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宵酒醒何处读后感1000字
《今宵酒醒何处》是一本由现代出版社著作,68.00出版的2022-1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今宵酒醒何处》读后感(一):今宵酒醒何处 ,文青们的菜
这是一本好书,绝对的好书,我的菜。同为写文的人,对文字的要求自然高,这本书能成为我的菜,就是有嚼头,有吃头。
今宵酒醒何处里,有硬肉,一个个的知识点,都是硬核,以前我是不知道的,原来宋朝的词人,皇帝和士大夫们,还有这么多的故事,大开眼界啊。中华数千年,文化登极于宋,有其内理所在,只有这样的词人,这样的文人,才能塑造两宋的独特风韵。
有了硬肉,还有有软菜,软硬结合,吃着才爽。今宵酒醒何处这本书,是近年来少有的文艺范浓厚的书,作者文笔很好,书里有着人文气息,有着书生情怀,这种不浮躁的文字,是可以读一读的,不像有的网文,看了之后我都一直纳闷,那种文字,作者是怎么写出来的,还有,读者居然能忍着看完,佩服!今宵酒醒何处这本书,读着就很舒适,有内涵的文字,有时间可以多读读。
总之,这个人心浮动的世界里,读读今宵酒醒何处,人能静一静,梦回大宋词韵,能暂时的超脱这狂躁多变的世间,还是挺不错的。
《今宵酒醒何处》读后感(二):读书印象
近日,看到这一本《大宋词人的红尘往事》,作者署名是孤独慕雨。对于一位读书人来说,此类读物市面上也不算少见,但看见图书制作之精良,俨然如一本名校的教材,还是有些感叹。料定作品成色定然上佳,连出版社也重视起来了。
因心中有这个印象,自然对书的内容就产生了兴趣。阅读下来,觉得作者的文风秉持了沉稳内敛的风格,不失大家风范,而内容不惜花费时间,深文周内,事物备详。确实非一般同类书可比。此外,作者对于才子们的心理活动处理的也十分到位,从不自作主张,而是告诉读者系自己推测。这样处理,即接近才子们的心理,同时也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在小说中,这也是十分上乘的处理手法。除此之外,作者也意识到了女性意识这一问题,在作品中也有所突出化处理,着重的预留了一章给女才子。这样一来,作品的内容就更加立体、更加丰满。功夫看行家,皆是有门道的。
于是,百度了作者的信息,发现作者著述颇丰,其中有一本《单挑大宋》,然后,我还找书读了一读。一读之下,十分惊讶。作者解读的是大宋名相《王安石》。解读宰相,是需要高度的,尤其是一代名相,那更需要作者有大才奇才方可。阅读时,感觉作品行文十分稳重,而作者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博征旁引,略无不妥之处。而对事件以及人物的点评,都十分精准贴切。本人在小说方面一向自负,自认阅读量大,用心苦。此时看到作者的作品,才知道什么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见贤思齐之心一起,一扫心中万千浮躁。当时,我还称赞过作者,若是让我当个农民,春种秋收以养该作者创作,也心甘情愿。
因心中对作者有了了解,越发看好该作。毕竟作者是专攻宋史的,写才子们的生活,自然是熟门熟路,非因兴致所至创作的作品可比。
推荐大家一读,定然有益于尊驾。
《今宵酒醒何处》读后感(三):从土壤到花,全方位解读宋词八大家
有广告词说“男人不只一面”,其实每个人都不只一面,包括词人——此书就勾画了宋朝八大词人360°立体形象。比如柳永,语文教材和小说展示了一个奉旨填词,活动于高级娱乐场所,是歌伎界的红人,作词一流,风流倜傥的形象。当然确实是这样,但此书还展示了柳七风流的背后渴望治国平天下的梦想,后来通过恩科当了基层官员,在多处工作,体恤民情,还写下了如《煮海歌》等悲天悯人的大作。而且对内如苏轼、王重阳,对外如朝鲜都有深远的影响。比如欧阳修给人的印象是文学领袖,似乎不食人间烟火,但其实他长得有点对不起观众,身体孱弱,高度近视,关键风流不输柳永。比如李清照,给人的印象是才女,而且夫妻恩爱,只是遭遇国破而命运多舛。但实际她婚姻不幸。
再有就是以词人写历史文化。比如为了写富贵词人晏殊,就专门以一节《士大夫的幸福时代》来写宋代的休假与福利制度。其它还有点汤与赐茶,同年交往、歌伎制度等。
至于主要内容鉴赏则也有其独到之处。除了同类书籍的字句讲解,还有历史背景,甚至穿插一些小故事(比如真有《乾坤大挪移》,只不过作者是韩愈,欧阳修修练过),对于学界多种说法有其分析判断,使人信服。而且还有目前最时髦的大数据分析法,比如某个词牌整个宋朝的篇数、某个词人的篇数,然后总结出哪些人爱写梦、哪些人爱写酒、哪些人爱写帘,再来分析为什么爱写这些,又有何高明之处。若是做个ppt配以饼形图、柱状图、折线图等,完全就是一份扎实的分析报告。
然后写法也值得称道,比如写周邦彦。先写张先与李师师,然后分析说证据不足;再写晏几道与李师师,还是没有十足的证据;然后是秦观、晁冲之所交往的李师师都是可能是也可能不是那位李师师,最后引出有100%证据与李师师交往的人——周邦彦!这样一波三折的写法非常有味道,有三顾茅庐的感觉。
在语言方面也不错。既不像二混子给中小学生写的半小时系列以爆笑的方式让人记住,也不像目前读书圈推崇的所谓大咖们写1000字有800字都是书名号加引号那样堆砌材料,而且是读来昏昏欲睡的百度体。此书虽有很多引用,但都不是为了引用而引用,读来毫无堆砌之感。而且每节都有小标题,提纲挈领,让人一目了然,而不像现在的懒作家们一样标个一二三四了事。
小瑕疵是宋朝影响力大词人没写完,比如辛弃疾、姜白石等就没有写。还有就是感觉秦观总活在其师傅苏东坡的阴影下。而且第250页排漏了一个字。
但瑕不掩瑜,看得出写这本书作者做了很多功课,而且腹笥渊博,旁征博引,解读精到,在众多同类书籍中有自己的理解判断,有料,有可读性。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在生活中”,如果艺术是花,那么生活就是土壤。此书从土壤成分分析到花的鉴赏一条龙解析,让人更深刻地理解宋朝八大词人的作品,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