,好奇心害死女朋友。

  《杀死玛丽苏》读后感(四):真正的恐怖隐于生活

  让我再说一遍:乙一是天才。

  他的小说是为数不多以学生为主角/甚至是侦探但是不让我反感的。而且他能化身不同作者以不同口吻讲出风格迥异的故事,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形容他的才气了。

  他的选材如此贴近生活,让我想起生活中那些想宗像君一样正义、聪慧、热诚,却总在少年时期被孤立的人;又或者是《山羊座的友人》中为了说不清道不明的义气而出手相助的“我”,还有因为单纯原因就出手杀人的同学们。这些贴近感和像在描述自己身边有可能发生的事情的口吻让我仿佛洞悉了生活不为人知的一面:我们永远无法完全了解一个人,也难以通过ta的行为揣测ta的动机和心态。这让任何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出的推断和评论显得哗众取宠。

  《杀死玛丽苏》里的所有短篇都有余味,不是看一次、过个眼瘾就结束的,而是会制造出某种特定的感受让你一直回想之前看过但是忽略的细节;这些细节在第一次出现时不会太直接,也不会让你马上意识到这是伏笔,但是又不会太隐晦给读者之后回忆造成困难。

  所有的一切都刚刚好,不愧是乙一。

  《杀死玛丽苏》读后感(五):不太想说

  乙一是个有灵气的作者。但这是个短篇集,只有两篇是乙一的。这个短篇合集里越往后越恐怖,尤其最后这个涉及到人体乐器的,以前看这类东西,会有种猎奇的兴奋,在看着只会感到非常不适。就像前些日子看到那个东南亚年轻“设计师”的,用鳄鱼舌头和一根完整的儿童脊椎制作的手提包,还宣称是真正彰显身份的东西,真是令人恶心。不禁会想到,圈人类在生物性质上是同类,但是其实应该有很多分支吧,有的分支慢慢长大追寻星辰大海,有的分支谨小慎微一生追求平庸但基本还是善良的世俗,还有一些,是死沼中翻腾的蛆虫,在底层偷抢拐骗恶心人,在中间虐猫虐狗家暴反社会,在高层的话也许就是所谓暗网那些恶心的都市传说,特别“高雅”的,大概就追求那个“时尚前沿”的人骨包,还有最后一个故事里的人体乐器。

  这个短篇集总的来说还是蛮值得一读,乙一的那个《可爱的猿猴》和中田永一的《杀死玛丽苏》很有些异曲同工之妙,一个是一名嗑药少年收到一瓶墨水礼物,继而买了钢笔,为了钢笔有用又买了日记本、为了放日记本又买了书立、为了书立能立起来买了更多书,书买了不读有觉得亏.....继而改变人生,走向巅峰的小故事,另一个是爱写同人矮矬穷少女,把自己的欲望期望梦想都塞给了玛丽苏主角,破坏了故事。为了杀死玛丽苏,就要在现实中消灭自己的欲望,实现自己梦想,于是走上人生巅峰....还蛮有趣的

  《杀死玛丽苏》读后感(六):依旧是脑洞大开的乙一

  国内一下子引进了乙一三本书,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首先读的这本杀死玛丽苏,也只是单纯看见书名比较有意思而已。

  总体评价的话就是有温馨也有致郁。毕竟也是用不同的笔名写的,理所应当。

  猿猴日记和杀死玛丽苏大概故事发展是一致的。因为一个小的契机,改变了主人公的一生。看完当下我就在想,现实生活中真的有这类人存在吗。这么轻而易举就试着改变自己,逃离原本的陈腐生活。就算有,我想这类人肯定也是少之又少,意志非同寻常坚定的人吧。当然,看完这两篇还是让人感觉,生活从当下去改变,还是为时不晚的。

  山羊座友人和钢笔事件,又有种日常推理的气息。推理中还有点感动(个人感觉)。当身边的朋友出现麻烦,自己想着要去伸把手本身,就已经让我感动不已了。特别还是有点偏欺凌,自己也有可能会“惹祸上身”的时候,还敢站出来的人。真的是英雄。

  看完无线对讲机时,我立马想到了之前的《箱庭图书馆》。那种温暖治愈的感觉,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男主的妻子一直陪伴在男主身边,也没有强硬要求男主忘记自己的妻儿,用自己的方式,想要拯救男主。让我顿时感受到了女性的伟大。(有可能说的有些夸张,但我真的是这么想着)

  印刷品和夏娃的故事,让我体会到那个黑乙一又出来了。当年写《暗黑童话》的那个人又回来了。对人体结构似乎有些偏执的那个人又回来了的感觉。说太多剧透也不太好。总之我是看完夏娃那篇,吓到有点不敢睡觉了。。。

  《杀死玛丽苏》读后感(七):还是第一篇最乙一了

  1.《可爱的猿猴日记》5 捡起墨水盒-想写日记-买了书-爱上看书-爱上学习-换了房间-找到工作-结婚 想起这一切都是从捡起墨水盒那一刻开始的“必然”,就和想画出猛犸传达给其他人再到产生文字一样,能想出这样类比的人真是太有趣了

  2. 《山羊座的友人》3.5 真想见识一下这个会刮来各种各样来自过去未来不同国家甚至星球的窗户呢/是一个悲伤的复仇➕校园欺凌故事/他也只是那只祭品山羊 承受人们的罪过 也和那只逃跑的山羊一样 他就是想看看外面的的世界吧/推理部分不把推理过程全部说出来会更好的感觉

  3. 《宗像君与钢笔事件》2.5 对于乙一来说 这短篇有点太小儿科了 是一个外形脏脏的男生为了帮女主洗脱莫须有的罪名去调查搜集证据和向大家揭发真相的故事 除了在班上向大家揭发的时候感受到了紧张感以外就没什么特别的感受

  4. 《杀死玛丽苏》3.5 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沉迷于漫画写同人小说 后来因为别人的一句“像玛丽苏”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在自己的文中寻找存在感弥补现实中的缺陷 开始为了杀死玛丽苏(不再让自己的文中出现这种让人生厌的角色)改变自己成为更好的人学习了很多技能和知识 现充了写同人小说再也不能为自己带来什么了 后来偶然的机会又开始写小说了 不再是其他作品的附属品而是自己的独立作品/怎么说呢 终于让我知道“玛丽苏”的意思了 但是这个女主是不是也有点玛丽苏的意思呢 虽然是为了自己的文更完整而去改变 但这改变看起来也太轻易太快了/ 不过如果有和女主之前困境一样的人看到这篇 说不定也会受到启发吧

  《杀死玛丽苏》读后感(八):书评:杀死玛丽苏

  每一篇都很有意思。最为喜欢《宗像君与钢笔事件》和《夏娃 玛丽 克里斯》。

  而《无线对讲机》不失为赚眼泪头等文章。

  大概是因为钢笔事件比较贴近现实吧,看着里面的老师毫无作为、大事化小事后,仿佛重现了我的初中老师。

  我在评论里见到这样一句话“千万不要成为这样的人。”

  那一刻仿佛一拍即合,在心里和对方的文字击了个掌。

  我算是个颜控,对于干干净净的人也会非常有好感。

  看了很多次类似的文或者新闻,但总是改不了。

  虽然对于人也渐渐平等了起来,却总是没有办法忘记以前皱着眉头的自己。

  有时候打碎重造自己,确实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首先第一关过不去的就是我自己本身了。

  《无线对讲机》最赚足我泪点的便是最后女儿说的那段话“可我小时候听到里面有声音哦“。

  那一刻我就想着,也许哪一天我像爸爸一样喝醉了酒,也能听到外公的二胡里传出一些声音吧。

  不过这样,也许就成为人体乐器了,听起来也并不是很好。

  另外乙一虽然用了这么多笔名,前面几篇更多的还是同一种风格。(我自认为)

  一股子的日式小说风格扑面而来,不时还能想到《我所存在的那个街道》等之类的悬疑剧。

  唯独最后一篇写出了一种小时候看的翻译小说的感觉,虽然结尾时又回了去。

  比起之前看过的《尸体》那篇文,短篇仍旧非常有魅力,但我大概更喜欢黑乙一多一些。

  就好比《尸体》是在烟花的光影里明明灭灭的可以触碰的温暖的画皮,

  而这一本就像套着画皮的人,人在皮里,以文字描摹。

  也许我真的不适合看短篇小说吧。

  《杀死玛丽苏》读后感(九):谈谈《山羊座的友人》

  大概是在15年还是16年的pinterest上,看到一张海报,上面写着“山羊座友人”,当时就把这张图片保存下来了,因为觉得挺好看的。

  然后,19年的今天,终于看了原文小说。中间有段时间,当我发现海报上有男神“乙一”的署名时,是有特意去网上找过这篇小说的,可惜没有找到,但是过了几年,还是如愿以偿了。

  乙一的推理看多了,很容易猜出真凶不是一开始抛出来的嫌疑人角色,但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是忍不住担心,未来预报的内容会成真吗?如果是真的,那个善良的少年岂不是要无辜死去?

  结局还是被摆了一道,预报是真的,只不过死的另有其人。男主救了直人,却没能救下那个喜欢他的女孩子。

  建在风道上的家,满是落叶的阳台,以及落叶堆里奇妙的物件,来自未来的报纸……有些是乙一在其他文里用过的梗,但都是有意思的设定。

  把弱弱的、可怜的凶手带回家藏匿在壁橱,与凶手一起逃亡去东京……对于过惯了平淡生活的男主,以及我们读者来说,这种情节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好比漫长的暑假,和无所事事的小伙伴捡回一只小狗,瞒着爸妈,偷偷养在院子后面的草堆里,这种只有两个人知道的“秘密事件”,以及从微小事件中获得的巨大的乐趣感,是成年人永远也无法理解的吧。

  《杀死玛丽苏》读后感(十):杀死玛丽苏:七个短篇用了四个笔名,失敬失敬

  

果然短评又写成长评了…

乙一

《可爱的猿猴日记》

“人类是为了理解自然而发明了名称和词汇等这些记号。”

文笔可爱,篇幅很短却把人生意义娓娓道来。

《山羊座的友人》

全书最佳,那种尽管提前预知,拼尽全力百般阻挠却最终走向预言的无力感,乙一把握得太精确了。我愿意为了这一篇想别人安利这本书,入股不亏! 中田永一

《宗象君与钢笔事件》

这篇我一度以为是校园言情,然后反应过来主角们才小学生,于是画风忽然“名侦探柯南”了起来…

《杀死玛丽苏》

网友说的对,这篇本身就很玛丽苏,但是对我这样沉迷言情小说的人来说,玛丽苏和杰克苏的存在确实不能称之为错误,也是平凡生活里能够汲取力量的快餐文学啊。(另我真的怀疑这篇在内涵我们这些没什么生活沉迷虚拟小说世界的宅男宅女…) 山白朝子

《无线对讲机》

走温情路线,最后结局引人遐想,遗憾有之,我觉得书里有一句话是“宗教是对往生者的慰藉和慈爱,其实应该是“宗教是对生者的慰藉和慈爱”吧。独自活着需要背负太多了。

《某件印刷品的下落》

聚焦了科研和伦理的冲突——实验室的小白鼠们到底有没有灵魂呢?男主说的对,要看人们的定义了。 越前魔太郎

《夏娃·马丽·克罗斯》

是全书最具恐怖气息的一篇了,甚至有些都市魔幻元素,结尾细思极恐,所以说,人不要有太强的好奇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