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写在塔利班再来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写在塔利班再来

2021-08-16 12:45:58 作者:和菜头 来源:槽边往事 阅读:载入中…

写在塔利班再来

  随着身在喀布尔的总统拱手交出权力,阿富汗再一次落入塔利班掌心。新闻照片里直升机在美国大使馆上空起降,运送美国人去喀布尔机场完成撤离,那种末日景象一如1975年越南西贡陷落的重现。

  历史的河流浩浩汤汤,个人的感怀微不足道。但我的确是有些情绪,而且全都集中在一张照片上。它本来应该是作为今天文章的题图,只是我没有办法得到版权。当然,我有许多种办法可以偷着去下载,然后写上图片来自摄影记者Robert Nickelsberg就好。可是我不愿意那么去做,特别是在今天。

  所以,我在这里贴一个地址,你可以点开自己去看:

  https://wx3.sinaimg.cn/mw1024/6ac19d18ly1gthx2cu3uhj20zc1h07ir.jpg

  照片的内容是一尊立式佛像,属于可能你并不熟悉的犍陀罗风格。你看看他的发髻、鼻子和脸型,和中国的佛教造像并不相同。这是因为在公元一世纪时,佛教从印度向北传播,进入中亚地区。犍陀罗是一个古国,位于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东北。由于同时受到古希腊文化和古印度文化的影响,形成了非常独特的佛教艺术形式,佛像的鼻子高而直,头顶有发髻,头发呈波浪状,身着希腊式长袍。

  这尊雕塑双目微合,表情沉静神秘,身体正在扭转,似乎准备向前踏出一步,和后世那些庄严肃穆、左右对称的佛像并不相同,有一种极为鲜活灵动的效果,仿佛马上就要睁开眼睛,向你走来。一千多年前,这尊佛像就站在阿富汗的佛寺里。那时候的阿富汗是连接东亚和西亚,中国、印度和西方世界的十字路口,各种文明在这里交汇,佛教曾经一度无比兴盛。这样的雕塑只是往日荣光的一角,可以让我们这些后人窥见过去。

  根据《国家地理杂志》的报道,2001年塔利班纵兵劫掠喀布尔的时候,这尊雕塑和其他一些文物因为密藏在总统府地下室而逃过一劫。2004年,人们重又发现了这批文物,并且送往全世界各地展出。相比之下,巴米扬大佛就没有那么幸运,2001年塔利班士兵排炮轰击,炸毁了这座古老的巨大佛像。当然,根据塔利班的说法,这件事情和他们无关,那是一些极端分子的偶发行为。也不知道这些偶发行为是否包括捣毁博物馆里的诸多文物,以及后续国际市场上不断流入的各种阿富汗文物。

  如今塔利班再来,不知道这些已经经历过一次兵火的文物和艺术品会迎来怎样的命运。我整个早上都在凝视着这张佛像照片,大地如同陶轮一般不断翻转,人们的命运起起落落往复循环,而他带着安详,带着宁静,带着美,也带着残损,穿越千年的时光站在我面前。告诉我这个世界上有些美丽的事物虽然柔弱,但是坚韧而持久。只要存在过,就必然留下痕迹,并不因为时光和世事的变迁而减弱。人类的纷争永无休止,在这永无休止之上,还有更为宽广深沉的存在,提示我们要抬起头来,望向时光深处,把自己渺小的生命和这种广阔的存在相连接,于是一尊雕塑也可以透过漫长的岁月,继续向我们诉说他曾经对那些早已经烟消云散的人们所说过的话。并且经过我们的身旁,继续向未来走去。

  于是那些小小悲喜,小小兴亡就不再那么让人困扰。站在千年的时间尺度上,也许它们重复得让人觉得可笑,我想,这大概就是他脸上为什么会有那种神秘的微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写在塔利班再来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