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道中还有道(连载)第3章 人事异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道中还有道(连载)第3章 人事异动

2022-04-14 03:34:20 作者:谢改成 来源:诚善自言自语推荐 阅读:载入中…
  两天后。上午。龙根在办公室皱眉思考问题……秦平轻轻敲门……

  “请进!”龙根头也不抬。

道中还有道(连载)第3章 人事异动

  秦平匆匆走近,从公文包拿出材料:“按照您的要求,管委拟写了《关于华西市柏子山特区修国道主干道和两边辅道有关问题的报告》。

  龙根指指材料堆:“放这吧。”他抬眼看看秦平,“你最近找市委领导说人事问题了?”

  秦平透出实底:“是的。我来也就是给您汇报这事呢。市委N部长是秦威俺哥俩的部队老首长,前天他给我打电话,说他扶正了,问我想动动不?我说特区工作繁重,想提副市级。”

  龙根抬眼看看秦平:“他想让你到市人大当常务副主任。你去吗?”

  秦平不加思索道:“去!虽然无油水,但享受副市级待遇,有尊严。”

  龙根仰靠皮椅按摩颈椎:“你一走,谁能接替特区管委党政一把手这一角?”

  秦平毫不迟疑地说:“当然是刘喜贵了。这人听话,有材料。”

  龙根把秦平的意见记录下来,说道:“那好。王书记这一关,我还得给你俩美言。”

  秦平满脸堆笑:“我和喜贵先谢谢您。”

  原华西市委书记年近80岁的宋名又犯心脏病住院。一天龙根探视宋名,正值医生查房开药。

  主治医师高明,外号‘胖医生’戴着口罩,弯腰给宋名听诊。

  高明收起听诊器,表情漠然:“可以出院了。”

  宋名有气无力道:“我怎么还胸闷呢?”

  高明环顾病房,是说给宋名听,也是让龙根听:“按规定有些药需要自费。可是,你住院两星期了,市财政和你本人都没支付药费。医院亏空,院长说,负担不起!”

  宋名皱着眉,显得很痛苦。龙根站在一旁很不满:“医院是变相撵人。老书记一生清廉,有病不能眈误!”

  高明不抬眼看,也不搭话,大摇大摆走出病房,自言自语道:“老书记看病无钱,鬼信!”

  龙根弯腰安抚宋名:“宋书记,您安心养病。这住院费我给您出!”

  宋名微微睁开眼,诧异道:“市财政没有钱,你的工资又低,那有钱给我付药费?”

  龙根态度诚恳道:“老书记没有钱看病,算我这办公室主任不称职。扒窟窿借债我也得给您看病。”

  宋名眼含泪水……

  龙根稍加思考,又问:“得九还在蔡州平安局任副局长?”

  宋名精神萎靡:“是的。不求上进,当十多年副职了。”

  龙根说:“您有病,也该让他调回来了。”

  宋名苦笑摇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何况我不在位上,也不好意思求别人。”

  龙根主动担当:“这事就交给我吧。”

  宋名沉思不语……

  一天上午。市委书记王新明在办公室内接电话放下话筒,沉思。龙根进来送文件,欲走。王新明叫住龙根:“龙主任,别慌!”龙根转身,“最近上级组织部和平安局都打招呼,说准备提拔秦平到人大当常务副主任,并调来一位新平安局局长宋得九。秦平我知道,但不熟悉宋得九。” 王新明盯着龙根,“你知道他吗?”

  龙根微笑:“您不熟悉宋得九,熟悉他父亲。”

  王新明诧异:“嗯?”

  龙根直言不讳:“他父亲就是咱的老书记宋名呀!”

  “哦?”

  “宋得九根红苗正,他当平安局局长,将是保护咱华西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呀!”

  “说起老书记,我忘了,他病了,还没有顾着看他呢。”

  “已经出院了。”

  “老书记上年纪了,身边得有人呀。”

  “组织让宋得九回来,可能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王新明深沉地点点头,来回踱着步,把话转到柏子山特区工作上:“柏子山特区工作处于升级转型期,加之正在修主干道,秦平到人大合适吗?”

  龙根有理有据道:“秦平在孔庙镇和柏子山特区时间长了,对工作有利有弊。有利的是,他有群众基础,有工作方法;不利的是,他在那里待的时间长了,接触的人复杂,黑白道都掺和。加之他本人有上市人大意愿,何不成全他?而且市委还能再提拔一个人。”

  王新明有异议:“刘喜贵接任秦平的职位,行吗?”

  龙根反问:“还有比他强的人吗?”

  王新明思考片刻道:“那是。丁一虽然优秀,但资历浅,让他跑到刘喜贵前头,也不合适。你打报告,同意上级组织意见!”

  宋名家室内。宋得九正给父亲宋名倒水吃药。龙根满面春风走进来:“老领导,我把得九的事安排好了,他可能马上回咱华西市任平安局局长。”

  宋名目瞪口呆:“现在托人办事不像从前,你空手求人吗?”

  龙根眉色飞舞:“我提件茅台酒,打你的旗号,说得九是你的儿子,上级领导还给您面子。”

  宋名面显窘色:“人们咋评价我呢?”

  龙根显得坦然:“你已经不在位了,还计较别人说什么?要我评价呢,你在位时,只顾工作,不知存厚,清正廉洁。但有些人不了解您,说你可能发了,用不着帮。说您没钱,连医生都不信。说起钱,俗气;可没钱,万万不能。现在有些人为啥不帮你?认为你过去在位时,应该为他们服务,现在既然退了,更不值得让他们顾念了。归根到底,你没有权了。常言道:人走茶凉。有权不使,过期作废。”

  龙根一番话呛得宋名两眼飞金,老泪盈盈。他把宋得九叫到跟前:“得九,还是你龙叔尊重我,你记住龙叔的恩!”

  宋得九不冷不热道:“谢谢龙主任。”

  “不必客气。”龙根说着走进卫生间,他示意宋得九随之……

  宋名病愈后主动见市委书记王新明。王新明给宋名倒茶,说:“您病了,我还没有来得及去看你,就出院了。现在身体怎么样?”

  宋名笑笑说:“人像一台机器,时间长了,都破损了。没问题,我这台老机器,还能运转。”

  王新明说起宋得九: “市委领导打招呼,让您的儿子回来任平安局局长,也好照看您。”

  宋名说:“这孩子不成器,我怕挑不了这幅担子。”

  王新明淡然一笑:“不必担心。老子英雄,儿好汉。”

  宋名沉思片刻,吐出心中顾忌:“得九顶杨弘的位置,那杨弘怎么安排?弘这孩子很优秀,他可是我的老战友谢先的儿子呀。”

  王新明似乎胸有成竹:“好办。让杨弘当政委,二人都是革命的后代,同心同德共同为华西平安建设保驾护航!”

  宋名面色严峻:“二人性格不一样,工作可能内耗,我建议不如提拔杨弘任市纪委书记。”

  宋名伸出大拇指:“杨弘稳当,对组织忠诚。他会不辱使命的。”

  王新明攥紧拳头:“那我向上级推荐他!”

  杨弘电话邀陈得索到他办公室。陈得索急急忙忙进杨弘办公室,站着问:“杨局,您——?”

  杨弘迟疑片刻:“你知道宋得九现在干啥吗?”

  陈得索诧异:“他不是在蔡州市平安局当副局长吗?他怎么了?”

  杨弘慢吞吞地说: “据说快来接替我的局长了!”

  陈得索两眼瞪圆,木呆呆的沉默着……他慢慢坐下,轻声问:“你调哪儿去?”

  杨弘摇头:“不清楚。”

  陈得索喃喃自语:“山不转水转。我们又轱轮在一起了。”

  杨弘试探他:“怎么?不欢迎他吗?”

  陈得索显得漫不经心地说:“那里话?我副职一个,谁当头我跟谁干。”

  杨弘对陈得索又像自言自语:“人各有秘密呀。”

  陈得索不客气道:“只要你别藏头露尾。”

  杨弘有些警觉敏感:“你说是哪方面?”

  陈得索一脸严肃:“哪方面都有!”他内心郁闷,转身走出杨弘的办公室。

  晚上。市平安局会议室内灯火辉煌。杨弘、郭涛、陈得索、门子、韦算、张门仓、董方路、吴九清等平安局班子成员齐坐。市委组织部部长扬括、市委政法委书记寇尚武陪宋得九进。

  杨弘带头站起鼓掌欢迎……

  杨括扫视大家后,从公文包里拿出红头文件:“经上级组织和平安局同意,华西市常委研究决定,平安局领导班子做如下调整:杨弘同志调任华西市委常委兼市纪委书记,免去平安局局长兼政委职务。平安局局长由宋得九同志担任,政委由郭涛同志担任,其他同志原职不动。”

  寇尚武指示强调:“市委正全面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希望平安局新领导班子,在宋局长的领导下,按照市委部署,服务工作大局,精诚团结,不辱使命,为民保平安,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

  最后杨括让宋得九做表态发言。宋得九略显拘谨,迟迟疑疑的站起来,扫视大家,平静地说:“感谢组织对我的信任,也感谢弟兄们让我坐这个局长位子。请大家放心,我会和大伙儿完成特殊使命,也希望各位恪尽职守,一如既往地支持局长的工作。”

  杨括微笑补充道:“我们有的同志可能对宋局长不了解,但对原市委书记宋名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书记为华西市奉献一生,现在已是耄耋之年了,还为特区招商引资不遗余力,病倒了还牵挂特区的建设和发展。宋得九局长就是他的儿子呀!”

  不了解宋得九背景的平安局副局长郭涛、平安局治安大队长门子、平安局办公室主任韦算、华西市看守拘留所长张门仓,向宋得九投去敬畏目光。而陈得索左手托下巴,面无表情,好像思考什么……柏子山特区平安人员分局局长吴九清却坐在角落里,沉默而显得木讷。

  市委政法委书记寇尚武对杨弘说:“老杨,你还有啥讲的吗?”

  杨弘思考片刻,站起来摸摸腰部,沉稳而有条理地说:“首先我服从组织决定。在此感谢领导和同志们对我一如既往的信任和支持。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我要继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保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全市社会经济和谐发展,营造干事创业,高效廉洁的政治环境而鞠躬尽瘁。”

  大家连连点头。

  最后,杨括指示新任政委郭涛:“郭政委,你也几句吧,再把局班子成员向宋局长介绍一下。”

  郭涛站起,显得很直率,“该讲的,市委领导和宋局都说了,我就不重复了。我保证服从工作大局,积极配合宋局长工作!”他先从身边就近的介绍,“这位是副局长兼治安队队长门子同志,是综治模范。”

  宋得九微笑:“老门要守好门户呀。”

  门子站起敬礼:“是!保证百姓平安!”

  郭涛接着介绍韦算:“这位是办公室主任韦算同志,能写会算,绰号‘小诸葛’。”

  韦算站起向宋得九鞠躬:“请宋局长多培养!”

  郭涛介绍张门仓:“这位是党组成员兼看守所长张门仓同志。老张忠心耿耿,看守‘豺狼虎豹’一辈子了,不信邪,但是——”他笑着拖着长腔,“就怕一只虎。”

  杨括、寇尚武、宋得九瞪圆眼好奇地望着张门仓。

  张门仓呲牙笑:“郭政委指的我家的‘母老虎’——你嫂子!”

  大家哈哈大笑……

  宋得九突然问:“谁负责刑侦工作?”

  陈得索站起:“我!”

  宋得九吃惊地看陈得索一眼,瞬间面色一沉,尔后微笑道:“老同学,好久不见,又偎到一堆了!”他主动上前握着陈得索的手,反而向大家推荐,“得索同志是我高中时的同学,当年一起回他家乡罗成村当知青,在柏国农场,他是治苇高手。”

  陈得索平静道:“我的老家是陈家庄,罗成村是我的第二故乡。”

  郭涛接话:“得索同志现在是副局长兼刑警大队长,是侦破高手,小‘福尔摩斯’。几十年无法侦破的‘柏子山计划’悬案最终被他拿下了!”

  宋得九拍着得索的肩膀:“今后的大案要案,要靠老同学了。”

  陈得索立正敬礼:“谢谢宋局长的器重!”

  郭涛接话:“得索同志还分管特区治安工作。”

  宋得九点头:“老同学可是多面手呀,”他环顾左右,“谁具体负责柏子山特区平安人员分局工作?”

  吴九清缩着脖子站起,挺胸敬军礼:“报告宋局长,我,吴九清全面负责柏子山特区平安人员分局工作!”

  郭涛介绍:“九清同志原是漫滩湖派出所所长。他当兵出身,工作胆大心细。”

  宋得九上前拉着吴九清的手:“你这老几。二三十年没有见你了!”

  吴九清眼圈发红,落泪。他偷看看陈得索,自嘲道:“高中没毕业,跑新疆冒充姑父的儿子勉强当兵。混个小班长转业到公安战线。没出息。”

  宋得九笑:“当柏子山特区平安人员分局局长了,还怎么说没有出息?”他捶捶吴九清,“好好干!”

  会议结束后,杨弘在办公室整理文件,陈得索阴沉着脸走进,似有讥讽意味:“杨局长,祝贺你荣升纪委书记!”

  杨弘显得淡定:“让我到纪委,我心里也没有思想准备。”

  陈得索冷笑:“骗谁?你早成竹在胸了。”

  杨弘一愣:“此话怎讲?”

  陈得索笑眯眯地:“都是明白人,还让我说破吗?”

  杨弘愣怔会儿:“你对我有意见,就直说!”

  陈得索直抒胸臆:“钱五没有抓到,你反而荣升了纪委书记,这不得不让我怀疑,你和秦威是否有交易?”

  杨弘面色陡变:“老陈,我知道,放弃抓钱五你耿耿于怀。从公安角度看,钱五逍遥法外,你我都是失职。但是,从大格局看,我们看法偏颇。这叫‘横看成岭侧成峰’。钱五和龙义殴斗虽然在社会影响大,但双方人员没有大的伤害,彼此都不愿深究。”他看陈得索皱眉不语,便继续说,“钱五正在垫资对柏子山特区平安人员分局施工,把他抓起来,不仅直接影响特区分局建设,还会影响柏典启用龙义修路进程,阻碍着特区发展大局。这是牵一发动全局的问题,市委市政府能不通盘考虑吗?”

  陈得索目光炯炯,毫不客气:“难道你就没有私欲吗?”

  杨弘捶捶腰部:“如果不影响工作大局,组织不追究我失职,又提拔我,我怨恨何在?”

  陈得索沉默一阵,眼泪流出了:“你走了,我孤单一人,好像失去靠山。”

  杨弘也倒真诚:“你的靠山不是我,而是组织和不变的信仰。不过,请放心,为了共同的信仰,我今后会一如既往支持你的工作。”

  第三天上午,宋得九仰靠在平安局办公室安乐椅里。

  吴九清猫着腰走进宋得九的办公室,并主动上前握宋得九的手:“老同学,很高兴你回来当局长!”

  宋得九揍吴一拳:“不好好干,小心我揍你!”

  吴九清耍乖:“哥打老弟是让进步的。”他低声道,“宋局上任第三天就找我,有什么重要指示?”

  宋得九转身坐下:“你坐。”他探探身,盯着吴九清,“你在道上几年了?”

  “七八年了。1981年当兵复原回孔庙镇,在漫滩湖派出所当干警,后来当所长;设特区后,局在特区设平安人员分局,我升一格。”

  “最近忙什么?”

  “协作发展局盖特区平安人员分局大楼。”

  “哪里出资?”

  “经杨局长协调,市政府优先划拨地,分局出资征用,发展局垫资施建。”

  “占地面积多大?”

  “十亩。”

  “征地和施建成本是多少?”

  “不说装修,仅主体竣工和配套安装下来估计需要150万。”

  “发展局给我们垫资,将来不是得还吗?”

  “那是。”吴九清迟疑片刻,续道,“至于如何还,有杨局长和郭涛副局长清楚。”

  宋得九点头,转移话题:“道上的生意还可以吧?”

  “前几年还可以。这几年各地都有特区了,加之人们的法制观念增强,嫖客学鬼了。”

  “狐狸吃鸡,男人好色,都是天性。只要你会张网布控,再狡猾的狐狸也会入兜的。”

  “这多靠宋局长您给网呀。”

  “那是。平安局没有啥经济来源,我就靠你这瓢水添锅嘞。”

  “您高看我了。您是掌勺人,让吃稠的俺吃稠的,让喝稀的俺喝稀的。”

  “哈哈!我从小就是吃‘厚馍’的嘴,何况现在是改革开放?”

  “有您这话,我心放肚里了。”

  “不过,你还要以大局为重,不能光肚子坐在屋脊上——让四邻八舍去骂你。”

  “请您放心。我是坐在屋脊上伸巴掌——让他们都说我是高手。”

  宋得九冷笑:“高手轮不上你。”

  吴九清一副献媚相:“那是,那是。你和杨弘根红苗正,又有学历,才算高手。特别老局长杨弘,不露声色,步步高升。”

  宋得九笑着摇头。吴九清一哆嗦:“那是谁?”

  宋得九抿嘴笑,表情复杂,低声蹦出三个字:“陈得索!”

  吴九清僵僵鼻子:“陈得索?”他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情,不服道,“‘老特务’的儿子,接班的土包子,比我强不到哪里!”

  宋得九摇头:“不,你还不清楚。上山下乡时你失踪了,我们一起在柏国农场当知青,当时我也认为他陈得索是个土包子,结果他能根治芦苇滩,还把大美女于秋叶搞到手。”

  吴九清数落陈得索的小出身:“他儿时无爹,挨饿逃荒;青年时挨打受气,只得出家当和尚。改革开放他父亲被平反,他由蒿草变成疯长的高粱——节节高了。特别是侦破他父亲被陈青岩毒死悬案,好名是对着窗户吹喇叭——响到四村八里了。”

  宋得九面色严肃:“陈得索饱经沧桑,手心里长毛——算是老手了。”

  吴九清面色黑桑下来……

  在龙义的金龙湾宾馆卧龙厅,有台商柏典做东,盛情招待组织部部长杨括、人大吴涛主任、发展局秦威、特区管委班子秦平、刘喜贵、丁一、吕银等班子成员。

  吴涛、杨括、秦威、秦平、刘喜贵等按职位为序入座。小姐给各位倒茶,龙义给各位递烟。柏典招呼上菜,开酒……他看一切齐备,举杯发话:“今天有幸与各位领导和弟兄们相聚,借此给大家敬上两杯小酒,略表心意。我先喝为敬,第一杯,承蒙各位领导和兄弟们关照,柏典才能在柏子山特区置业发展,在此表示感谢;第二杯,祝贺秦平主任高就人大,刘喜贵荣升特区行政长官。”

  大家站起,举杯畅饮。接着秦威提壶端杯站起:“今天我借花献佛,给各位敬上两杯。一敬柏总事业有成,二敬秦平、喜贵二位兄弟步步高升。”

  大家站起,齐声道:“干!干!干!”

  组织部部长杨括,欲要酒壶,而秦威意犹未尽,没有交壶,继续说:“前段钱五到此宾馆惹事,都怪我发展局疏于教育管理。而柏总和龙义父子宽以待人,不记钱五过错,我们兄弟很是惭愧。在此,我替钱五向各位尤其向柏总、龙义自罚两杯。”

  秦平也站起接话:“不仅柏总、龙义父子大人大量,市委领导也不少为你发展局美言,我也替你自罚一杯。”

  杨括呆呆地坐着。刘喜贵、丁一、吕银困惑无所适从。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涛端杯站起,一言收官:“都别多礼了。都端起,共同干一杯和谐庆贺酒。”

  众齐声呼应:“好,干!”大家站起碰杯,一饮而尽……

  (提示:人事异动,设置多个“包袱”,请关注这些人物的以后动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