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意大利史读后感摘抄
《剑桥意大利史》是一本由[英] 克里斯托弗·达根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剑桥意大利史》精选点评:
●原来意大利最大的问题是国家认同
●这本书其实是一本意大利的极简史,我个人读起来还是有点吃力,后半部分好一些。国家和个人一样,都需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简单枯燥
●通史必然会涉及到社会、经济、人,所以很无聊,不过写法西斯那段很有意思。看着欧洲各个国家一直以来在打仗,还有各个城邦或者公国混战,就觉得秦始皇很伟大,奠定了中国历史统一居多的局面
●侧重政治,文化艺术方面的内容较少
●作者擅长的黑手党?这部分没怎么细说
●比较一般传统的写法,无甚新意
●无法容忍
●1951-1952据调查,意大利100万户家庭-主要在南部,没有吃过肉和糖。270万户家庭被归为贫困或贫穷。 60年代中期意大利摆脱了落后国家的身份。这一巨大的转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大利一开始就加入了欧洲共同市场。意大利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创始国。
●“意大利作为一个国家而言真是太失败了。应该多和其他国家学学的,缺少民族认同就强行认同,缺少共同历史就强行历史。可能也是的确没办法吧,在一个只有中国一个省那么大的地方,能同时存在伦巴第和西西里这样差距这么大的地区,历史上又长期分裂,想完全统一融合,真的是太难了啊。”
《剑桥意大利史》读后感(一):《剑桥意大利史》
说是讲述自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至21世纪的意大利史,其实着重在描写的主要是建国前后意大利的政治史。如果不报以奢望透过这本300页的小说读完意大利历史,而仅仅以近现代政治史角度来看,这本书写得还算不错,简单介绍了意大利政治思想和政党的变迁。·
在讲述20世纪的意大利政治那里,很多地方能看到21世纪前后王耀的影子,令人读起来兴致勃勃~
《剑桥意大利史》读后感(二):冗见
最近看一部以战后意大利那不勒斯贫民区为背景的电视剧,就想了解一下战后意大利是个什么情况,找到了这本书,翻看了相关的部分。文字是很缺乏温度的文字(但是叙述还是比较清晰),秉持着一种“去个人化”的写作态度。但是我并不喜欢机器也似的冷冰冰,因为我不相信所谓的“客观叙述”,我不太相信“客观”这个词,所思所写,哪能客观?一具死尸躺在那儿,冰了,倒是客观的。
我想历史书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大历史,一类是小历史。这本书就归属前者,中国历代正史基本都是大历史,历史教育也难免都是大历史。所以小历史我们天然接触得少。我所指的小历史古了说就是笔记、野史之类,今了就是回忆录、口述史、日记、书信之类。这些东西有体温,有个性,有声口,客不客观有什么关系呢?满嘴谎话的大汉奸写的东西我们就不能读出有用之物吗?
当然我想说的重点在于,小历史可能更容易让人回到历史情境之中,毕竟我们都是一个个人。在对大历史有概念的前提下,读小历史,好比骨架填充血肉,而且可以反过来以小见大。
2018.12
《剑桥意大利史》读后感(三):笔记
公元前753年,罗马城在亚平宁半岛中部建立;3世纪起,罗马帝国遭遇到日耳曼部落入侵,并且在公元476年灭亡;此后长期分裂:北部的伦巴第国,由罗马教会统治的“教皇国”,拜占庭帝国统治的包括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岛。
8世纪,法兰克国王查理翻越阿尔卑斯山,击败了伦巴第王国。意大利北部,成为法兰克的一部分。
843年,法兰克一分为三,意大利中北部归入神圣罗马帝国,一批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米兰等开始兴起。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1796年和1800年拿破仑两度远征,占领了整个亚平宁半岛,统治了15年。这对于现代意大利的形成,有三个重要意义:
第一,奠定了意大利的基本疆域。
第二,催生了意大利的统一意识。
第三,是唤醒了意大利民族意识。
拿破仑倒台后,列强重新划分欧洲格局。法国在意大利的权益,被转让给了奥地利。
1861年3月,意大利王国宣告成立。现代意大利诞生。之后利用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意大利先后收复威尼斯和罗马,获得了完全的统一。此后,通过义务教育、发展经济和对外扩张,以消除隔阂、凝聚共识,形成意大利民族认同感。1946年7月,意大利举行全民公投,选择了共和制。意大利王国终结,意大利共和国诞生。
《剑桥意大利史》读后感(四):出乎意料的意大利
说到意大利,它有着罗马和文艺复兴的光环笼罩,给人印象中这应该是个文明古国,实际呢,意大利有着悠久的文明,但是却是个年轻的国家,1861年才统一,在此之前是漫长的各公国各自为政时期,在此之后这政治上也是长期的动乱时期。
因为这次疫情意大利成了焦点,两句调侃意大利的话又重出江湖,一句是“意大利是欧洲的中国”,因为意大利人和中国人一样注重家族,同时与意大利官僚体系根深蒂固脱不了关系,另外意大利的共产主义政党也一度和苏联关系紧密,这样一看,意大利的确像是西方民主中的另类。
另一句“意大利站队没输过”,这句话原是调侃意大利二战时的表现,但是结合意大利的历史,作为欧洲的“二流国家”,在1861年统一前饱受邻国的骚扰,本国的各公国间也是吵吵闹闹,压根没有安定过,这样的意大利只能小心站队,就法西斯兴起,也和墨索里尼在各党派间小心周旋最终谈判成功脱不了干系。意大利在欧洲的地位有点像俄罗斯,但是意大利面积不大意大利人也没多大野心,所以够不成威胁,到像是小弟,属于关键时候可以拉拢的对象。
意大利有很多很迷的地方,一是南北差异巨大,北边富南边穷,北边资本主义南面农业社会,北面左翼恐怖主义,南面地头蛇搞黑社会。二是民众很迷,神奇的是建国后一度大部分人不会用意大利语,也没多少国家认同感,民众的反应好像是稀里糊涂统一了,战争也一样,让我上战场我也去,就是去了之后就是不好好干活。在这个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上个世纪90年代还有很多文盲也是令人震惊。三是意大利热爱生活的超乎想象,资产阶级有颗人文主义的心,资本主义在这里萌芽,但是人家有钱之后不想着更有钱,而是追求艺术与美,听听歌剧买买画作。另外意大利的政党也很迷,自1948年确立共和体制以来,除了这个制度没变,政坛形势是真的看不懂,一个内阁里有十几个党派,这样吵吵闹闹的画面简直不敢想,各党派间好像也争论不出来什么所以然来。
意大利比我想象中的还要穷,去年从奥地利到意大利,意大利和奥地利真是鲜明对比,意大利和北面的欧盟国家比,路也差农村也破旧经济差了不止一点,而且去的还是意大利最发达的北部,南部的贫困更是难以想象。意大利在欧洲边缘,也成了非洲难民进入欧洲的第一站,这样一个欧洲穷国家还饱受难民问题的困扰,但是很多难民还嫌意大利穷,他们的目标都是往北走去有钱的德国法国。
意大利就是这样神奇的国家,虽然它有很多混乱的地方,但是我喜欢意大利人的热情,喜欢意大利的红酒,喜欢意大利的美食,还有意大利的足球、歌剧、艺术,所以还是很喜欢这个国家。
(这本书以政治线为主,经济线为辅,社会人文没怎么涉及。另外发现看的大国历史,基本都写到21世纪就结束了,所以难民问题都没有涉及,现在的难民问题疫情问题也很影响大国走向,可惜没有这方面的资料)
书中的一页:
《剑桥意大利史》读后感(五):爱的教育
喜马讲书:
第一部分:漫长的分裂期
公元前753年,罗马城在亚平宁半岛中部建立,这之后,历经王政时代、共和时代、帝国时代,罗马成为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但是从3世纪起,罗马帝国遭遇到日耳曼部落入侵,并且在公元476年灭亡。
这导致意大利陷入了长期的分裂之中,连像样的中央政府都没有,而是被三方势力瓜分:北部的伦巴第国,由罗马教会统治的“教皇国”,拜占庭帝国统治的包括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岛。
8世纪,法兰克国王查理翻越阿尔卑斯山,击败了伦巴第王国。意大利北部,成为法兰克的一部分。843年,法兰克一分为三,意大利中北部归入神圣罗马帝国,一批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米兰等开始兴起。
经济繁荣带动了文化发展,文艺复兴如火如荼。
但城市之间的争权夺利,加剧了意大利的分裂程度。总之,从5世纪到16世纪,这1100多年的意大利,割据势力林立,大家除了都信仰天主教,就没多少相同之处了。
第二部分: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1796年和1800年拿破仑两度远征,占领了整个亚平宁半岛,统治了15年。这对于现代意大利的形成,有三个重要意义。
第一,奠定了意大利的基本疆域。
第二,催生了意大利的统一意识。
第三,是唤醒了意大利民族意识。
拿破仑倒台后,列强重新划分欧洲格局。法国在意大利的权益,被转让给了奥地利。只有撒丁王国,勉强保住了独立地位。撒丁王国的领土包括撒丁岛,和亚平宁半岛北部。
第三部分:走向统一
撒丁王国在国王卡洛·阿尔贝托的开明治理下,成为亚平宁半岛最强大的国家。随着国力增强,统一意大利的呼声日益高涨。
1848年3月,奥利地首都维也纳爆发革命。撒丁王国趁机发动战争,但以失败告终。
1859年4月,法国对奥地利宣战。撒丁王国趁机出兵,占领伦巴第地区。
1861年3月,意大利王国宣告成立。现代意大利诞生。之后利用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意大利先后收复威尼斯和罗马,获得了完全的统一。
第四部分:凝聚民族共识,塑造意大利人
意大利王国存在着激烈的地域矛盾,尤其是南部地区,离心离德,随时可能分裂。精英阶层深感忧虑,发起了“塑造意大利人”运动,力图通过义务教育、发展经济和对外扩张,以消除隔阂、凝聚共识,形成意大利民族认同感。
意大利的经济得到发展,民族主义也被煽动起来。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成为战胜国。可是因为在战场上表现差劲,在战后分赃会议上,意大利所得无几,并且因军队裁员,军工业萎缩,失业人数激增。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墨索里尼为代表的法西斯主义滋生。最终将意大利带入了二战的深渊。
1946年7月,意大利举行全民公投,选择了共和制。意大利王国终结,意大利共和国诞生。
意大利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战后意大利搭上了欧洲一体化的快车,大力发展经济,成为发达国家。
经济发展了,文化繁荣了,意大利人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自然得到加强。意大利人之间的隔阂逐渐消退,统一的意大利民族意识,终于成为主流。
可以说,100多年前精英们发起的”塑造意大利人“运动,在20世纪70年代获得了成功。
不过,进入21世纪以来,意大利经济停滞,债台高筑,给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