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心理学:重返精神分析的读后感大全
《梦的心理学:重返精神分析》是一本由[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作,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梦的心理学:重返精神分析》读后感(一):《梦的心理学》| 梦,你心灵的镜子。
去年,我看过一本很有趣的书《达勒古特梦百货店》。
故事讲述的一家向人们售卖梦想的百货店,在这间店铺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买各种各样的梦想,预知未来、收获灵感、释放压力……人们通过做梦这种方式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此有趣的设定,让这本书成为韩国2020年现象级作品,出版7日就迅速加印10次,被誉为韩国出版界“逆行的神话”;2021年更是撷取纸质书、电子书、有声书畅销三冠王,关于“梦”这件事,人们总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理解,这一次,咱们从心理学角度,好好说说关于“梦”的事。
作为弗洛伊德的“三大著作之一”,《梦的解析》不仅为人类潜意识学说奠定了稳固的基础,而且为人类认识自己确立了里程碑,标志着精神分析体系的正式建立。可以说是关于“梦”的经典心理学著作,可是面对晦涩、难懂的心理学著作,相比不少朋友是“有心无力”,这个时候,这本《梦的心理学》就比较合适了。
这本书一共9个篇章,分别从梦的意义、机制、具体分析、功能、梦中的性、愿望、主要过程和次要过程、无意识与意识这几个方面让人们从心理学方面,了解“梦”到底是怎么回事。
作者用相对易懂的语言,从心理学这一学科角度对梦这一看似虚幻的现象进行解读。比起,我们关于梦境是好运、还是厄运的这种猜测,这本书让人们看到了“梦”如何产生?有什么意义……
一般来讲,我们对于梦为什么做梦,多半会说“思虑过多”,这话不是不对,只不过太笼统。在梦的机制这一部分,提到了一个“凝缩”的概念,简单来说梦中内容的每一个要素都可以追溯到很多要素,然而要素之间的具体关联,却存在很多未解之谜。而解开这些谜底,无疑能让我们更了解自己。
书中还引用了很多具体案例,能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其中的原理、概念。不过,读完最后,我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自己是自己的解药。无论是精神分析,还是梦的解析,归根结底就是让我们更加真实地面对自己、接受自己,从而更好地生活。希望看过之后,大家能试着重新认识自己、拥抱自己,从而迎接自己的美好生活
《梦的心理学:重返精神分析》读后感(二):梦的解析:是梦照进现实,还是现实照进梦里?
《梦的解析》这本书的名字早为大众所知,一提到书名必会知道弗洛伊德,一提到弗洛伊德就会知道自我、本我、超我,以及无意识、前意识、意识几个概念名词。甚至在日常中会用这些概念来自我解析。比如早起上班的过程:本我睡眼朦胧想继续倒头蒙被,自我在缓慢动作找衣服鞋子起床,超我可能在旁边打气:今天一定要努力早到。如果时常担心迟到,很可能还会在类似上课铃声紧急响个不停我们却找不到教室的梦里突然惊醒,然后发现时间还早。这到底是梦照进现实,还是现实照进了梦里?
《梦的心理学:重返精神分析》这本书通过编者的精心编辑,将弗洛伊德复杂难懂的《梦的解析》整理出一个明确的逻辑主线和案例补充,反复解释了梦的运作机制,还原出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框架。
梦作为一种精神状态是有意义的,它的意义是为了愿望的满足。愿望是做梦的动机,通过凝缩、转换、布置图像以及合成这些“梦的工作”方式,将在我们头脑中留下过印象的、曾经历过的、已经遗忘的、甚至正在发生的各种内容拼凑成梦里的场景,场景里会明显的或隐藏的创造一些共通要素以实现某种关联。这是梦的运作机制。而梦的分析就是找出这些关联性,让梦的内容显得有意义。
有时候是梦照进现实,是对当下意识层面的梦境的一种预知。学生可能会经常在考试前梦见做不完题,显得紧张焦虑,醒来发现并没有真的在考试。但这个梦可能会引导我们更努力的去复习以取得好成绩。这样的梦让我们走在自己理想生活的路上。
有时候是现实照进梦里,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实现的东西在梦里得到补偿。当你和恋人分手以后再也没有在一起的可能,或许会在分手初期的日思夜想中梦见日常生活的甜蜜时刻。你的愿望是希望还在一起,但现实已然不可能,便只能在梦里满足。
弗洛伊德说,未得到表达的情感是永远不会消亡的,它们虽然被活埋,今后必将以更丑陋的方式出现。为什么没有好好告别的恋人总是让人念念不忘,因为这是一种未完成时态,是一种情感没有得到完全表达的心情,你会时时刻刻想着这件待办事件,直到待办事件变成不必要或者拖延症已经忘记这件事情。
弗洛伊德以科学的态度对梦的解析进行精神病理学的研究,以科学研究者的身份自居,向我们展现了一套关于梦的分析理论。
在梦与现实纠缠不清又似互相映照中,梦不是无意义,只是无意识愿望的表达,这种无意识是人类潜藏在本能中的欲望。所以梦的解析在西方风靡一时时,也是欲望的觉醒时刻,颠覆了当时“人是理性的”这一主流思想。虽然他的研究后来被批判为伪科学,没有数据支撑,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但“他永久地改变了我们理解人性的方式”,也提供了一种梦的解析思路。
《梦的心理学:重返精神分析》读后感(三):弗洛依德之庄周梦蝶及《山海经》及当晚梦之追记
我国自先秦始即已将日常的梦中情境以恣意汪洋的形式注入文学中,《庄子》今传33篇作品中,涉及梦象的作品有10篇之多,《而齐物论》之“庄周梦蝶”是以梦境架构,庄子做“不知”与“觉”之思辩,诠释的梦幻哲理,更是通篇极富特色的文学笔椽,皆以梦传达哲思情趣。而相比之下的古希腊文学神话之“俄迪浦斯情结”则是弗洛依德在其经典论述著作里《梦的解析》最接近分析引用的经典案例之一。
由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吴张彰硕士所译解读弗洛依德之《梦的心理学-重返精神分析》,是对这位建立了心理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人格理论之《梦的解析》的最具体简明直接的解读。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梦是日常陪伴我们漫漫长夜的一种精神活动,我们国家流传甚广即有周公诸多解梦之法,虽不及弗洛伊德涉猎如此之深,能够发展成为一门心里学科,但其对于诸多之梦境之解析,多与弗洛依德曲有诸多径通幽之处。
解读弗洛伊德,需要结合作者所讲的实例来认真地消化理解,梦之来源是隐藏在我们的的无意识系统里的,同时也在“白日残留”息息相关,分为我们主观的愿望和某些精神冲动,或者是近期的印象。作者借助《梦有意义》、《梦的机制》和《为什么梦掩盖了欲望》来论述梦的形成之逻辑主线,在由“隐梦”到“显梦”过程中,我们会跟随作者一步步厘清其形成过程,各种梦思通过寻找共通的要素,且互通需要有一类范例,即随形赋义,最终达到我们在日常清醒的思维中所不具备而是梦所具有特质的“合成图像”和奇怪的“合成结构”。
这位“精神分析”始祖很难得的、也是很模糊地提到了“它们与东方的民间想象所创造出的合成动物没有什么不同”,猜测这是我们的《山海经》里面那些极具神秘感奇异怪兽,所以,“梦的工作的功能对所有素材进行凝缩和转换”,并修改其表达形式为图像一一呈现出来。
通过作者的论述,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理论即是“梦是受压抑愿望的变相满足”,只有走过如上过程,才会走进做梦的人的心里,来分析并能够澄清其他精神病理的起源。这无疑是对心理学的另辟蹊径!
作者在后六章里,继续深刻剖析不同的案例,以让读者进一步了解梦之心里结构,如贯彻其思想始终的“X”物语,以及愿望的展现,作者在最后一张阐述“梦可以预示未来”,这个能够展示的未来,只是基于 “当下的未来”,所以,基本知晓梦能够对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是此书的初衷,能够提高我们的认知。比如,自己曾经做过相同的在希冀所惧怕的蛇中穿行,而也曾梦见在教室的楼梯中反复的上下踏行,作者将其代表是“X”之行为,有些同感,但是诸多的事物都被赋予此类涵义,则不敢苟同,不知其为何!?
无论其理论怎样的具有争议性,单就其对“精神分析学”更新了自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对人的自我认知,是史无前例的,也是人类精神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可圈可点并值得进一步去推进演化,更能精准的识别梦之语意,更好为我们人类自身服务!
追记:今天早上4:55醒了,做了如下的梦:和自己女儿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去买衣服,好像开始有单位同事,说女儿头发有头头皮屑,进了第一个店铺,不多的衣服,杂乱无人;第二个店铺,也是似乎只要衬衫类:到了第三个,进去,仿佛店主三个人正在打麻将,但是似乎没看见,女儿看见了一顶帽子,自己试着戴了,没有上部的那种,上面头部又露出来了,非常喜欢,但是店主喊出了价格88,我们认为太贵了,出来之后,女店主打开窗户喊回来吧。女儿支付20,店主把帽子塞进女儿包里,成交。然后我们出来,因为比较偏僻,我们想去厕所,但是一大堆垃圾石垃圾杂乱地阻挡着,在垃圾乱石右侧的不远的距离,还有一辆卡车可以来回的晃动,我看见女店主骑着摩托车靠着车,并随着摇摆的车身在窄窄的道离开,而男店主却在乱世中很似乎石头里费劲的穿行。梦到此戛然而止。
自己能够确认分析梦之信息:头天晚上,妻晚上与正在加班的我视频,谈及女儿,而头皮屑的头发示意是妻,其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