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有一年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有一年读后感摘抄

2022-05-17 09: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有一年读后感摘抄

  《有一年》是一本由天然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裸脊锁线图书,本书定价:158.00,页数:4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有一年》读后感(一):万物

  这个时候,看这本书,真的会哭。

  我把待在家里这两个月的所有片段都翻了出来:

  对面楼的小孩每天都跟我们楼的小孩,隔着那么远的距离,大声聊天。

  所有囤到的菜都被我铺展在阳台的地上。一样一样按照网上的办法储存。光是剥豆子,就剥了一个小时。我脑子里重复一句话,这是我的修行。

  我从下午2点开始储存我的菜,黄昏来临了,最后一包水芹被我放进冰箱。

  每天读一遍《老虎的金黄》。读完之后,我的一天才正式开始。

  我在沙发的角落给自己做了一个窝,堆了5只羊,1只狐狸,2只老虎。

  所有的土豆都发芽了。最强壮的是小葱,已经长成了大葱。用一点点水养着的萝卜,好像要开花的样子。

  珍贵的水芹,全部坏掉了,只好丢掉。丢掉前,我默念:这也是我的修行。

  只有做核酸才能出门,我们在一楼排队,羡慕有院子的邻居。

  一楼某院子里的大狗,看到所有路过的猫咪和狗狗,都要狂吠。等到自由的猫狗走过去,它的脑袋挤进栏杆间,委委屈屈地呜咽。它可是很大只的狗狗呢。

  一楼某院子里的婴儿,学会了走路,一边哭一边摇摇摆摆走到爸爸跟前,要求一个拥抱。从院子的这一端,走到爸爸身边,也是很远很辛苦的呀。

  一楼某院子里,只要出太阳,就会晒很多衣服、被子。他们家的被子一定很好盖。

  一楼某院子里的蔷薇花,爬了满墙,做完核酸的阿姨站在花下,让叔叔给她拍照。

  一楼某院子的栅栏坏掉了,缺口处绑了一辆绿色的自行车。

  最冷的一天,我们撑着雨伞排队,人和人之间没有交谈,我们只听雨水落在伞面上的声音,落在树叶上又滑落下来的声音。

  一只叫做太极的猫咪——是我给它起的名字——跳到老高的台子上,吃邻居喂给它的小鱼干。吃完再优雅地跳下去,悄无声息的。

  一只叫做虎的猫咪——也是我给它起的名字。它的神色冷峻,跟它对视了几秒之后,我心甘情愿臣服于它,称它为King。

  小水沟已经干涸,数不清的小蝌蚪挤在仅剩的一小滩水洼中。没有地方可以游,每一只都很安静,不过并没有死。

  蜜蜂吃完一朵花,去吃另一朵花,它一连串吃了好几朵。

  第一次做核酸时,那棵树才刚刚发芽。最近一次看它,叶子长到巴掌大,绿得也蛮深。风一来,就开始深绿浅绿地胡乱舞蹈。

  所有的草一起长高了。最高的是一株蒲公英,正开着白色的小花,花蕊是嫩黄色的。

  杜鹃的花期,也就两个月。

  海棠花落尽了,长满树叶,树影婆娑。

  蔷薇花的拱门下,有人拍了一张跳起来的照片。

  和邻居吵架,因为她带小狗一起排队不牵绳。

  两个月,我一次都没有哭。

  看完书,我蒙在被子里哭。但是,天然你看,这是我的《有一年》,我也是见过万物的人,见过太极与虎,只是,我没有能力将它们画成画,哪怕只有一幅呢。

  《有一年》读后感(二):如何以细小的方式去「热爱生活

  看到这本书《有一年》觉得很有缘份,作者以绘画的形式画了一年整的365天,而关注我豆瓣的朋友大概也知道我每天都会上传一张照片到当年的365相册里面去。

  翻了一下,正经开始一直不间断上传的时间居然也进行到了第8年。

  当然摄影和绘画最大的不同是,摄影很快,拍一张照片可能只需要1秒,加上哪天想修修图顶多几十分钟就可以搞掂,而本书作者每天都要腾出3个小时来画「这一年」当中的一天,画几天容易,长期一直坚持画真的很难。

  (别说画了,应该有不少朋友也尝试过像我这样的每日拍照上传,能持续不断坚持一年也挺不容易的。)

  同时这两者的共通点是都需要更细心的观察生活和周遭,随时保持新鲜感。也许从一开始的刻意寻找今日素材,不自觉就培养出更敏锐的发现新鲜发现趣味发现美的能力,比如总能第一时间发现刚长出来的新绿、好看的倒影,「哎呀,那个人刚刚路过时的构图太绝了,再等等下个路人」,更注意菜的色彩搭配等等等等。

  日本有一位料理家渡边有子,出版过一本书叫《365日:永恒如新的日常》,用摄影记录了并不特别的一年中的每天生活日常,虽然有人说它像一本ins图册OR流水帐,我个人还蛮喜欢的,仔细翻阅每日细小的生活状态,能够久违地在这个快节奏社会里感受到平静和幸福。

  说回这本画册本身,生活本身在变化,作者从韩国飞到了美国,记录了两地的不同景色和文化,去(去美国初期画了很多猫^ ^);绘画技巧和用色倾向也在发生变化(但本人赏画能力有限,说不明白,见谅),从一开始多用线条和块,慢慢在秋冬时用了更多「点点点」的笔法。

  日常羡慕会画画的人,摄影更像普通的纪实,绘画可以有更多自由的创造与表达。

  书的最后附了作者其它的速写本,最喜欢《故宫百印象》。

  将当月的一日一历陈列在一起,也很好看,像一次小型画展。

  说来好笑,作者说最常收到的礼物总是速写本,而每收到一本「礼物」就像被人布置了一项新的作业,哈哈。

  朱光潜在《谈美》里面谈到:「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这么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一种是情趣干枯的,对于许多带我都觉得没有趣味,也不去寻求趣味,只终日拼命争温饱。」

  生活是一成不变的,两点一线,一日三餐,但生活亦是千变万化、永恒如新的,不妨试试每天以某种载体进行记录,也许能够发现新鲜的趣味。

  人们常说的「热爱生活」大概就是这样吧。

  《有一年》读后感(三):《有一年》就像是《生活蒙太奇》的前传啊~

  虽然天然在序言里说,她说希望大家可以慢慢看,今天看一点明天看一点,但我还是忍不住几乎一口气看完(之后就可以每天都翻一翻了)~

  忘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到天然的画,只记得初看时就有被惊艳到,直到《生活蒙太奇》出版,那些你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那些藏在生活缝隙里的奇思妙想,她通通都捕捉得到,还用色彩和光影涂抹的格外温暖灿烂。

  《有一年》就像是蒙太奇的前传,雪顶咖啡啊,透过栅栏的光啊,天空中的道路啊……都看得到蒙太奇的影子~可以看到那个在有一年中每天坚持画画的女孩,成长为一个创造无数蒙太奇梦境的“导演”,我可以跟着她在一场场平凡又闪光的影像里,找到对生活的喜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有一年读后感摘抄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