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做点事,我的文字对你毫无意义
图片
文/夜渔
马云说过一句话:很多人晚上想想千条路,早晨起来走原路。
有人评价:你成功了,你说什么都对。
每次在网上看到这样的留言时,我们都知道这番评价暗藏讽刺。
可是仔细琢磨,这番评价很有道理,说的很对。
今天读书的时候我马上联想到这个,于是我就在思考,既然评价的很对,为什么会让我们觉得暗藏讽刺呢?
然后我就在分析,把评价者和评价分开来看。
首先,评价者在评价时候的思维和心理是什么样的?
对于马云的这句话,很多人都是感同身受的,晚上想了很多,第二天要做什么,有什么计划,可是第二天早晨醒来,就会找很多借口,今天起晚了,今天很忙,今天很累,要不明天再说吧?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就这样,想的很多,却从来都没有行动过。
久而久之,他们的思维就固化了,认为自己想了那么多也没用,反正也做不到,大多数人不都这样吗?
从他们的心理来看,他们认可马云说的,知道马云说的是对的,因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但是他们的评价却不认可马云说的,因为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发现自己做不到。
而对于这番评价,为什么成功的人说什么都对?
因为成功的人有结果,结果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这只不过是表象,我们忽视了取得结果的过程。
过程是什么样的呢?
经历了无数的尝试和失败,这些尝试和失败就是所谓的经验。
成功的人通过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的道理,评价他们说的对,这真的没啥问题。
所以通过这番思考,我学习到两点:
一、如果我也想成为说什么都对的人,我也需要通过不断的尝试积累经验,然后取得结果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二、如果我想少走弯路,我就要向已经取得结果的成功人士取经。
早读《刻意学习》,我摘录了一段话:在成长方面,你不会因为多知道一些东西,而变得比别人更好,因为核心的区别还在于行动量的大小。
摘录这段话的时候,我忽然想起读这本书的推荐序里李笑来写的一段话,作者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你不做点事,我的文字对你毫无意义。
我想,这就是作者对于自己的定位,他不会为了迎合读者的喜好而写作,他希望能够以身作则,通过文字的方式让大家明白行动的重要性,希望读者赶快行动,行动才会有成长。
这样一想,我突然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蛮大的,是实实在在的想要帮助读者。
只是,很多人并不喜欢。
只是单纯的把这本书里的很多观点理解为鸡汤。
可是,鸡汤好不好喝不重要,关键在于鸡汤有营养,对身体好。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