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图画书小史》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图画书小史》读后感锦集

2021-08-03 00:30: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图画书小史》读后感锦集

  《图画书小史》是一本由阿甲著作,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页数:3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图画书小史》读后感(一):一本读来颇有启发的书

  读完这本书,对图画书百年发展的脉络有了清晰的认识。个人比较喜欢“图画书创作者侧记”这部分,在作者的笔下15位创作者个性迥然地跃然纸上,对这些艺术家多一份了解,再去读他们的作品,获得的信息量更大,也更能品味出作品背后蕴含的意味。另外要赞一下这本书的配图,出版信息清楚,大量优质图片的引用,让文字读起来更加清楚明白,同时也让图画书爱好者忍不住买买买~~~

  《图画书小史》读后感(二):孩子不是什么小大人,他们首先是他们自己。

  阿甲的语言很简明平实,虽是写史,但完全没有考究派的晦涩之气,读起来颇有滋味,让人欲罢不能。况且,作者在图画书领域耕耘多年,对图画书满带着热爱,听这样的人讲史,完全没有被灌输说教的感觉,反而如春风拂面,沁人心脾,让人颇能被这热爱所浸染。孩子不是什么小大人,他们首先是他们自己。即使是为了孩子,也不能再有战争了。读来真是获益匪浅,数次让人击节称叹。对着书罗列了很多经典图画书的书单,准备慢慢给孩子搭建一个小书库,希望孩子以后长成一个有温度、足够宽容、率真、有能力给予爱的人。

  《图画书小史》读后感(三):图画书小史 摘录

  1.图画书最美妙之处,是它提供了童年这个迷人的秘密入口。

  2.图画书如何看起来简单,但其实颇为考究,也可以有很高的艺术追求

  3.有时候你需要讲一切打碎,才能真正重塑自我。

  4.它既是来自一生经验的积累,也来自似乎已远去的童年的召唤。

  5.不是有用图画书才是好书,很多童书比如爱丽丝,就是上面道理也没讲。很多童书有很多调皮捣蛋分子,比如爱洛依丝和小猪奥利弗,还有艾瑞卡尔。

  6.这本书的创作,让已经38岁的艾瑞·卡尔一下子回到幼儿园时代。

  7.大师是如何从童年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 的,比如艾瑞卡尔对幼儿园光线的迷恋

  “透过教室窗户,光线倾泄而下,那是我对美的最初记忆。”

  那些事业有成的设计师,在图画是中发现了最想成为的自己。

  8.你们可将此作为首要准则记下:生命不会有真富足,除非你与他人共同分享。生命是否成功、是否快乐,并不在于你为自己做了些什么,而在于你为他人而获得的成就。

  杨志成爸爸写给杨志成的信

  9.昆廷相信艺术是有用的,可以点燃、唤醒和疗愈。

  他的作品向人传递:请无限相信艺术的魔力,请相信人性中那份温暖的美好!

  10.伯宁罕夏山学校校长理念:孩子是通过爱而收获成功的,不是通过权威的压制和惩罚。

  伯宁罕说,想让大家看到儿童与成人精神世界之间的鸿沟,他更愿意同情家长们在养育中的不易。

  对于孩子而言,拥有秘密就是拥有某种特别的力量。

  海伦的创作理念:站在孩子这一边,怎么都不为过。

  11.“童年给人生的这一笔真是给你开了路。第一本崭新的书,你给了它什么颜色,那个颜色就作为底色存在。”蔡皋

  12. 把生活变成图画书

  《图画书小史》读后感(四):终于盼来了这份“超级大书单”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读法。图画书因为不同,表现了人类的生命力和活力。创作者背后的儿童观、教育理念,滋生创作的土壤、生态,带给家长、老师的不仅是图画书阅读的附加值,更提供了抚育孩子,帮助自己成长的各种可能性。

  《图画书小史》作者:阿甲

  早在十年前,阿甲就有了创作《图画书小史》的想法。他想找图画书发展的脉络,作为一次图书馆种子故事人培训的教案。因为找不到资料,从那时开始便自己整理起来。

  正好当时《人物》杂志向他约稿一篇为孩子们创作的大师故事,他又正在研读并准备翻译美国天才童书编辑厄苏拉的书信集《亲爱的天才》,种种因由串联在一起。用他的话来说,就像“拼地图”一样,慢慢把这个最初的架构搭建了出来。

  中国的原创图画书没有现成的系统资料可寻,阿甲一个个访问健在的老一辈图画书创作者以及活跃于当下大咖们,以采访的方式把他们的人生经历集成故事。

  没想到寻访和细化稿件的过程没有止境,而美国已经有了难以超越的童书史学家伦纳德·S.马库斯,想追求书稿的尽善尽美,可能这辈子也无法呈现给读者。在他看来,把知道的东西阶段性地呈现,虽然不够完美,但是如果变成公共知识的一部分,让更多年轻人、更有才华的读者、创作者、研究者,加入其中,续写图画书的历史,恐怕更加激动人心。

  这本书叫《图画书小史》,一来是阿甲认为,他所呈现的历史还不够完整,二来是他希望在阅读中有一种说书人在聊书、侃书的状态。

  尽管书中有大量的参考资料做支持,但是阿甲克制了自己的考究癖、研究癖,没有在书中添加注解和参考书目。对作者来说:如果能让喜欢学术的人放松下来,喜欢八卦的普通读者更容易读进去,哪怕是读者在翻到其中一个章节,就能去感受这个世界,思考图画书的现在、过去和未来,就已经足够了。

  其实,在专职做儿童阅读推广人之前,阿甲是一名法律工作者。有段时间,他白天参与处理死刑案件,见证人性的阴暗和无奈。晚上在家里记录小朋友的生活趣事,成为他一天最温暖的时光。他思考着:为什么图画书会改变我们的亲子关系?图画书对我们的教育观念产生什么影响?读了图画书后,为什么我们对儿童成长的期许会有这么多不同?

  养育孩子也是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孩子是纯真善良的,当你在红灯亮的时候想过马路,当你站在道德的十字路口,但凡想到,也许有个孩子正用一双纯真的眼睛看着你,你都无法做任何有违良心和法律的事情。与其建一百个监狱,不如建一个优质的幼儿园、绘本图书馆,从小强健起孩子的精神,呵护天性。那么这个社会的恶或许就会少很多。都是在教化,那为什么不选择一种快乐的方式体验呢?

  于是,阿甲从一位图画书发烧友变成一名图画书研究者。他发现图画书所蕴含的精神世界——不仅是书上所呈现的那样,那只是浮在水面的冰山一角,还有十分之九在水面底下。这水面底下藏着的便是作品和创作者背后的故事。

  图画书高度概括和提炼,赋予我们一个开放性的思考空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多时候不得不面对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生存环境,身在其中,他们会不断遭受挫败感。帮助他们在恶劣环境中还能快乐做自己的,是一种原初的力量——一种来自童年的力量。

  在《图画书小史》中,你会发现很多创作者也用图画书来找到自我,他们有的用作品发声,有的在图画书中疗愈童年的创伤,有用图画书与世界达成和解…… 从写给朋友家小孩为其讲故事的寻常信件,到一页文字、一页图画的常规版式,再到带有平面设计元素的图文混排,以及后来简化抽象图形颜色的互动式游戏书。图画书俨然成为当代新型视觉艺术,不仅有着外表形式上的突破,还包含着儿童观、教育理念的发展和进步。 在种种的挑战、争议与抗争中,每一次突破都有至少一本世界级经典图画书的诞生。早期图画书偏好“维多利亚风格”(强调民间故事和童话的价值),从涌入现实主义题材开始,图画书有了更多的内容:它是“为坏孩子准备的好书”,它不再强调阅读有用论,而是成为和孩子打成一片的玩具。它为少数族群发声,讲述了一个个外来移民作为局外人故事。甚至,它被作为医治狭隘民族主义劣根的良方,成为德国、日本战后教育成功的关键力量。毕竟,和平的保证主要来自代表未来的孩子,要确保孩子真正去读那些呈现人类智慧、和平和理想的书。

  在阿甲看来,图画书发展的历史不仅是事实的罗列,还是一种观点,更给未来提供了不同的选择。在历史的转折点时,总有一小群人或者一大群人,做出他们的选择,把历史带入不同的方向:

  “我们与其担心这个世界会变坏,不如知道有各种可能性,引领大家看见种种可能性,到时才能做出充满智慧的抉择。”

  很长时间内,顶级图画书都是来自发展在前的世界其他国家。这些国外作品和原创图画书的差距在那里?是因为他们对民族性、社会和人类发展进程的做出了了不起的思考,创作者选择去做了那些真正有益于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事情。

  读《图画书小史》,你会知道世界级图画书的诞生不是个别优秀创作者的出现就发展起来,而是需要拥有合适的土壤、生态、读者群,以及教育体系、育儿观念等各方面的支撑。

  当我们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走完了其他国家一个多世纪的图画书演变之路,我们是否应该放慢节奏,尝试慢慢熬一锅汤?在图画书的世界版块上,从图画书发展的头和尾中,找准原创图画书所处的位置,与各国图画书做一个参照和对比。

  读历史最大的好处,不是说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而是告诉我们未来有哪些更好的选择。我们的原创图画书发展包含了很多种可能,且未来的可能性更多。

  同一本图画书,在人生不同的阶段阅读,往往感悟也不太一样。当你真正喜欢一本书,你会忍不住想走到背后,了解创作者的故事还有他们所处的时代,从而找到自己的解读方式。当你在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故事后,挖掘出背后的文化内涵、相关知识、教育理念时,你和孩子之间的对话就可以无限地发散开来。

  “它就像哈奴曼那条神奇的尾巴,可以不断地变长、变长、变长,直到把所有人和所有事都圈进来。”

  阿甲二十多年来的儿童阅读研究成果,涵盖近七百种图画书和作者的推荐。他虽然收敛了自己的考据癖,但是还是坚持做了主题词索引。

  《图画书小史》不仅解决了家长、老师的选书困惑,还让读者可以快速定位到自己想要的章节页。他推荐的超级大书单,充满了人文主义情怀,读起来仿佛他在同你交谈一般。他写到的大师生平之时,你能读到他对那段图画书“欢欣岁月”的憧憬。那些事业有成的设计师,在图画中如何发现了最想成为的自己?那些图画书创作者所处的时代,又给了作者怎样奇特而难忘的童年经历?

  《图画书小史》著者:阿甲

  当我们什么时候感觉走不下去,感到困顿的时候,不妨回到童年的状态,在共读图画书中,相信艺术的魔力,相信人性中那份温暖的美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