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读后感摘抄
《苏东坡传》是一本由凉月满天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苏东坡传》读后感(一):《苏东坡传》:人生为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苏东坡传》是畅销书作家凉月满天沉寂多年后,推出的又一力作。本书内容通俗易懂,诙谐有趣,是一部为年轻人量身定做的优秀传记。 ★
书中不同于一般传记的是加入了很多苏东坡的诗词,这些诗词恰到好处地结合了苏东坡的经历,从而让读者能更清晰地了解苏东坡的一生。
苏东坡是大家都非常喜欢的一位大家,他虽然在仕途上大起大落,但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却为人称道,
苏轼是一个全才,可谓无所不通,无所不精。他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但我们对于这样一个天才人物,并非全面了解。而本书是一本集大成者,作者将苏东坡一生的经历和诗词鉴赏结合在一起,犹如一篇美文传记。
本书语言精练,多用短句,文白相间,雅俗共赏,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人来阅读。
阅读此书,我们仿佛走进了苏东坡的一生。
跟随作者,我们不仅领略到了苏东坡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而且跟随他来到了北宋,走进他的学堂,步入其仕途,感受其所处时代的风土人情,共情他的喜怒哀乐。
就像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的,宋朝是最适合人类生活的朝代,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
而读完这本传记后,相信大家也会有类似的想法。
一本好的传记能给人带来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苏东坡本人便是励志的标杆,而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简洁的语言向我们进一步使这个标杆的形象更加完善。
其实,读传记主要是汲取精神力量,当你落寞时,当你走投无路时,当你又累有丧时,苏东坡仿佛一直在你身边,并微笑着告诉你,坚持下去,“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东坡无论面对怎样的逆境,总能突围,他乐观豁达的一生对我们来说无异于最好的疗愈。
如果你还在为生活的不如意而苦恼,请一定要读一下这本《苏东坡传》。
《苏东坡传》读后感(二):苏轼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宜居的朝代。我非常赞同这句话,在仔细看过很多学者研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后,我便被汴京的繁荣与和平吸引了。也看过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被各种夜市、吃食深深吸引。诚然这都是在靖康之变以前。
提到宋朝便绕不开宋朝的“重文轻武”的政/治氛围,在那样的大环境下,产出苏轼、王安石、司马光等等名流千古的人物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了。而极具戏剧色彩人生的苏轼,又是典型中的典型。各类史学家文学家都在研究苏轼的生平与人物特征,相关的书籍也有不少,我也阅读过很多。
这本书和我之前看过的写苏轼的传记有略微的不同,虽然大部分人物传记都采用线性顺序围绕一些生平事迹,展开对人物的分析论述。但是这本书更多的是集成了人物经历和诗词鉴赏的美文传记。文笔非常细腻、笔调饱满,以非常轻松、诙谐的语气,对苏轼的跌宕起伏的一生和内核精神世界都有一番独特的解读。
《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的苏老泉就是苏轼的父亲,苏洵。在他发愤图强的第二年,苏轼降生。苏家算是书香门第,苏轼父辈都中进士,且从书中看到家庭氛围是很和谐的。这都归功于苏序,苏轼的爷爷。有远见、性格豪爽、不拘泥世俗、有善心。他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哪怕在现代这种环境下都会被各大育儿博主推崇。可见苏轼的童年是有多么幸福且自由的,因此他才有可能以豁达、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后面发生的坎坷。
这本书的亮点在于我们不是浮在表面,从苏轼的生平大事件和诗词中了解他,而是跟随苏轼走进他生活的时代,了解他的家庭,跟着他步入学堂和朝堂,去感受时代背景的不同而风土人情的不同,跟深入的体会到他的辛酸苦辣和喜怒哀乐。
苏轼身上有一种: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感觉,他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力量,让我们陷入迷茫、漂泊和失意时,能坚守和坚持。他的赤子情怀感动这无数的人,把别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诗意人生,这是我们后世需要学会的豁达和修养。
《苏东坡传》读后感(三):如果你此刻正在经历人生低谷,看看苏东坡,也许能找到走出低谷的答案!
假如你此刻正在经历人生的低谷,假如你此刻正在经历公司裁员,假如你此刻还未能走出一段感情的创伤,假如你觉得你的人生为何糟糕如此,那么不妨来看看苏东坡吧!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苏东坡传》。
这本书的作者是凉月满天。作为中国作协会员,曾出版过《来不及好好告别:三毛传》(1213评论)《美人如诗:林徽因传》等作品,同时也是《读者原创版》《文苑》《特别关注》《你我她》等杂志签约作家、“心灵鸡汤”签约作家,“淘漉文化”等网站专栏作家。而这本《苏东坡传》更是让世人以另一种视角重新审视苏东坡曲折又激昂的一生。
本书是一部集成了人物经历和诗词鉴赏的美文传记,以时间为主线,生动地讲述了苏东坡辉煌而又曲折的一生。作者将苏东坡的作品与其创作背景紧密结合,不仅带领读者品鉴苏东坡脍炙人口的诗词,还引导大家走进他的世界,跟着他在求学之路上前行、在仕途上摸爬滚打,轻嗅他的文化气息,领略他所在地方的风土人情,感受他的喜怒哀乐,触摸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苏东坡。
满怀家国情 、儿女情、世间情!
苏东坡是个情感极其丰富之人。他的心中,满怀家国情、儿女情、兄弟情。苏东坡从小就表现出了卓越的天赋,苏家父子三人均以学著称,但是苏东坡却格外具有天赋。在求学的道路上,苏轼和苏辙兄弟两携手并肩,经过欧阳修的举荐,一起走上仕途。
苏东坡不仅满怀报国之情,他的内心还装满了亲情、友情。他给弟弟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经典名句,让多少人趋之若鹜。同时,他广交朋友,即使生活困顿,依然苦中作乐。他帮助弃儿,扶持弱小,在他微乎其微的能力之下,依然保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善良之心。
心怀天下,永葆正义
年少成名,苏轼内心充满报复。报效国家,惠及人民,是他的终极理想。苏轼对前途是充满信心的,他在《谢制科启》中写道:“敢以微躯,自今为许国之始。”以区区一身,许报国家,从此开始。这是苏轼的家国情。然而,年少成名,他的仕途之路却并非坦途,最终颠沛半生。
他为民请命,和变法不当、误国殃民的新党斗争,和心胸狭隘、把新党好的一面全都抹杀的旧党斗争,不惜丢官去职,一贬再贬,最后沦落到了海岛琼崖。当他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被贬远地,内心却依然豁达,:“抒说先生睡未足,着人休撞五更钟”说的是自己虽然被贬了,但是过的很惬意。
苏轼还曾苦中作乐,为自己作诗:“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苏东坡是个天才,从他的仕途之路就可以一见。但是苏东坡的仕途之路却历尽艰辛、屡遭迫害。即便如此他始终不改其乐观的天性。对于活在当下的我们来说,苏东坡的这种精神又何尝不是抚慰人心的良药。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始终保有内心的坚定、善良、乐观、豁达,积极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既然被生活挫败,也依然要乐观豁达地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