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家庭历史座谈会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家庭历史座谈会

2021-10-27 14:46:39 作者: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家庭历史座谈会

  曾经听外婆讲述她那个年代的生活,那时生活艰苦,吃了上顿没下顿,她们顺应集体化的要求,村里走集体化道路,自家的灶具之类全部上交,集体耕种,吃大锅饭,男人每天记十分,女人每天记五分六分,年底按计分分粮食,那时顿顿吃不饱,与今天相比,白米白面几乎就不见,年底或许可能见点白米白面,猪肉更是稀罕,每天吃得最多的是糠咽菜,。外婆说,她那时,吃不饱,有人去吃那白土抵饥,最后却因为不能消化结在肚里而死了,后来死的人多了引起了镇上注意,査令禁止后才消迹。那时的土地用的是粪肥,听外婆说,那时为了保证土地肥力用牛车拉其他地方的土把地里的土一次次换,期得有个好收成。据外婆说,那时中秋节村里分月饼,一块月饼分成五六块,一家领一块,回到家后都先紧着孩子吃。过年时,家家户户只能按布票到供销社领到丈尺布,回来给孩子做件新衣服,她们经常是补丁摞补丁,那时每家领到的粮食只有那么点,根本不够吃,她们必须跑到几百里外的河南再置办粮食,来回四五天。那时有的人辛苦一年买点白面回到家才发现受骗了,袋里大都是白土,一年的努力换来的是这个结果。那时过年平常吃的还是老样子,只有在招待亲戚时才能吃上白米白面。后来听外婆说,熬了许久土地下户了,家家户户有了土地,生活才逐渐好起来,加上化肥的使用,粮食收成增多,每年除了缴纳公粮和自家吃的,还有剩余的来卖钱,

  买上些布料做衣服。再后来政府粮食也不收了并且补贴农民农民的生活才越来越好。三农政策,家电下乡,农村走上了致富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家庭历史座谈会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