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乱世妖姬》观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乱世妖姬》观后感精选

2022-05-24 02:07: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乱世妖姬》观后感精选

  《乱世妖姬》是一部由马克·穆登执导,安德丽亚·瑞斯波罗格 / 多米尼克·威斯特 / 约翰·西姆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乱世妖姬》观后感(一):剧情跌宕起伏,看完之后心情特别灰暗

  太悲剧了,一个下午看完的,看完之后心情特别灰暗。很难过太压抑的片子了,但是剧情跌宕起伏。女主角很美,很美,一直觉得她长得像中国的一个演员,后来想到了-牛莉!真的很像。虽然女猪脚命运多舛,但是很幸运,被那么多男人爱,每死一个丈夫,都能再遇到真心爱她的人。特别是最后Sexby跟她表白,从她大婚那天第一眼看到她,就爱上了她,好感动。最爱Sexby,好痴情的男人。

  《乱世妖姬》观后感(二):做皇帝就是要厚道

  查理一世算是历史上比较倒霉的皇帝,不对是欧洲历史上比较倒霉的皇帝,一直想杀了自由约翰,反而自己遭遇公开处死而名留青史。分权这种事情是从古自今的硬道理啊。教会没有了,人民没有精神寄托自然会比较暴力一点,另外议会这种东西就是精神乌托邦,和宗教有点像,硬是削弱它,只会适得其反,法国大革命也是跟议会关系不好。

  不过里面说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作为现实主义法西斯的轻度患者,我看完片才知道,原来写大字报贴小广告这么有用,另外就是原来君主王权这种东西作为意识形态已经深入民心,即使处决了一个斯图尔特,人们也会挖尽心思去抓另一个斯图尔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自由平等的约翰们想的是republic,可惜这种liberty的思想还太早,只要仔细观察每次有人上审判台或绞刑架时,人们都欢快的希望弄死他/她(鲁迅先生火眼金睛),不管对错与否,这种状况下普选就是让小朋友开飞机嘛。当然,查理一世死的还是很有价值的。毕竟,确定了光荣革命的根基,还有议会作答,王室式微。

  至于里面的女猪脚美得像画一样啊

  《乱世妖姬》观后感(三):唤醒历史书里的记忆

  记得初中高中政治历史书都喜欢拿这段历史说事儿,记忆里有那么一回事情,这段时间,英国爆发革命,查理一世因为攻击议会引发的平民攻占巴士底狱,克伦威尔把国王送上了断头台。虽然看过那么多遍这段历史,可实际上对此还是模糊不清,不知道那段时间的英格兰究竟因为什么,究竟为了什么爆发了开创新世纪的资产阶级大革命。抒写革命不是此片的主要任务,但是只是作为背景介绍就已经足以。它让我知道自由、平等、博爱这些现代政治强势话语是怎么得以滋生。

  美女与勇士,婚姻与死亡,这部片子在勾画女主角悲惨的人生,丈夫一个个走向死亡,却也有一个接一个的男人再次接纳她,说她悲惨,倒也可以说她幸福。

  为自己苟延残喘地卑微地活着,还是为自由为未来为国民而奋斗。

  我们也要做出选择,不该这般自私无他地简单地生存地,该有些理想,有些追求的!

  《乱世妖姬》观后感(四):陡然发现此剧

  现在很流行这种电视剧哦,我一向认为多看历史题材的影视有助于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比如英国拍的都铎王朝,比如美国拍的罗马。

  但这个迷你剧实在是有点不像话 ,虽然女演员很白雪,但是看上去总觉得有些缺憾。很多东西都没有演出来。历史不历史的嘛 看得还是晕晕乎乎,太时尚了拍的,只有四集而已,又能讲出什么呢

  看了第一集 部分有拼凑之嫌,比如那个丑丑的撒旦,跟西游记里跑出来似的,再比如如安杰丽卡的角色设计得很不鲜明,既不淫荡也不纯洁也不够个性,最莫名其妙的是她对丈夫无稽的抱怨的顺从态度

  哈瑞死之前两人的对白以及后来的枪毙都让人很感动 ,既然爱的那么深刻,怎么之前就没看出来呢,都有些受虐倾向的说

  另 塞克斯比长的真难看,让人怀疑安杰丽卡不选择他是否因为其外表!

  另 魔鬼的荡妇是怎么一回事?为啥剧中人都那样说她?她其实只是一个女人,所谓红颜祸水吧

  总能把她和色戒里的汤唯联系在一起,自以为是的勇敢以及一点点悲哀

  另 上帝的反义词就一定是魔鬼吗?信仰为何不能跳出这个圈子

  《乱世妖姬》观后感(五):如果你只把她当做英国历史来看 就是你的错!

  女主角的思想变化路线与主角的权利,配角的自由,小人的阴谋的错综交织,略显混乱去又发人深思,时代的发展就是这样,关于伊丽莎白之前的诠释无论真假,无论历史学家们怎么生气,呈现给观众的确实更真实的思考,你会像女主角那样感性吗?你会像男主角们那样为权利为自由而奋斗吗?你会像‘自由’的老婆那样无怨无悔的支持你丈夫费事业吗?即使不能享受那个时代,只能奋斗在那个时代,你愿意吗?

  《乱世妖姬》观后感(六):安杰丽卡·范肖传记片

  片子名称 The Devil's Whore 中译为《魔鬼的妓女》。实说的是安杰丽卡·范肖传记片。安杰丽卡·范肖出身于英国贵族的女人,生活在克伦威尔推翻斯图尔特王朝的动乱时期。大致上又是一个乱世,出了那么一个奇女子。女子美貌不说,独特的气质是让人神魂颠倒的理由。

  片中大致上又是一轮政治斗争。而那位乱世中的绝代佳人却又一次告诉了我什么是“博爱”,同时在安杰丽卡宣扬博爱精神的同时,她也毅然魔鬼式的杀死了不可救赎的渣滓。那又是什么?是魔鬼?她的一生爱过三个男人,一个贵族,一个叛军领袖,一个从她嫁给第一任丈夫那天就爱上她并守护了她直到自己生命结束的将领。但是无论和哪个丈夫生活的时期,她的心灵都是自由的。在那个伦理混乱,宗教盛行的时代,她是个很容易让人产生肉欲的女人。而她并非简单意义上的吸引人,而是她的精神领域是让人向往与追求的。以至于在暴力统治者被屠死的那一刻,仍然忏悔着之前所作的一切罪恶。

  记得那句很让人值得回味的台词:如果我们用鲜血换来的一切,却不懂得如何去分享。那么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整个故事充满梦想和背叛,杀戮以及忏悔。这一切总是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在这个社会上。即使是现在的这个时期,她还是充斥着,只要那利益存在着。

  而在我看来,安杰丽卡·范肖完全可以退隐,做一个隐士。而当她作为一个隐士出现在生活范围之时,她所看到的民间疾苦,又不得不让她再重新来面对这个世界。或许,她个人的力量是非常局限的,她的作为所给她造成的代价又是不堪回顾的。而如今,却又有人为她拍摄成了电影来回顾,宣扬她的所作所为。这是精神力量的永恒吗?

  我想,安杰丽卡·范肖留给人们的思考不是魔鬼亦不是上帝。而是将自由、和平与爱的精神常驻人间~

  《乱世妖姬》观后感(七):又是一个巴特勒船长

  第一次写评论不知道怎么开头

  也许因为这个故事我喜欢的部分太多不知道从何说起

  the devil's whore

  不喜欢这个名字

  真的跟那个故事很不搭

  虽然Angelica数次被当作淫乱女子

  但那确确实实是诽谤

  第一眼看到Sexby我就想:英伦版的巴特勒船长

  深爱那个任性的女子

  了解她一切的想法

  帮助她实现她的期待

  纵容她

  哪怕那一切不容于那个时代

  (唉,巴特勒纵容郝思嘉开工厂;Sexby纵容Angelica做她自己)

  不同的是

  巴特勒拥有的是智慧和经济头脑

  exby是个武林高手

  投入一切的去爱

  甚至保护她站在另一个男人身边

  当然

  我不解他的结局

  以他的身手我相信能够突围而出不必自尽

  但是也许他知道自己报仇不成功将永远站在前人的阴影之下

  许多评论的开头都说Angelica是个平凡的贵族女子

  可我从开始就没发现这一点

  每次有人死亡(还有她自己遇到危险)

  她都能够看到魔鬼

  我想是真的

  她是一个独立思考,拥有灵魂的女子

  只是开始她惧怕这一切

  直到最终她向魔鬼开枪

  片尾她问女儿:能看到那边是什么吗?

  女儿只看到树枝

  她放下心来

  从容微笑着面对枝桠上的魔鬼

  这是第一次看到破烂熊的字幕

  于是

  我赞同评论说的这是西洋版的《大明宫词》

  句子极美

  “哈里,我就是你眼中所见,心中所想”

  “夫君,在你的指令之下我做一个好妻子;在你指令之外,我只能做自己”

  “你死了,我就没有家了”(唉,身为保镖的武林高手说的最动听的情话)

  演员很棒

  虽然是划分应该是电视剧

  但是真的有电影的派儿

  呵呵

  以至于看完24小时之后我仍然言辞混乱沉溺其中

  《乱世妖姬》观后感(八):克夫命的完美英伦演绎版(又译:一个扫把星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

  如果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一个好女人的话,这部迷你剧告诉我们的就是,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有一群死男人……

  开始看完前两集,发现女主角以一集死一个的速度更换着丈夫。后来和朋友讲剧情的时候,才恍然大悟,这个不就是咱中国的克夫命么! 第一集的哈恩小表哥我们就不说了,就如同英雄的初恋情人总要翘掉一样,伟大女主用一两个初恋小情人垫背是很正常的。第二集,那个粮食商死的也很正常,女主说的好,谁让他想用“一个鸽肉馅饼换我的贞操”呢!至于这句话重点在一个“鸽肉馅饼”,还是在“换”,还是在“贞操”,就属于我无聊的恶趣味了。然后就是托马斯·雷恩巴勒,大名鼎鼎的平权派司令官,原来是被无敌女主克死的……可叹可叹。

  到第三集,就死了一个查理一世。咱对自己有点怀疑了,虽然在开头,女主角结婚的时候,查理一世看咱纯真小新娘的眼神不大对劲,但是毕竟两人没什么直接联系啊。查理一世一出场就注定了要被斩首的。此时,我有点内疚,觉得咱用八卦的中华小农观点妄测了人家神圣的英伦淑女。然而到了最后一集,本片中出现的所有三句台词以上的男人全部都……死翘了。那个克里斯蒂安欺骗了女主,自然是要被男主一刀干掉的(虽然我觉得这小子对于风华绝代无往不利的女主算是个当头棒喝,大快人心,不要以为所有人都会自然而然的拜倒在你的石榴裙下)。那个一直和女主作对的约立夫,最后我才看明白,原来这家伙是个s m爱好者,一直折腾女主的原因不是为朋友报仇,而是为了看女主濒死时美丽的脚踝……可惜他最后没做成s,被女主一枪崩了,临死时的表情很耐人寻味。约翰·李尔本,历史上这家伙最终被保释,出狱后两年才死,在这部剧里为了完成女主伟大的扫把星事业,他也牺牲了……当我可爱的John Simm 大叔也难逃一劫时,我顿悟了。我忘了,这部片子背景是17世纪,工业革命还在喝奶呢,全世界人民都是小农意识。连女主的第一个孩子也是被她克死的,谁让他是个男婴呢,看后来那个女孩儿就没事吧。最终,本片以克伦威尔的死为女主角的事业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当一切男子都领便当之后,女主角带着孩子意味深长的说:"All my man were died,their hopes ,dreams gone with them.But we are the world we living.In the word,we loving.This was the time and life。"

  是的,这就是她的生活

  《乱世妖姬》观后感(九):主线崩坏但不妨一看

  画面感、气氛营造、音乐无一不佳,开头惊艳,部分台词也可圈可点——就是主线坏掉了,让人不免郁闷。总的来说后两集还是比前两集高段很多,尤其查理一世的受审和处刑,细节大多有据可考,完全可以满足史实厨的执念。

  这么一个明显唬烂的主线剧情,片头题词却每每暗示其乃真实事件改编,我这等八卦之人自然要手痒去追究一番,于是发现了wiki上关于女主角原型的颇有趣味的材料:

  一个上等家庭出身的年轻女性,在内战中丧失了财产,被迫拦路打劫,最终在一次失败的抢劫中被击毙——这就是原型的传说,一点也不文艺,一点也不高尚,却让我恍然大悟The Devil's Whore的违和感从何而来。且不论传说中的"Wicked Lady"的真实身份究竟为何,王党贵族沦落为盗贼确实是英国内战期间的一个社会现象,这个传说并非吃饱了撑的臆造的产物,而是特定时代某一特定人群命运的缩影。反观The Devil's Whore做了什么,让一个17世纪的王党贵族小姐去探讨自由、平等、博爱、权力制约、女权主义、性解放、宗教与迷信、战争与和平?Are you kidding?女盗贼变身乱世新女性,抢劫也加工成正当防卫见义勇为而一笔带过,或许很多人觉得这是主题的升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却觉得是让人万分惋惜的平庸化。道理很简单,生存尚不能保证,您还谈哪门子的哲学、政治和人性呢。

  当然这主线也不是完全不可救药,否则我也根本懒得为它码这么些字。后两集峰回路转,提供了反向解读的充分空间:这就是一个至少从20世纪以后穿越过来的玛丽苏,像她第一任丈夫断言的那样一次又一次插手她不懂的事,被17世纪的现实打了一次又一次耳光,早先还有个终极超人兼好人赛科斯比替其善后兼当备胎,结果连备胎也不幸被打爆。虽然有个治愈系的光明结局,也足够看官品出点什么了吧。当然,如果看官本身欠缺幽默感甚或更糟地是个和女主角一样的傻丫头,总忍不住要拿自己现代人高高在上的上帝视角代入一个野蛮愚昧不开化的时代,以上当我没说。

  吐槽一:

  rince Rupert出场打了下酱油,不过这演员从外型到气质都过于妖孽,着实不像个14岁就在尼德兰战场上摸爬滚打的军人。同样打酱油的昂莉埃特还原度就很高,还时不时讲几句法语XD

  吐槽二:

  为什么这片子的封面和To Kill A King这么像?!难道英国革命还有系列剧不成……

  《乱世妖姬》观后感(十):我的结论是喜欢Dominic West扮演的克伦威尔!!

  仔仔细细再看一遍后,我觉得自己对于本片的欣赏已经偏离影片主旨了。对于女主角身边所经历的3位男性并没太大的感触。Angelica和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的确让人惋惜,但可能由于本身历史人物名气不大,加上虚构成份很多,实在难有心底的共鸣。

  不过,Dominc West所扮演的克伦威尔,从一开始就牢牢吸引了我的目光。虽然克伦威尔戏份不亚于Sexby,但由于和女主没有情感纠葛(我太庆幸这一点),估计好多人都把他当成是本剧的第三或者第四人物,加上Dominic West也不算大众情人式的帅哥,难以成为焦点。

  首先人物形象很贴近原型,气质和言行都一一体现出克伦威尔从一个末落的乡绅到屡立战功的军事家,即使编剧削弱了许多他的功绩和智慧。再次,Dominic West把这个人物演绎的非常丰满,没有Sexby的神秘和骁勇,但是却有一个领导者的霸气和位居权利顶峰的孤独和内心的挣扎。

  记得当时播出的时候,不少媒体对于查理一世的扮演者Peter Capaldi大加赞赏,的确,他是本片第二个吸引我的角色,我只见过画像上的国王,苍白的肤色和大胡子,但是褪不去的优雅。到底是老戏骨,几乎就把这断头国王复活在我的眼前。

  再说到女主角Angelica,我觉得她真不像是什么whore,却像远古油画里走出来的贵族女子,再加上身材瘦弱,不像是能颠倒众生的女子。床戏虽然不少,但是有些多余的嫌疑。另外,说实话,女主角还真的没有什么作用,说到底她还是男人的附庸品,没有devil's whore的力度。男主角Sexby我觉得还满符合形象的,不过多少同意英国评论家的话,John Simm演的过了,Edward Sexby其实没有那么愤怒和神秘。还有一位Thomas Rainsborough真没什么好说的,打酱油的,其实历史上他跟克伦威尔并不熟悉(其实Sexby才是克伦威尔的好友,而且Sexby也没有刺杀克伦威尔),也不可能被克伦威尔所暗杀,编剧似乎把不少忽略掉的内战时期著名人物的性格加于Thomas的身上了。

  总结一下,作为立足于17世纪内战时期英国的作品无疑是优秀的,有电影般的制作加上演员们精湛的演技。不过对于这段历史的叙述却显得有些不足,女主角命运让我同情,但是性格描写却显得有些单薄,还不如Elizabeth Lilburne-一个有着民主思想的传统英国妇女。用某英国媒体的话说,"Angelica looks like a modern woman travelled back in time"。而精髓却是Peter Capaldi的查理一世和Dominic West的克伦威尔。前者是冷血昏庸却不失优雅信念的国王,而后者,从不羁的穷乡绅到初涉政坛的议员,从战场上英勇却残忍的将军到平衡各方势力的统治者,以及最后虽然立于权利顶峰,却留下没有完成的事业而孤独离去的王者。这里,我看到了精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