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夏眠动物读后感1000字
《你不知道的夏眠动物》是一本由[美] 梅丽莎·斯图尔特 /著 / [美] 莎拉·布莱农 /绘著作,小天角 |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不知道的夏眠动物》读后感(一):除了冬眠,原来这些动物还会夏眠——1本书带领孩子重新认识动物
每当冬天来临,很多动物都会选择靠冬眠来度过寒冷的冬日。比如松鼠、熊、刺猬等动物就会进入提前准备好的巢穴中,蜷成一团开始睡觉。它们的呼吸会变得极为缓慢,脉搏也会变得极为微弱,看起来就像死去了似的,甚至被人碰触摇晃都不会醒来。
总之,很多动物会冬眠是个连小朋友都知道的事实。然而,有些动物不仅冬天会冬眠,夏天居然也会睡上长长的一觉。这个颇为冷门知识点全拜儿子的绘本《你不可不知的夏眠动物》,靠着这本书,着实让我见识了一把动物们的独特之处,而孩子也在绘本中又学到新知识,还发掘出了最新的最爱小动物。
一、冬天也睡夏天也睡得睡神们
刚刚在说冬眠的时候提到的刺猬就会冬眠,然而让我想不到的是,刺猬夏天也会睡大觉。绘本中介绍了的北非沙漠猬虽然不怕热,但是炎热的盛夏食物稀少,为了节省能量,北非沙漠猬就会找个阴凉的地方睡上几天,权当给自己放了个假。
除了北非沙漠猬以外,其他刺猬也有夏眠的习惯。这是因为刺猬不能稳定地调节自己的体温,所以刺猬冬天会冬眠,在炎热的沙哈拉沙漠,小刺猬在夏天也会用夏眠来度过艰难时刻。
冬眠又夏眠,刺猬可谓是睡了又睡,然而像刺猬这样的选手,竟然还有许多。绘本《你不可不知的夏眠动物》中介绍的蜗牛就同是实力睡神中的一员。
生活在的活下萨克森州的陆生蜗牛每到天气开始变得炎热的时候,就会爬上枝头,缩进壳里。此时,蜗牛的心跳会变得非常缓慢,呼吸接近停止,等到天气转凉,蜗牛就会爬出壳,享受美好生活。
蜗牛在冬天也会冬眠,在热带生活的蜗牛,旱季也会休眠。总之,一旦外界环境变得恶劣,蜗牛就会分泌出粘液形成一层干膜封闭壳口,然后藏在壳中等待外界环境变好。
二、只爱夏天睡觉的小可爱
首先出场的是圣诞岛红蟹,红蟹生活在印度洋上的圣诞岛上,这里属于热带气候,平均气温27摄氏度。到了最炎热的时候,圣诞岛红蟹就会藏到地洞的最下面睡大觉。
和圣诞岛红蟹类似的还有西非肺鱼。西非肺鱼一般都生活在比较浅的水洼中,夏天气温升高,水洼里的水大量蒸发,肺鱼就会钻进泥巴里睡大觉,直到雨季到了,水洼中再度充满水。
肺鱼可以直接钻进泥土中睡上一觉,但红树林鳉鱼想要夏眠就不那么容易了。红树林鳉鱼生活的水域被烤干以后,它们需要翻滚蹦跳着来到陆地上,找到空心的圆木才算抵达目的地。如果旱季时间很长,鳉鱼就会在原木中陷入沉睡,直到雨季来临。
三、传神可爱的动物绘画、生动扼要的动物科普
对于绘本里介绍的夏眠动物,作者都为其给出了生动传神的配图,对于某些动物在夏眠时所经历的特殊过程,作者还进行了详细绘画,力图一目了然。
也正是因为这些可爱的配图,我儿子爱上了可爱的土拨鼠,土拨鼠一举展示了大熊猫,成了他目前心目中最喜爱的小动物。
在绘本的最后,作者还贴心地为这些小动物建立了档案,在这个小档案中,作者又补充了这些小动物们的很多生活习性和特点,让人能够对这些动物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不管是冬眠还是夏眠,这都是小动物们度过艰难时光的一种特别办法。度过了艰难的时光,小动物们还是会和以往一样继续生活。
而我们则应该尽力保护好自然环境,不要让动物们的生存环境因为人类的活动变得更加恶劣,让冬眠夏眠变成永久的长眠。
《你不知道的夏眠动物》读后感(二):动物冬眠很常见,但你知道夏眠的动物吗?
时隔近三十年,我竟然还记得小学一年级时学过的那篇课文,名叫《雪地里的小画家》: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冬眠”这个词,原来有很多小动物冬天是不会出来活动的,它们会躲在洞穴里休息或者睡觉。并且,这种状态和我们日常的睡觉还不一样,动物们在冬眠时整个身体机能都处于一种休眠状态,它们能够不吃不喝地睡上几天甚至几个月,直到天气变暖才从冬眠中醒过来。
但是,我最近第一次直到,这个世界上除了有冬眠的动物,还有夏眠的动物!
在《你不知道的夏眠动物》中,美国著名儿童科普作家梅丽莎·斯图尔特用温柔有趣的文字为我们介绍了12种会夏眠的动物,并由著名绘本作者莎拉·布莱农精心绘制了生动而细腻的插画,堪称一本详细别致的动物观察笔记。
我们都知道,春天来临时,冬眠的动物们就会苏醒。这时,气温刚刚回暖,动物们都很享受这样的天气。不过,过不了多久,就有一群动物要准备寻找栖身之处了,它们会在炎炎夏日来临之前找到一个凉爽舒适的地方,好好地睡一个长长的觉,直到秋天来临。这种行为就叫作“夏眠”。
虽然都是用睡觉的方式度过夏天,但不同的动物选择的方式也不太一样。
有的喜欢聚在一起睡觉,比如集栖瓢虫;有的喜欢独自入睡,比如黄缘蛱蝶;
有的喜欢上天,爬到很高的地方,比如陆生蜗牛,著名的法式料理“法国蜗牛”就是用这种蜗牛做的噢;
有的喜欢入地,钻到地洞最底部,比如圣诞岛红蟹,而且它还是一种不在水里生活的螃蟹;
有的动物可以很轻松地就找到睡觉的地方,而有的动物想要找地方睡个安稳觉就没那么容易了。
比如,红树林鳉鱼本来生活在沼泽里,夏天来临时,沼泽被太阳炙烤得干涸了,它们只能翻滚着、跳跃着来到陆地,寻找空心的圆木。然后,它们会翻滚着跳进圆木,挤在一起等待雨天的到来。
而星点水龟想要找到合适的夏眠之地,还需要经过长途跋涉,从干涸的水洼迁徙到地势较高的森林里,躲到森林的落叶从中睡觉,等待凉爽的秋天来临。
有的动物比较勤劳,会自己搭建睡觉的小窝,比如非洲牛蛙;
有的动物呢就比较爱捡便宜,随便找一个空的巢穴就能睡着,比如加州虎蝾螈。
大多数夏眠的动物之所以会选择夏眠,是因为它们不喜欢炎热的夏天,它们的身体机能无法在炎热的天气下正常运转,还有一些则是因为在夏天难以找到食物,所以只能选择睡觉来节省力气,比如北非沙漠猬,它并不怕炎热,但夏天它们很难找到喜欢吃的蜘蛛、蝎子等食物,索性就选择给自己放暑假了。
看着这些动物们憨态可掬的“睡相”,任谁都要大呼一句“卡哇伊”!不得不佩服插画师莎拉·布莱农的笔力。而且,书里的插画并不只是单纯地展示动物们夏眠时的状态,在大幅水彩主体插图旁边,莎拉·布莱农还为每一个动物读配上了小幅素描图,用来展示动物们不睡觉时的正常的状态。同时,每一幅插画旁都标注了动物们的栖息地和相关知识,一目了然。
据说,目前关于“动物夏眠”的研究还比较少,说不定此刻阅读这本书的小朋友,未来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呢!
《你不知道的夏眠动物》读后感(三):都有哪些动物,在夏天睡大觉?
小朋友们都知道一些动物会冬眠,农夫与蛇的故事就跟冬眠有关系。农夫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条冻僵的蛇,于是把蛇抱在怀里温暖它。感到温暖的蛇苏醒后,咬了农夫一口,农夫因为蛇毒而丧命。
蛇是需要冬眠的动物,它活动的适合气温是20到30度,当冬天气温变低的时候,蛇会在一个它认为安全的地方,把自己盘成一个圆盘一动不动。在这个期间,它靠消耗体内存储的脂肪维持生命。
除了蛇之外,还有其他的动物也会冬眠,其中有跟蛇一样的变温动物,比如青蛙。还有一些恒温动物也会冬眠,比如松鼠。为了节省身体的能量消耗,动物们在冬眠的时候,很少醒过来。
小朋友们没有想到吧,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许多夏眠动物。科普绘本《你不知道的夏眠动物》中就记录了12种需要夏眠的动物,它们有集栖瓢虫、黄缘蛱蝶、陆生蜗牛、圣诞岛红蟹、西非肺鱼、红树林鳉鱼、加州虎蝾螈、非洲牛蛙、星点水龟、豹纹守宫、北非沙漠猬、黄腹土拨鼠。
这些动物之所以需要冬眠,是因为它们无法适应夏天的高温,在高温天气下,它们的身体无法正常运转,或者缺少可用的食物。
在夏眠之前,小动物们会事先找到一个凉爽的地方,之后在那里沉沉地睡去,直到天气变得凉爽舒适。
集栖瓢虫生活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锡沃拉国家森林和桑迪亚山脉荒野,在炎热的夏天,它们会寻找卷曲的叶子丛,集中在一起睡一个长长的觉。
黄缘蛱蝶生活在美国俄亥俄州玛丽埃塔市布劳顿自然生态区,它们喜欢钻在树缝里夏眠。
陆生蜗牛生活在德国下萨克森州洪特河,等到天气变热后,它们会爬到树上蜷缩在自己的壳里,一直到天气变凉才出来。
圣诞岛红蟹生活在澳大利亚圣诞岛国家公园,它们在夏天会在草丛下挖一个洞,躲在地下避暑。
西非肺鱼生活在马里通布图区,天气炎热时,它们生存的水洼会被晒干,这时它们会钻到泥巴里,靠身体分泌的粘液保持湿润。
红树林鳉鱼生活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大沼泽地国家公园,它们生活的水坑被太阳烤干后,小鱼们会跳跃到空心的圆木里,等待雨季的到来。
加州虎蝾螈生活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索拉诺县,到了夏天,它们会霸占啮齿类动物的空巢穴夏眠。
非洲牛蛙生活在博茨瓦纳卡拉哈里中央野生动物保护区,它们在夏天用自己分泌的粘液搭一个茧房,雨季的时候从茧房钻出来,再把茧房当食物吃掉。
星点水龟生活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阿特尔伯勒市橡树丘野生动物保护区,在夏天它们会爬到高高的地方,钻到落叶丛中避暑睡觉。
豹纹守宫生活在巴基斯坦卡隆贾尔山,它们会在地下自己的洞穴中夏眠。现在许多人喜欢把它们当作宠物饲养在家里。
北非沙漠猥生活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省,因为在夏天找不到食物,所以它们会蜷缩在一个安全凉爽的地方,睡上几天。
黄腹土拨鼠生活在美国怀俄明州大角羊国家森林,它们特别怕热,夏天刚来的时候,它们就会躲在地底下的洞里夏眠。
《你不知道的夏眠动物》这本书很适合作为小朋友的科普读物使用,在每种动物的介绍页面中,除了有彩色的动物生存环境的剪影,还有黑白色的动物轮廓特写,在增加阅读趣味的同时,增加了孩子们对这个动物的印象。而且,黑白色的特写图像,也很适合小朋友们绘画临摹。
《你不知道的夏眠动物》读后感(四):谁在夏天睡大觉?一本绘本,带你了解夏眠动物的冷知识
“哈——”
晚饭过后,我打开了手头的一本绘本,读着读着,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因为,我看到了一只可爱的、酣睡的黄腹土拨鼠。
日头正烈,它蜷缩在地下的小洞里,舒舒服服地睡起了大觉。在暑气褪去以前,它都不会醒了,它要开始夏眠啦。
什么,夏眠?你没有听错,自然界中不止有冬眠现象,有些动物还会夏眠的。
在这本《你不知道的夏眠动物》里,作者梅丽莎·斯图尔特为我们列举了12种会夏眠的动物,如集栖瓢虫、黄缘硖碟、圣诞岛红蟹、西非肺鱼... ... 她用舒缓抒情的语气,一一讲述小动物们如何夏眠、在哪里夏眠,以及什么时候醒来等。
绘者莎拉·布莱农,则用细腻唯美的画风,将这些小动物的“睡颜”生动地呈现了出来。
在翻来《你不知道的夏眠动物》前,让我们来猜猜看,为什么小动物们要夏眠呢?
你肯定会想到,一定是天气太热啦。没错,在炎热的天气下,有些动物的身体机能无法正常运转。为了躲避酷暑,动物们会找个阴凉的地方,沉沉睡去。
也有的动物,是因为栖身的场所在酷暑下不再“宜居”。红树林鳉鱼就是其中的一员。夏天时,它们的家园被烤干涸了,它们只好挣扎着跑到陆地上来,找个阴暗潮湿的空心圆木,在里面一边沉睡,一边等待雨季的到来。
有的动物会夏眠,则是因为食物短缺。
比如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星点水龟,春天时,它们以水洼中两栖动物的卵和蝌蚪为食,可到了夏天,水洼干涸,它们找不到食物啦,怎么办呢?干脆迁徙到地势较高的地方,钻进落叶丛中睡大觉。
与之“同病相怜”的,还有北非沙漠猬,盛夏时,觅食成了难事,干脆缩到阴凉的地方,放个“暑假”。
跟冬眠类似,夏眠的一大好处,是可以减缓身体新陈代谢,减少能量消耗。比如德国下萨克森州的陆生蜗牛,它们夏眠时身体的耗氧量会降到原来的1/50,心率降到每分钟两次,呼吸慢到几乎停止,直到再次醒来。
想想看,一到夏天,全球各地的各种小动物,不约而同地找个好地方呼呼大睡,直到大自然的“闹铃”将它们唤醒,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除了有趣的科普,《你不知道的夏眠动物》在排版和插图上也是别出心裁。
绘者莎拉用跨页的水彩画,展现出了动物们夏眠时的场景,细细勾画出动物憨态可掬的“睡相”,以及它们身处的“卧室”:非洲牛蛙睡在自己搭的小窝里,外面是一大片金黄色的田野;豹纹守宫则窝在自己的巢穴里,这里很安静,也很安全;她还画出了黄腹土拨鼠醒来后的样子,秋高气爽,土拨鼠从地下钻出,来到地面上——呆头呆脑、带着起床气的样子,实在太可爱了!
莎拉细心而周全,她考虑到,只画动物睡觉的样子,会不会太枯燥呢?于是,她在主体插图旁,用素描本纸页,展示了动物们活动时的姿态。同时配上作者梅丽莎的“夏眠小档案”,也让读者们了解到更多关于动物的小知识。这些小档案上,详细地标注了动物的体长、所处地域、活动等,一些生僻字还标上了注音,非常贴心。
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对昆虫啊、两栖动物不太“感冒”,但莎拉画的插画真的很奇妙,让人发现这些小动物也有可爱的一面。
在《你不知道的夏眠动物》末尾,莎拉说的一句话,让我非常认可:
画画也许是解决问题、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
如果这些关于夏眠动物的小知识,是出现在某本百科全书,或者网上某篇科普文章上,我们可能看过后转眼就忘了。但是读了绘本,则会特别印象深刻。浑身通红的圣诞岛红蟹,跳到陆地上来的红树林鳉鱼,缩成一团的北非沙漠猬,和毛绒绒的黄腹土拨鼠... ... 在给予我们视觉冲击的同时,让我们记住了这些“冷知识”。
绘本让我们发现,世界真是奇妙啊。
如果你是跟孩子一起读这本绘本,你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加深对这些小动物的印象。
“我是黄缘硖蝶,我可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北美洲蝴蝶哦!每年初夏,我都会钻进树缝里睡觉,直到秋天才醒来。秋天天气凉爽,真舒服啊,我也该准备准备冬眠了... ... ”
你们还可以通过网络,收集更多关于这些小动物的资料:比如,蛱蝶属是个古老的属 ,全世界已记载了6种,我们国家已知3种... ... 有趣的知识又增加了!
以后的某个夏天,你的小朋友可能都会骄傲地跟小伙伴分享——“你知道吗?在地球的某一角,有些小可爱要开始夏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