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博士的爱情算式》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博士的爱情算式》读后感1000字

2021-04-03 00:39: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博士的爱情算式》读后感1000字

  《博士的爱情算式》是一本由[日] 小川洋子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博士的爱情算式》读后感(一):博士的爱情算式:字字未提爱 但是我爱你

  数学天才博士因为遭受一场车祸记忆只停留80分钟,也就是80分钟之后,就再也想不到之前的事情。

  这个设定本来本身就是一个悲伤的设定,“我”是一名保姆,新来服务博士,偶然间自己的儿子也结识了博士,三人慢慢发展超过雇主之间的情谊,而发现一直供养博主的博士嫂嫂,其实她们之间也有不知名的情愫,但是只是一笔带过,留给人想象的空间。

  作为一个只要不好好听讲就学不会数学,对素数这些东西简直没概念的我,读里面的数字简直就是天书,但是细起来,原来数字还有这么大的魅力,每个数字都有他注定的另一个缘分数字,看似不相干的两个数字,实质千丝万缕有某一种关系,比如说一对亲和数 220 284(忘记前因后果了),比如各种素数。

  而女主的儿子也在博士的影响下成为了一名老师,在慢慢无奇的岁月了,三个人互相治愈,最后的结尾博士的记忆停留不了80分钟了,而是一分钟都没有,但是三个人的感情却如旧,纵然数字再强大,也抵不过三个人在一起的岁月强大。

  《博士的爱情算式》读后感(二):不是爱情,不要瞎取书名!数学好美!

  感觉又是一本被名字耽误的书。

  首先要解释一下这个书名,这并不是一个爱情故事,“博士的爱情”应该指的是“数学”,至少不会是书中提到一两句的飘渺初恋,主角和博士也不是相爱的关系,不能用保姆和主人概括他们的关系,而是相互理解包容的朋友,再加上主角的儿子平方根,他们三人相互依靠支撑,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令我感动。

  博士的记忆只能维持八十分钟,要靠身上贴满的各种便签来记忆事物,任何当下创造的美好回忆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不见;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数学怪咖,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思考,与人交流也是只谈数学,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他与保姆一直处不好关系,直到主角的到来。

  她可以领悟到数学的美感(我要夸一句,作者把数学写的太美了!友好数、素数、欧拉公式等都好有魅力!看这本书要爱上数学!),理解博士的孤单。博士在一次次失忆后遇到初次见面的平方根时,也总是释放最大的善意,他们俩又像父子又像朋友。

  一起庆生,一起看棒球比赛,即使这些回忆都会被忘记。

  仅八十分钟的记忆,被守护的关系。

  读这本书时,感觉人间很温暖。

  《博士的爱情算式》读后感(三):用数字来表达爱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从没想过数学也能有这么浪漫的姿态,博士虽然在事故中失去了对于未来的记忆,不过对于那个点之前的一切他都是记忆犹新的。这个故事在一开始是很温馨的,直到后来越来越沉重,因为越是相处下去就越是进一步了解博士的为人,这样一个和蔼可亲的角色遭遇了这么大的灾难,实在是太可惜了。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想到了很多往事,那些不尽完美的结局也许就是最好的结局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人们感叹它对于自身的影响有多大。

  这本书无疑是出自一位女作家之手,对于情感的细腻程度已经足以打动绝大多数读者,哪怕是没有经历过爱情的人依然能够懂得嫂子对博士的爱与付出,虽然这个角色的戏份并不是最多的,但是在我心中她才是整个故事的主角。书中所有的角色都是善良的,但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个性,作者把这四个角色塑造得十分生动,让我很快就记住了他们并产生了现实的联想。

  博士虽然是研究数学的,但是他的名言真的是层出不穷,更像是一个文学家与哲学家。虽然只是有八十分钟的记忆,但是女管家却能够不厌其烦地介绍自己,说明她也看到了博士对于平方根的爱。虽然这里博士才是“病人”,但是通过与博士的交流,其他人也得到了治愈和成长,其实平方根的未来正受着博士的影响而改变,这对于他来说是十分宝贵的经历。尽管后来平方根长大,博士老去,这种微妙的关系一直保持着。

  可能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遇到了像博士这样一见面就拿数字问候的人时,会觉得很奇怪,不过博士却能够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他就是一个正常的人,这些数字的美并不值得奇怪,因为用这种方式来看待世界的时候,心情自然而然也会好起来。这种故事只能是发生在日本,这么讲究的老头总是承担一切责任,对于他来说身边人的快乐胜过于他自己。

  虽然说八十分钟的记忆太短,故事的合理性并不高,但是这依然不影响它作为一部感人的作品。管家本身对于数学也有着自己的灵感,如果换做是其他人的话可能就是像普通保姆一样日复一日地做本职工作。整个故事的节奏很慢,但这样才更能够体现在生活中,只有时间才能证明一切。

  《博士的爱情算式》读后感(四):爱情之于博士的意义

  博士只有八十分钟的记忆,这也只是小说的提法,在我的印象中,博士如果记忆力如此差,那么博士的名头是多么虚伪呢。 小说中有很多数字、数学公式,对于以文史类读者为主的小说爱好者,这书还真的有些新意,我们带着试试看的想法去揭示“我”、儿子平方根与博士之间的千丝万缕,才发现当时我们没有认真学习数学,也是一种罪过,至少是种遗憾。在博士的演说下,无论是体重身高,还是电话号码,都是寓示着和谐与美,只是我们只顾贪婪文字的瑰丽,却忽视理科,以数字为代表的理工科也是一种绚烂的精彩。 人活着,没有记忆不行,但虽然有了记忆只是一些负面的记忆更不好,小说没有过多地铺陈记忆为什么过于短暂,以至影响了大家的交流,只是让我们设想如果你所亲爱的人有一天忽然不再认识你,或者上一秒钟大家谈笑风生,下一秒钟就形同路人,你当如何思考,对于失去记忆的当然不会有感觉,真正有感觉的是仍然保持着对美好记忆的我们。 欧拉公式,真的理解其运用的已经很少了,更何况在这位博士的演绎下,居然和爱情发生了深刻而持久的联系,这一点的确是匪夷所思,只是我们更加期待在文学化的描写过程中能对欧拉公式的来龙去脉有个清晰的解说。 作为译著,我真的担心译者会歪曲作者的原意,但是当我把此书交由几位精通日本文化的朋友后,他们告诉我这就是日本的人情世故,所以我有些释然。此书中作者将爱写得很隐晦,一如樱花般的稍纵即逝,虽然美好却令人悲叹,如果爱情类比于欧拉公式,让我们情如以堪,毕竟我们虽然明知自己在于宇宙、在于星球只是如灰尘般的存在,但我们还是希望在有生之年和越来越可怜的人发生情感或者利益的联接,所谓的诗与远方无时无刻不是牵连着我们的内心。 嫉妒这位保姆遇到了博士,因为他通过与博士的相处,不仅解决了自我生存,而且顺便教育了孩子,这一举两得的事情,为何发生在“我”的身上。所以没有记忆的博士却恰恰能读好人世这本“无字”之书,而我们很多人,却终生连一本“有字”之书都没有信心没有意志读下去。 温暖,从来都是一个美好的词语。

  《博士的爱情算式》读后感(五):博士的故事

  当看完全部,再看到这句话,就不会觉得这只是普通的逸兴遄飞而出的句子了:“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这里有数学的道理,时间的道理,甚至人生、宇宙的道理!于此,也是感慨而作!

  喜欢这个故事!看到最后只剩感动!为这个坚忍的博士,也为这个善良的家政,为平方根,也为那个“嫂子”。了解到作者尤其关注边缘人或是“怪人”的内心幽微以及与社会大众的关系。到此理解了这个故事题材,“怪人”,也是一类群体,有各种情况,包括聋哑人,自闭症患者,精神疾病类患者,等等,当然我不了解的群体肯定还是有的,大千世界,我们不了解的层面还有很多,对于不了解的领悟,发言权肯定有限,所以也不要带着有色眼镜,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凭空猜测。何为正常,或许所谓“正常人”的思维,也并非就是正常的。天地万物,自有存在的道理,我们还是只看不说比较厚道!

  博士那里,常“金句”频出,“真正正确的证明,是不容分毫隙缝的全然的坚实与柔美,是二者毫无矛盾的和谐统一”。作者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贴近博士的生活,所以我们无法第一视角的理解博士的心理,然而从这对母子眼中,我们看到了博士的日常,也看到了他们相处的方式,他们之间产生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温情。对于一个只有80分钟记忆的人,要多少时间,多强大的意志力才能接受,才能适应,也好在博士还存留着曾经的记忆,如果一分都没有了,将有何支撑!?

  这里有爱,友爱,对孩子的爱,还有曾经的爱情,时间逝去,却不损不丟的爱!很奇怪博士竟在相处中改变了许多,对他们变得重视,这是可见的,也是欣慰的,或许这只是作者给我们创造出来的温情,而开始时一直不停的重复才是正常的模样吧?到疗养院那一帧,仿佛看到一个老人,挂着“身份识别卡”,在夕阳下闪着光。那个所谓的“嫂子”,心中所含的情愫,也是无法为外人道的酸楚吧。

  这个主题是值得让人关注的,作者能够将这样的题材融入于故事中表现出来,让更多的读者看到,个人觉得必要性还是很大的!让大家对特殊人群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和接受力,虽不能感同身受,但还是满怀祝愿,愿人们都能够安度一生。

  《博士的爱情算式》读后感(六):陪伴中的成长——评《博士的爱情算式》

  文/夏月

  都说金鱼的记忆很短暂,只有七秒钟,七秒过后,一切便推倒重来。而有一个类似金鱼记忆结构的人,他的记忆只能维持八十分钟,过了这个阶段,他就忘记了之前认识的人、之前发生的事情,分秒不差,他就是小说《博士的爱情算式》中的数学博士。

  《博士的爱情算式》的作者是日本女作家小川洋子,她于1991年凭借《孕!》获得了日本芥川奖,其作品文笔细腻,着眼于描写简单的日常生活,关注社会的边缘人群。《博士的爱情算式》 中的博士就是这样的“边缘怪人”,他本是大学的高材生,拥有慎密的思维和高智商,但是一场车祸致使自己的生活发生了致命扭转。从此,他的记忆只有八十分钟,为了提醒自己做事,他在自己的西装上插满了便条。多年来,博士远离人群和社会,只呆在自己的小屋子,靠解答数学杂志上的题目度日。而这一切,因为新来的保姆和她十岁的儿子“平方根”有所改变,他们给博士修好了收音机、庆祝“平方根”生日,带博士出去理发、看棒球、看牙……他们改变了博士的日常生活。而同样的,博士也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保姆和儿子“平方根”的生活状态。

  数学博士对数字十分痴迷,每次与陌生人打交道时,总是问别人鞋子的尺码、电话号码等与数字有关的问题,而随便一个数字都能引起博士的联想。读完《博士的爱情算式》,就算是一个对数学头疼的读者,可能对数学这门学科都会有了新的改观。那些素数、自然数、完全数、公式等看似枯燥无趣的数学语言,在博士眼中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是赋予生命力的伙伴。 小说中反复提及欧拉公式,看似不同的数学符号却有着非凡的联系,这就像博士、保姆、“平方根”的关系一样,虽然属于不同的世界,却相互影响,相互扶持,在彼此陪伴中各自成长。小川洋子在数学和生活间搭建了桥梁,把抽象和形象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像那欧拉公式,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永恒之美。

  《博士的爱情算式》这部小说获得了日本读卖文学奖、本屋大赏,并被拍成了电影,在日本可谓有超高的人气。《爱尔兰时报》是这样评价《博士的爱情算式》的:“在小川洋子之前,从未有人向我们展现过如此可爱的数学世界。”其实,小川洋子展示的何止是数学世界,而是那善良单纯的人性之美。

  《博士的爱情算式》读后感(七):女人何为

  

在《博士的爱情算式》中,小川洋子安排了这样一些人物:因为一次车祸记忆停在1975年,当下记忆只有80分钟的数学博士,老年人;

做家政服务的三十岁左右的的单身母亲,我;

在小说中会度过自己10岁生日的我的儿子,平方根。如果人物只有这样,再加上整个故事从不能适应到其乐融融的发展,会让人觉得这样的设计过于男性中心主义,男性是有知识的(即便是残疾的),有收入来源的,和家庭琐事一概不会的,而女性则是什么都不懂,需要男性指导才能发现数学的奥妙,负责煮饭洗衣,并且从男性那里获得照顾的,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又被第三者(住在主屋的博士的大嫂)和读者怀疑,更加让人觉得太男性中心了。不过,两个人之间并没有朝着爱情的方向发展,试想,一个记忆只有80分钟的老年男人可能会拥有爱情吗,作家也没有那么好心,上演恢复记忆的温情戏码,这一点冲淡了谁是中心的问题,变成了三代人之间的友情的故事。如果要谈论的是友谊,无论是建立在数字还是建立在棒球上,性别政治的问题就会没有那么尖锐,在家庭关系里,在爱情关系里,甚至是在事业发展上,都有话语霸权的问题,但是到了友谊这一块,则很少听到有人批评自己的朋友是男权还是女权。在友情中,被替换成了另外一个有意思的问题——男女之间是否可能有纯洁的友谊,历久弥新。在学生时代,男女同校,因为共同学习成长的环境,男女之间有一些友情似乎没什么特别,但是,等到步入工作,再到步入婚姻,每个人心中给出的答案或者就要不同。回到《博士的爱情算式》,如果只是三代人之间从无到有再到即便是博士去世依然被记得的友情故事,读者很快就会失去耐心,即便是穿插了很多有趣的数论知识(让我想到另一本《质数的孤独》),或者关于棒球的盛事(作为读者的我,完全不懂棒球规则,则比较难体会到其中兴味)。就在故事难以为继的时候,极少出现的住在主屋的大嫂,发挥了关键作用,让故事得以继续展开,并且有了悬疑的成分,让人想要一探究竟。

  《博士的爱情算式》读后感(八):《博士的爱情算式》|被名字毁了的伟大作品

  

这部无关爱情,而是范围更广的爱,应该是翻译有误。(虽然爱情也可以泛指,但很明显大众认知相当刻板)

“欧拉,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曾经讚叹地说:「e的(iπ)次方+ 1= 0,因此上帝存在!」这是数学界公认最精练、最美丽的式子,也是博士诉说爱的永恆,单纯和谐的方式。”

——收藏豆瓣一篇文中涉及所有数学知识的文章,以备二刷,文科生表示有压力。

小川洋子是之前读过的《人质朗读会》的作者,那也是一部可以带来力量,给读者会心一击的作品。

故事梗概:博士是一位数学家,因早年间的车祸患病,如今只能记住80分钟之内发生的事情。为了方便照顾起居,他的“嫂嫂”为他雇用了一位保姆,整个故事就围绕着博士、这位保姆和保姆的儿子之间展开。故事中穿插了大量的数学理论和算式,从一位真正热爱数学的“数学家”的角度带领读者领略了数学之美。

圆周率、阶乘、素数、根号和虚数、完全数、亲和数、欧拉公式……这些似曾相识却早已弃之脑后的数学定义在文中大显其彰,融合了博士的信念、人生、爱情和他朴实真挚的处事哲学。愚钝如我,好像从来没有认真的学习过数学,从来不曾真正了解过数字之间神奇的联系。

这种联系不仅仅是存在于书本之间,更成为了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纽带,打破了生性孤僻的博士和保姆儿子之间的层层屏障——

“你是平方根,无论怎样的数字你都不曾嫌弃,让它藏在里面,实在是很宽容的一个符号。平方根。”

“就像平方根符号一样,对所有的数字一视同仁,同时给予他们一个身份。”

“如果每个人都能像平方根这样的坦诚,素数定理之美必将更加辉煌。”

——从此,平方根对我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要说起来,我最喜欢的人身上的特质是“专注”。我知道它不等同于排他性的偏执狂,但我还是任性曲解着自己的喜好去喜欢Lenard,Sheldon等等类似于bookworm的角色。文中的“博士”也是如此,所以我对他的喜爱也就不足为奇了。

书还没看完,我已经被他对数学的狂热感动到必须得说点什么的地步了——不论是数学还是文字,历史还是科技,如果我们全心全意的钻研其中,将其看作一门艺术而饱含敬畏之心,就是时代之幸了。

是的,敬畏。我们必须得敬畏点什么。

有的人不敬畏科学,有的人不敬畏技术,有的人不敬畏专业,有的人不敬畏性别……超过14岁就不能用“叛逆所以暂时不长脑子”来为自己开脱了。那些肆无忌惮的消耗别人的成果,又不屑于别人的付出,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没什么”的人,真是聪明的让人厌恶啊……

看起来专注到近乎于痴傻的博士,用数字获取了一种跟人沟通的方式。他会问你的电话,你的鞋码,你的生日,并找出这些数字背后的重大意义。比如说,220和284互为友好数。

他找到的深刻的含义让平平无奇的数字和拥有它的人都显得重要起来。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善意啊。这是我一直在推崇的人际交往形式——不说酸言醋语,不揭短不拉踩,不比较不拔尖,怀抱善意与人交往,也只跟怀抱善意的人交往。

其中的数学知识让我受教了,甚至可以作为自己的数学启蒙。很不容易的是,书中阐述的是高于仅仅是解题的方法论,它还赋予了数学命题人文意义。

我想,给孩子辅导数学作业之前,要重读一次这本书。

  《博士的爱情算式》读后感(九):啊,真安静!

  小川洋子被评价为一个很会讲故事的细腻女人,在《博士的爱情算式》之前,我没有读过小川洋子的作品,但我是个喜欢细腻故事的人,所以她的作品是一定要拜读一下的。

  《博士的爱情算式》一书中,只有三个主要人物,这三个主要人物都没有具体的名字。他们一位是六十多岁的老人——博士,一位是不到四十岁的单身妈妈——我,还有一位是我的儿子——十岁的平方根。平方根是博士给起的名字,因为博士说儿子的头顶就像平方根符号那样平。

  单身妈妈“我”接受了一个新的家政任务,接待她的是一位气度高雅的瘦小老太太,而需要服务的对象的是这位老太太的小叔,也就是老太太丈夫的弟弟——博士。老太太住在主屋,博士住在偏屋,单身妈妈需要负责的是博士周一到周五的中饭和晚饭,以及收拾屋子和购买所需物品。

  在接受这个任务之前,“我”就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因为博士的卡上有9个更换保姆的星号,这在所有服务过的家庭中是非常少见的。64岁的博士曾经是一位数学研究员,47岁时不幸遭遇交通事故,事故后博士的脑部受到严重的损伤,他的记忆保留在了出事故那一年,对于新发生的事情,他的记忆只能保留80分钟。

  博士在每一个迎接“我”的清晨,第一句都是:“你鞋子穿几码?”或者“你家电话号码是多少?”博士对一切数字感兴趣,他会长时间坐在桌前解答数学杂志的悬赏问题,有些问题需要长时间的推算,博士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允许别人打扰,每当博士解答完问题,再次检查之后,他都会喃喃感叹:“啊,真安静!”这说明他对自己的推导过程很满意。

  “安静”于博士而言是最高级的表扬词语。他在求得正确答案时所感受到的不是欣喜或解脱,而是一份宁静,博士酷爱这份宁静。

  博士是个可爱的老人,他在自己常年穿在身上的西装上夹满了夹子,每个夹子上都有一张便条,在袖口处常年不变的一个便条上写着“我的记忆只能维持80分钟。”

  读到这里,有一些心酸。朋友的妈妈得了老年痴呆,自己的家人朋友都不认识,偶尔认出自己女儿,叫出朋友名字的时候,朋友都会开心好几天。每一次听到朋友开心地告诉我妈妈认出她时,那种让人无可奈何的感觉实在是——煎熬人心。

  博士偶然得知保姆有一个十岁的儿子,在“我”工作的时候独自一人呆在家里,博士对此异常的愤怒,认为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并要求每天让孩子放学后到博士家里来做作业。为此,博士在自己满是纸条的西装上,又加了“新来的保姆,和她儿子,10岁。”

  博士在与平方根相处中表现出了强烈的热情,博士尽情地打开双臂拥抱了儿子,并且直接了当地说:“你是平方根,无论怎么样的数字你都不会嫌弃,让它藏到自己里面,实在是很宽容的一个符号,平方根。”

  《博士的爱情算式》一书,讲述的故事读来让人深感温暖。

  平方根的妈妈必须出去采购,留下十岁的平方根和六十四岁的博士在家时,平方根不小心割伤了手指,博士如临大敌般背着平方根赶去诊所,整个过程,博士紧握着双拳,异常的紧张。在等待平方根包扎的过程中,博士哭了。

  平方根母子俩人与博士一直保持着联系,即使在博士住进养老院后,母子俩人也时常去看望博士。博士把母子俩人引进神奇的数字世界——博士写的数字和我写的数字,形成一股没有阻滞的细流,我和博士用目光追逐着它进入循环的轨迹。

  啊,真安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