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有个刘公岛
2016年9月,我们从山东青岛市乘高铁去威海市,二个多小时就到达威海。从威海站乘汽车,进入市区,入住在东山宾馆。东山宾馆,位于环翠区东山路,坐落在黄海之滨的威海湾北岸,可谓依山傍水,临湾揽海,翘首东望,便是著名的旅游景区刘公岛。
当天下午,我们就去刘公岛景区游览。汽车从东山宾馆出发,沿着海滨路,环绕着海湾,一路南行,来到海滨公园的刘公岛旅游码头。我们坐上游轮,向东航行,蔚蓝平静的海湾,轻柔吹拂的海风,只有浪花拍打游轮发出的声音。刘公岛距离旅游码头大约只有2海里,航程约15分钟,便到达刘公岛景区。
我们登上刘公岛,这座神奇、壮观的岛屿。刘公岛面积不大,只有约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10多公里。岛上绿树成荫,花草茂盛,郁郁葱葱。岛的南部相对平缓,其间坐落着诸多建筑。
甲午战争博物馆,就坐落在岛的南部海边。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威海战役,就发生在刘公岛海域。
我们走近博物馆,其主体建筑造型独特、大气、厚重,象征着一艘北洋海军的巨大舰船。主体建筑之上巍然矗立着北洋海军将领,昂首挺立、身披战袍、手持望远境的巨大雕像,这应该是中日甲午海战,民族英雄邓世昌的形象,或许是丁汝昌的形象。博物馆前广场海岸,建有一组反映海战场面的、深褐色的大型群雕塑像。博物馆建筑和馆前雕塑,被誉为“20世纪中华百年建筑经典”。
我们走进博物馆,这是一座全面反映甲午海战历史的综合性展馆。馆内有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巨幅油画,有许多复制的武器装备,有多组写实的人物塑像,如李鸿章在马关谈判场景,还有甲午海战影视厅,声光电与多媒体复合,再现海战的战争场面。
我们走出甲午战争博物馆,沿公路向北游览,来到刘公岛博览园。这是一处融刘公岛历史与丰厚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景点。园内有巨幅彩玉壁雕和大型木雕,有庙宇殿堂建筑,展示刘公岛的根源文化。我们走进园内的海圣殿,方知刘公岛名称的由来。这海圣殿是为纪念刘公、刘母而建。东汉末年,少帝刘辩继位,其妃叫唐妃。少帝被董卓毒杀,令绞杀唐妃。身怀六甲的唐妃被好心人所救,生下一子取名刘民。曹操得知唐妃尚在,生下少帝骨肉,派兵捉拿。刘民和母亲风餐露宿,辗转来到刘公岛上定居,刘民出海打鱼救了一个落水女孩。母亲病故后,刘民和女孩相依为命。两人以种地和打鱼为生,经常救助过往遇险的渔民。时光荏苒,每当海上风起浪涌时,刘民夫妇便在海岛上手举火把,为渔民导航,两位老人不知搭救了多少遇险的渔民。就这样,刘民夫妇被人们称为刘公、刘母,海岛称做刘公岛,刘民夫妇被尊称为"海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