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反骗案中案 3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反骗案中案 3读后感100字

2021-10-29 00:36: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反骗案中案 3读后感100字

  《反骗案中案 3》是一本由常书欣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021-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反骗案中案 3》读后感(一):斗十方被黑!反骗局势急转而下!

  《反骗案中案3》,用时4个小时。

  前情回顾:斗十方在骗子中浑水摸鱼,成功混到了风头的身边,同时也接触到从国外偷渡回来的另一群骗子。两拨骗子表面合作,私底下各怀鬼胎,互相算计,他在中间来回周旋。历经多番曲折,不负众望,抓到了邮件诈骗案的幕后黑手,也就是传说中的风头,同时也将另一拨骗子一网打尽。可惜,功劳被中州市的警察抢了,眼看众人白费功夫。

  这一部,转手写起了另外几个骗局,与主线没有太大关系。属于,骗局不大,但身边最比较常见,而且屡屡发现抓不尽的诈骗。单凭这个案件,其实足以当作短篇推理小说了,不仅谜题有趣,不同人物对待谜题的不同思维也有趣,推理也很有意思。

  第二个骗局,健身会员诈骗。没错,就是那种健身办年卡骗钱的小骗局。虽然小,但是却非常难侦破,受害者不以为意,诈骗者分散各地。很多人都是被幕后黑手蒙在鼓里去骗人的,自己只得到一点点的提成,金额太小,不足以动用大量的警力和刑侦技术,但仅靠一小部分人又抓不到,十分难缠。这一篇,只是一点点的推理。大多的情况,反而是读者在思考,斗十方要怎么抓出这些人,怎么抓到幕后的老板。

  第三个骗局是保健品诈骗,就是忽悠老人去买卖保健品。相对于前面两个案子,这个反而一般,但却非常真实,因为与保健品有关的诈骗,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当然,推理成分可以说没有,但却涉及到主线的一些人物。

  故事终究要回到主线,功劳虽然被抢,但对方屡屡碰壁,最后还是斗十方摸到重要的线索。然而,局势忽然反转,斗十方卧底过程的图片在网上被人暴露出来,同时又被曝出警察的身份,网上出现了一大批舆论,而卧底这种保密任务是无法公开的,何况对手还没抓到。斗十方被停职,等待调查,整个反骗小组的地位岌岌可危,反骗任务面临着重重困境。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舆论中心、等待调查的斗十方失踪了,中州市警方公开报道将斗十方开除,反骗中心小组全员被关禁闭,在一个秘密场所,不得与外界接触。

  斗十方人在哪里?反骗中心将何去何从?敬请期待《反骗案中案4》,即本小说的最终结局!

  《反骗案中案 3》读后感(二):时刻令自己冷静,不要被那些各式各样的骗局所迷惑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仿佛是天生注定的搅局者,与生俱来的才能和持之以恒的毅力令他们与众不同,从而带给社会一些正面积极的影响力。反过来说,这个世界也非常需要这些不走寻常路的人,敢于迈出去的勇气并不是人人都有,只有这样,整个社会才不会千篇一律。

  看过常书欣的很多作品,他的《余罪》《弹弓神警》等系列都非常的受欢迎。并且,他非常善于在故事中塑造一些小人物,起初毫不引人注意,但在关键时刻往往能够完成很多不可能完成的人物,小人物引起大轰动,起到大作用。尤其是在警匪类型的小说中,这种设定很能引起社会和读者的共鸣,毕竟更多的人生活在社会的各个阶层,而小人物更是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常书欣的《反骗案中案》系列亦是通过一名普普通通的辅警斗十方来展开剧情,他细致的观察力,用推理和逻辑分析案情,往往能够找到事件的切入点,6·12跨国电信诈骗、‘货到付款诈骗’、‘虚拟传销诈骗’、 炒股配资诈骗等等都是通过他的发现和果敢的行动而被侦破,冒着生命危险卧底,差点被打死,智勇双全,毫不夸张。

  《反骗案中案3》的剧情紧接前面,困扰分局8个月之久的“仙人跳”案,健身房破产追缴欠款案,保健品诈骗案等案件在5天内相继被破,一时间“X工作组”风光无限,而这时,真正的大案的线索亦浮出了多条线索。“江湖八大骗”和新型网络黑客技术的结合令案中案更加迷惑起来,斗十方此时也被隐藏在暗处的对手曝光在了大众面前,一场硬仗提前到来!

  人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骗局和陷阱,各种花样层出不穷,原本老年人群属于上当受骗的重灾区,近些年来,连一些青年人群、中年人群都爆发出了大量的受害者。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的社会之中,关于财富的种种诱惑实在令很多人轻易的放下了戒心,但天上哪有掉馅饼的好事?很多人不得不为自己的贪婪和犯罪分子骗术的高明而付出代价。

  时下,电信诈骗、网络诈骗成为一种新型的骗局方式,花样频出,令人防不胜防。现实社会中,生活艰难,人们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财富的来之不易,时刻令自己冷静,不要被那些各式各样的骗局所迷惑,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反骗案中案 3》读后感(三):决战前的平静,反骗案件大串烧!

  《反骗案中案》第二部还没有看完多久,第三部就来了,如果说每一部在破获具体的一场反骗案件之外,还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的话,那这一部的大部分内容可以说只能算个主线外的支线剧情了。

  虽然本书的篇幅和前两部相比短了不少,但是却包含了好几个案件,涉及“仙人跳”、“健身会员费诈骗”、“保健品诈骗”等多种诈骗形式,其中第一个案件可以说是完全独立的番外,第二个案件除了主谋与其他案件略有关联外其实也就算个独立案件,倒是最后的“保健品诈骗案”看似很常见,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背后却仍然是有一直追寻的几个关键人物的身影。

  作者通过这几个可以看作的短篇的诈骗案,一方面又给读者展现了各种五花八门的骗术,另一方面是突出了X小组的能力,只要X小组接管的案件就能够在短时间内破获,不过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在于斗十方,只要他一出手,立马就能够找到突破点,解决其他精英团队经年累月都无法解决的问题,这种带有强大主角光环的人物几乎是这类系列作品的特点,虽然我个人总觉得太夸张了,但看了这么多也渐渐免疫了。除此之外,通过这几个案子的顺风顺水,也能够和最后斗十方被设计陷入危机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使主角能够在最后一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完成绝地反击。

  说实话,整体上这一部给我的观感是要比前两部都差的,感觉是在大结局到来之前强行加入了这么一部,很多地方都有凑字数的感觉,插科打诨可以作为书中调节气氛的手段,但是本书类似的桥段也太多了,有事没事就要调侃一下钱加多,另外关于“仙人跳”的分析过程在斗十方分析案情时描写了一遍,再破案后进行案情汇报时又大段地重复了一次,到俞骏接待周修文二人组时竟然又来了一遍,虽然这次精简了不少,实在是有灌水嫌疑,其实压缩压缩篇幅,将这个系列写成三部曲,可能整体评价会更好一些。

  故事推进到最后的时候,斗十方可以说在这个系列中第一次遇到了大麻烦,当然这显然是作者有意的设置,因为下一部就是斗十方与幕后Boss的大决战了,将主角先放到一个最困难的地步,最后的胜利才更能体现主角的能力,就像奥特曼每次在放大招之前都要被逼到能量即将耗尽的危险境地。

  本书最棒的地方就在于最后下部预告中的“大结局”三个字,无论是第一部的中规中矩、第二部的惊艳还是这一部的失望,大结局终归是让人期待的,为此给这本加上一星。

  书封,没啥说的,老样子

  《反骗案中案 3》读后感(四):可以算作是番外篇的系列第三集,以及关于本书的条目

  拿到《反骗案中案3》最先做的就是先翻到最后看一下下集预告,想不到《反骗案中案》只有4集,下一本就是大结局了,看来那个第二集中逃脱的逆风就是本系列最后的大BOSS,只是觉得有点可惜,因为前面铺开的牌面显得有点大,什么“风马燕雀金评彩挂”这江湖八大骗现在真正落网的就只有一个“风”,就算把后四个偏白道的排除掉,那也还有“马燕雀”三个需要搞定啊,现在要在两集里面把这事情收尾,是不是会有点烂尾呢?

  怀着这种心情,开始看系列第三集,令我想不到的是,这一集几乎没有写到八大骗,一直在说的都是主角斗十方如何利用他自己的如簧之舌以及出人意料的思路搞定警方其他部门一直破解无门的烂摊子。包括一起“仙人跳”诈骗事件,一起健身会所预售卡退钱事件,一起老头老太被忽悠买保健品骗局。

  如果单独从这三件事件的解决过程来看,那这本书给读者带来的惊喜和思路会比较爽,因为确实这几个案件都是社会上普遍存在,而且基本警力很难解决的事件,能在小说中看到有作者关注这种小骗局,也借用了小说提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我相信就算现实中的警察也能从这一集中得到一定的启发,也许还真有利用书中情节破获案子的情况出现。从这一点上来说,第三集的故事并不比前两集差。

  但问题是,这是一个系列,而现在第三集就像是番外篇一样,和主线故事关系不大,虽然作者在故事中埋了最后的假保健品案背后是逆风在支招,但还是会让一直追看的读者觉得作者的写作思路有点分散,而且由于整部作品的篇幅已经确定,造成在第三集最后作者硬生生地把“马燕雀”都给交待清楚了,这三位的真实面目,除了“燕”似乎还有可能变化,另两人一看都是小喽啰级别的,特别是“雀”,作者竟然让从本作第一集一开始就被斗十方拿捏地死死的傻雕来充数,还特意在上一集和这一集让傻雕的智商直线飙升,这种写法就有点头重脚轻,我认为十分可惜。

  第三集的最后,故事终于又回到了主线上,逆风向斗十方发出了挑战,斗十方被内部调查并且停职。故事停在了这里,相信下一集会有很多出人意料并且扣人心弦的情节发展,期待快一点出版大结局吧。

  封面不变就是读客最大的特点

  接下去这篇文章的内容会和《反骗案中案3》这本书关系不大,但我不吐不快。

  事情要从收到这本书开始讲起。一直以来我有个习惯,买了的书都要在豆瓣里面标注一下“想读”,或者直接看完的书也要在豆瓣里标一下“已读过”。这不,拿到了《反骗案中案3》这本书之后,习惯性地在豆瓣里面查找这本书的条目。一查真没有,那我就想了,没有就没有吧,以前也有很多书都是我发现没有添加的条目。

  于是,一顿添加书籍条目的操作,但是这时候问题出来了,我把《反骗案中案3》的ISBN编码输进去之后,豆瓣竟然显示该编码已经被占用。嗯?难道是我搜索方式不对?怀着疑问,再度直接用ISBN去搜寻,跳出来一本书,是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的《潮骚》。难道是两本书用了同一个ISBN编码?到当当上去查了一下,两本书的ISBN的确是不一样的,那还能把条目搞错?

  要不就是两本书的条目互换了?用《潮骚》的ISBN搜索了一下,出来的也是《潮骚》,只是还是一个只有书名的空白条目。好吧,到这里,事情大概清楚了,就是有人搞错了一个条目,重复添加了同一本《潮骚》。那我就想着哪里能够把这条目的问题向豆瓣反映一下,最终能够正本清源就最好了。

  于是我找啊找,非常可惜的是豆瓣似乎就没有考虑过这种情况,完全没有针对性的反映渠道。那没办法啊,就先给豆瓣针对《潮骚》这本书的搜索结果里“对搜索不满意?给我们反馈”这个链接里提了这个问题,还把两本书的封底ISBN条形码也上传了作为证据,但豆瓣至今没有任何反馈,也许他们不在乎这种错误,在他们看来一个条目的错误是无所谓的,毕竟沧海一粟。但如果没有《反骗案中案3》的条目,我就没办法标注了啊,这怎么行呢?

  那就在《潮骚》的条目里面把《反骗案中案3》的相关信息重新放进去,这一步很简单,反正添加修改信息,上传封面,一切都好了之后,就会碰到以前经常会有的加权投票机制来确定最后采用的究竟是哪个信息。豆瓣上关于该机制的描述是这样的“豆瓣采用加权投票的方式决定最后采用的条目信息。如果多个人提供的信息有冲突(一个标点符号的差别都会被视为不同),豆瓣将自动根据提供每种描述的人数和每个人的信誉度决定最后采用哪一种。”仔细一看,《潮骚》的条目创建者是江苏文艺出版社,而且已经有一些短评发在里面了,要靠加权投票来还是条目信息变更为正确的,我估计难度非常高,毕竟和《潮骚》相比,《反骗案中案3》的知名度会少很多。

  也因此,我现在写的这篇文章仅仅是用word文档记录一下,免得过了段时间就忘了,我已经决定在另一个空白的《潮骚》条目里把《反骗案中案3》的内容加进去,毕竟那一个条目还是空白的,都没有人会去看,修改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很多。

  从这个事情中暴露出来的豆瓣书籍条目创立和修改机制看似科学,实际上并不完全科学,我理想中的修改,如果涉及到整本书的错误,就需要按照上传的证据进行人工确认,或者直接修改ISBN的话自动将原条目复制成新的,这样就能有两个不同的条目了。可惜现在豆瓣都不支持这样的修改,而且肉眼可见的未来也不会对这一块进行修改,真的感到可惜。

  毕竟现在国内就只有豆瓣是完全依靠书影音的评论为主打的网站,评分比较中立,也是我们爱书人的寄身之处,肯定希望他能长久存在并且越来越好啊。

  (由于本文已经写了有段时间,现在《反骗案中案3》的条目也已经出来了,最后还是豆瓣客服接纳了我反映的问题,算是拨乱反正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