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给孩子讲昆虫》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给孩子讲昆虫》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5-22 09: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给孩子讲昆虫》经典读后感有感

  《给孩子昆虫》是一本由[挪威] 安妮·斯韦德鲁普-蒂格松著作,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1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孩子讲昆虫》读后感(一):《给孩子讲昆虫》:探秘昆虫世界从这本书开始

  现在的中小学生都太厉害了,经常会看到关于他们指出教材错误的新闻报道。就像不久前沈阳一位七年级学生小崔就发现沪教版英语教材上错把食蚜蝇当作蜜蜂。

  谈及为什么能发现教材有问题的时候,小崔同学的妈妈道出了关键,因为小崔从小就喜欢生物学,不仅养过十多种蚂蚁,家中还有专门的书架摆放了好几百本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

  别人家的孩子终归是望尘莫及,但是也从另一个角度再次验证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才是一切伟大的开端。

  那究竟如何区分蜜蜂和食蚜蝇呢?《给孩子讲昆虫》中是这样说的:

  “食蚜蝇能在空中悬飞,像直升机一样……它们长着大大的眼睛,差不多覆盖了整个头部,但它们的触角却短得几乎看不见。胡蜂的眼睛比较小,比较狭长,形状有点像小小的糖豆,而且胡蜂的触角像粗粗的黑线。”

  《给孩子讲昆虫》的作者是挪威生命科学大学教授,挪威自然研究所科学顾问安妮·斯韦德鲁普-蒂格松。相较于她之前出版的《昆虫的奇妙生活》,《给孩子讲昆虫》从书名中就能看出来,更适合带领孩子们走进昆虫学的大门。

  既然是写给孩子们的昆虫科普,安妮的语言除了一贯的严谨风趣,还更加注重生动易懂。作为虫虫解说员,安妮在水中、森林中、花园和家里四个不同环境中,安插了常见的小昆虫,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也培养了他们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乐趣和热爱。

  你是不是也非常惊讶,水中竟然也会有昆虫?而且还不少呢。除了咱们知道的小时候生活在水里长为成虫后生活在陆地上的蜻蜓、蚊子(竟然也是昆虫!)、石蛾,还有一生几乎都生活在水下的水蛛,像碰碰车一样在水面上撞来撞去的豉甲,依靠腿下成千上万根小毛行走在水上的黾蝽,可以作为检测水质是否被污染的标志之一的蜉蝣。

  作者除了向小读者科普昆虫知识之外,还有一点非常特别,就是让孩子们了解昆虫其实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它们会给人类提供很多好点子方便我们的生活。比如,仿照蟑螂的移动方式制造出微型机器人,科学家们还通过远程控制蟑螂帮助搜救;很多昆虫都是小小清道夫,帮忙处理死掉的动物和植物化为土壤,使得人类不会被垃圾掩埋;蜻蜓全方位无死角的飞行方式启发人类设计出无人机的机械翅膀。

  昆虫帮助大自然保持多样性,帮助野生开花植物和食用植物产生种子。比如,雨林中的铗蠓帮助可可花结出可可果,我们才能吃上巧克力;普通的水果像草莓、苹果、蓝莓、覆盆子也都需要昆虫的帮助才能结出果实。

  所以,以后再看到昆虫的时候,我们可要手下留情。作者还教给小朋友们一种方法不去直接伤害它们,就是用空玻璃瓶将昆虫盖住,再把纸板从瓶口处推过去,可以观察之后再把它们放生。

  昆虫世界真的是一个藏满珍宝的巨大宝库,安妮生动幽默的表述不仅仅只针对孩子,其实也让成年人从本书中不知不觉接受了关于昆虫的系统教育。

  正如《追寻幸福》的作者威尔·杜兰特曾说过:

  “年轻时,我十分抗拒天文学、植物学和鸟类学这些沉闷的名字,觉得只要欣赏花、鸟和星星就够了,根本不需要知道他们的本质、关系和名称。现在我感觉我自己错了……如果我能对这些熠熠生辉的东西更熟悉些,知道它们所属的家族,就能更好地欣赏它们。因为熟悉的事物会让人潜意识里更快乐。”

  这本优雅有趣颜值又高的昆虫小百科,可以带给所有人享受亲近自然的幸福与自由。

  《给孩子讲昆虫》读后感(二):《给孩子讲昆虫》:探秘昆虫世界从这本书开始

  现在的中小学生都太厉害了,经常会看到关于他们指出教材错误的新闻报道。就像不久前沈阳一位七年级学生小崔就发现沪教版英语教材上错把食蚜蝇当作蜜蜂。

  谈及为什么能发现教材有问题的时候,小崔同学的妈妈道出了关键,因为小崔从小就喜欢生物学,不仅养过十多种蚂蚁,家中还有专门的书架摆放了好几百本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

  别人家的孩子终归是望尘莫及,但是也从另一个角度再次验证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才是一切伟大的开端。

  那究竟如何区分蜜蜂和食蚜蝇呢?《给孩子讲昆虫》中是这样说的:

  “食蚜蝇能在空中悬飞,像直升机一样……它们长着大大的眼睛,差不多覆盖了整个头部,但它们的触角却短得几乎看不见。胡蜂的眼睛比较小,比较狭长,形状有点像小小的糖豆,而且胡蜂的触角像粗粗的黑线。”

  《给孩子讲昆虫》的作者是挪威生命科学大学教授,挪威自然研究所科学顾问安妮·斯韦德鲁普-蒂格松。相较于她之前出版的《昆虫的奇妙生活》,《给孩子讲昆虫》从书名中就能看出来,更适合带领孩子们走进昆虫学的大门。

  既然是写给孩子们的昆虫科普,安妮的语言除了一贯的严谨风趣,还更加注重生动易懂。作为虫虫解说员,安妮在水中、森林中、花园和家里四个不同环境中,安插了常见的小昆虫,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也培养了他们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乐趣和热爱。

  你是不是也非常惊讶,水中竟然也会有昆虫?而且还不少呢。除了咱们知道的小时候生活在水里长为成虫后生活在陆地上的蜻蜓、蚊子(竟然也是昆虫!)、石蛾,还有一生几乎都生活在水下的水蛛,像碰碰车一样在水面上撞来撞去的豉甲,依靠腿下成千上万根小毛行走在水上的黾蝽,可以作为检测水质是否被污染的标志之一的蜉蝣。

  作者除了向小读者科普昆虫知识之外,还有一点非常特别,就是让孩子们了解昆虫其实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它们会给人类提供很多好点子方便我们的生活。比如,仿照蟑螂的移动方式制造出微型机器人,科学家们还通过远程控制蟑螂帮助搜救;很多昆虫都是小小清道夫,帮忙处理死掉的动物和植物化为土壤,使得人类不会被垃圾掩埋;蜻蜓全方位无死角的飞行方式启发人类设计出无人机的机械翅膀。

  昆虫帮助大自然保持多样性,帮助野生开花植物和食用植物产生种子。比如,雨林中的铗蠓帮助可可花结出可可果,我们才能吃上巧克力;普通的水果像草莓、苹果、蓝莓、覆盆子也都需要昆虫的帮助才能结出果实。

  所以,以后再看到昆虫的时候,我们可要手下留情。作者还教给小朋友们一种方法不去直接伤害它们,就是用空玻璃瓶将昆虫盖住,再把纸板从瓶口处推过去,可以观察之后再把它们放生。

  昆虫世界真的是一个藏满珍宝的巨大宝库,安妮生动幽默的表述不仅仅只针对孩子,其实也让成年人从本书中不知不觉接受了关于昆虫的系统教育。

  正如《追寻幸福》的作者威尔·杜兰特曾说过:

  “年轻时,我十分抗拒天文学、植物学和鸟类学这些沉闷的名字,觉得只要欣赏花、鸟和星星就够了,根本不需要知道他们的本质、关系和名称。现在我感觉我自己错了……如果我能对这些熠熠生辉的东西更熟悉些,知道它们所属的家族,就能更好地欣赏它们。因为熟悉的事物会让人潜意识里更快乐。”

  这本优雅有趣颜值又高的昆虫小百科,可以带给所有人享受亲近自然的幸福与自由。

  《给孩子讲昆虫》读后感(三):无论你养了男孩,还是女孩,都该给他看看这本书

  文/吴呱呱

  嗨,你好啊,我是吴呱呱。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句话,让我瞬间气愤不已。

  “女孩子还是不要研究昆虫,昆虫这些生物还是留给男孩子。”

  对此,我极度不认同。

  因为,现在很多女孩子也从事生物学家的职业,也研读昆虫,所以无论你养了男孩,还是女孩,都该给他看看这本《给孩子讲昆虫》书。

  让你让孩子了解昆虫,走进昆虫世界并不是因为网友的那句话,而是因为昆虫也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生物,要让孩子从各个方位了解这个奇妙的世界。

  让人感到无比悲哀的是,时至今日愈来愈多的孩子生活在高楼大厦,出门见到的花草树木都是人工种植的,昆虫也被杀虫剂,消灭的一干二净。

  孩子很难接近大自然,去探索大自然里微妙的世界。

  这本《给孩子讲昆虫》的作者是挪威生命科学大学教授,挪威自然研究所科学顾问安妮·斯韦德鲁普-蒂格松。

  她出版的《昆虫的奇妙生活》,入围挪威的文学大奖——伯瑞格文学奖,并被翻译为20多种语言。

  可以说,作者安妮·斯韦德鲁普-蒂格松对昆虫世界非常了解。

  以前一直以为蚂蚁的世界,也和其他大多数昆虫一样都是可以分雄、雌的。

  可是,直到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方才知道在蚂蚁的世界里,都是雌性。

  而且,它们的老大也是雌性,叫做蚁后。

  每一年,蚁后都会产下孵化为雄性的卵,而这种情况一年只会发生一次。

  而这些雄性蚂蚁长大后是会长着翅膀的,它们会和一样有翅膀的蚂蚁一起飞走,变成了我们所熟知的飞蚂蚁。

  也就是说,当我们能看到飞蚂蚁的时候,就是看到蚂蚁的爸爸了。

  它们的存活时间非常的短暂,大概就只存活几个小时,这几个小时里,它们飞来飞去完成了交配后,便永远的离开这个世界。

  是不是很有趣,这只不过是这本书里其中一个昆虫的故事。

  更多有趣,且生动的和昆虫息息相关的故事,都在这本《给孩子讲昆虫》里。

  如果,你也喜欢昆虫,对昆虫很有兴趣,或是想让自己的孩子也了解昆虫的习性,走进昆虫的世界。

  那么,这本书无疑是最适合你的。

  原创首发,侵权必究。

  我是吴呱呱,自由撰稿人,十点读书签约作者,多平台原创作者,我在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而努力着。

  如果你喜欢我,可以关注我,和我一起为遇到更好的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