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故事读后感精选
《生命的故事》是一本由[英] 鲁珀特·巴林顿 / [英] 迈克尔·高顿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28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命的故事》精选点评:
●many lives, one epic journey
●我们都是地球上的生物
●太好看,照片文字都超赞
●好书,铜版纸彩色印刷,各类动物非常直观鲜明,拍摄水平很高。悬崖峭壁、深海密林,到处都有摄影师的踪影。这么好的书,确实值得好好看一看。
●这个图片很精彩,符合bbc一贯作风。
《生命的故事》读后感(一):《生命的故事》:一介人生路的伊始,无数圆周率的终结
生命到底是什么呢?记得前年在看有关人生的纪录片《人间世》的时候,看到人们渴望活下去的眼神,不禁感慨到:“生命就是一场修行”。
我们来人间一趟就是为了感受人生的悲欢离合,感受生命的点滴美好与失落。从呱呱坠地到白发苍苍,我们活着的目的就是活着本身,这么看来余华可以说是把这人生看透了。那动物是否与我们一样,也在经历着一切人生的境遇呢? 作为纪录片爱好者,BBC的纪录片当然是首选。BBC新出的这本《生命的故事》可以说是延续了BBC的一贯风格,清晰度及其佳的图片,配上简洁有力的文字。
然而这本书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在静态的展示下,融入了个人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动物与人类一样,也在经历生命赐予的一切,生老病死无一例外。这也是生命的常态,生命的故事都是如此。 动物与人类的不同在于,它们在生命中面对的考验和困难更加艰巨,它们在这些困难面前只能闭着眼睛冲,不然就会成为别人的囊中之物。即使是这样,动物们也在这一场场的考验中,追寻自己生命的意义,从而获得最大的价值感。
它们最幸运的在于,不用面对人类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不用对于人生的种种怨天尤人,只管向前就足够了。在一次次的生命中,我们不禁感慨:“生命就是如此啊。” 一、全新生命的诞生,惬意家园的重建 幼崽一出生就要开始为了生存而战,它们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往上冲。作为父母的成年动物,看着孩子有丧失生命的危险,但它们只能选择忽视,因为这是必修课,每一个幼崽都是这么过来的。
只有跨过这第一关,才能在以后的人生中更加坚韧、勇敢。与人类的婴儿从小被溺爱不同,动物在出生的那一刻必须学会如何生存,这是无法选择的。 一个小幼崽的诞生意味着家庭多了一位成员,此时的它们正沉浸在如何让小幼崽融入这个大家庭的喜悦置之中。小幼崽在这个温馨的家园中,逐渐忘却了自己一出生就经历的考验。
幼崽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它也开始学着去接受自己的使命。家园的美好,让幼崽无法舍弃,但随之而来的大迁徙却又成为了幼崽的一大必修课,它们该何去何从? 二、梦想起航的权利,爱情懵懂的追寻 动物们在面对自己的天敌时总是毫不退缩,它们深知自己没有后路可言,只能选择去接受。在追随父辈的过程中,它们逐渐体会到了受人敬佩的快乐。
事实上,也有一些动物选择了放弃,那随之而来的便是被食肉动物吞噬,提早结束了这一生。不管如何选择,它们只有一次机会,幸存者少之又少,大都丧失了生命,只有依存家园的力量才能获得重生。幼崽们在一次次的艰难选择中,学会了最佳生存技能。 到了一定的年纪,青年动物们开始蠢蠢欲动,在这一时期,爱情成为了它们的人生主旋律。它们在追梦的时候,也在寻求自己的梦中情人。要想获得心爱的人的认可,至少要在族群中有所作为,与人类一样,它们也钟爱于自己崇拜的偶像。
动物们也需要争夺,毕竟这是本能,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幼崽们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生命的意义。或许,这也是爱情之所以被大家所向往的原因之一吧。
结语 生命就是一场修行,从一出生就在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每一个选择都会对未来的人生起到不可磨灭的影响。动物们在生命的旅程中,比我们多了一份果敢和勇毅。
可对于它们来说,有的时候机会只有一次,所以它们更多的是要在恰当的时候做出最明智的选择,让自己的生命了无遗憾。人类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不也是生命的选择者吗? 生命是无数圆周率的终结,我们都会面对生命的开始和结束,如何正确对待生死,也是我们的必修课。
C这本《生命的故事》最大的意义莫过于让我们在领略生命的过程中,学会了思考自己的生命的意义。
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在看他人的过程中,学会看自己,从而为自己的人生找寻一丝悦意。或许,这是生命最大的意义吧。
《生命的故事》读后感(二):神奇却又残忍的动物世界
毛茸茸的幼鸟,跟随母亲到了悬崖边,奋身向下跳,只有跳崖成功,他们才能继续存活,这便是白颊黑雁的幼雁必须要经过的一步。雪白的北极狐在我们看来是可爱的动物,然而猎人眼中却是一只行走的金条。在极端严寒中缺乏食物,也使他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
动物的世界既神秘又神奇,他们充斥着无限的危险,又生活在许多探索不到的地方。他们的一生可谓是危险重重,惊喜连连。
我们怀着好奇与探索,想去了解看一看,动物长什么样?动物的生活是如何?它们是怎么活下来的?他们都在哪里生活?最直观的便是去动物园看一看,可以真实的看见理解到,原来这就是这个动物。可是疫情期间,我们又不方便去动物园,不方便出门。那么,我们便可以在家中,通过《BBC动物世界的传奇--生命的故事》精美的画册,精美的书籍来了解那些可爱的动物。
一、生命的伊始
毛绒绒的小企鹅聚在一起,成为一个小幼儿园,在父母去捕食时,便有专人负责照顾他们。可爱的小猴子。在和父母撒娇,到处东摸摸西碰碰探索新的世界。小羊在父母的带领下,从悬崖峭壁中稳稳的走着。
在成长的第一阶段,任务就是要长大。就像人类社会一样,孩子的目的就是要学习。在此期间,学习对未来生活,极有帮助的技能。在生命意识阶段就是要求生,幼年时期摄取的食物,通常直接决定了,他们今后长期的胜算。
高级且拥有较长寿命的动物,通常是由父母抚养长大,并且有兄弟姐妹,幼崽一旦失去母亲就很难存活。并且为了鼓励双亲的抚养行为,幼崽们通常会具有一些特征,例如大大的眼睛毛色不同来提是双亲们,他们是幼崽而非竞争对手。
在哺乳动物幼崽身上最招人喜欢的一点就是,他们的嬉笑,玩闹玩闹,对于增强他们的力量,培养合作能力,掌握捕猎时期和社交技巧是必不可少的。但随着生命越来越成熟,又再不能继续依靠他们的父母获取食物,必要时玩闹就渐渐淡出了他们的生活。走完了生命旅程的最初阶段,熬过了一些最危险的威胁,幼崽们必须要学习成年世界的守则。
学习生存技能,学习对未来生活极有帮助的知识,同时也学会独立生活。当慢慢长大,生命越来越成熟,可以不再靠父母的金钱而存活的时候,我们便也迈出了新一步,成为了养活自己的人,要开始学习成年世界的法则。玩闹和娱乐不再是生活中的主线,转而将重心放在如何生存,如何择偶,如何赚钱。
二、成长
出生,成长,繁衍后代和死亡是所有动物,都需要经历的基本阶段,但是从年幼跨越到成熟的成长阶段,却只有很少的动物能经历。像昆虫这样,数量庞大,生存并不复杂,且寿命短暂的动物,成长就相当迅速。他们的行为大部分出于本能,他们不需要依靠,从经验中获益的日积月累的学习过程。
但是生命较长的,例如鸟类和哺乳动物就通常会度过这样的时期,在此期间他们会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年幼的非洲豹在母亲的照管下,研究镜头,年满一岁后,母亲就不会再容忍他的稚嫩,会强迫他自己去狩猎变得独立。
父母养育时间越久,成长的阶段也就越久,寻找食物,躲避危险和社交互动等技能,通常只能在失败和错误中学习。但大自然是无情的,一个最为简单的错误,都可能要为之付出高昂的代价。所以父母的引导,会给子女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一头虎鲨,冲向刚刚经历了短暂初次飞行后,着落浅滩的幼鸟,逆风飞行是他们,唯一存活途径。
同时对于社交型的物种来说,学习群体的规则而避免被排除在外,是非常重要的。被孤立,不仅非常危险,甚至还会造成死亡。传统观点认为:大胆且爱冒险的会是成功者。但在哺乳动物中研究表明,更加谨慎的个体,才能安然活过成长阶段。为了增加自己度过过渡期的机会,一些青少年会形成非生殖群体,通过增加数量,来弥补力量的不足。比如说猴群,象群,狼群等。
而复杂的文化中,一些年轻者会对年的年长者的教导获益。比如年轻的雄性大象,常常有成熟公牛的陪伴,他们之间不仅能共享知识,公牛的存在还能抑制年轻雄性大象激素水平的提高,防止他们在学会一定的基础知识之前,就在性方面变得过于争强好胜。
动物的世界,更加充满了争斗和独立。一旦成年,信天翁的父母就会将其从家中赶走,需要自己凭借着,之前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外闯荡。他们面临着外界的危险和同类的攻击,他们的道路是生或死的选择。通过灵活的战术,敏捷的身手,在大自然中寻觅食物和住地,并最终存活下来。
三、求偶
动物世界中的求偶行为和伴侣关系,常常与我们所想的浪漫场景有极大的差异。自然界中,求偶过程虽然看似常常包含华丽的表演,赠送礼物以及充满激情的拥抱。但也往往充斥着,欺骗不真和实有发生的暴力。在鸟类的求偶过程中,一生只与同一个伴侣相处是常见的,比如信天翁,天鹅和鹅。他们奉行的是终身的配偶制度——一段可以超过40年之久的伴侣关系。然而,有些鸟类也常常在择偶之战中选择鱼与熊掌兼得的方式。
无论是何种动物种类,常常都是雄性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来求偶,雌性则有更多选择,可挑选其伴侣。这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雌性在孕育和哺乳期投入更多,而雄性只需要简单完成受精,无需孕育哺育后代的重任。在哺乳动物中,雌性常常鼓励雄性追求者,用相互打斗争取胜出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在这场战疫中雄性动物为了赢得雌性,甚至会付出生命代价。
这与人类社会中的求偶行为非常相似,男性一般为主动追求女性的一方,而女性则在众多的男性当中挑选一个,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女性会根据长相,身高,家庭地位,社会背景,财富情况来综合判断选择,最终挑选一个自己满意的。
四、小结
从7个章节,第1章生命意识,第2章成长,第3章家园,第4章权力,第5章求偶行为,第6章成为父母,第7章纪录片生命的故事---背后的故事。来生动形象的展示出动物的故事。每一个精美的插图背后,都是这一个生物一个物种的故事。他们用他们的生命来谱写,每一个物种有趣的经历和让人期待的故事。
这里的每一个故事,都非常有意义,非常的精美。有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生活挺难的,其实看看这些动物,才知道人活的有多么的幸福,幸运和简单。他满足了好奇,开阔了眼界。看到了他们是如何生活的,常常也会让我反思我应该如何生活。现在,虽然没有更多机会去动物园,但是我们可以在家,就了解看到这些美丽的生物,了解他们的生命是多么的精彩。这就是看动物的乐趣,看到那些动物的美好和故事的讲述,仿佛它也在呈现着人类社会的故事。
这本书既适合青少年来了解动物的样貌,动物的种类和动物的生活情况。又适合成年人对动物的探索,对精美图片的追寻。读这本书会慢慢了解生活的步骤,建立了自己人生的主要方向,借由动物的讲述也同时了解人类的规律。其实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没有一一展开,正等着你去打开惊喜。
《生命的故事》读后感(三):神奇却又残忍的动物世界
毛茸茸的幼鸟,跟随母亲到了悬崖边,奋身向下跳,只有跳崖成功,他们才能继续存活,这便是白颊黑雁的幼雁必须要经过的一步。雪白的北极狐在我们看来是可爱的动物,然而猎人眼中却是一只行走的金条。在极端严寒中缺乏食物,也使他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
动物的世界既神秘又神奇,他们充斥着无限的危险,又生活在许多探索不到的地方。他们的一生可谓是危险重重,惊喜连连。
我们怀着好奇与探索,想去了解看一看,动物长什么样?动物的生活是如何?它们是怎么活下来的?他们都在哪里生活?最直观的便是去动物园看一看,可以真实的看见理解到,原来这就是这个动物。可是疫情期间,我们又不方便去动物园,不方便出门。那么,我们便可以在家中,通过《BBC动物世界的传奇--生命的故事》精美的画册,精美的书籍来了解那些可爱的动物。
一、生命的伊始
毛绒绒的小企鹅聚在一起,成为一个小幼儿园,在父母去捕食时,便有专人负责照顾他们。可爱的小猴子。在和父母撒娇,到处东摸摸西碰碰探索新的世界。小羊在父母的带领下,从悬崖峭壁中稳稳的走着。
在成长的第一阶段,任务就是要长大。就像人类社会一样,孩子的目的就是要学习。在此期间,学习对未来生活,极有帮助的技能。在生命意识阶段就是要求生,幼年时期摄取的食物,通常直接决定了,他们今后长期的胜算。
高级且拥有较长寿命的动物,通常是由父母抚养长大,并且有兄弟姐妹,幼崽一旦失去母亲就很难存活。并且为了鼓励双亲的抚养行为,幼崽们通常会具有一些特征,例如大大的眼睛毛色不同来提是双亲们,他们是幼崽而非竞争对手。
在哺乳动物幼崽身上最招人喜欢的一点就是,他们的嬉笑,玩闹玩闹,对于增强他们的力量,培养合作能力,掌握捕猎时期和社交技巧是必不可少的。但随着生命越来越成熟,又再不能继续依靠他们的父母获取食物,必要时玩闹就渐渐淡出了他们的生活。走完了生命旅程的最初阶段,熬过了一些最危险的威胁,幼崽们必须要学习成年世界的守则。
学习生存技能,学习对未来生活极有帮助的知识,同时也学会独立生活。当慢慢长大,生命越来越成熟,可以不再靠父母的金钱而存活的时候,我们便也迈出了新一步,成为了养活自己的人,要开始学习成年世界的法则。玩闹和娱乐不再是生活中的主线,转而将重心放在如何生存,如何择偶,如何赚钱。
二、成长
出生,成长,繁衍后代和死亡是所有动物,都需要经历的基本阶段,但是从年幼跨越到成熟的成长阶段,却只有很少的动物能经历。像昆虫这样,数量庞大,生存并不复杂,且寿命短暂的动物,成长就相当迅速。他们的行为大部分出于本能,他们不需要依靠,从经验中获益的日积月累的学习过程。
但是生命较长的,例如鸟类和哺乳动物就通常会度过这样的时期,在此期间他们会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年幼的非洲豹在母亲的照管下,研究镜头,年满一岁后,母亲就不会再容忍他的稚嫩,会强迫他自己去狩猎变得独立。
父母养育时间越久,成长的阶段也就越久,寻找食物,躲避危险和社交互动等技能,通常只能在失败和错误中学习。但大自然是无情的,一个最为简单的错误,都可能要为之付出高昂的代价。所以父母的引导,会给子女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一头虎鲨,冲向刚刚经历了短暂初次飞行后,着落浅滩的幼鸟,逆风飞行是他们,唯一存活途径。
同时对于社交型的物种来说,学习群体的规则而避免被排除在外,是非常重要的。被孤立,不仅非常危险,甚至还会造成死亡。传统观点认为:大胆且爱冒险的会是成功者。但在哺乳动物中研究表明,更加谨慎的个体,才能安然活过成长阶段。为了增加自己度过过渡期的机会,一些青少年会形成非生殖群体,通过增加数量,来弥补力量的不足。比如说猴群,象群,狼群等。
而复杂的文化中,一些年轻者会对年的年长者的教导获益。比如年轻的雄性大象,常常有成熟公牛的陪伴,他们之间不仅能共享知识,公牛的存在还能抑制年轻雄性大象激素水平的提高,防止他们在学会一定的基础知识之前,就在性方面变得过于争强好胜。
动物的世界,更加充满了争斗和独立。一旦成年,信天翁的父母就会将其从家中赶走,需要自己凭借着,之前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外闯荡。他们面临着外界的危险和同类的攻击,他们的道路是生或死的选择。通过灵活的战术,敏捷的身手,在大自然中寻觅食物和住地,并最终存活下来。
三、求偶
动物世界中的求偶行为和伴侣关系,常常与我们所想的浪漫场景有极大的差异。自然界中,求偶过程虽然看似常常包含华丽的表演,赠送礼物以及充满激情的拥抱。但也往往充斥着,欺骗不真和实有发生的暴力。在鸟类的求偶过程中,一生只与同一个伴侣相处是常见的,比如信天翁,天鹅和鹅。他们奉行的是终身的配偶制度——一段可以超过40年之久的伴侣关系。然而,有些鸟类也常常在择偶之战中选择鱼与熊掌兼得的方式。
无论是何种动物种类,常常都是雄性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来求偶,雌性则有更多选择,可挑选其伴侣。这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雌性在孕育和哺乳期投入更多,而雄性只需要简单完成受精,无需孕育哺育后代的重任。在哺乳动物中,雌性常常鼓励雄性追求者,用相互打斗争取胜出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在这场战疫中雄性动物为了赢得雌性,甚至会付出生命代价。
这与人类社会中的求偶行为非常相似,男性一般为主动追求女性的一方,而女性则在众多的男性当中挑选一个,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女性会根据长相,身高,家庭地位,社会背景,财富情况来综合判断选择,最终挑选一个自己满意的。
四、小结
从7个章节,第1章生命意识,第2章成长,第3章家园,第4章权力,第5章求偶行为,第6章成为父母,第7章纪录片生命的故事---背后的故事。来生动形象的展示出动物的故事。每一个精美的插图背后,都是这一个生物一个物种的故事。他们用他们的生命来谱写,每一个物种有趣的经历和让人期待的故事。
这里的每一个故事,都非常有意义,非常的精美。有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生活挺难的,其实看看这些动物,才知道人活的有多么的幸福,幸运和简单。他满足了好奇,开阔了眼界。看到了他们是如何生活的,常常也会让我反思我应该如何生活。现在,虽然没有更多机会去动物园,但是我们可以在家,就了解看到这些美丽的生物,了解他们的生命是多么的精彩。这就是看动物的乐趣,看到那些动物的美好和故事的讲述,仿佛它也在呈现着人类社会的故事。
这本书既适合青少年来了解动物的样貌,动物的种类和动物的生活情况。又适合成年人对动物的探索,对精美图片的追寻。读这本书会慢慢了解生活的步骤,建立了自己人生的主要方向,借由动物的讲述也同时了解人类的规律。《生命的故事》其实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没有一一展开,正等着你去打开惊喜。
《生命的故事》读后感(四):78个物种,1917天野外考察,1800小时拍摄,见证了什么
初读《生命的故事》,便被书中精美的图片深深吸引。
每一帧高清无痕的画面。
都是摄影组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拍摄而来的。
从北极圈到非洲,再到南极。
从印度次大陆,到遥远的戈壁沙漠,再到远东。
穿过美洲到澳大利西亚的各个角落,
78个物种,1917天野外考察,1800小时拍摄片段。
摄影组用专业的职业素养,
为我们讲述了大自然中令人难以置信的关于生命循环的故事。
求偶的火焰辉亭鸟在巢穴前,
跳着让人眼花缭乱的复杂舞步,以求取雌鸟的亲睐;
无助的雌虎妈妈不得不牺牲美貌,换取两个孩子的安全;
孤注一掷的信天翁拼命使用翅膀飞翔,只为摆脱鲨鱼的追捕…
读罢全书,
震撼于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敬佩于拍摄组的伟大冒险精神,
但收获更多的是从动物世界里明白的那些隐藏的职场道理。
所谓,职场中所遵循的文化原则,
何尝不是一个小型动物世界所遵守的法则规律呢。
01 合作
古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这句谚语出自《韩非子》,
虽是为了表示要防微杜渐,
做事不可粗心大意,否则会酿成大祸。
但仔细想想,之所以大意,
便是因为蚂蚁在人类的认识中毫不起眼,
觉得它们不可能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生命的故事》中,
便提到了这么一群蚂蚁---
生活在澳大利亚和亚洲热带雨林中的编织蚁。
许多蚁类大多将“家”建造在树上。
显然,编织蚁与众不同,想法独特,
它们不依靠天然树洞作为荫蔽之处,
而是将叶子织在一起,搭建自然界中最复杂的蚁巢结构。
每个单独的“叶荚”建造都需要蚂蚁之间紧密的合作。
工蚁们先用自己有力的下颌将两片叶子拉到一起。
如果叶子间距离过大,
第二只工蚁便会爬过第一只工蚁的身体来协助它,
依次类推, 直至叶子的边缘达到领队工蚁下领的触及范围。
一旦连接成功,
其他工蚁便纷纷跨越这一助拉 “桥梁”,
重复黏合工作,直至产生丝网将叶子边缘连接在一起。
更多的工蚁开始到达“施工现场”。
它们的幼虫一同前来, 幼虫即将化蛹,变成成年编织蚁。
期间,
工蚁不仅要完成建造大任,
并且要肩负起保护幼虫的重任。
它们利用幼虫们吐丝包裹自己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
将更多的叶子黏合在一起,直至建成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巢室。
幼虫在这个“足球场”里,会成长成两类工蚁:
负责留守在蚁巢内部照看蚁后子嗣的小型工蚁,
和体型较大,身体强壮,负责外部巢穴任务的主力工蚁。
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赞叹蚂蚁之间相互信任,团结合作的力量。
就好比职场中,
合作,是最常见的一种职场关系,
完成一个项目,审批一份文件,
需要各部门、各小组通力合作,
各司其职,每个人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情,
才能最后完成漂亮的项目和方案。
公司内,一起并肩作战的小伙伴,
就像是这团结一体的工蚁们,
每完成一个方案,
就好比它们吐出的每根丝,缠绕成的每个“房子”。
团结合作,就是力量。
我最爱画的就是你的样子
02 竞争
大自然遵循着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法则。
竞争淘汰美不胜举,
动物们对此早已司空见惯。
它们只能凭借自己的本领,
尽可能保护自己,保护同伴,保护孩子。
跟着妈妈一起逃亡的三只小幼虎,
便是因为虎爸爸被新的入侵者打败,
丧失了自己的领地和性命。
而“新官”上任后,
必须斩草除根,咬死前任统领的孩子。
这使得小幼虎的妈妈,不得不带着它们东躲西藏,
甚至不惜牺牲美貌,以求三个孩子的一线生机。
可惜,事与愿违。
其中一只雌幼虎,被发现倒在荒野,
身上全是咬痕,“新头领”无疑。
同类之间尚如此。
且不说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
天然的敌对位置,
使得它们共同竞争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权利。
如同职场。
同一个部门的同事,
竞争升值的机会。
同一个公司的部门,
竞争分红的结果。
同一个类型的公司,
竞争发展的趋势。
曾经并肩作战的伙伴,
可能是同你竞争最激烈的对手,
曾经友好的兄弟部门,
也有可能在竞争同一个上升的机遇。
职场里竞争屡见不鲜,
如同森林法则,优胜劣汰发挥得淋漓尽致,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良性竞争,不忘初心。
03共存
自然的鬼斧神工,
从来都不是一语道尽的。
除了合作、竞争,
共存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生存方法。
凶残的鳄鱼,能和弱小的牙签鸟成为朋友,
并且还允许它们进自己的嘴巴里取食。
雄鳄鱼饱餐一顿后,
通常会在河边闭目养神或爬到沙滩上沐浴阳光。
这时,常常有许多牙签鸟在它背上飞来飞去,
好像在跟鳄鱼亲切交谈。
当鳄鱼酣酣入睡时,
牙签鸟却毫不客气地拍打着翅膀,
将它从甜梦中惊醒,鳄鱼便百依百顺地张开大嘴,
让牙签鸟飞到口腔里,去啄食它牙缝中残食剩饭。
它们之间便是协作共存的关系。
鳄鱼被这样的卫生服务员打扫得舒舒服服,而牙签鸟也大餐一顿。
职场中也不乏这样的工作伙伴。
相互互补,取长补短。
和一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协作的小伙伴一起工作,
不是合作、也不是竞争,而是双赢。
电视剧《谁说我结不了婚》里,
陈数饰演的田蕾,便是深谙职场规则的人,
她说:你拿的刀,是做饭,我拿的刀是作战。
小结
都市里的职场如战场,
也如那远离都市的动物世界。
生存过程中,会有危险,会有战斗。
会有互相信任的合作,也会有激烈的残酷竞争。
但在分出胜败、决出生死之前;
永不放弃,是对这一生的交代和赞颂。
愿你我共勉。
《生命的故事》读后感(五):《生命的故事》:生命不息,动物世界里的生存法则是怎样的呢?
你知道吗?鲨鱼是信天翁雏鸟的飞行老师?黑猩猩竟然是手艺人,会制作长矛?鱼类竟是建筑界的翘楚,拥有卓越的建筑技巧?而鸟类更是茶艺大师,诱惑艺术的创始人?
如果你不是个资深的纪录片爱好者,或者动物研究者,你可能真的不知道这些。 而这些,BBC《生命的故事》系列纪录片,动物世界里都会告诉你答案。
曾经在动物园或者海洋馆里,体型强壮的老虎,成群结队的鱼群,带给你的视觉冲击,远不如此书里的神奇世界,带来的震撼效果大。
从书里,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生命新生时的喜悦,成长过程中的磕磕碰碰,兄弟姐妹间的嬉戏打闹,捕食猎食时的血腥场面,以及追逐权利地位时激烈的争斗。
而这每一个成功的摄影画面,都是摄影组们跋山涉水,历经磨难,以冒险的精神拍摄而来的,都要经过漫长的等待,他们很可能为了拍摄一个几秒钟的动作,一动不动的等上几小时、几天、甚至几星期。
他们付出的辛苦和努力,绝不是三言两语便可描述的。正如大卫说:“又一个故事将我们每个人与地球上的每一个生物紧紧联系在一起,为我们讲述了一场最伟大的冒险—这是一场生命之旅。”
正因为有了如此热爱大自然的他们,不惧困难和危险的精神,才能使书中的图片如此精美、写实,它们全部选自BBC《生命的故事》系列纪录片,它是第一部用超高清摄影机拍摄的自然历史题材的系列纪录片,令人过目难忘。
《生命的故事》整篇遵循着从出生到繁衍的时间线,让我们跟随摄影组的脚步,以实现繁衍后代这个大自然终极目标为线索,剥丝抽茧地走进动物们的世界,了解它们生存中面临的挑战观察,它们所做出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给它们带来的影响。
一、 出生
生命伊始,动物们正处于最幼小、最脆弱、最容易受伤害的阶段,它们生命旅程的第一个主题就是求生。
刚出生时,它们不懂世间险恶,发育也不完全,不能保护自己,在父母觅食的时候,只能沦为其他掠夺者的盘中餐。
白颊黑雁的幼雁必须经历跳崖,才能长大。为了摆脱天敌北极狐,白颊黑雁们会选择在峭壁上产卵,而且要选择尽可能高的筑巢地点。
摄影组拍摄到的黑雁父母,就是将家安在了东格陵兰岛奥斯特谷的冰川谷最高的崖顶之一。幼鸟们必须跟随父母,从悬崖顶端跳下。
才出生两天的幼鸟,根本不能飞行,它们只能依靠着情不自禁地追上母亲的本能,颤颤巍巍地走到崖边,跳入空中,使劲地扑棱着两只还未发育的小翅膀。
下降的过程,异常凶险,撞上突起的岩石,会使它们丧失控制力,很多幼鸟在下降的过程中,都会摔断脖子或者有其他致命伤。
最终六只小幼鸟,存活下来三只,跟着父母继续探寻生命的道路。
出生成长繁衍后代和死亡,是每个动物都要经历的基本阶段,但是从年幼跨越到成熟的成长阶段,却只有很少的动物的经历。
二、成长
成长是它们生命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信天翁从幼鸟跨越到成熟的一场试炼,就是成功在大海上起飞。但这一切并不容易,虎鲨们正在水下潜伏。
每年虎鲨都会埋伏在幼鸟学飞的海域里,进行捕食,一些鲨鱼可以十分精准的击中目标,快速地在海里移动,出其不意地将幼鸟拖入海中。
但当幸运的幼鸟,拼命的闪动着翅膀,躲避鲨鱼的追击,成功起飞后,它们将用三年的时间来飞越大海,绝不着陆,这是它们的信念。
成长之路,危险重重,很多刚会飞行的幼鸟则是依靠机遇来生存,生死只在一线之间,勇敢起飞后,等待它们的或许是葬身鲨口,或者是翱翔于蓝天,这注定是一条外界无法干预的道路。
三、家园和权力
成长的过程中,家园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次当妈妈的雌虎坎卡提,拥有三个可爱的孩子,在和另一只雌虎争夺领地的过程中,失去了一只眼睛。
这为它们的生存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但是这位妈妈没有放弃,养育子女的决心使她更加坚强。它们随着母亲学习生存、捕食的技能,但尚未成熟时,就要面临搬家,因为孩子的父亲被其他入侵的雄虎打败了。
一旦新的雄性占领领地,它首先会做两件事情:和雌性交配,并咬死非他血脉的幼兽。尽管三只小虎在母亲的保护下,暂时安全的生活在领地边缘的浓密矮树里,但它们必须自己照顾自己。
不幸的是,其中一只雌性小老虎被发现死在了公园里,身上的咬痕可以看出是其他老虎所为,最大的可能是那只新来的雄性。
对于三只小虎而言,成长的过程不仅面对父亲失去权力,自己会失去家园,还有生命危险。
而成功迈出这一阶段的其他动物们,便会在异性面前展现自己的魅力,以求得佳人,延续自己的基因血脉。
四、觅得佳偶
火焰辉亭鸟便拥有最佳演员、魅惑艺术者、工程师等多种头衔。
繁殖季节来临时,雄性的火焰辉亭鸟会建一座充满艺术气息的房子,用树叶和蓝色的浆果装饰,现实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品味,它们对蓝色情有独钟。
当雌性鸟靠近时,它们会发出类似电音喘息的声音,并开始进行激情的表演,以获得雌鸟的亲睐。
它先是摇晃那显眼的黄黑色翅膀,然后再展开,再害羞地将头低下,藏在展开的翅膀下,就好像耀眼的穿着制服的斗牛士挥出他的披风,然后它慢慢抬起脚趾,再快速放下去,重复着这样的动作,直到成功吸引雌鸟。
一旦雌鸟成功被诱惑,它们就会用头部挑逗雌鸟身体,并与之交配,然后他们就会飞走寻找下一个雌鸟目标,说它们是渣男也不为过。
五、成为父母
成为父母是动物一生中最后一个成功的标志,这意味着动物们已经将自己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让自己的后代能代代延续。
不同的生物,成为父母后,将承担不同的责任。
上文提到的火焰辉亭雄鸟,便是只负责生育、不负责养育,而雌倭黑猩猩余生都在照顾自己的孩子。
而牛背鹭则与众不同。
雄鸟和雌鸟搭好巢穴后,雌鸟便开始产下鸟蛋,孵化出幼鸟,第一只幼鸟出生后开始啄父母的喙,传递给它们信号,告诉它们,自己饿了要吃东西,父母便会反刍已经被部分消化的昆虫。
再过几天,较晚孵化出来的幼鸟也增加到抢食的队伍中来。
最大的幼鸟长大到五六天时,便可以强壮到抢过父母的食物,并独自将其吞食。
大约四周后,幼鸟们开始离开鸟窝,在树枝上栖息,这个时候,他们会追着站的树枝上的父母,用自己的翅膀去扇父母,用像匕首一样的喙去啄父母的嘴巴。
鸟巢变成了嫉妒、争夺、重伤和杀害之地,父母只能尽量远离他们,直到他们独立外出。
儿大不由娘,辛辛苦苦养大的子女竟对自己挥嘴相向,想想也替两个初为父母的牛背鹭感到寒心。
纸短情长,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虽不能全然诉之纸上。
自然界的动物们将延续血脉、繁衍后代,当作生命目标。它们经历出生、成长、家园、权力、求偶以及成为父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为了生存而努力,为了后代而坚强。
生命是延续血脉的一项任务。会有危险,会有战斗,会有激烈的竞争,但在分出胜败、觉出生死之前永不放弃。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鲜活展示,也是对生命历程的一曲赞歌。
大自然还有很多未知的神奇,等着我们去探索,去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