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找规律》课后反思
今天上午,我们班上了一节数学课《找规律》,通过这节课,我发现了很多自己上课中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做了如下反思:
1.备课不充分。要顾及到所有孩子的接受能力,面向全体幼儿,让百分之八十的孩子都能掌握,不能只针对能力强的孩子。讲课之前要把教参和课件全部认真看几遍,即使修改,加入自己的想法。
2.教具准备多样化,除了提供的视频课件外,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制教具,通过多种形式,让孩子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3.讲课超时。严格按照一节课的时间要求,不能过长超时,一旦超时,就要想一想是不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耽误了时间,为啥会出现这些问题,并找出应对办法。
4.课堂的趣味性。课堂上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首先是讲课方式枯燥,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走神。其次可能是讲的内容超出孩子接受范围,孩子听不懂,就不愿意听,就会自己玩自己的。所以在完成目标的同时,要注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5.孩子操作部分,要采用最合适,最省时间的方式。不仅能够完成本节课目标,也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6.照顾到孩子的情绪,数学课最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才能听懂。一定在吃过饭后,孩子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上。如果中间进行了别的活动,孩子可能会注意力不集中,以后上课一定会多加注意。
每节课后的反思特别重要,只有善于反思,经常反思,才能找出存在的问题。在以后课堂教学中才能避免出现很多问题,在反思中不断总结经验,在反思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