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读后感精选
《大树》是一本由[法]贝纳尔·韦尔贝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树》读后感(一):荒诞,用来走那些你以为走不通的路
晚上洗了个澡,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觉得《大树》可能是最中规中矩的一篇,却用来做了书名。
喜欢这种篇幅不长却脑洞大开的作品。
本来没有想来写长评,只是看到当当有人给一星差评大骂这本书“ 我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这样一本书也可以出版,并且被翻译成中文在出版 这样的书也可以卖钱,太不可思议了!谁要这本,我送他! 文中故事瞎编乱造,缺乏逻辑性,让人觉得是神经病的胡言乱语。 ”
一瞬间有些替这本书憋屈,下一秒又告诉自己夏虫不可语冰,但是冷静下来再想,只能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角度不同,评论不同很正常,所以我丝毫不想掩饰自己对这本短篇小说的喜爱。
《绝对的隐士》让我不得不说精彩极了,一个脑子的故事,几代人的态度变化,和最后轻描淡写的结局,节奏紧促,每一个字符都让人思考,而这个大脑,放弃了肉身,放弃了感知和倾诉,只为了思考。而这种思考正常人看来没有什么意义,他自己却乐在其中。结局讽刺的成为了盘中餐,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不,隐士最后的感知,是被吸入了无尽的黑暗中。。。
《常入我梦中的她》比较恶搞,才刚刚被带入了公主的世界,却有了种看公众号软文的恍然大悟。
《数字迷城》的风格比较新一点,毕竟类似这种8+9=17就可以是升级条件的弱智玩法被一本正经的写出来,还是会让你会心一笑。
其他篇目不想一一赘述了,总之这种脑洞大开又带有现实意义的口吻戏谑又带些小讽刺的东西,我个人很喜欢读。
以上。
《大树》读后感(二):《大树》,给你天马行空的想象
《大树》包括20个短篇,20个故事,犹如20粒带有想象力基因的种子,在你的脑海里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让你看到一个绝对无法想象的世界,看到一个让你舌头伸不回来的惊奇结局。
《大树》的作者是贝纳尔·韦尔贝,他是一个天生的作家,从七岁起就开始创作短篇小说。它的想象力非常棒,而且善于将生活的点滴事件加以想象,变成愉悦读者的作品。
巴黎的每个角落都笼罩着欢乐的氛围。人们将自己的防毒面具和活性炭过滤面罩抛向了空中。居民们从郊区回来,在城中各处组织起舞会,在珍珠似的球体周围跳起了法兰多拉舞。——《天外飞石 》
皮埃尔穿上了在电影服装道具商店买的路易十四时期的服装,只随身带了一个不分时代的皮包,然后就舒服地坐在了椅子上,输入了想去的年代,并按下了出发键。——《穿越时空之旅》
因此,我们强烈建议那些不知该如何处置自己的宠物人(特别是,当它是由地球上的野生人类组成时)的孩子将它们送给更穷困的孩子,这些穷孩子也许会因为继续豢养它们而获得许多乐趣。——《让我们来学习爱它们》
在想象的大树中,作者让我见识到了想象的巨大力量,能够给人带来无限的快乐,而且这种想象不是任务式的,而是平时无意间的联想,看到生活中的事物然后想到其他世界——古代、外空、魔界等等。
大树,自然里一颗大树的成长是由小到大,它就经历稀疏到茂盛,茂盛再到稀疏。就像人的想象,由平淡慢慢变丰富,又由丰富慢慢变缺乏。我觉得这两个韵味联系起来,刚好符合这本书的书名,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本身书名就很不错。
《大树》读后感(三):科幻树下 硕果累累
这是我第一次阅读贝纳尔·韦尔贝,我被书封上面的那句“书架上必备的科幻小说”而吸引,抱着高期待和好奇心的我翻开了《大树》,幸好重视,才遇见了这棵科幻的“大树”。
记得小时候曾经读过一篇很短很短的获奖小说,故事就几行字,意思是地球只剩下了最后一个人,然后响起了敲门声......多么惊奇,多么有新意。是恐怖,悬疑,感动还是惊讶,门后面的是谁?门里面的又是谁?作者仅用了几句话就把一个充满幻想的盒子送给我们,而我们也在不经意之间打开了幻想魔盒。科幻小说的定义不是随意的天马行空,不是思维缜密的巨制部头,真正的高手对决,就在毫厘之间,可谓四两拨千斤。
从穿越时空的故事开始,简短的故事却没有让他落入俗套,纠结于时间的概念和与过去的可能性。这很好写,也可以随意的写,作者另辟蹊径,以穿越时空作为线索,引出了保险业务和利益之上的社会照应;在《让我们学习爱他》中,放佛我拿起来一个玩具说明书,而说明书的主体竟是人类,阅读着来自“外星”对地球人的理解和思考,不禁”感叹作者强大的观察角度;在“人类饲养厂里,我们被极度抽离到与蚌类相同的位置,把地球当成了养成珍珠的饲养地,同时还不忘调侃政客的虚伪和伪善。
外国科幻小说的发展与东方科幻小说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更多把视角放在人类之外,用更多无法解释或者外来文明的口吻颠倒我们的思维和习惯,后者则更偏爱于将人类本身妖魔化,生物拟人化,世间万物的极致是人类,人类自身去探索“下层”文明。所以我们可以在外国科幻故事上看到更多超脱于人类自我,抑或是诋毁,但在中国科幻领域,我们得到了更多的人类回归本质与信仰。
也许下一个文明不是人类,也许我们也会步入恐龙的结果,未来遥不可及,却也不是不可估量。无论是东方神话还是西方科幻,新鲜而惊奇的故事,必然会让人类的世界丰富多彩,耀眼之极!
《大树》读后感(四):脱离限制,打开想象的天空
贝纳尔•韦贝尔的《大树》让我看到了另类 的科幻,贝纳尔•韦贝尔的风格充满了脑洞与奇思妙想。将想象融入现实生活,又加以修缮。这就是《大树》的集合。 贝纳尔•韦贝尔的《大树》是由20个短篇小说组成。这其中包括:将人类当做蚌来制作珍珠的外星人的《天外飞石》、也有人类向太阳探险的《蝴蝶之歌》、将人类当做宠物,以另一种视角看待事物的《让我们如何来爱它们》…… 其中有三篇令我印象深刻,分别是《绝对的隐者》、《生死球赛》、《想独立的左手》。 《想独立的左手》讲述了便衣警察诺伯特•佩提洛林的左手想要独立的故事。诺伯特•佩提洛林与左手之间的博弈,当自己的手不能随意的驱使,它自己想干什么干什么,生活将变得一团糟。诺伯特•佩提洛林的生活就是这样,当他开车时,要用右手去换挡,左手离开了方向盘,还会去抚摸别人的胸脯等等,这期间爆发了不言而遇的“战争”。诺伯特•佩提洛林将他的左手禁锢在“牢笼之中”将左手打上石膏来减少它无厘头的行为,而这一切都是无用工。在诺伯特•佩提洛林的左手杀害了一名职员后,诺伯特•佩提洛林终于妥协,开办了属于自己的侦探社“左手&佩提洛林侦探社”。 《大树》有几张图片,其中图片下方《绝对的隐者》有这样一句话:古斯塔夫的大脑在他的营养液中发现了新成分,这添加物引起了十分奇妙的幻觉。头脑风暴变成了光线的强震。他在十分钟里游览了梦幻区的18万个层次。看着一句话你一定不会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故事很简单古斯塔夫为了有助于思考摒弃了身体只将大脑留下,古斯塔夫的大脑就活在营养液的补给下,是什么让他在十分钟里游览了梦幻区的18万个层次,原来就是他的子孙的子孙的同学加入了番茄酱。故事的结局:古斯塔夫的大脑被狗吃了,他还在他的思考之中。 《生死球赛》世界杯大家都很熟悉,也是赌球的盛典,每次世界杯都有人在天台上坠落,今年是法国队的一年,法国队通过姆巴培的抢眼表现成为本次世界杯的冠军。贝纳尔•韦贝尔的《生死球赛》成为了世界杯的“进化版”各国的博弈不在军事、经济,要通过“世界杯”。这里的“世界杯”更像是被进化成游戏中的比赛。球只是个介质。《生死球赛》中新西兰与泰国的决赛,简直刷新了我的三观,现实中的球赛就有女球迷裸身去球场,这里居然让男女同上一个球场,会发生什么,我只能“嘿嘿嘿……”。《生死球赛》的世界杯会死人,这也给世界带来了经济效益。世界杯吗?总要有结果结果2026年世界杯是泰国赢了。 看了贝纳尔•韦贝尔的《大树》,深深的被他的脑洞所征服。
贝纳尔•韦贝尔脱离限制,打开想象的天空!
《大树》读后感(五):一棵神奇的大树
以前看法国小说对于我这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读者来说,确实不是特别喜欢,可是当我看了这本《大树》的时候,就被书中的描写给吸引住。贝纳尔 • 韦尔贝的《大树》是一本需要慢慢读的书。全书20个深含哲理的故事,个个充满奇思妙想。可以说这是本描写的都是非常奇幻的故事,作者是一法国作家,他在这本书里表现出的汪洋恣肆的才情令人惊叹不已。
读了这些奇思妙想的小故事,觉得书中描写的这些都是用幻想来包装的警世寓言,《大树》作者贝纳尔·韦尔贝,确实是一个多才多艺,并善于表达自己想法的法国艺术家,我们通过这本书可以看到,作为法国人的作家不只是特别浪漫,法国人的创造力确实值得我们赞叹。书中充满了哲学的思考,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表现出来。
其中一篇《天外飞石》讲的是,在一个花园的中央处,有一些的陨石臭石落下,在茫茫宇宙中,我们人类其实就是一些如同生物动物的物种之一,在人类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半人马星球的巨人们制作珍珠,是用以作为装饰的奢侈品,而我们人类却一无所知地区做这样的事情。 在《大树》的一章中:用大树来比喻人类的生存繁衍如大自然中的大树一样,生长不断展枝发芽的大树,而树干中的一圈圈年轮,如人类社会的螺旋式上升形态。我们了对世界的认知也许是不完整的,只有经历学习和积累的过程才能认识自身,很多的问题如果我们能站在更高的立场上看很多话,也许,我们这个世界会有更大的进步。
作者总是用新的另辟蹊径的方法来观察和描写我们的这个世界,他是站在一定的高度用智慧的眼光来观察我们人类居住的世界,就像一棵大树一样,深深扎根泥土之中,向人类表达着自己的情感世界,韦尔贝是用他多变的文笔,用讲故事的方式和风格来揭示了人性的真相,用一段段冒险故事来描写社会的各种现象,这些文字也许是为了适应他在题材上的多样性,用特别浪漫的笔触来勾画社会的变迁以及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作者的文字描写特别活泼自然,也是法式幽默的体现吧。 我们读了一本短篇小说集可能觉得写的有些难懂,而每一个篇文都抒发作者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这本荣获法国文学最高荣誉“龚古尔”奖的作品,是一本能如此触动人心的短篇小说集,带给我们的感触是很深刻的。作者也曾经说过,在他书中的每页都有一个高潮。是体现更他的短篇作品本身的魅力,让读者看着有趣。
拿起了这本书我就特别喜欢读,慢慢地享受法国人书中的浪漫和智慧。韦尔贝的《大树》是我们应该经常翻看阅读的好作品,我是推荐这本书的。
《大树》读后感(六):文章的吸引力,除了爆款题目外,其实更需要想象加持
为了克服写作干瘪的问题,其实上学那十几年我一直思考过许多方式,多看书自然不假,可把外界吸收的信息誊在纸上又是另一番大辛劳。不及格的次数多了,反倒在后来给我咂摸出一条“取巧”的路子,即改编和再造。抽离于真实剧情而演化出具有想象力的情节,听起来并不是一件很难办到的事情,可如何让故事合理化并让人产生阅读的冲动,离不开自身的沉淀,这又使得答案再次回到原点。这也成为我后来上得高中接触议论文屡战屡败的重要原因,浮萍无根,即使拥有再出其不意的创造性,依旧会因为材料的缺失而显得分外无神。
那么如何实践操作让想象力汇入文章当中去增加阅读吸引力呢?大可以如此训练,向自己提问,问题越荒诞越好,越随心所欲越好,比如—— 如何饲养人类?
我们可以这样思考。人作为目前所知的最高等智慧生物,在地球上掌握着绝对的统治权,那么会不会会另一种更高级的生命介入进来,将人类当做是圈养的试验品呢。其实在我们的历史当中,早就有人这样实施过,具体可参见古罗马奴隶主们斗兽场活动,以及封建时代那些把奴仆当做私有物品的上等人们。但如果站在“规范化养殖”的角度来看,这种依靠买卖、暴力、赠予等形式饲养的人类并不属于科学的范畴。所以该怎么做呢?捕捉、研究、驯化、喂养、繁衍、处理等等环节都是需要顾及到的。
经过一连串克瑞格试验、布容斯试验、沃姆斯试验、格拉克试验(杜撰的研究方案)之后,我们发现,只要了解人类的习性之后,养育他们并不比养其他宠物困难。当然,人类本身生命的脆弱性决定了,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定期投食,以及让他们远离其他宠物,如果你更善良一点,当不打算继续饲养之后,可以选择送给贫困地区的孩子,让他们共同享受这种快乐。
这个一本正经却如此诡异的故事,来自于贝纳尔.韦尔贝的《大树》,作者就像一个天生的小说家,总能以最恰当的设定来塑造我们想象不到的情节,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与专注。
《大树》拥有二十个天马行空又各不相同的奇幻故事,虽然我想其本意并不在讽刺上,但类似于“宠物人”这样处处充斥着黑色幽默的东西,依旧会让阅读者在解渴之余出现反思。优秀的讲述者一定都不会满足于单单描述一件旁人不曾见识的故事,他们会不断揉捏进更多的元素使得这个故事变得立体、圆润、引人注目。听起来这像是个缝补匠该干的活,可谁说这不是放飞想象力最好的方式呢,毕竟优秀的人在任何行业里都是相通的。
《想独立的左手》:一只手有了自我意识,开始反叛主人。 《控制》:一个人患了一种怪病,他见到的所有实物都变成符号,世界变成一大串字符。 《最后的反抗》:未来老年人成为社会的负担,政府通过“反老年人法”,养老院的一群老年人发动了一场革命。 《青年神祗学院》:一个神仙,在学校里的高级班学习,负责管理人类,所有历史被重写。 《完美世界》:所有的东西都高度智能化、会说话。主人公爱上一个姑娘,最后发现她是个机器人,最后的最后,发现自己也是个机器人。 阅读感是随着阅读深入而不断饱满起来的,平民化并不华丽的写作风格、从不起眼的小事发掘出的灵感来源、一板一眼甚至有些端正地说着让人大开眼界的故事,这种显而易见的贝纳尔做派很难被模仿,但作为一个希望把想象力融进文章中,尽可能地摆脱干瘪单薄的怪状的本人来说,实在是最好的学习模板。
《大树》读后感(七):荒诞、夸张、讽刺
荒诞、夸张、讽刺
文学作品,类型很多。短篇小说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一向受到很大的重视。但是,时至今日,它也有些弱化的趋势。这和它的“体型”短小,也不无关系。时代在发展,人们似乎更愿意在长篇大论中,得到些什么启示和消解。而文学的娱乐功能在今天发挥得更趋于极致,教育功能反而在其次了。
这本《大树》在当下文学园地内的出现,显得很突兀,也很令人震惊。这全是因为它的题材和表现方式,是与传统完全不同的。给了人们另类的视角和观察思考的启蒙。就像这本书的腰封上的宣传语所说:是“你书架上不可或缺的奇异篇章”。这本书被誉为法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幻想巅峰之作,并且荣获了龚古文学奖和法国教育协会特别荣誉奖,销售量达到200多万册。
一本短篇小说集能够取得如此成绩,是应该让人刮目相看的。也因此,它才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展现在广大读者的面前。于是我们看到,即使是从异域的作家的面目来看,这些小说仍然让人震撼。这并不是民俗或者民族文化的不同,也不是题材上的创新,而完全是它的表现手法和深刻的寓意。可以说,读完这些小说,会让人联想到很多东西,这些东西,我们熟视无睹,可是却围绕着我们、改变着我们。
比如《天外飞石》这篇,外星人扔掉的一块臭球,落到地球上,被人们层层包裹,最后却变成了另外的外星人认为的极为珍贵的珠宝。这当然是个绝大的讽刺,我们不要设想这种情况可能不可能发生,只是要换个角度思考,人类的追逐是否完全合乎理性?被我们视为珍宝的东西,其价值最终为何?反过来说,我们为之追求的许多东西,可能并不是值得我们捍卫的价值体系。人类的盲目,有时候就像追逐一块臭球变的珠宝的外星人。
《让我们来学习爱它们》则把人类喜欢饲养宠物的角色对调了一下,人被降低到了宠物的地位,而外星人则上升到了饲养者的角色。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某些生存特点,是多么自私或者荒诞可笑。我们的目光被提升到了更高一层,而我们的道德情操和行为却似乎并没有变得更好。当我们为看到的一切感到可笑之时,其实那该嘲笑的正是我们人类自己。而人类,其实自高自大、唯我独尊很久很久了。
要不是作家的细致描写,深刻剖析,我们还在迷梦之中津津自喜,快乐逍遥。正是如此,我们缺乏自警自省,对于我们人类自身在宇宙中所处的地位,缺乏认知。我们就是那些毫无所知的被饲养的宠物。不可否认,人类社会的快速进步,让人们的智慧大开,但是也让人们远离了自然天真,被培养成异化的社会关系中一个环节。
这也让人们时常去探索自我的特异,如《控制》,说的是人自己,也包含对社会环境政治制度矛盾的辨析;《宠物狮子》也是从人类的需求角度来探索,人们的在社会发展之中的异化需求,导致异样生物的出现。一个核心理念是,只有人类的正常发展,社会才会平安,人们也才能得到真正平实的快乐。人类不能因为自己的妄想,就颠覆固有的伦理道德,随心所欲科幻出什么来,那不科学,也充满了危险。
纵观这些小说,可以说都精彩之至。荒诞之下,其实更应该让人们警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应该如何规范,如何导向,为了自己,也为了子孙后代的未来。这是文学作品留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大树》读后感(八):5+5=10
这是部短篇小说集,20个异想天开的故事,譬如《数字迷城》。
我翻到这篇时刚好想上厕所,于是捧着电子阅读终端坐到马桶上,低头看到“1+1=2 2+2=4 到这里为止,我们都是同意的。那么,我们继续。4+4=8 8+8=16 还有8+9=……他按摩着自己的太阳穴。”好吧,我下意识地用一只手按揉下自己的腹部。
“他”叫樊尚,答出了8+9=17,于是成为了小说世界里的一名精英分子。精英到什么程度呢?骑士,战士中的最高头衔。他的领导是男爵赛斗,赛斗知道9+9等于几。他们的世界里知道9+9答案的只有一百多人,所以樊尚的精英程度也可想而知了,假如樊尚在我们的世界,聪明程度绝不亚于《生活大爆炸》的谢耳朵!
但是,骑士樊尚不如谢耳朵幸运,没有一个跟他一样智慧的妻子。樊尚的妻子能数到12。12?是的,能数到12已经很不错啦。他的父母从来没超过10,思维也就限定在10以下的范围,这是他与父母之间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骑士樊尚能数到17,理所当然在这个国家管理顶层,获得领导的器重。男爵赛斗交给他一项棘手的任务——抓捕四名异教徒杀人犯,“许多人都为此牺牲了性命。但是你能数到17,所以应该足够灵活,可以获得成功的……你想知道他们是否比你数得更多,是吗?是的,他们掌握的知识比你更多,他们清楚地知道9+9等于几。”
知道9+9等于几的人居然堕落到异教邪说!?骑士樊尚觉得难以置信,男爵赛斗推心置腹地说:“樊尚,知道了太多事情会让人发疯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对数字知识的了解程度各不相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教孩子们10以上的数字。每个数字和数量都有自己的能量,但这些能量是难以掌控的……数字越大,对于操控不当的人来说,危险就越大。”
嗯嗯,看来这个法国佬写的故事比《局外人》、《恶心》有趣多了。
骑士樊尚杀死了一名异教徒后,被另外三个抓了起来,这才发觉有关这四个异教徒,他所知道的只是男爵说的官方版本。“事实上,我们没有杀害任何人。我们的罪行比这个严重得多。我们在了解事物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了……9+9=18 我们还知道9+10,甚至10+10……”“我不相信你们。在十几的数字以外不存在其他的了。”“事实上却是存在的,还有20。10的两倍就是20……”
骑士樊尚发出一声痛苦的嘶吼,觉得脑海里仿佛打开了一扇大门,他哭了,面对一个超越十几的无限广阔的数字领域……他拥抱了那三名幸存的异教徒,决定从此和他们一起思考那超越一切、被数字或数量限制的世界。
是呀,这扇门如同是在谢耳朵面前打开通往浩瀚无垠宇宙世界的星际之门!
“快点。”厕所门外有人在催,“晓得了。”说着,我马克一下。
解手出来,故事还剩结尾。
骑士樊尚成了异教徒的首领,建立了独立政府,在这里人们学习到了20以上的数字。但是,他们受到各国排挤,领土被一点点蚕食。旁边的“十全国”,声称在数字10以上不存在任何数字,禁止任何人提到10以上的数字。在“十全国”的影响下,到处都出现了对知晓11、12、13、14或15的人的谋杀。结果,20以上数字被限制在这人数越来越少的异端之地。最后,樊尚上街被一个“十全国”人刺杀身亡。
看完《数字迷城》,我点了取消马克,看着摁动的手指,1、2、3、4、5,5+5=10。
《大树》读后感(九):灵感原自于生活
《大树》是法国著名作家贝纳尔·韦尔贝的一本短篇小说集,全书包括了二十个小的短篇故事,这些故事也真是短小精悍,最短的不过几页,里面讲述了一个个有趣的,充满想象力的荒诞的故事。
本书的作者贝纳尔·韦尔贝是法国的一位著名作家,作者在法国可谓家喻户晓,拥有着最多的读者,他是一个天才作家,从小的时候就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创作了多篇小说,在长大以后开始沉迷于漫画和剧本的创作,自己创作并发行了一份报纸,最终作者的作品被大家所认可,一个天才作家由此诞生。作者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流行传播,受到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看到这本书的封面,具有非常立体的形象感,而且颜色也非常奇怪,给人一种离奇之感。一棵冲天大树,吸引了眼球,仔细看,会发现在大树的底部,是一轮弯弯的黄色月牙,这可真是一棵大树啊,真的特别高大,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到底这会是一本什么样的书那,看到书名也许会感觉就是一本普通的故事书,甚至可以认为是自然界植物的百科全书,毕竟大树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生活中随处可见,是最常见的植物了,而且不同的树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而且体积大小也是有着较大的差别,可是本书似乎并不是一本自然界的科普读物,而是一个科幻故事小说。
翻开本书,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几幅抽象画,这些画的颜色选取也和本书的封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且画面也是充满了想象力,让人有些琢磨不透到底是想要说明什么意思。作者也说出了创作这些故事的原委,从小的时候,作者就是在父亲的故事中沉睡的,而且会在梦中出现父亲讲过的故事的画面,这些都潜移默化的为作者创作奠定了基础。不仅是父亲讲故事给作者听,就连同学的故事也是深深的吸引了作者的心灵,作者也开始自己进行构思,开始想象,而且故事开始越来越荒诞,但是每一个荒诞的故事,看似没有头绪,其实不然,都是有着现实的基础的,作者的每一篇故事虽然离奇,可是都是作者在一件事情启发的基础之上,增添了 想象力,才把一个个精彩荒诞 的故事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二十篇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这三类故事也有着相同之处,就是荒诞离奇。第一类是从宇宙的角度来观察人类,在宇宙之中,地球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部分,因此,还有更高级的生命存在,而这些生物让人类成了高级生物或神仙的玩物。而在第二类故事中,则是神话传说和幻想,这些大家也都并不陌生,毕竟传说和幻想也是大家经常接触的到的。第三类来自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这类故事更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了。
《大树》是法国著名作家贝纳尔·韦尔贝的一本短篇小说集,全书几十个小故事都是非常有趣的,充满了想象力。作者的笔触也是非常细腻的,虽然篇幅短小,但是描写的可是非常的到位,而且留给大家更多的想象空间,非常喜欢这本书。
《大树》读后感(十):荒诞之下的真实世界
如果失去了想象力,这个世界一定会无趣很多。如果想的再深一些,这个世界不仅会变得无趣,更大的可能性是,这个世界会失去生机。想象力是如此的重要,它能够促使人们不断的改造我们的生活,也能够促使人们不断的对这个世界进行反思。这些反思有时会以严谨的科学推演进行呈现,也有的时候,反思会以荒诞、诙谐的故事作为表现的另一种形式。短篇集《大树》就是这种能够让人们在荒诞与诙谐中碰触真实的幻想小说。
《大树》的作者贝纳尔·韦尔贝被称为“天才的法国作家”,他靠着非凡的想象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奇并且富有哲理的世界。在这些世界里,人们摆脱了社会属性、固有认知等事物施加给我们的束缚,拥有了全新的视角去打量我们自身以及我们生活的世界。不仅如此,由于韦尔贝天才般的创作能力,他的作品拥有迷人的魅力,也因此,阅读贝纳尔·韦尔贝的小说不仅能够获得某种程度上的觉悟,也能够在同一时间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
开篇的天外飞石就拥有这样的效果。小说虚构了这样一个故事,一颗陨石坠落在了巴黎的城市中心,这颗陨石带着浓重的臭味让城市里的人望风而逃,为了解决石头散发臭味的问题,市长用浇筑混凝土、石膏、玻璃等材料的方式阻隔了臭味。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石头消失了,并且在不久之后,又出现一颗更加巨大、臭味更加浓烈的石头。韦尔贝成功的营造出了一个充满恶趣味却又离奇的氛围,让人对陨石的由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成功了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之后,韦尔贝将陨石事件推向了外星人,原来所有的事件不过是一场“珍珠养殖”,包裹了重重材料的恶臭陨石成了美丽的珠子,而地球原来只是一个养珠场。
韦尔贝在极短的篇幅里架设出了悬疑,构建起了趣味,还将这种从宇宙层面对人类以及人类的生活所进行的思考隐藏了进去。这样的故事带有天然的魔力,能够让人不由自主的沿着他所描述的情景去想象,进而反观人类与之相同的行为。对于人类而言,我们主宰着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我们将砂砾放进蚌壳中以便孕育出光彩夺目的珍珠,我们进行定向培养,将野生鲤鱼改造成鱼缸中的金鱼。人类似乎拥有无上的权利,可以为所欲为,但是如果我们也不过是贝壳和金鱼呢?
在天外飞石一文中,韦尔贝对人类也可能只不过是宇宙中的低等级的存在做了番浅尝辄止的描写。在让我们来学习爱它们一文里,韦尔贝将人类置于宠物的地位,在这种兼有魔幻及恐怖的效果中,韦尔贝用超然于外的形式描写了人类所固有的行为模式,这种以外星人作为主人公的描写让人很难找到自己的定位,却也因此让人看到自身某些行为的可笑之处。除此之外,韦尔贝还通过外星人的行动和选择展现了同样存在于人类身上的弊病,于拍手称奇之间,韦尔贝完成了他对人们行为的反讽,也完成了他所期待的传递给更多人的反思。
除了书写这种建立在更高维度反观地球以及人类的故事,作者韦尔贝的写作范围还包括各类神话传说以及有所争议的社会现象。例如在小说宠物狮子中,韦尔贝用夸张的形式将饲养宠物的所带来的危害尖锐化,在很多情况下,也只有当问题严重到一定程度,人们才会正视存在已久的矛盾,并且反思自己的观点与做法。
与之相类似的故事还有生死球赛、最后的反抗等等。人们对足球等运动的狂热、老龄化的不断蔓延,这些平凡的事物在韦尔贝超凡的想象之下,拥有了诡异转折和神奇的结局。当然,小说的意义性和趣味性不仅仅取决于想象力,也离不开韦尔贝敏锐的观察力和感知力。他能够察觉到这些被我们司空见惯的事情所隐藏的不合理的地方,并且将之完美的呈现在笔端,以此带来更多的思考,和能够改变未来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