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大帝》经典影评集
《匈奴大帝》是一部由迪克·劳瑞执导,杰拉德·巴特勒 / 鲍沃斯·布斯 / 西蒙娜·麦金农主演的一部传记 / 动作 / 冒险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匈奴大帝》影评(一):海龟是强大的
罗马的留洋经历使得阿提拉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野心勃勃辅之以雄才大略,终于让罗马人为之色变。
《匈奴大帝》影评(二):草原民族稍纵即逝的灿烂
草原民族骑马纵横的时代其实距离今天不过200年不到,但是那种酣畅淋漓和残忍血腥的真切感觉早已远去。
大草原曾经就像海洋,是酝酿力量的地方,波涛汹涌,处处暗流,当终于有一位英雄卷起滔天骇浪,必定是摧枯拉朽的气势。只是既然是风暴,衰亡就像兴起一样迅速。这种稍纵即逝的残酷的美只有草原民族能拥有。
先有上帝之鞭阿提拉,之后便是天之骄子成吉思汗。
《匈奴大帝》影评(三):国家
看完这部电影使我思考国家一词:
什么是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的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其实国家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归属感,若是没有国家一词,你会不知道自己属于那里。
士兵的职责是保护国家的安全,在国家没有产生之前,是部落,氏族的感念,地域性与家族性强烈的概念。
就连豆瓣还有小组呢。
人是需要对自己进行分类之后才知道自己究竟属于哪个集合。
《匈奴大帝》影评(四):最后的罗马人
其实最喜欢的是那个罗马的军政统帅.在风云变幻的帝国政坛上,他用自己的权略手腕赢得了"最后的罗马人"这一称号.他的风格也充分体现了罗马的精神.武力,阴谋与外交.然而,当阿提拉威胁祖国的时候,他宁可舍弃自己的女儿,也要挺身而出正面对抗(据历史记载,他们自幼就交情很深).一方面集结了罗马军团.一方面在蛮族中纵横捭阖,缔结统战.沙龙战役阻挡了匈奴的西进,而西格特王也死于此役,两败俱伤.而没有进一步追击阿提拉则体现了他的深谋远虑.然而,这样的名将,最后死在自己皇帝的手上
《匈奴大帝》影评(五):匈奴王
这部电影总体看起来感觉很好,我对写影评不是很在行,这里我就说说对它的感受吧。从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一个问题——我们为国家牺牲了太多,可是国家为我们呢?或许该有国家为我们牺牲的那一刻吧!曾看过迪·伦马特的喜剧《罗慕路斯大帝》讲述了罗马最后一位皇帝为了灭亡罗马而当上皇帝,当上后整天养鸡,不理朝政。当日尔曼人兵临城下,众人劝他抵抗时他说了一句话“几百年来我们已经为国家做了那么多的牺牲,现在是国家为我们牺牲的时候了”当时觉得很荒谬,现在看到那个罗马统帅为国家牺牲了那么多,可到头来呢~~~~~~
或许有时候国家该为我们牺牲,比如说片中的西罗马,他已完全无存在的价值了,到他牺牲的时候了!
《匈奴大帝》影评(六):匈奴与匈,暂且不说西方的偏见传统了。
好多人对匈奴的理解都非常狭隘。匈奴是个以游牧为生的混合民族集团,其中混合有东方黄种人,高加索白人等。他深深的影响了后世几乎所有游牧民族,但血缘上并非直系继承。这个庞大的游牧集团起源于东方,为黄河流域游牧民族之后。经西迁北迁后统一蒙古高原众多游牧民族并融合,东汉末再次西迁中亚不断与中亚人种混血,之后由于未与发达文明接触而没了记载。至于匈人,肯定是来自中亚大草原的游牧民族,血统肯定不单纯,生活方式和侵略性扩张性与匈奴无异。血脉方面东方黄种人成份更多还是白人成份更多不好说,但西方的记载也倾向于有色人种。说匈是匈奴直系继承者太绝对,但说匈与匈奴毫无关系则更荒唐。
4世纪之前的欧亚大陆,白种人比黄种人分布广得多,然而经过后世几百年的游牧民族大徒涉和民族大融合,白种人的分布范围明显被压缩了,东东欧到中亚整整一个过渡带。
《匈奴大帝》影评(七):命运的轴轮
全片最富有剧情张力的地方在于埃迪厄斯与阿提拉复杂而深刻的关系。
这部阿提拉的传记片最成功、最独特的地方就在于埃迪厄斯的塑造,如果没有埃的存在,整部影片只会是一部单薄苍白而俗套老旧的“英雄录”。
影片可以说是两人的合传,在记录埃迪厄斯的人生同时处处映衬着、点染着阿提拉的人生。他们的命运轨迹就这样奇妙的互相深刻地影响着。
即使影片结束,那激荡人心的一幕也始终印刻在脑海:在匈奴广袤空凉的草原夜色下,埃迪厄斯紧抓着阿提拉的衣襟,“你听着,这里没有我这样的人,而罗马没有你这样的人,我们俩个合在一起可以征服世界。。。跟我去罗马”。惺惺相惜的欣赏,志气相投的默契,半师半长的栽培,生不逢时的叹惋,命运无情的悲凉。
他们最终走向了对立,走上了互相毁灭的道路,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敌人,于是他们都成功的消灭了对方(阿提拉在决战中险些获胜时带给埃迪厄斯的是崩溃的打击,也算是对这个常胜将军的一种毁灭)
《匈奴大帝》影评(八):逆天改命却终究敌不过命中注定
看完了这部三个小时的《匈奴大帝》,还不错,给四星!整体格局太小,过于儿女情长,战争场面不够宏大!最关键的是作为一个久经沙场,骁勇善战,令西方世界闻风丧胆的上帝之鞭匈奴大帝阿提拉最后并不是死在了战场上,而是作为一个情种死在了洞房花烛夜,死在了曾经被自己征服的女人手中,让人唏嘘不已!至于历史真相到底如何,我们无从得知,一切的恩怨情仇都将交掩埋在历史的漫天黄沙里,留给后人一幕幕浮生若梦! 没有人可以阻挡历史的进程,没有人可以逆转历史的潮流,逆天改命终究还是逃不过命中注定!不早也不晚,只有刚刚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如此,任何一个看似偶然的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他的必然性,独裁专制终究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压地尸骨无存,个人英雄主义再牛逼你也敌不过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人定还真胜不过天! 该剧以罗马帝国为背景展开,揭示了一支撼动罗马帝国统治的重要军事力量。公元400年,罗马帝国在世界上的统治虽日趋衰弱,但仍是最强盛的国家。这期间一支来自东方的匈奴族军队由阿提拉带领横扫欧亚大陆,开始挑战罗马帝国的霸主地位。
《匈奴大帝》影评(九):互点死穴
人是悲剧性的存在。骁勇善战如匈奴大帝,老谋深算如罗马统帅无不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人物。但就有那么个死穴,一个是英雄难过美人关,一个是来路不明的愚忠,互相点来点去,最后都死在其上。所谓因缘业力,所谓不可执着。
男一号虽然是匈奴大帝,但真正出彩的是罗马统帅。匈奴大帝的人格和命运都简单直接,天赋神权的自我建构加点勇猛和谋略,一目了然。罗马统帅的为人则诡谲得多。如此聪明机智之人,将诸多国家民族命运摆弄于股掌,却不能清楚审视自身行为的动力和目的。他被巨大的盲目的忠诚俘虏了灵魂,我想他决不至于认识不到自己与匈奴大帝敌对而又相需的互动关系。被刺死在罗马的宫殿大厅那一刻,他也必然早有预见。然而这就是他的心愿吧,也是他的执着、他的“阿喀琉斯”之踵,源于对他深爱的罗马帝国,这个强大或者说他幻想着它强大的“父亲”的“俄底浦斯情结”“阉割恐惧”?影片要是交代一下他的成长背景、经历等等,这个人物一定会丰富立体许多,更加发人深省。
总之,影片很“好看”,但正是因此有些简单浅显,演义过度。那些匈奴人除了衣着食宿这类视觉上的不同,似乎与罗马人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然而这是肯定不可能的,匈奴人与罗马人,野蛮部落与文明社会,当时一定是面对着猛烈融合撞击的思维方式、生活惯例、价值取向、社会结构等等精神层面的冲突。而不单单是匈奴大帝会举着不知怎么刨出来的剑仰天长啸,而罗马统帅不会。这是多么吸引人一探究竟。为什么当时不是匈奴人而西哥特人灭了西罗马帝国呢?可惜“过去心不可得”,逝去的永远不能再复原,只是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由无数个或多或少的演义,创造出无数个新的匈奴大帝、新的罗马衰落史,他们集合在一起,让这个谜,愈加闪烁动人。
《匈奴大帝》影评(十):《匈奴大帝》:横扫欧洲的东方之鞭
公元400多年,年幼的阿提拉亲眼目睹父亲在敌人的攻势下死在眼前,自己孤身逃窜而去。漂泊多日后,遇到叔父罗阿斯的队伍,才获得救。20多年后,血气方刚年轻气盛的阿提拉,与叔父和胞弟一起征战在沙场之上。为了扩大匈奴帝国的地盘,他们从东方世界直接打到西方帝国的心脏罗马,一路夺关斩将所向披靡。日渐衰落的罗马王朝,听闻大敌当前,吓得闻风丧胆,紧急调派死囚犯的军事统帅埃迪厄斯,把命悬一线的罗马命运放手一搏。老奸巨猾的埃迪厄斯左右逢源、上下使招,一边利用阿提拉为自己了却私仇,一边算计着罗马帝国的王位。阿提拉在杀死胞弟扫清一切内部障碍,完全掌控匈奴大权后,本应该踏上更加辉煌的统治事业,结果却在一夜间死在了新娘的毒酒之中。强大的匈奴帝国在一夜间崩溃,西方人终于又能过上安心的日子,而埃迪厄斯也完成了拯救罗马的任务,也可以安心的死在罗马皇帝的匕首之下。
影片算不上是大制作,只是根据故事发生的顺序按部就班,由美国和立陶宛投资制作,唯一耀眼的明星只有英国演员杰拉德·巴特勒,而且这还是《300勇士》之前的作品,不受人关注的程度可想而知。但是,这确实是一部真实的历史传记电影。从公元前200多年开始,秦始皇时代就发兵攻打过边郊的匈奴人,之后匈奴人又与刘邦和韩信发生过交集,还与汉人结过亲。相安无事许多年后,又与汉武帝兵戈相见,并且大举入侵中原地界,与其交战而成名的有霍去病。基本上是你来我往,汉人与匈奴人大小征战了200多年,直到被慢慢同化,成为沾亲带故的友好睦邻,后又分支出南匈奴和北匈奴。进入三国时代,南匈奴彻底被曹操驯服,“分部为五,各立贵人为帅,以汉司马监之”,而北匈奴被西汉王朝赶回到蒙古草原,远离了中华文明。经过几十年的盘整,又遭到蒙古鲜卑族的讨伐,被迫西迁。于公元290年匈奴人出现在西域“丝绸之路”上的阿兰聊国周边,从此一发不可收,烧杀掠夺无所不入,开始了长达百年浩浩荡荡的西侵大业。自公元370年侵入欧洲东南部,大败东哥特人以后,以破竹之势席卷了整个欧洲地盘,令西方人闻风丧胆的阿提拉由此被誉为“上帝之鞭”。
其中最具气势,也最耀眼的明星莫过于匈奴王阿提拉的征战伟业,在他的帅领之下,匈奴人坐拥欧洲统治大小百十余国,匈奴人的历史由此走向最具辉煌的一页。可悲的是,如此辉煌历史,还没怎么谱写展开,就让一名日尔曼少女的毒酒把阿提拉一命呜呼,帝国瞬间土崩瓦解,再无回天之力。由不得让人想起另一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惊天伟业,只是,那已经是750年后的事情了。至于国人,还是应该有机会来了解一下这段历史和人物的,按《史记》记载,匈奴人的先祖是夏王朝的遗民。《山海经》有言,“皆出于黄帝”。相貌长相完全一副亚洲人血统。不管这段历史有多么遥远,至少身为东方人的我们应该知道,在西方文明之前,有那么一段日子,西方人是在东方人的统治之下存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