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乐航班 第二季》经典影评有感
《弦乐航班 第二季》是一部由詹姆斯·博宾 / 特洛伊·米勒 / 米歇尔·贡德里 / 塔伊加·执导,Jemaine Clement / Bret McKenzie / Rhys Darby主演的一部美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弦乐航班 第二季》精选点评:
●要珍藏!
●最喜欢的连续剧!!!
●他们总让我笑晕,每次都一脸贱像地以MV男主角的姿态在镜头前晃,还有那种歌:too many dicks on the dance floor 哈哈哈~~~
●粉絲濾鏡嚴重覺得Taika導的那兩集最好笑,特別2x7的自黑劇本 Taika真的好出色(媽的夠了)
●最喜歡的音樂喜劇沒有之一
●第二季仍然给力,有一集竟然出现卡拉OK《粉红色的回忆》韩语版,抽~ 最后3人一起回到新西兰放羊也算是happy ending了 XDDDD
●kristen wiig那集笑爆了
●Brettttt!!!!!!
●简单一句 笑死爹了
●新西兰的口音好可爱哟。明年就去纽西兰喂羊驼啦~
《弦乐航班 第二季》影评(一):让你忍不住想笑的低调的幽默~
偶然换台时看到了这两个很摇滚又很恶搞的男生形象,发现自己不由自主地慵懒地窝在沙发里不想起来了,,, 后来就习惯每天十点钟转着hula ring,一边忍不住地笑着看...
这部美剧很吸引我的是它,轻松的节奏,很炫的画面,像诗人一样跳跃的场景变换,还有它低调的却让你忍不住想笑的恶搞的幽默... 还有,我很欣赏它场景变换间的过渡,一周的时间为线,精选了每天他们两人平凡却又离奇的生活;同时,它也摆脱了泡沫剧场下哄笑的场面,自然地讲述着一件又一件离奇的事情... 偶还超赞剧里的音乐,片头中二人在生活中的各个场景,手握各种不同的物品都能奏响动感的节奏...
这个假期一定要从头到尾好好看看滴~
《弦乐航班 第二季》影评(二):207-“总理”那集非常搞笑
最逗的是竟然还出现了一段Bret对着屏幕唱韩语卡拉OK的片段,在Jemaine约会的时候镜头突然拉远,两个人坐在绿油油的公园里,屏幕上出现斗大的韩文字,之后变成卡拉OK短片。那个歌是一国语老歌填的估计发音不对的韩语词,原曲叫“往事只能回味”。
本集中来访的新西兰总理要求见奥巴马,没提前预约,于是领事馆的文化副参赞Murray只能找来了一个模仿秀的奥巴马和总理在“奶酪晚会”上亲切握手拍照。假奥巴马说漏了嘴,说他还扮演过威尔史密斯和usher。为了掩饰,Murray称总统先生指的是CIA的最新计划,代号“威尔史密斯”。Murray同时还请来了模仿秀的Bono和Elton John助兴。但是Elton John来了两个,于是总理崩溃了,说“matrix的破绽终于暴露了”,要跳楼。同时,Jemaine得化妆成Garfunkel的样子来和一个Garfunkel的疯狂粉丝约会。最终发现,这女的的男朋友就是Garfunkel本人,她每次和他分手就找来一个假的Garfunkel来聊以自慰,这已经是第12个了。回到家,Jemaine看到Bret穿成Paul Simon在八十年代的样子,和一群非洲人合唱。
Flight Of The Conchords就是这样一部喜剧,其实里面的那种喜剧由头挺像Borat或者Bruno的,因为实际上Flight Of The Conchords的制片人就是Borat的制片人。他搞的喜剧的特点就是那种纯讽刺的幽默,不是情景喜剧型的幽默,而是难堪、嘲讽一切(比如指Scarborough Fair是一个关于购物单的歌,上面写了要买的菜)。还有就是一贯的嘲笑国家,Borat里面是嘲笑哈萨克斯坦,这集里面是嘲笑新西兰。新西兰的总理用的是上一届总理用剩下的名片,混在旅行团里进入白宫,等等。当然新西兰不像哈萨克斯坦那样不宽容,何况主演都是新西兰人。估计在新西兰不会有人骂这几个来自新西兰的主演卖国奴。
这集不光我觉得好,艾美奖的评委也这么认为。本集获得了艾美奖最佳编剧的提名。
《弦乐航班 第二季》影评(三):《弦乐航班》一地鸡毛的屌丝生活
美剧《弦乐航班》共2季,第一季2007年推出,共12集;第二季2009年面世,共10集,这一季融入更夸张的舞台表演,加了更多的自嘲和自讽。主要人物:"弦乐航班"乐队两位成员BretMcKenzie和Jemaine Clement,乐队经理人Murray和疯狂女粉丝Mel。没有紧凑的情节,没有明显的剧情冲突。不讲屌丝如何逆袭奋斗励志;也不谈论愤青如何抑郁堕落。没有愤懑不满,没有人生鸡汤。就是一地生活零碎,加几个人的真实性格。
ret和Jamaine来自新西兰,组成一支两人乐队Flight of the Conchords来到纽约闯荡。初来乍到,没钱或许还没合法的工作身份,两个成年人床对床共处一室,好基友没有隐私,也不习惯有隐私。恋爱是两个人的事,却常常是三人行,总有个电灯泡亮着,特别是Jemaine,一点都不"懂事",甩都甩不掉。碰到他跟女孩出去约会,竟然会主动邀请Bret一起,尽管Bret会再三推脱。Jemaine交的女朋友经常是Bret的前女友,他一点都不避嫌。当然有时两人同时喜欢一个女孩,那竞争起来也是一点不手软。
有人说,同感是打开观众心门的钥匙。《弦乐航班》打开观众心门的绝招就是乐队的拿手活——唱歌。生活中Bret和Jemaine呆头呆脑,人畜无害,表情木讷迟钝,但一开口唱歌形象完全被颠覆,绝对是唱得比说得好听的类型。无论是款款情歌,街头说唱还是卡拉OK风,都轻松hold住,第一季每一集都有他们的好歌相伴。除了唱歌,两人的跳舞,舞台表演也是很不错的。
还有一个秘密武器就是那种"冷幽默"。Bret就是"冷幽默"的典型。有次他遇见了Coco并爱上了她,给她写了首得唱上两小时才能唱完的歌,情感强烈地如滔滔江水,全宇宙也是没谁了。有一次被一个女孩看上了,对方很主动送他到他公寓楼下,她问能不能上去喝杯茶,Bret说不方便;对方更直接问,一般你交女朋友要多久才会邀请她上楼呢?他的回答竟然是"三年",哈哈哈……
《弦乐航班》对生活零碎的描述比较"男人"视角,没有依赖人的情绪去渲染,用一种冷静客观的理性态度来把控。观看的时候,因为这种"冷静",我常常是先想笑然后又觉得难过。比如因为没钱,有次Bret从垃圾堆里捡了一袋三明治回来,卖相完整,Jemaine感叹今天伙食不错,Bret告诉他实情后,Jemaine差点吐掉,但一想谁让自己穷呢,两人还是默默吃了这份免费餐;有段时间实在是没钱了两人决定出卖自己的身体去做"站街男"因为那样来钱快,做得很卖力,各种互相推销。还有种族歧视,人高马大两个大男人,竟然被一个卖水果的印度人歧视,因为是新西兰人,所以摊贩拒绝向他俩出售水果。其中细节也是让人哭笑不得。
乐队经理人Murray是这部喜剧的一大无厘头逗逼。几乎每集他都要召集两人开会,还像幼儿园老师一样每次一本正经点名,"小朋友"必须得举手说"到"。这幼稚的形式主义好熟悉,他怎么不弄个秘书做会议记录还自己亲自动手呢?然而,每次开会除了点名似乎也没啥事,他应该是很享受那种给人开会的感觉吧。有次点名结束,因为乐队粉丝人数为零,Murray问Jemaine和Bret要不要加入自己乐队的粉丝俱乐部,搞笑吗?!有次他跟Mel开了"粉丝俱乐部会议",说是粉丝俱乐部,其实就Mel一个人,来感受一次他的点名功力:
Murray:主席
Mel:到
Murray:秘书
Mel:到
Murray:财务
Mel:到
等看到第二季新西兰首相那集,发现原来Murray的官腔官调师出有名,竟然跟首相一模一样,哈哈哈……
还有位出彩的人物就是那位疯狂女粉丝Mel。虽然她的戏份不及Murray,但每次出来,都能让那一集更加出彩。她对Bret和Jemaine是死忠粉对偶像的爱,会守在他俩住所楼下假装偶遇。Bret和Jemaine去外地表演,她会让自己老公开车一路跟踪追随;她对Jemaine有男女肉体的欲望,有女性想接近Bret和Jemaine,她会生出赤裸裸的嫉妒和敌意;有时她也会散发出一种母爱的天性,Bret和Jemaine无家可归时她收留他们,并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晚上睡觉时给他俩掖被子;当Bret情场失意不开心的时候还争当知心大姐欢……当然这份复杂的爱也曾有过背叛,她也一度改追了Crazy Dog的星。Mel完美诠释了一个真爱粉的各种崇拜、嫉妒、与不计回报的付出。她的存在更衬托了Bret和Jemaine木讷呆萌。红花衬绿叶,非她莫属。
《弦乐航班》是喜剧,但不是情景喜剧,不会为了逗观众笑而穷尽语言去挑逗,相反剧集的语言是相当"冷"且有节制的;也不会为了营造喜剧的氛围在背景加入掌声,出现更多的是天马行空、蒙太奇般的镜头表现力。这部喜剧的原创性很强,它无惧政治是否正确,也无惧各种"三观",将实实在在的生活里的人表现得异常轻松真实,有种鱼在水里游,鸟在天上飞的自在。与另一部英国喜剧Him& Her《宅男腐女》,异曲同工。虽然后者是纯封闭空间的作品。
据说Bret和Jemaine有意将《弦乐航班》搬上大荧幕,剧本已经完成。估计期待它的粉丝不会少吧?!
如果将来哪天去新西兰,我一定要在往返的长途飞机上点看一遍这部喜剧,消磨旅途的乏味的同时,深刻体会下荧幕上与实际生活中的新西兰人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