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愿少年乘风破浪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愿少年乘风破浪读后感1000字

2022-01-18 00: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愿少年乘风破浪读后感1000字

  《愿少年乘风破浪》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愿少年乘风破浪》读后感(一):愿少年乘风破浪,汪曾祺写给你的成长书

  和朋友请教怎么提高文笔,她推荐我读文学大师汪曾祺的散文,文字简洁生动。《愿少年乘风破浪》是汪曾祺在晚年对自己人生成长轨迹的梳理,回顾了其童年时的家庭、玩伴和故乡的点滴,少年读书时的老师、同学,还有从小到大引以为傲的读书、写作、绘画经历。

  一、童年

  汪曾祺的家乡在江苏高邮,我知道高邮是出咸鸭蛋的。汪先生在《我的家乡》中说“我的家乡不只出咸鸭蛋。我们还出过秦少游,出过散曲作家王磐,出过经字大师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我们熟悉自己的家乡,被家乡的水土孕育着。不管到了哪里,都有着家乡的影子。

  《我的父亲》中,他的父亲手很巧,会做各种玩意儿,爱带着孩子玩。他想念他的父亲,想念他的童年。成年后的我们,想念着自己的童年,父母的陪伴。

  读到《花园》产生共鸣,想到自己的童年,也发生在田野间,夏天的雨后,拿着手电筒,一棵棵的树照过去,捉知了,田间逮蚂蚱,拿着扫院子的大扫帚扑蜻蜓,观察蚂蚁搬家。牵牛花的花汁涂在指甲上,充当指甲油。揪下一串红的花芯,吮吸里面的汁。爬上墙摘枣,有时还会被虫子扫到,很刺痒。

  二、求学

  读到汪先生是如何求学的,他遇到很多优秀的老师。我想到自己的老师,初中时的老师有自己的教学特色,班主任教数学,我们初一到初三的数学都是她教的,讲解清晰。语文老师大多上课时,会曼声吟诵课文,带着饱满的情感,也会让同学读课文。英语老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要求大家默写单词,如果课上没有默出,下课要留堂到背会。

  汪先生不仅接受到好的教育,他的悟性很高,写散文、小说所用的方法,从“飞入芦花都不见”悟出的。国文课的老师讲《训俭示康》:“......'厅事前仅容旋马',闭目一想,就知道房屋有多狭小了。”,对他很有启发,写小说有好处。看到柳树,他能体会到什么是“烟柳”“柳浪”,感受到中国语言之美。

  三、写作

  在网上看到有人问“读书的意义是什么?”,有一个回答点赞很多,“ 小时候吃过的饭都不记得了,但到后来却成了我们的骨和肉,这就是读书最大的意义”。汪先生认为要多读书,“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或有志成为作家的青年,应该博览群书,但是可以有所侧重,有所偏爱。一个作家,应该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气质。而认识自己的气质之一法,是看你偏爱哪些作家的书。”,“只要是书,翻开来读读,都是有好处的,即便是一本老年间的皇历。”

  汪先生有两本书反反复复看,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和《沈从文选集》,引导他走上文学道路,对他的作品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他的老师沈从文教创作,“介绍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看。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自己是怎样写的,对比借鉴,是会有长进的。”对于现在的我们也同样适用,看看别人的作品,是怎么写的,和自己有什么不同之处。

  少年乘风破浪,在奋斗中寻到答案。就如在封底写的那段话“你的家人、你的老师、你的学校、你的朋友、你看的书、你走过的路,你的每一次挑战与挫折,都决定着你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读完这本书,好想到云南泡茶馆,安安静静的靠着窗边读书。

  《愿少年乘风破浪》读后感(二):读汪曾祺:少年人,我们应该活的更爽快些!

  在中国的文学版图上,你随手指一处风景,便是当代文学里的一块支撑:松花江的迟子建、川西北高原的阿来、秦岭的贾平凹、高邮的汪曾祺等等;都是中国文学必不可少的版图。我很喜欢汪曾祺大概是从大学第一次坐火车远游时开始,那时候就对高邮的咸鸭蛋有了一种莫名的向往,总想着也可以白粥合着流油的金黄咸鸭蛋,享受一次简单的中式早餐。而我对于生活的态度,也是源于汪曾祺对生活的热爱。不管是他写吃的、写回忆、写童年、还是写关于他所有的过往,都能让人读到他那热爱生活、爽快享受的特质。以前读他的《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就被他那温暖直叙的笔力吸引,让已经寒冷的杭州渐渐温暖起来。而今再读这本《愿少年乘风破浪》散文集时,同样被他的文字打动。

  《愿少年乘风破浪》全书分为五个章节,第一个章节收录了汪老先生写的关于家、家人、家乡的几篇热门作品:<我的家>、<我的家乡>、父亲、母亲等等,以“我的父亲,我的童年”为章节名,对于这一章节的内容,其实我早在几年前就读过,是已经在古稀之年的汪老回忆起了儿时在家乡和家人们生活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他家老屋、祭祖桌、板凳、桌板等等,都成了他对于童年回忆的一种寄托。也许是因为这几篇内容着实为汪老的真情演绎,所以每一本他的作品集都有这几篇也是很让人无奈了,不过这不妨碍我读到新的关于汪老的作品。

  第二章节是以“闻多素心人,乐于数晨夕”为名,讲述汪老先生从小学、初中、再到他如何写字看画的经历。原来汪老小时候和我们一样,会在放学时去街头的各个店铺你看着,看那些他觉得新奇、有趣的物件儿、有趣事儿。那些求学的经理,养成了汪老自小读到的观察力与表达力。也不怪乎他为什么能一直维持住那本灵气,原是他的家庭给予他的教育颇为良好,在第一章节中就能读到他家的生活氛围温馨而又有趣,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汪曾祺很难不烂漫。

  第三章是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章节,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为名,讲述汪老在西南联大读书时遇到的闻一多先生、金岳霖先生、吴雨僧先生等等老师、同学、校舍、校园一景、活动、遇到的敌袭等等事情。他说他想去西南联大其实是因为沈从文在那儿任教,于是他一股脑的往南走去,差点随雁西去。好在足够的幸运考上了西南联大,在那儿遇上了他的好友闻一多、金岳霖等先生,并因着西南联大的师资教育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独到的特色。

  第四章节“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和第五章“无闻东西,向阳而生”则是讲述着汪老先生内心的纯净世界,前者是单独讲述汪老的老师沈从文先生,以<我的老师沈从文>、<沈先生的寂寞>、<梦见沈从文先生>三篇着重讲述汪老对于沈先生的爱戴、怀念与思念。前文有写到他到西南联大其实是奔着沈从文先生去的,后来他真成了沈先生的学生,成为了他自己心目中那个保留一份净土的人儿。后一章节则是以他笔下的齐白石、老舍来反应他又是如何在读书中“自娱自乐”,“放任自由”的。齐白石、老舍均是文坛上不可多得的巨匠,汪老在他们的影响下,也成为了中国文坛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正是那种“贵在坚持、贵在自由”的教育思想下,培育了如汪老备具中国精神的一代代中国人。

  纵观全书,汪曾祺一生其实也不是非常的顺利,他年幼丧母,在24岁时因着政治时局他大学还没毕业,后来26岁了又因着环境找不到工作,28岁了还靠女朋友救济度日,正值盛年时又遇世事不安……但是他又说:“不‘安’,又能怎么着呢?既已如此,何不想开些,如北京人所说‘哄自己玩儿’。当然,也不完全是哄自己。生活,是很好玩的。”

  于是,他那种豁达、开朗、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特质,就成为了我生活的一种态度,他可以走到哪里,就先去看看那儿的美食,他不会讲那些不满与难过挂在嘴边,也可能正是这样的性格,让他可以写得出那么多有味道的文字。而这些有味道的文字,也在影响着一个个的少年。

  《愿少年乘风破浪》读后感(三):汪曾祺的成长求学路,在坎坷曲折中披荆斩棘

  “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栀子花说:‘去,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管得着吗!’” 印象里,读汪曾祺的文字,常常能读出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恬美,如此彻底、带着凌厉,很难归属一类,却偏偏就是汪老的作品。 《愿少年乘风破浪》带有极强的网络风格,如果不是看到“汪曾祺著”,大概会错失一本好书。 这本收录了汪老童年时的家庭、故乡,求学时候的老师、同学,以及自己读书、写作、绘画经验的众多散文,是他自身成长轨迹的梳理,也在文字的缓缓流淌中看到,老一辈人遇到困境、不如意的应对,值得深思。

  01 汪曾祺的父亲,结过三次婚。 他是一个顶聪明的人,会画画,会刻图章,会写意花卉,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无一不通。 但最厉害的是,他与儿子的相处方式,“多年父子成兄弟”就是他的一句名言。 十几岁的汪曾祺学会了抽烟喝酒,父亲每次喝酒,都会给他倒一杯,抽烟也一次拿出两根,他一根,儿子一根,还总是先给儿子点上。 但他关心学业,虽不强求,但能够指点。汪曾祺写字不错,写过《多宝塔》之后,父亲建议练《张猛龙》,成就了汪曾祺字的风骨。 孩子总会从父母身上学到第一课,这种亲而不疏、保持个体独立的亲子关系,恰恰是家庭里最为珍贵的。 在文章里,汪曾祺写道:“我觉得一个现代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意思。” 对儿子的恋爱,他闻而不问,了解但不干涉。他始终相信,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该由他们自己设计。一个用自己的理想模式去塑造孩子的父亲,是愚蠢且可恶的。 在这种关系下长大的汪曾祺,即使面对父亲结婚3次,也依然能够和父亲和乐相处,有着健康的人格和成就的人生。

  02 汪曾祺的一生,经历了很多苦难和挫折。 求学时候去到昆明,在敌机轰鸣、资源匮乏中艰难学习,后来被划为右派,下放劳动,再后来关进牛棚。被平反后,因为他的艺术工作,还被邀请至天安门城楼。 在这些曲折动荡里,他始终平静旷达、积极乐观,贾平凹说他:“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在西南联大,课桌是没有的,用三个肥皂箱一摞,上面一个是书桌,下面两层当书橱、衣柜。那些年他们就在这肥皂箱桌面上写出了洋洋洒洒的论文。 条件艰苦就罢了,即使学校南迁到昆明,也挡不住日军的轰炸。在雷海宗的课上,他问同学们上次讲到哪里,一同学打开笔记告诉他说,“您上次最后说,‘现在已经有空袭警报,我们下课。’” 同学们跑警报都跑出了经验,预行警报是不跑的,听到一短一长的空袭警报,才动身。就在这种担惊受怕、恐惧与无畏中,联大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汪曾祺在《跑警报》中写道,我们这个民族长期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的精神,是征不服的。 他的同学,有人在警报中用逻辑学推理,捡到了两块金子;有人在乒乒乓乓的爆炸中,淡然熬莲子,更多的是泡在周边的茶馆里,养浩然正气,交流学习,接触社会。 环境不好,条件差,但人的志气不减。

  03 在汪曾祺的文字和求学中,一定不可避免的人就是沈从文。 在《自报家门》中,汪曾祺带着孩子气地宣布自己是沈从文的“得意高足”,足以见沈从文对他的影响甚大。 从《边城》到《湘行散记》,沈从文善写秀丽的山水景,但在写景的背后,也有众人看不到的目的。 “我的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近于买椟还珠,你们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即使我们只读了风景,沈从文也在写景背后倾注了心血。 “一首诗或者仅仅二十八个字,一幅大小不过一方尺,留给后人的印象,却永远清新壮丽,增加人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汪曾祺写道,沈先生的散文不是晋人的山水诗,不是要引人消沉出世,而是要人振作进取。 受其影响,在日常的物品写作中,我们能读到汪曾祺平实朴素的语言,也能透过食物风景,看到他对万物的喜爱,高邮的鸭蛋是念念不忘的。 沈从文教课,一再表示“要贴到人物上去”,吵架并不是两个聪明的脑袋辩论,而是考虑到人物生活的环境、说出的语言、他的立场,真实的去表现人物。 读汪曾祺的短篇,往往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看来“得意高足”是名不虚传的。

  所有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结交的朋友、遇到的人,都会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构成,最终决定你会成为怎样的人。 汪曾祺一生坎坷,但始终开明乐观,清新淡雅的风格里,也有如栀子花香那般直爽,这都是他。 书以《愿少年乘风破浪》为名,想必也有借汪老的经历和文字,向年轻的朋友传达出迎风破浪的豁达和勇气之意,希望迷茫的、受到挫折的你,能读一读汪曾祺。

  《愿少年乘风破浪》读后感(四):愿少年,乘风破浪——我选了这本汪曾祺的散文集送给儿子

  很少看综艺节目的我,“乘风破浪的姐姐”和“披荆斩棘的哥哥”这两档节目倒是陆陆续续看了一些,后来有一天看网文里有一篇调侃说现在的哥哥姐姐太难了,姐姐要乘风破浪,哥哥要披荆斩棘,真的不容易,哑然失笑。

  儿子读初三,中考当前,学习压力自然是空前的,于是给儿子选课外阅读书目的时候,我格外小心,要碎片时间可以读的,要能“润物细无声”的——毕竟他读的书,决定着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愿少年乘风破浪》封面

  看到湖南文艺出版社最新出版的这本汪曾祺的《愿少年乘风破浪》时,简直正合我意!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汪曾祺,在他去世后,作品被文学界以搜地摊的形式翻了个遍,然后发现他的作品之多,作品之美,不愧是沈从文的高徒。他的散文集给儿子做课外读物,再合适不过了!

  汪曾祺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知名作家、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京派作家代表人物。他喜欢做饭、画画,生活有趣、有味、有诗意;他喜欢写东西,文字干净传神、率性真切、如话家常、娓娓道来;他的一生,淡泊通透,睿智从容,无论多么艰难的岁月,都不改他对人生的热爱与深情。

  目录

  《愿少年乘风破浪》是汪曾祺在晚年对自己人生成长轨迹的梳理,在这本书中他用了四个章节,分别回顾了自己童年时期的家庭、玩伴和故乡的点滴;少年读书时的老师、同学;还有从小到大引以为傲的读书、写作、绘画经历;在西南联大的求学经历,回忆了众多与师友交往的逸事等数篇散文,在文字间让人不仅仅可以读到闲适更可以读到他的人生智慧。

  汪曾祺的家庭是个旧时地主家族。

  内页

  爷爷是有功名的名医,爸爸出生时家里也有2000多亩地、200多间房子、2家中药铺和1家布店。

  汪曾祺一生对父亲都是崇拜的,这样的崇拜源于童年,散养的家庭环境中父亲像是一个玩伴,“玩心甚重”且“玩法高级”,是“多年父子成兄弟”的人。

  父亲年轻时是运动员,武功、骑马、游泳都很擅长;玩过一段时间乐器,不论什么乐器,他听听别人演奏,看看指法,就能学会;大部分时间在画画和刻图章,闲暇会耐心的用半天时间给孩子们做各类手工小玩意,比如元宵节用通草做的荷花灯,比如用玻璃给孩子们糊的养金铃子的盒子,比如秋天给孩子们做的西瓜灯……

  内页

  72岁的汪曾祺还依然对童年时父亲用胡琴的“老弦”扎成的“蜈蚣”风筝念念不忘,春天的麦地里,父亲带着几个孩子在田野里奔跑,蜈蚣飞在天上像活的一样,这样的记忆对于一个孩子而言,是陪伴一生的美好。

  这么有情趣的父亲陪伴着,再加上地主家足够宽大的房屋,汪曾祺的童年生活得极其自在,回到老屋,他清晰的记得那颗他时常爬上去读书的树,也记得那些花园里四季盛开后被他采来送到奶奶、姐姐各个房间的花木。

  所以汪曾祺在写沈从文的时候写了一句“自由的童年是成为一个作家的基础。”

  汪曾祺的求学,19岁以前在家乡,小学、初中,都是在高邮。

  内页

  下课时去街头的各个店铺里看,这是作家从小养成的观察和积累。

  读汪曾祺的文字,你很容易就可以读到作家从小时候就对事物的好奇和关注,他的灵气被家人很好的保护和培养,不论是练字还是作文,得到了很好的教育。

  他是个从小就很有生活情趣的人,这样的情趣源于家庭的氛围渲染,更源于他自己多年的沉浸。

  汪曾祺画画

  他说“一个作家,应该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气质。”他对于读书是有明显的偏好的,自己喜欢的书,反复读,看不进去的书,名气再大也不勉强自己。

  到了西南联大,是奔着沈从文去的,海路到了昆明,却染上痢疾,差点一命呜呼,昏头昏脑的上考场,幸运却又是必然的被录取。

  内页

  西南联大中文系的学习,汪曾祺说自己是散漫的,文字间我们可以读到的是当年西南联大不可复制的诸位大师和教学中对学生的尊重和自由——而这正是8年西南联大培养出举世罕见的人才的真正核心教育观念。

  我不想在这篇文章里复述汪曾祺在《愿少年乘风破浪》中写到的诸位老师,坦白讲看到他的这些求学历程,我是充满着羡慕和嫉妒的,在那个战火频仍的艰苦动荡的年代,师生们没有被贫穷和不如意打败,反而沉浸在自己的学术研究中,这正是中国知识分子身上最让人钦佩的——正是这样的精神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而这,正是我想要儿子在初中这个自我高速发展的阶段想要持续领悟的。

  内页

  沈从文教学写作,反复对学生讲,一定要“贴到人物写”,而汪曾祺正是将这样的写作运用到极致——“氛围即人物”。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繁复的结构,更没有深奥的主题,娓娓道来如话家常般的看似平淡质朴却又如那淡淡的兰花香,回口间让人极度舒适。

  内页

  “这些白茶花有时整天没有一个人来看它,就只是安安静静地欣然地开着。”读汪曾祺的文字,正如这些白茶花,你看或者不看,我都在这,安安静静的,欣然的开着……

  “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汪曾祺 我是宸妈,2020年读书160本、一周至少读3本书的读书人。关注青少年教养和自我终身学习,分享我的读书、教育和心理知识。喜欢我的原创文字欢迎关注、点赞、转发和评论!转载请联系本人,谢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