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凡尔登战役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凡尔登战役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11-15 00:09: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凡尔登战役经典读后感有感

  《凡尔登战役》是一本由[英] 阿利斯泰尔·霍恩著作,后浪丨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4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凡尔登战役》读后感(一):虞美人下的凡尔登

  合上书,我感到《凡尔登战役:荣耀的代价,1916》的每一页都让我深深沉浸在一百多年前凡尔登战场地狱般的环境中:无休无止的炮击,恶臭的毒气弹,熊熊燃烧的大火扭曲了的天空,泥土和尸体碎片混杂在一起的大地。。。。。。在我那不算长的战史阅读体验中,我曾看到过布达佩斯围城战时德军为了躲避苏军的攻击曾在墓地挖出棺木作为掩体作战;看到过在滑铁卢战役中英勇的苏格兰骑兵浑身血污散发着热气的身体;看到过塔山阻击战时被炸断了一条腿还在熟睡的解放军战士。可即便如此,在凡尔登战役中那反反复复出现的画面还是让我感到异常恐怖:饥渴的士兵舔着要塞墙壁的露水,一个整连的士兵在堑壕里全部战死,被弹片削成两半的战士遗体,它们强烈的冲击着,折磨着我的神经,让我这个读者也产生了一种“什么时候是个头”的无力感,焦虑感,以至于在心里也会发出和战士们一样的呐喊:赶快结束吧! 本书的后三分之一,流干了血的法军终于发动了令人激动的反攻,德军终于在凌厉的攻势面前第一次产生了严重的动摇。而在书的结尾,每个参加过这场战役的人的后半生都紧紧与这个地方联系起来,他们或飞黄腾达成为英雄,或一朝失宠郁郁而终,或在几十年后成为风云人物,或被命运玩弄,在另一场灾难面前,再一次被抽去灵魂,如同一场真正的悲剧。如作者所说凡尔登战役简直不像一场现代战争,反而像是古代战争,它打开了仇恨的潘多拉魔盒,士兵们以前所未有的勇气陷入到一种宛如最后审判般惊天动地绞杀中,不受控制的释放着狂暴力量,将所有对方施加给自己的痛苦全部发泄出来,即使那些最为坚强的神经也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发疯发狂,而那些没有发疯的人们则继续在凡尔登狭小的地域中毫无知觉的屠杀着,在一次次徒劳的冲锋中走向死亡。在凡尔登有着纯粹的邪恶,纯粹的勇敢,纯粹的杀戮,纯粹的恐怖,甚至还有一种令人胆寒的诗意,所以我们才能在书中读到那么多有着细腻伤感基调的诗歌和记录。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文艺作品看的不多,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一本叫《杂草的故事》的书,书里介绍了一战期间的代表性植物:虞美人。关于它,还有一首叫做《在弗兰德斯战场上》的诗: 罂粟花绽放,在弗兰德斯的战场上 在十字架之间,一行又一行 就在血染的战场,而天空中 云雀在勇敢地歌唱,展翅飞翔 歌声淹没在枪响中 我们已逝,回首几日过往 我们也活过,感受晨曦与晚霞 爱过,也被爱,直到我们长眠 于弗兰德斯的战场上 请继续我们的战斗 高举我们低落手中的火炬,让它照亮 如果你们背弃与我们亡者的誓言 我们将永不安息 尽管罂粟花继续绽放 在弗兰德斯的战场上 如泣如诉的诗歌,真的是道出了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光亮和暗淡,尽管战争已经过去了一百年,但凡尔登依旧激发着我们关于战争的想象,关于复仇和雪耻,关于破坏和守护,关于愚蠢和智慧,关于牺牲和献祭 。

  《凡尔登战役》读后感(二):虞美人之下的凡尔登

  合上书,我感到《凡尔登战役:荣耀的代价,1916》的每一页都让我深深沉浸在一百多年前凡尔登战场地狱般的环境中:无休无止的炮击,恶臭的毒气弹,熊熊燃烧的大火扭曲了的天空,泥土和尸体碎片混杂在一起的大地。。。。。。在我那不算长的战史阅读体验中,我曾看到过布达佩斯围城战时德军为了躲避苏军的攻击曾在墓地挖出棺木作为掩体作战;看到过在滑铁卢战役中英勇的苏格兰骑兵浑身血污散发着热气的身体;看到过塔山阻击战时被炸断了一条腿还在熟睡的解放军战士。可即便如此,在凡尔登战役中那反反复复出现的画面还是让我感到异常恐怖:饥渴的士兵舔着要塞墙壁的露水,一个整连的士兵在堑壕里全部战死,被弹片削成两半的战士遗体,它们强烈的冲击着,折磨着我的神经,让我这个读者也产生了一种“什么时候是个头”的无力感,焦虑感,以至于在心里也会发出和战士们一样的呐喊:赶快结束吧!

  本书的后三分之一,流干了血的法军终于发动了令人激动的反攻,德军终于在凌厉的攻势面前第一次产生了严重的动摇。而在书的结尾,每个参加过这场战役的人的后半生都紧紧与这个地方联系起来,他们或飞黄腾达成为英雄,或一朝失宠郁郁而终,或在几十年后成为风云人物,或被命运玩弄,在另一场灾难面前,再一次被抽去灵魂,如同一场真正的悲剧。如作者所说凡尔登战役简直不像一场现代战争,反而像是古代战争,它打开了仇恨的潘多拉魔盒,士兵们以前所未有的勇气陷入到一种宛如最后审判般惊天动地绞杀中,不受控制的释放着狂暴力量,将所有对方施加给自己的痛苦全部发泄出来,即使那些最为坚强的神经也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发疯发狂,而那些没有发疯的人们则继续在凡尔登狭小的地域中毫无知觉的屠杀着,在一次次徒劳的冲锋中走向死亡。在凡尔登有着纯粹的邪恶,纯粹的勇敢,纯粹的杀戮,纯粹的恐怖,甚至还有一种令人胆寒的诗意,所以我们才能在书中读到那么多有着细腻伤感基调的诗歌和记录。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文艺作品看的不多,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一本叫《杂草的故事》的书,书里介绍了一战期间的代表性植物:虞美人。关于它,还有一首叫做《在弗兰德斯战场上》的诗:

  罂粟花绽放,在弗兰德斯的战场上 在十字架之间,一行又一行 就在血染的战场,而天空中 云雀在勇敢地歌唱,展翅飞翔 歌声淹没在枪响中 我们已逝,回首几日过往 我们也活过,感受晨曦与晚霞 爱过,也被爱,直到我们长眠 于弗兰德斯的战场上 请继续我们的战斗 高举我们低落手中的火炬,让它照亮 如果你们背弃与我们亡者的誓言 我们将永不安息 尽管罂粟花继续绽放 在弗兰德斯的战场上

  如泣如诉的诗歌,真的是道出了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光亮和暗淡,尽管战争已经过去了一百年,但凡尔登依旧激发着我们关于战争的想象,关于复仇和雪耻,关于破坏和守护,关于愚蠢和智慧,关于牺牲和献祭 。

  《凡尔登战役》读后感(三):无谓的凡尔登屠场

  法军高层在战前对凡尔登地区的防御部署疏忽到不可原谅的程度,如果德里昂老爹的建议得到重视,法军开战之初不会溃败的这么迅速,圣德蒙堡这样一座要塞居然只有56名守卫,而守军军官和手下在德军摸进要塞时还躲在下层,这种疏忽让人瞠目,后来法军为夺回要塞付出了十万人的代价,这学费交的太贵了。法军的后勤补给和驻军生活水平倒退到克里米亚战争英军的水平,不能相信这是为时刻复仇做好准备的国家。如果不是法军将士顽强的阻击,德军很可能会在这次辅攻中拿下凡尔登,第一次世界大战可能在16年就结束。就像二战中德军突破阿登地区一样,幸运的是德军没有乘胜进军,法军迎来了正确的指挥官。法军在凡尔登的惨重伤亡深深震撼了原先爱国的士兵,这也就是他们1917年兵变甚至二战前欣然接受绥靖政策的原因,而德国因为战败,复仇的心态压倒一切。

  凡尔登战役到后期,已经成了无谓的拼兵力的角逐,德军和法军都把大量的兵力投入到这个区区几十平方公里的屠场,法军尤其是尼维尔上任后,发起死亡冲锋的次数大大增加,在德军机关枪和火炮的杀伤下只能是弃尸无数。德军统帅部也没有考虑过切断法军的后方补给线,而这仅仅需要空军的轰炸即可,事实上从沃堡因为供水断绝就可以看出补给的重要性,德军一味的猛打猛冲却不考虑后备兵力的投入,导致六月份两次垂手可得凡尔登的机会白白浪费,德军激战到最后已经忘记了凡尔登只是诱骗法军的诱饵而成了最终目标,花过多精锐在凡尔登反而牵制了其他战场的兵力,得不偿失。德军的精英在这一战损失过重,让他们在1918年的西线战场始终差一口气,而法军惨重的损失,也使得西线战场的主力变成了英美军队,双方都不是凡尔登的胜利者。

  经历了凡尔登战役的法国士兵厌战情绪严重,先是有1917年的兵变,再是一战后反战情绪的抬头,凡尔登战役中的年轻士兵和军官,见识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从而走向了反战和绝对防御,绥靖政策的泥潭,不想为同盟国被侵略而投入兵力,战略上则龟缩在马奇诺防线后,无视武器的进化,战壕要塞战术的落伍,这一点在甘末林贝当身上表现尤为明显,最终老元帅代表绝大多数法国人意愿出来向德国投降,沦为德国附庸,这并不能只怪他一个人。是法国人不断的神话一战英雄,从霞飞,尼维尔到贝当,遇到困难就呼唤这些他们树立的救世主,全然不考虑他们是否合适,结果偶像一旦垮塌,他就成了法奸和替罪羊,戴高乐应该也是明白这一点的,但是让老元帅遗骨入葬杜费蒙堡的决定他还是不敢做出,毕竟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德国人则从凡尔登学会了很多进攻的教训,二战时那些年轻的德国凡尔登士兵率领装甲车辆攻陷了杜费蒙堡和凡尔登,法国人证明了他们什么也没学会。

  正如书尾所说,二战后法国投入安南和阿尔及利亚战争是急于刷新法国陆军在二战初期的耻辱,但是这种脱离政治解决的军事冒险最后都无一例外陷入了困境,奠边府的大败,阿尔及利亚的泥潭都是法军想重现凡尔登勇气的表现,但是这已经脱离了时代,结果只能彻底失败。

  《凡尔登战役》读后感(四):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缩影

  时常有人会问,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为什么欧洲部队常常表现得不是那么英勇无畏,至少与东线战场和中国抗日战场比起来尤为明显。那恐怕是因为他们已经经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洗礼——民族主义的自豪感骄傲感、军事荣誉下的热血和勇气、士兵们的忍耐与坚毅全都在一战中消耗尽了。德国人受到的影响较小,拼搏精神又在战后巨大的压迫下、在希特勒的魔力下重新迸发出来。美国人不仅靠着“中立”赚得盆满钵满,还作为左右局势的力量介入欧洲战场,自然不受影响。

  也许是因为中国并没有真正参加一战(以工代兵、赴欧参战,共计约14万中国劳工于1917年至1918年间被输送到欧洲),它离我们很远,只剩下一个巴黎和会。也许还是因为美国在全球倾泻它强大无匹的宣传能力,尝试将中途岛海战、阿拉姆哈勒法战役以及诺曼底登陆当作橡皮擦,把斯大林格勒战役从二战荣誉殿堂的第一位中擦除干净——更不用说一战那些遥远而可悲的幽灵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创伤、思想和深远的后果,在中国很难得到应有的重视。

  1916年2月21日西线战场。可以看到凡尔登地区是一个明显的突出部,但其地理位置却又不那么关键。从这幅图上也能看出默兹河的战术意义,默兹河贯穿了整个凡尔登地区,德军若不能从左岸和右岸双管齐下同时进攻,其侧翼就必然遭受威胁。

  好在随着近年来图书译介迅速发展,大量相关书籍先后出版,我们有了选择的余地。从最为经典的约翰·基根《一战史》、彼得·哈特《世界大战,1914-1918》、詹姆斯·乔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关注各国的《铁壁之围:一战中的德国和奥匈帝国》《走向火焰:帝国、战争与沙皇俄国的终结》《奥斯曼帝国的衰亡》《八月炮火》,到抒写心绪的《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春之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现代的开端》。即便有了这么多的优秀作品,阿利斯泰尔·霍恩(Alistair Horne)的《凡尔登战役:荣耀的代价 1916》(The Price of Glory: Verdun 1916)也绝对值得在一战史书单上名列前茅。

  凡尔登战场地理地形图。法军守住了凡尔登防御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

  《凡尔登战役》初版于1962年,这是一个刚刚好的时间,距离一战将近50年。那时仍有许多老兵存活于世,他们为本书所描写的战场细节提供了素材并验证了(夸奖了)其真实性;二战业已过去17年,关于一战的资料逐渐开放,对一战和二战进行研究、反思的军事、政治著作层出不穷,重要人物的日记、回忆录、传记通行于世,理论和评价资源可谓丰富多样。同时,作者的思想观念相当先进,不仅可以公正、客观地讨论和评价双方的决策与行动,而且对这些事件的军事和政治意义与后果有着清晰的认知,更能够对参战士兵报以审慎的同情——并不以抒情的方式哀叹歌咏,而是细致地还原、描写其真实处境,今日读来亦觉亲临其境、深感震怖。除了描写真实、评价公正、对人同情、文笔流畅、思路清晰、视野全面之外,本书还有三个特点尤其值得注意:

  第一,重视军事理念和实践活动的具体状态。一战既是一个发明工场,又是一个失败乐园。一方面,凡尔登战役在战争艺术的发展中创造了很多个第一次——火焰喷射器和光气的使用、完全依赖公路运输进行补给、游猎中队战术、步兵渗透战术、徐进弹幕战术等等。另一方面,格朗梅松进攻学派、流血致死战略等奇葩思想层出不穷,双方对于制空权、步炮协同、毒气弹、坚固堡垒的认识也远远落后于技术限制的边界,甚至连高效的国家动员体系都成了一个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很多将军都无法有效地指挥手下突然变得很庞大的部队”。古代战争没有这种麻烦,因为古代的技术变革几乎不可能在一两代人之内完成,这是一种现代病——战争理念跟不上战争技术的发展速度。战争理念和战争技术之间的撕裂,不止影响了双方的战略决策和战术部署,而且对士兵心理和社会精神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杜奥蒙堡。设计科学、固若金汤,但难以抵挡人祸。

  第二,关注军事活动的意外情况和偶然因素。历史大潮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伟大战役的命运和意外,一向是事后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战争比“失了一个马蹄丁,亡了一个大帝国”要复杂得多,它多线程、全方位、立体化。双方无法准确获知对方的情况,总是高估或低估对方的困难,而自己的麻烦就在眼前。双方的作战对象更像是他们对对方和己方的无知、天降大雪、政治扯皮和理念冲突。杜奥蒙堡号称当世最坚固的堡垒,在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调动中却忘了派人进驻防御。德军屡次错失良机,多次重要作战计划被意外因素打断。尽管从更宏大的视角来看,法国和德国都不具备必定赢得战役的能力,但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着赢得战役的可能。这些可能从对方的错误和失误中发生,又在己方的错误和失误中湮灭。

  第三,明确了凡尔登战役的非理性状态。这正是全书的核心:残酷而无重大军事意义的凡尔登战役被坚持10个月之久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在最初战略设计的错误已经发生之后,就彻底演变成了一场荣耀与象征之战。这场战斗牵涉到的军事目的较小,对国家政策、国民精神和战斗意志的影响却很大。凡尔登战役的高密度死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缩影,人在最为艰难的条件下被无意义地消耗掉,可是却又没有人敢于同意停止战争。如果说中国抗日战争经常要同缺乏物质作战,那么凡尔登战役就总是要同物质和人的过剩作战。似乎无限量一般的炮弹带来了凡尔登地区整个的单调无物,极度丰裕的物质带来了极度贫乏。

  此外,作者在凡尔登战役深远的历史影响、士兵心理、政治斗争、舆论宣传、重要人物等各个方面都不乏真知灼见。

  以及,一则难得的趣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