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观后感精选
《艾草》是一部由姜秀琼执导,潘丽丽 / 莫子仪 / 唐振刚主演的一部剧情 / 同性 / 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艾草》观后感(一):妈妈呀~
艾草是这为母亲的名字,好伟大的母亲。相信自己的妈妈也有这样的包容和理解之心,第二遍我陪着自己的妈妈看了艾草,我说妈妈真伟大,妈妈说儿子的幸福就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幸福。。。。
《艾草》观后感(二):今年看的最好的一部同志片
没有莫名其妙的床戏,没有撕心裂肺的冲突,一切都平淡的发生,过去。
隐隐间竟有了点小津的味道。
艾草很坚忍,阿妈很可爱。
两人间的感情似曾相识。
自从林一峰的《天使》以来很久没看到这样让人心动的片子了。
《艾草》观后感(三):平凡,简单
很喜欢
一切都是淡淡的
没有什么激情的场面
转过的
只是家里星星点点的温馨
母亲很不容易
自己冲破了世俗
也理解儿女
虽然仍有一层膜大家都不想捅破
可以
大家都以明白
都以接受
《艾草》观后感(四):淡如白水
也许人生很壮丽,但是生活却总是淡如白水。
无论是怎样的意外,也许会有内心的纠结,但却没有仇恨,没有无谓的冲突。这就是生活,你会慢慢被它所融化。
有网友说,看那些XX之恋,不是嘴巴里出一口凉气就是屁股后出一股热气。而看了这片后,大大方方从从容容从肺里呼出一股清气。
《艾草》观后感(五):既然认定远方 我们会一路走下去
台湾,是个多元有情的社会,从而滋生出多元的爱。无论何种形式的爱,如果不被祝福,那请多多给予包容。不求被理解,但求不歧视。艾草妈妈以平和的心接纳了这一切,姐姐与法国人婚前生育,弟弟没办法逃避小凡,舅舅与外省人结婚。有些情感我们没得选择,但既然认定远方,我们会一路携手作伴。
2016年
《艾草》观后感(六):伟大的母亲
什么也表达不了这位母亲的伟大,五十多岁了,既要接受自己同性恋的儿子,还要容纳自己未婚有女的女儿,不仅在思想上要完完全全接受他们,还要无视外人鄙夷的眼光,恐怕最让这位母亲痛心的就是她自己母亲的不理解吧!其实这不能怪她的母亲,毕竟一大把年纪了,要她接受还真是为难她,但是我们都是希望她能慢慢的从心里接受下来!他们的后辈更加需要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艾草》观后感(七):淡淡吹过,飘来艾草苦苦的清香……
偶尔看到的一部片子,却带来单纯的感动,无论是姐姐对生活的态度,还是弟弟与情人间的深深相依,还是母亲躺在躺椅上挂着笑的嘴角,虽然这是一部现代伦理剧,但在我看来这不过是生活中点点温馨又带点沉重的幸福的包袱,像是在氤氲的梅雨天气坐在窗前听着音乐,喝着凉茶,缠缠绵绵的细雨中伴着凉茶淡淡的苦涩,干涩的味感,在回味确是这梅雨时节解暑的圣品,所谓的生活不过就是简简单单的平凡,平凡中的不同罢了
《艾草》观后感(八):落后的~~
我总是比较落后,在电影过了很久之后才开始看。在评论热了很久又冷了很久之后才开始评论。
几个月前看过一次,看完后没舍得删。下午又看了一次。
看宋海跟小凡刮鼻子的镜头,突然明白为什么传说中同性恋者是完美的。看着他们两个微笑恬静的面孔,突然觉得,除了同性恋,实在没有适合他们的另外的方式。
其实不是同性恋的片子,只不过,多了帅哥养眼。
是部不错的片子,却说不出感觉。
《艾草》观后感(九):艾草的味道
前几日从纯爱上下得台湾电影艾草,今天才看,味道清清的,淡淡的,却久不散去。一个单身母亲养大了一双儿女,女儿突然从法国留学归来,却带回个混血的外孙女。母亲从开始气愤伤心,到最后的包容与接受。看似着重于母女情。其实着墨颇重的却是母子关系--儿子不想伤到母亲,所以一直不敢表白自己是同志的身份,而母亲明知自己儿子,是同志却只字不提--这其实是另一种母爱。似乎情节极戏剧,很容易煽出情来。而影片到自始至终,温而不炎,娓娓道来这上一代,下一代的亲情故事。喜欢这种清清的,淡淡的味道。
《艾草》观后感(十):历久弥坚
所有场景里的色调光线因她而平和静谧,所有的细节和隐情因她而温婉清冽,承担了一个女性一生所能承担的所有意外和变数的极限,她只在流云舒缓的太极拳里,将一切化作无形,这样沉着平和的存在,使得一切发生都可端然。
所有的坚韧果决都会为他人的迷惘沉堕带来容纳的阔地,如同艾草可以驱邪,是庇佑,亦是一种真正的布施和恩慈,自由的人性才有了可纾解和论道的空间。
这样美好的女性和俗世情节在生活中一直存在,只是鲜有一部电视短剧可以如此精彩紧凑的呈现,所以很值得一看,疏忽间,人生亦可味道隽永的历久弥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