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之魇》影评摘抄
《墙之魇》是一部由林志儒执导,游安顺 / 黄采仪 / 荫山征彦主演的一部台湾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墙之魇》影评(一):难以想象
难以想象这是2008年台湾拍出来的电影……
水准之低令人发指……
难道是后现代难道是意识流?就是说破天也不能掩饰这是一部大烂片的事实。还tmd顺手丑化革命左派,我去~
《墙之魇》影评(二):没看完的看过
单纯当作悬疑片下来看的,看了开头的部分,就是那个日本先生出现,很好奇怎么悬疑下去,于是在网上搜索了内容介绍,看完介绍就没有兴趣看下去了,大致不能算恐怖或者悬疑,阐释的是革命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吧。对了,是闽南语的。
《墙之魇》影评(三):怀疑是绿营的竞选电影
被那张封面骗了,以为是真的是一部恐怖片.
无厘头的情节,说不通的男女私情,乱七八糟的结尾,这年头,难道有个DV就可以拍电影?
《墙之魇》影评(四):感觉好粗糙
感觉好粗糙
即使有一些东西
但是电影这种东西
首先还是要给人审美上的享受的吧 即使是暴力的 也有美学
表达的好粗糙 感觉就是这样 即使有些东西没看懂
《墙之魇》影评(五):可怜的精神分裂
阿意和几个同党被警察用枪逼问,并且其他同党被一个个枪杀后,阿意被逼无奈痛哭着说了“别杀了,我说”,这段已经很明显表明了阿意供出了木村先生,结果不用说,木村先生被国民党给杀害了。阿意因为木村的死掉而精神崩溃,所以开始精神分裂并把木村尸体藏进墙中,一人分饰两角色,后来和阿贞结婚,阿意继续扮演木村,只是阿珍并不知情,真的以为墙后有位木村先生。至于阿珍勾引木村并与木村发生关系,完全是阿义自己幻想出来的,并无此事!
《墙之魇》影评(六):《墙之魇》
影片不能归类为惊悚片,这方面成分可以说少得可怜;同样也不是政治片,虽然涉及台湾“二二九”时期,也只是一个背景。
影片主旨可能想讲述人对于自己世俗和精神层面的斗争。可是影片随着剧情的推进却陷入一种三角情感的俗套,而且即便是关于情感的描述也是很不到位,三个人的情感转换太不自然了。
比如老婆对着老师洞口宽衣动机是什么?老公被带走的当晚,老婆就和那个所谓的老师发生关系,她是出于新奇、崇拜?反正没什么过渡;之后老婆和老公的交合放纵而享受,同时又出现两个涂满白粉的幽灵似的人物,太过突兀。
而这样的情感背景下加入那些关于理想与偶像幻灭的东西就显得牵强,塑造的人物反而显得很假、很虚。
影片总体来说制作比较简陋,有的情景感觉像是舞台剧,台湾电影环境的不景气可窥一斑。不过不得不说导演处理的一些镜头的感觉还是不错的,比如从一开始就穿插着的”洞外乾坤”。
2008-05-23
《墙之魇》影评(七):几个不解之处
这部片子看得我很不解。
1.阿贞为何对着老师脱衣服?是要主动勾引吗?理由何在?
3.阿义杀死老师后,是不是陷入精神分裂?同时他的老婆呢?状态又怎样?
4.有一个镜头,阿义退回墙内继续扮演老师,不到一分钟就又有一个阿义从门外走进来。这里,到底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如果是幻觉,不可能他们夫妻俩同时产生相同的幻觉啊?
5.和第4有点类似,阿义、阿贞、老师(阿义扮演)、阿义二(也是阿义)同时出现,到底如何理解?究竟是阿义的幻觉?还是他老婆阿贞的幻觉?
6.阿义是不是靠出卖同志才换回一条性命?如果是,为什么他又不供出老师来呢?而且,既然已经同国民党合作过,为什么政府“大人”还要时不时跟踪、骚扰、拘捕他?
7.老师在偷窥阿义阿贞做爱的时候,居然出现了鬼魅性交的场景。这应该是老师的幻想吧。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幻想?是想到死去的同志?还是自己的妻子?
8.阿贞和孩子到底留住一个没?因为阿义曾对老师(幻想中的)说,要“带上孩子,三个人去某个小岛发展组织”,但是最后的镜头,却是阿义孤身以人渡船离开台湾?
暂时就这么多吧。
《墙之魇》影评(八):一只革命红杏出墙来
女演员长得有点像老徐,但比老徐更淳朴。
此后的日子里,阿义每日送饭给墙里的中村、行师徒之礼,并隔着墙继续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几乎每天,夜深人静的时候,二人都用日语唱起『国际歌』,每当此时,墙里墙外的人都因理想得不到实现而痛哭流涕,第二天阿义继续上班、且时常被特工带去问话。
阿义结婚了,新娘是淳朴可爱的本乡人阿贞,当初死左仔中村先生也娶了本乡女子为妻,在读书会被揭发后,妻子也被枪毙了。
阿贞帮他剪了头发,剃了胡须,渐渐的就现出清秀孱弱的眼眉,但目光懦弱,闪烁不定。
洗完了后面就该洗前面了。
阿贞则见怪不怪,笑盈盈的看着导师的小雀雀直翘翘,心想,啊,原来见了美女,革命导师的小雀雀也不听指挥呀。
这样由神到人的转化,阿贞只用了五分钟左右,而我们却花了十几年,90年代时崔健和周国平对话,谈起摇滚革命和『躲避崇高』的话题时还说,小时候以为伟大领袖非常高尚,都不大便的,也不会有性欲。
我们花了十年的时间还没有将皇帝拉下马,回归人性,如实反映皇帝生活还会被称为『无厘头』,领导开一下玩笑还会被人津津乐道许久。
中村在墙里呆了八年,正所谓××八年,母猪变貂蝉,更何况,他面对的是个洋溢着乡土气息的如假包换的美女。
一切该发生的都发生了,而且,此处拍的异常恐怖,以前被枪毙的鬼魂也出来飘飘忽忽的交媾起来,造型相當恐怖吓得我捂着眼睛不敢看,以至于错过了本
片唯一一处露点的三级镜头,白天时又倒带去補看的^_^
阿义被殴打一顿之后放了回来,更加勤力的工作,而中村更频繁的出墙与阿贞共欢。
这又要说到心理分析理论上来,绝望中的人们最喜欢敦伦,因为无事可做,就像斯大林时代的俄罗斯,妇女一生堕胎十几次,盖因为干啥都会犯罪,人心惶惶,活了今日没明日的提心吊胆,人很绝望,魏晋时期的中国,也差不多,后来读《雍正王朝》,雍正是个工作狂 ,有点儿禁欲主义倾向,但每当他遇到心烦意乱的事儿,他就会翻牌子,痛干一晚,据说,男人嫖妓也多半因为压力大,又不敢对老婆发泄。
阿义追到深山,又将他整了回来,放到墙里继续供奉。
该部电影挺好看的,要是打分,我愿意给4星,我猜测这个电影是有事实根据的,而且融入了导演对于台湾乡土的感情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反思,但是,千万不要把它的历史性和思想性拔的太高,因为本身就不高,看得出来导演也没想去到那个高度,他只是想尽可巧妙的把故事讲完,的确,他做到了,看到最后二十分钟时,阿义精神分裂,这个情节设计非常精彩,可算是电影的高潮。
精神分裂的阿义,追到深山找导师,痛陈了一番革命理想之后,革命导师却回答说:我已经不是从前的我了,连自己的小弟弟都管不住,也不配当革命导师,我们的革命还是别搞了吧。信仰坚定情绪激动的阿义竟然失手掐死了中村,掐死后,他也崩溃了,将中村背回去放入墙里,继续供奉,继续和墙里的死人大谈革命理想,谈未来无阶级统治的赤旗世界,谈到动情处继续对着墙满含热泪的唱国际歌。。。。
当阿贞对着墙打招呼时,他又跑到墙里扮演导师回答,精神分裂实在是太诡异了。阿贞其实是被他吓死的,不是生孩子生死的。
这个桥段非常之好,真是锦上添花,但即便没有这个结构也都算是部不错的电影,乡土风情以及对白色恐怖时代那种气氛的把握都非常熟练和贴切(可以从《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感受一下那种压抑又绝望的时代气氛)
当阿义回忆起革命导师时,深情的说,他和别的日本人不一样,他和我们同吃同住,还娶了我们村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